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木工加工廠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某木工加工廠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2871

1、目的為了在木工加工廠發生火災事故時,能迅速對事故進行應急處理和救援,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能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好事故,特制定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適用范圍適用于項目部木工加工廠火災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理。3、組織機構及職責3.1組織機構木工加工廠火災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3.2職責分工3.2.1組長職責(1)統一指揮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處理。(2)負責向項目處、項目部領導匯報事故情況。(3)負責聯系當地醫院、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現場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等工作。3.2.2副組長職責(1)負責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2)負責與組長、各救援部門之間的聯系。(3)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并進行監督。3.2.3組員職責(1)協助副組長對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處理。(2)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實施。(3)負責指揮事故應急救援狀態下的生產和物資投入使用。(4)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監護工作。(1)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2)負責向副組長反映救援物資使用情況。4、應急處理程序(1)木工加工廠發生火災事故后,發現者立即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組員。(2)組員立即匯報組長。(3)組長立即組織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同時準備好車輛等搶救物資。(4)立即將遭受火災的患者送往沙灣縣醫院進行搶救。(5)如發生大范圍火災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19、120,請專業人員來現場進行急救。(6)組長負責向上級領導匯報和對外救援聯系。(7)組長組織人員和車輛,對遭受火災的患者邊救治邊送往醫院搶救。(8)應急救援小組組員在事故發生后,立即疏散站內無關人員,并禁止與應急救援無關車輛和人員的進入,防止造成人員傷亡和交通堵塞。5、物資儲備序號物資/設施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急救箱個12擔架副13小雙排卡車輛34皮卡車輛16、通訊錄序號聯系單位聯系人職務聯系電話1項目部項目經理2項目部書記3項目部副經理4項目部副經理5項目部安全員6項目部質檢負責7項目部技術員8項目部小車司機9.項目部洞挖一隊隊長10.項目部鐘如友洞挖二隊隊長11.庫爾勒人民醫院12012.庫爾勒消防大隊119

篇2:木材加工廠火災危險性預防措施

木材加工在滿足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木材加產業的發展,木材的綜合利用率不斷進步,加工廠點也不斷增多。由于一般木材加工廠的廠房耐火性能較低;加工的原料都是可燃物質(燃點一般在250—300℃,自燃點一般在350℃左右);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鋸未、刨花、木屑等比木材更易燃燒,其中,如木屑等遇火后,陰燃時間較長,不易及時發現;為了縮短生產周期,常采用人工干燥法(烤房)進行干燥,使用明火多,用電量大;有的工序還需使用易燃易爆液體做膠料,相應地增加了火災危險性。木材加工企業一旦發生火災,燃燒猛烈、蔓延發展快,易造成“火燒連營”。但是由于一些木材加產業主對防火工作熟悉不足,且大多存在僥幸心理,造成很多火災隱患。筆者通過近年來對木材加工行業的防火監視檢查,將木材加工企業消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題目及預防措施回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木材加工行業消防工作存在的題目

一是主管審批的各職能部分缺乏相互制約機制。長期以來,在木材加工企業審批過程中,各主管部分之間沒有完全建立起相互制約的機制。造成很多分布在鄉村的木材企業在建廠之期漏審,未經消防部分審核驗收就投進生產,造成先天性隱患突出。

二是木材加工企業多是簡易建筑,耐火等極低。從事木材加工廠的生產車間和庫房有的是租用居民住宅,有的則是用木板石棉瓦(油毛氈)搭建,形成盡大多數木材加工企業都是耐火等級低的簡易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必將助長火勢的迅速蔓延擴大,給防火、滅火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三是規劃不公道,違章用電、用火現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到土地的限制,大部份木材加工廠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布局隨意性較大,廠內的生產區、木材堆場、庫房、生活區等混為一體。電氣設備的安裝不符合安全操縱規程,廠內私拉亂接電線、電線老化、穿越可燃物的線路不穿管保護,用銅絲、鐵絲代替保險絲,自備發電機、柴油機加工,在通道、門口、機器設備和電氣設備四周堆放原料和成品等現象普遍存在。

四是消防基礎設施和滅火器材匱乏。木材加工企業大多數設在郊區和離市區、縣城較遠的地段,在那些地段沒有公共消防給水管網。而多數加工廠房消防滅火器材配備不足,有的缺乏保養失效。

