首頁 > 職責大全 > 處置體育活動學生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處置體育活動學生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2705

為快速、高效、妥善地處置本校學生體育活動事故,規范學校處置體育活動事故工作,努力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切實將體育活動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和傷害降到最低程度,保護受傷學生,維護社會穩定和學校安寧。

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本校師生中出現的體育活動事故,包括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

一、成立學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領導

組員:處室負責人、四處三中心工作人員、體育教師、班主任

二、工作小組主要職責

在縣政府、教育局應急辦領導下,組織、指導、協調學校的體育活動事故處置工作。組織制訂完善學校處置體育活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對學校體育活動設備設施檢查,消除安全隱患;貫徹執行應急小組的指揮命令;指導本校處置體育活動事故;配合上級部門開展調查,并向上級部門報告。

三、預防辦法和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學生好勝心強,經驗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預防事故的意識,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寧失一球,勿傷一人”的思想。

2.改善活動設施建設和加強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械的管理。運動場地要保持平整,不應有石塊等,球架等體育器械要定期檢修。

3.教學和訓練、競賽活動必須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1)建立良好教學秩序、重視課前準備;教師、學生著裝規范,必須穿著體育服裝上課,學生不準穿皮鞋、有跟鞋、涼鞋,女學生不穿裙子上課。

(2)精密組織教學,加強紀律教育。體育教師必須經常反復地向學生進行遵守紀律、遵守常規、服從組織、遵守游戲規則等方面的教育。

(3)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相互保護的意識。

(4)掌握合理的運動量、注意區別對待。在運動量的掌握上,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生理反應,進行合理調整;教師對于病痛、體弱、傷殘的學生要及時關心,安排他們免修或場邊休息等。

4.重視準備活動、加強醫務監督。教師應根據上課內容和氣候情況決定準備活動的內容,嚴禁不做準備活動就進入體育活動,準備活動要充分、有針對性;學生應掌握自我醫務監督的常識。

5.加強保護措施。嚴格裁判、禁止粗野動作,不使用錯誤的推、拉、撞等危險動作。

四、應急處置

1.信息報告

(1)在場人員發現險情后要及時報告在場老師、聯系校醫,緊急或情況復雜時還應及時報告學校領導,出現重大事故時學校總指揮應立即報告局安穩辦。

(2)無人員死亡,重傷1人以下的體育安全事故后,學校應當在半小時內口頭向局安穩辦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一小時內書面報局安穩辦。

(3)死亡1人及以上、傷多人的體育安全事故,學校應當在半小時內口頭向局安穩辦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一小時內書面報局安穩辦。

(4)事故報告的必要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它應當報告的事項。

2.事件處置程序

(1)應急處置程序

①控制現場。發生體育活動事故后,立即將師生疏散,將未受傷的師生進行安置,并明確專人負責維持秩序。同時,了解受傷人員的基本情況,防止受傷人員因受到器械壓迫、相互擠壓等造成傷情加重。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等發生事故后現場教師要穩定學生情緒,立即派人通知學校領導和老師,了解受傷人員的基本情況。

②組織救護。現場人員在現場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應開展初步救治工作,并及時將傷者送到醫院;根據事故情況,請求公安、醫療部門進行救援,并發動社會資源進行支援。

③關閉場所。事故發生現場,人員全部撤離后,應封閉隔離或限制使用有關場所。

④現場取證。所有人員離開事故現場后,學校應急工作小組根據事故情況配合局安穩辦、公安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初步掌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⑤現場維護。學校負責人應組織人員及時搶修被損壞的體育設施。

⑥報告情況。學校應急工作小組及時將處置情況報有關部門。并及時向保險公司報告學生傷亡情況。

3.學校應急小組

(1)報警、報告小組:

工作職責:發生事故及時報告學校領導,發生嚴重事故迅速聯系120;發生事故后保護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經過,調查事故原因,做好有關記錄,采集有關證據,以利于對事故處理做到事實清楚,責任明確。

(2)協調、接待小組:

工作職責:及時組織班主任通知家長,以便作出救治決定,并作好安撫工作;接待好家長,做好家長思想工作,避免家長與教師發生矛盾;聯系保險機構,做好善后處理。

(3)救護小組:

工作職責:了解傷者情況,判斷傷情,先行急救,及時處理;遇到重傷的或不能判斷傷情的,應及時送醫院檢查、急救;隨時向領導小組匯報現場情況。

(4)后勤保障小組:

