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3380

1、目的為了在發生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時,能迅速對事故進行應急處理和救援,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能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好事故,特制定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適用范圍適用于項目部發生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時的應急救援處理。3、組織機構及職責3.1組織機構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3.2職責分工3.2.1組長職責(1)統一指揮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處理。(2)負責向項目處、項目部領導匯報事故情況。(3)負責聯系當地醫院、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現場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等工作。3.2.2副組長職責(1)負責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2)負責與組長、各救援部門之間的聯系。(3)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并進行監督。3.2.3組員職責(1)協助副組長對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處理。(2)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實施。(3)負責指揮事故應急救援狀態下的生產和物資投入使用。(4)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監護工作。(5)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6)負責向副組長反映救援物資使用情況。4、應急處理程序(1)發生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后,發現者立即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組員。(2)組員立即匯報組長。(3)組長立即組織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同時準備好車輛等搶救物資。(4)立即將遭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傷害的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搶救。(5)如發生大范圍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119,請專業人員來現場進行急救。(6)組長負責向上級領導匯報和對外救援聯系。(7)組長組織人員和車輛,對遭受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的患者邊救治邊送往醫院搶救。(8)應急救援小組組員在事故發生后,立即疏散場內無關人員,并禁止與應急救援無關車輛和人員的進入,防止造成人員傷亡和交通堵塞。5、物資儲備

序號物資/設施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急救箱個12擔架副13小雙排卡車輛34日本豐田4500輛16、通訊錄

序號聯系單位聯系人職務聯系電話1項目部2項目部3項目部4項目部5項目部6項目部7項目部8項目部9.項目部10.項目部11.庫爾勒人民醫院12012.庫爾勒消防大隊119

篇2:某高速公路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應急疏散預案

為了迅速、有效地控制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最大限度地減輕危害及其造成的損失。凡在路段內運輸危險化學品活動過程中發生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應急疏散,適用本應急疏散預案。

一、指揮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

當發生化學危險品事故,在上級主管領導到場前應當由管理處值班領導統一指揮,當上級主管領導到場后,應根據需要由上級領導實施統一指揮或指定人員負責指揮,并成立指揮部。地方政府等相關部門到場后,本單位指揮部并入現場總指揮部,服務總指揮部的指揮。

2、屬地指揮原則

本系統其他地區的增援力量到場后,服務本地指揮員的指揮。

3、分部門逐級指揮

本單位各部門指揮員服從于管理處指揮員的統一指揮,并負責指揮本部門的戰斗,上級指揮員不得越級下達命令,如有特殊情況要越級下達命令時,上級指揮員應將命令情況通報給被超越的指揮員,受命者應主動向本級指揮員報告情況。

二、指揮體系及任務

發生重、特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處置必須成立指揮部,根據本系統的工作特點在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疏散、分流等工作。

(一)指揮部人員構成及主要職責

總指揮:×××(負責與現場總指揮部工作協調,研究制定救援方案)

副總指揮:×××(負責本系統具體工作的指揮)

成員:路政、收費站、服務區、交巡等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各單位的具體工作)

(二)人員分組及職責

1、現場人員疏散組(注:具體人員名單和各人員所負責的工作應寫清楚)

2、現場車輛疏散組

3、車輛分流疏導組

4、周圍群眾疏散組

5、警戒組

6、后勤保障組

三、力量調集

當發生重、特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時,指揮中心接到報警或調度命令后,應當立即按照預案調派交巡、路政、養排等力量趕赴現場,并通知管理處值班領導,同時向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報告。

四、疏散程序及措施

(一)實施警戒。第一到場力量應對危險區域實施控制,在事故現場劃分警戒區、輕危區、重危區,設置警戒線;一般情況下重危區為50米、輕危區100米、警戒區為200米,對下風方向或泄漏量比較大時還要擴大警戒區。

(二)清除火源。迅速熄滅警戒區內的所有明火,關閉電氣設備,包括呼機、手機等通信工具;車輛熄火,并注意磨擦、靜電等潛在火源。

(三)維護秩序。節實對危險區嚴加控制,以防人員、車輛誤入危險區;在事故路段的主要進出口設安全檢查站,控制車輛進入,保證搶險救援車輛通行。

(四)組織人員撤離。對危險區域內的人員應及時組織疏散至安全地帶(上風或側上風方向),在污染嚴重、被困人員多、情況比較復雜時要注意自身安全。

1、撤離準備。救援人員首先應熟悉地形,明確撤離方向;準備好進入危險區應攜帶的標志物、擴音器以及強光手電筒等必要器材。

2、積極防護。撤離前應及時指導危險區群眾做好個人防護。可就地取材,采用簡易防護措施保護自己。對于一進無法撤出的人員,可將密封性好的房間設置為臨時避難間,指導他們緊閉門窗,用濕布將門窗縫塞嚴,關閉空調等通風設備和熄滅火源,等待時機再作轉移。