五是制度不健全、不落實。大部分木材加工廠無防火安全治理制度,無安全操縱規程,一些企業雖有一些簡單的防火安全制度和安全操縱規程,但只能做到制度上墻,口頭落實。對存在的隱患和題目不能及時改正,只做表面文章。

六是自防自救能力及消防安全常識教育有待進步。小型木材加工企業只注重生產經營,忽視消防安全工作。大部分企業主及員工沒有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知識匱乏,自防自救能力差。對木屑廢物不及時清掃,對機械設備和消防器材不及時保養檢查等現象突出,不能正確使用現有的消防設施和器材,一旦發生火災,不知道該怎樣進行火災的撲救、職員和物資的疏散。

二、做好當前木材加工行業消防安全工作的對策

一是建立各相關部分的聯動治理機制,加強對木材加工企業的各項審核工作,從源頭上堵住火災隱患。在木材加工廠建廠之初嚴格各項審核制度,特別是建筑防火審核和驗收,是避免火災隱患的重要手段。當地的工商、林業、消防等各相關部分應相互聯系、聯動治理、嚴把建審關。企業主應將建筑施工圖和廠區的規劃圖送消防部分審核后方可施工,對沒有消防部分審核意見書的單位,建設部分不發給施工許可證;對消防驗收分歧格和未經消防審核的加工企業,林業、工商等不給辦理登記、注冊、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

二是加強消防組織建設,保證消防設施完整好用。大多數木材加工廠闊別消防隊,很多地方交通、通訊不便,因此必須著力進步自防自救能力。首先建立防火安全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防火員,做到有專門組織、專人抓企業防火工作。對企業的消防設施器材專人治理、維修,對消防安全作到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對安全隱患能及時整改;其次要建立規章制度,層層制定責任制。責任到位、齊抓共管、把消防安全工作融進到企業治理當中往。

三是加大消防的執法監視力度,適時開展治理,規范木材行業的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消防執法監視是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糾正違法違章行為,預防和減少火災的基本手段。對檢查中發現的火災隱患,能當場改正的要督促其當場改正,對一時不能整改的,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邊生產邊改正,對一些重大火災隱患要采取停業整改,對拒不改正和無法整改的單位,要采取調銷營業執照、相關許可證或搬遷改變用途等強制措施解決。公安消防機構在對木材加工行業的消防安全檢查中應注重督促落實解決以下題目:

1、督促企業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自檢自查,落實各項消防安全治理制度,不斷加強消防工作。

2、對本地木材加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狀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3、木材加工廠房的耐火等級,占地面積和防火間距均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對目前仍在使用的易燃建筑應要求逐步加以改造。

4、木材加工廠內的廠房、庫房、烤房、料廠、生活區要分開設置,并留有一定的防火間距,對無法留足防火間距的采用防火墻進行分隔。

5、要求木材加工廠露天堆放的原木應堆放整潔,不得占據通道,堆放地點應在闊別鍋爐及其他明火作業地點,不得靠近危險物品倉庫及成品倉庫。

6、木材加工廠車間內堆放的木材量要嚴格控制,不得存放過多。加工的成品要及時運走。通道、門口、機器設備和電氣設備四周不得堆放原料和成品。

7、木材加工生產中產生的鋸末、木屑,不得堆放在車間內。刨花和廢物應天天清除。

8、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的敷設應符合《電氣設備安裝規程》的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更換、檢驗、保證用電安全。

9、督促木材企業落實基本的消防滅火設施和器材、修建消防水池并保證消防水源充足。

10、不得在木材加工車間內使用電焊、氣焊、氣割或其他明火,必須使用時,應辦理審批手續,采取防火措施,將動火部位及四周的可燃物徹底清除,并預備好滅火器材,動火后應有專人檢查,防止留下余火。

11、加強干燥工序的防火措施,改進和淘汰一些落后的、火災危險性大的生產工藝。

總之,木材加工企業的消防安全治理,要靠政府和各職能部分的高度的重視,公安消防部分和公安派出所應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督促企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做到重點職員培訓到位,消防設施、器材配置到位,重點部位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到位,火災隱患整改到位,確保安全治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從而使企業的消防安全行為走上規范化的道路。為木材加工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篇3:某服裝加工廠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編制目的