工作職責:及時維修相關設施,加強學校體育設施日常檢修;發生重、特大事故后,保障后勤供應,供應學生家長及相關人員的餐飯;配合有關部門調查取證。

4.善后處置措施

(1)評估分析。體育活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學校總指揮立即責成有關人員對體育活動事故造成的危害結果,以及對社會政治穩定可能構成的威脅進行評估分析,并向局安穩辦做好匯報。

(2)收集社情動態。學校做好當事學生及家長的情緒穩定工作,加強體育設施安全隱患排摸等工作;關注師生動態并加以引導。

(3)安撫慰問師生。學校成立善后領導小組,幫助死亡者家屬做好善后工作;同時,積極協助家屬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對師生及家長提出的正當要求盡快予以滿足。

(4)事故責任處理。對事故中存在玩忽職守等過錯或過失行為的當事人予以處理。

(5)其他善后工作。處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學校要立即匯總情況上報教育局,并對處置工作進行總結評估。

篇2:某外國語中學實驗實訓突發學生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實驗實訓突發學生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確保我校學生實驗實訓期間的生命及財產的安全,維護正常的實驗實訓教學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突發性事件的危害。

(二)編制依據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關于在中專職業學校推行學生實習責任保險的通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本校師生在實驗實訓中發生的突發傷害事故。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一)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決策機構:指揮中心,負責突發事件處理的決策及指揮。

2.工作機構:應急工作組,負責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理。

(二)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報警:110、120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通訊組:z

安全保衛組:z

人員疏散組:z

后勤組:z

運輸組:z

救援組:z

醫療組:z

三、預防預警機制

1.實驗實訓前由指導教師組織專門召開實驗實訓日常安全和職業安全會議,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

2.教學各相關科室、學生工作隊伍平時要針對即將參加實驗實訓的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工作。

3.學生參加校外實驗實訓和其他實踐性教學活動時,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

4.指導教師、輔導員等要樹立責任安全意識,發現學生在實驗實訓過程中存在不安全、不規范、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時,要及時制止,并立即向相關處室及其家長通報。

5.指導教師、輔導員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定期巡視指導實驗實訓學生,密切關注實驗實訓期間學生的舉動,平時多聯系和走訪,教育學生要注意飲食安全、用電用火安全、財物安全、交通安全,保持通訊暢通,工作要遵守操作規程等。

四、應急響應

1.當發生與他人沖突事件時,現場所有人員均應主動出面制止和勸解,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學校有關負責人、實驗實訓小組組長等應盡快將情況反映給實習指導教師,實驗實訓指導教師應按有關規定對事件快速作出處理,并將情況反饋系部。

2.當發生學生人身傷害、突發疾病等情況時,首先應聯系醫療機構進行緊急救治,并及時報告系實驗實訓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人員接到通知后應立即中斷手里的一切事務(放棄休假)趕赴事故現場,配合救援和處理善后事宜。

3.當發生一般財產損害情況時,在場指導教師與學生應保護好現場,另外視情況報告學校及公安機關,請求調查處理。

4.當生產和生活環境發生災難性事件時,學生及現場人員應迅速撤離事件現場,并迅速通知指導教師和輔導員。同時視情節輕重,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必要救災。

5.當發生重大事故后,實驗實訓工作領導小組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及時通知學生家長,并將事故發生過程以書面形式上報。

6.學生在非學校安排的實驗實訓中,在放假期間,在學生自行離校、返校途中等發生的安全事故,由學生本人負責,學校可協助處理,但不負安全責任。

7.突發事件發生后,立即成立事故調查小組,介入事故調查、分析、善后工作,妥善處理事故。

8.事后應召開事故通報會,提出預防措施,落實監督整改安全隱患。

9.因管理不善、工作不負責任、徇私舞弊等造成實驗實訓學生安全事故的,視情節嚴重,根據學校的有關規定,追究直接責任人和主要領導責任人的相應責任。

五、預案啟動

若發現學生在實驗實訓過程中突發安全性事故,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事故、突發急病、人員走失(失蹤、進入傳銷等)、打架、火災、爆炸、機械創傷、工傷以及發生盜竊、聚眾打砸搶、黃賭毒等違法犯罪行為,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

六、附則

對在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單位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事故的責任者給與紀律處分以及依法追究其刑事。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