3、迅速撤離。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域時,應選擇合理的撤離路線,避免橫穿危險區域;對粘有毒害性物品的人員要在警戒區出口處實施洗消,進入安全區后再作進一步的檢查,造成傷害的要盡快進行救護。

五、要求

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處置危險性大,專業性強,需要有嚴密的組織,在處置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所有進入作業區的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不得擅自進入;

2、加強統一指揮,協同作戰;

3、每一個環節都應尊重科學,不可盲目行事;

4、事故處置完畢后,要清點人員和裝備,并進行洗消。

篇3: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應急處置預案格式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迅速、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保護環境,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制定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根據“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方針,以“避免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控制事故擴大、降低環境污染、保障車道暢通”為原則,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預防與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充分整合現有的專業和社會應急救援資源、完善工作體系,建設責任明確、反應快速、救援有力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體系。

1.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1.4適應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通過高管中心所屬收費站運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

2.組織指揮機構及職責

站長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應急處置的第一負責人,征稽股是事故處置職能部門,辦公室是事故處置日常管理部門,收費站全體人員都是事故處置的責任人。

2.1征稽股職責:

(1)在發生化學危險品泄漏等威脅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程序,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事故處理并及時向上級管理部門匯報。

(2)負責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組織和提供在搶險過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資及車輛供應。

(4)當危急狀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

2.2日常管理辦公室職責

(1)明確本應急預案修訂周期,日常檢查。

(2)組織對本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3)發生事故(原因、處理經過、人員傷亡情況及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4)定期檢查收費現場滅火器、消防箱、防護用品(防毒面具)是否符要求,如發現不符合的應立即更換。

(5)建立經常經過收費站運輸化學危險品車輛臺賬(車牌號、所裝物品、如何處理)。

(6)預案的培訓和演練

1、定期組織針對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進行培訓和模擬演練。

2、預案的培訓

3、培訓應急救援人員熟悉應急預案和程序的實施內容和方式。

4、確保應急救援人員熟知各自的職責和任務。5、熟練掌握器材裝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6、熟知災害現場的危害、危險特性,配戴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具,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7、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模擬演練。

8、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且存在大量有毒危險化學品泄漏的模擬演練。

9、發生同時具有火災、爆炸、有毒危險化學品大量泄漏的模擬演練。

2.3應急通訊:領導、現場組織人員應急電話號碼:各職能部門主管人員應急電話號碼:報警電話:110醫院門診電話:

2.4危急事件的表述危險化學品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是火災爆炸、泄漏,易燃化學品的泄漏處理不當,隨時可能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而火災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的蔓延而擴大。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易造成多人中毒事故發生。

2.4.1當有裝有化學危險品車輛經過收費站發生大量泄漏或火災情況時,當班人員根據以“避免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控制事故擴大、降低環境污染、保障車道暢通”的原則采取緊急避險措施迅速撤離事故現場并及時上報站長和職能部門。

2.4.2撤離事故現場時應迅速戴好防毒面具(每個收費亭內都有)往上風、安全處撤離。

2.4.3職能部門收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并報警。

2.4.4根據司乘人員提供的情況(車輛裝載何種物品、多少數量、如何搶救)或與車輛所屬單位聯系后根據所取得的情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采取合理措施組織搶救。

2.4.5當車輛發生火災時,根據司乘人員提供的情況(車輛裝載何種物品、多少數量、燃燒后是否會發生爆炸、如何搶救)或與車輛所屬單位聯系后根據所取得的情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采取合理措施組織搶救。

2.5危急狀態消除,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宣布應急行動

2.6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宣布現場工作是否繼續。

附:1.當化學危險品發生泄漏后避免明火,防止發生火災和爆炸。

2.當氯氣或氨氣泄漏對人體造成傷害時應采取緊急急救措施:當大量氯氣或氨氣泄漏,給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應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撤離現場。吸入:立即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施行人工呼吸。

3.當濃酸發生泄漏對人體造成傷害時應采取緊急急救措施:眼部接觸:應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再以0.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皮膚接觸: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膚,并迅速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4.當有人受氯氣輕微中毒后仍能行動者,應立即離開工作現場,口服復方樟腦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濕敷法救護,中毒較重者應吸氧;嚴重者如已昏迷者,應立即做人工呼吸,并拔打120急救。

5.當氨水發生泄漏對人體造成傷害時應采取緊急急救措施:眼部接觸: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皮膚接觸:立即用水沖洗:吸入:立即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施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