為防止重大火災事故發生,出現火災情況下做出快速、正確的反應,在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內有效地撲滅火災、搶救傷員、疏散傷員和物資,把火災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預案。

2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況

某服裝加工公司,位于麗水市××××××,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900平方米;職工總數243人。

辦公樓:1600平方米?三層結構。

車?間:3000平方米?二層結構。

宿舍樓:1600平方米?三層結構。

食?堂:700平方米一層結構。

辦公樓:安全出口兩個,寬度1.6米。

車?間:安全出口三個,寬度1.4米。

宿舍樓:安全出口兩個,寬度1.6米和1.2米。

2.2消防設施配置

車間一、二層分別設防火報警探頭等62個。車間內設有六組雙頭消防栓,院內分別設置3組雙頭消防栓。共設置滅火器44只,按規定檢測檢修。

其中:

辦公樓:一層3個、二層3個、三層2個,共8個。

宿舍樓:一層1個、二層1個、三層1個,共3個。

車間樓:一層正門開關柜南側2個;一層西門開關柜1個;一層毛領車間1個;一層整理車間西門2個;一層里布車間1個;一層輔料庫東門2個(門外側),西門2個(北側);一層成品庫4個;二層維修室對面3個;二層縫制車間東門2個,西門2個;東燙臺對面1個;二層裁剪車間東門2個;二層小車間東門2個,西門1個;配電室2個;伙房2個;鍋爐房1個,共33個。

2.3危險性分析

服裝行業人員密集,電器線路復雜,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現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災早成群死群傷。

服裝廠庫房內的服裝衣料的原料可燃且數量多,各種織物的燃燒速度要比普通木材燃燒速度快得多。同時,由于服裝廠大量使用電熨斗導致火災的因素增多。加工服裝的各種衣料大多是化纖成分,一旦發生火災產生的各種毒氣比普通的火災產生的毒氣毒性更強。

存放服裝的倉庫是重點防火點。存放的原料和成品應采取墊板存放(若原料長時間直接置于地面),受潮發霉后容易自燃,須定期進行檢查。

火災因素識別:電器開關、用電線路;加熱熨斗;偉明樹脂膠的使用;食堂液化氣罐的存放使用。

3應急組織機構及與職責

設立事故現場指揮組、通信聯絡組、火災撲救組、人員搶救組、物資疏散組、后勤保障組。

(1)現場指揮組:

組長:總經理

現場指揮:副總經理

主要職責:定期組織安全檢查,消除不安全隱患;對企業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消防知識;對消防設備和設施及時進行監測和更新,保障處于有效使用狀態;當接到火災報警后,迅速通知各組負責人,到現場按自身任務迅速施救;組織全體職工進行應急預案演練。

(2)通信聯絡組:

現場值班員、辦公室值班員。

主要職責:在指揮組領導下,負責與消防、醫院、公安等有關部門的聯系,確保通信暢通。

(3)人員搶救組:

負責人:(略)不能略

主要職責:對火場內被困人員實施解救或送至醫院,聽從指揮人員調動,不得擅自進入火區。

(4)火災撲救組:

負責人:(略)、義務消防人員15名

主要職責:在指揮組的統一領導下,利用單位內所有的滅火設施滅火。

(5)物資疏散組:

負責人:(略)

主要職責:對火災現場或有可能受到火災威脅的火災現場周圍的危險品、價值較高的貴重物品進行搶救疏散。

(6)后勤保障組:

負責人:(略)

主要職責:負責有關滅火、搶救物資的保障,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的接待,以及滅火相關工作,如保護現場,接等有關人員,協助火災前期調查等。

4應急響應

(1)第一發現火情人員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立即報119。

報警要求:說明失火的具體的地址、失火的位置、單位名稱、失火物品名稱、火勢大小、火災現場有無危險品、報警人姓名、報警所使用的電話號碼。

(2)現場值班員或負責人將火情通知指揮組總指揮(或其它負責人),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聽從統一安排部署。

(3)各組成員由本組負責人通知,按部署迅速展開行動。

所有應急人員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現場。在應急搶險過程中,本著“救人先于救火”的原則進行。參與搶救的人員要勇敢、機智、沉著,做到緊張有序,一切行動聽指揮,有問題要及時上報指揮組。

本方案一經實施,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演練,使每一個人熟知自己的任務。如人員、電話等其它情況有變,要及時對原方案進行修改。

5附件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