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泄漏中毒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指導思想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公司、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重大化學事故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進行有效控制處理,根據污水處理廠加氯間崗位的工藝特點及存儲、使用危險化學品—液氯(尾水消毒)的現狀,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訂本應急預案。2、編制依據1.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1.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1.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號)1.4《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1.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1.6《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號)1.7《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l5603)1.8《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1.9《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3、編制說明該預案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宣布啟動,但發生以下情況時,該預案自然啟動:3.1當發現加氯間液氯泄漏檢測濃度大于5mg/l,或漏氯自動吸收裝置未能正常工作,該應急預案自然啟動。3.2液氯泄漏部位無法進行現場簡單封堵修復,該應急預案自然啟動。3.3該應急預案適用于化學事故專業處理單位及消防部門未進入搶險現場之前時段內。4、廠區概況(略)5、事故應急指揮機構、職責及分工5.1指揮領導小組:職責:負責組織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當發生液氯泄漏事故時,由指揮領導小組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組長:---(職務:總經理)職責: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對外發布消息;副組長:---(職務:副總經理)職責: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成員:---(主要管理人員)5.2下設實施組及人員分工:(1)搶險搶修組:技術部經理(組長)、維修班人員職責:·負責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險作業:·泄漏控制、泄漏物處理;·設備搶修作業;·恢復生產的檢修作業。(2)消防滅火組:生產部經理(組長)、運行班人員職責:·擔負進入現場滅火、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3)安全警戒組:保安隊長(組長)、保安隊員職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廠區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4)搶救疏散組:行管部經理(組長)、行管部人員職責:·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和器材物資的搶救、疏散工作。(5)醫療救護組:行政員(組長)、行政人員職責:·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6)物資供應組:庫管員(組長)、汽車司機職責:·通知有關庫房準備好沙袋、锨鎬、泡沫、水泥等消防物資及勞動保護用品;·備好車輛,將所需物資供應現場。6、事故救援原則6.1及時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險源;6.2搶救受害人員;6.3指導人員防護,組織人員撤離;6.4做好現場清消,消除危害后果。7、事故預防措施7.1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防止因檢查不周或失誤而造成事故。7.2嚴格執行工藝指標,嚴禁超壓運行。7.3各設備安全裝置要靈活可靠,定期校驗。7.4加強設備管理,認真做好設備、管道、閥門的檢查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管道、閥門要及時進行修理或更換。7.5及時消除設備管道的振動,防止因振動、摩擦而造成事故。7.6嚴禁帶壓緊固螺栓。8、事故應急措施及注意事項8.1液氯泄漏初期現場勘察及緊急預處理流程:(1)加氯間當班人員立即向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及夜間值班人員匯報,并在事故處理過程中隨時保持與指揮領導小組的聯系。(2)加氯間當班人員兩人一組,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進入現場開啟通風裝置,并使用10%的氨水裝在噴壺中檢查可能漏氯的部位。如在儲罐與相連接第一道法蘭以外處,包括法蘭墊片,閥門沙眼、管道等出現白色煙霧,表明此處漏氯,應立即關閉出氯總閥,針對漏氣部位進行修理。否則,根據編制說明1.2,預案自然啟動。(3)加氯間當班人員使用漏氯檢測報警儀檢測現場周邊環境氯氣濃度,當濃度超過5mg/l時,根據編制說明1.1,預案自然啟動。(4)加氯間當班人員應站在安全的位置(如上風口)密切注意漏氯自動吸收裝置的運行情況,如發現裝置無法正常工作,根據編制說明1.1,預案自然啟動。8.2預案啟動事故處理流程:(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向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匯報現場情況,尋求專業部門及社會援助,并指派專人至廠門口設立明顯標志,引導救援力量進入現場施救。責任部門:指揮領導小組組長、醫療救護組(2)建立警戒區域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區域時應注意以下幾項:·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警戒?!こ馈碧幚砣藛T以及必須堅守崗位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域內應嚴禁火種。·警戒隔離區劃定標準見下表(ERG標準)?;瘜W品名稱少量泄漏(小于200L)大量泄漏(大于200L)緊急隔離白天疏散夜間疏散緊急隔離白天疏散夜間疏散氯氣30米300米1100米275米2700米6800米責任部門: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安全警戒組(3)緊急疏散迅速將警戒區及污染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緊急疏散時應注意以下幾項:·需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或采用簡易有效的防護措施,并有相應的監護措施。·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げ灰诘屯萏帨簟!ひ榍迨欠裼腥肆粼谖廴緟^與著火區。責任部門:指揮領導小組組長、搶救疏散組(4)現場急救在事故現場,液氯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F場急救時應注意以下幾項:·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作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當現場有人受到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進行以下處理:·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ず粑щy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按摩。·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流動清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颊呖诳蕰r,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そ洭F場處理后,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ぜ本戎?救援人員應確認受傷者所在環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的皮膚或眼睛時,要避免二次受傷。責任部門:指揮領導小組組長、醫療救護組(5)泄漏處理液氯泄漏后,不僅污染環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遇可燃物質,還有引發火災爆炸的可能。因此,對泄漏事故應及時、正確處理,防止事故擴大。泄漏處理包括液氯泄漏源控制及液氯泄漏物處理兩大部分。a、泄漏源控制在指揮領導小組的指令下,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采取改變工藝流程、局部停車、減負荷運行等方法進行泄漏源控制。容器發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液氯的進一步泄漏,對整個應急處理是非常關鍵的。堵漏方法,見下表。部位形式方法罐體砂眼使用螺絲加粘合劑旋進堵漏縫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潮濕繃帶冷凝法或堵漏夾具、金屬堵漏錐堵漏孔洞使用各種木楔、堵漏夾具、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金屬堵漏錐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堵漏管道砂眼使用螺絲加粘合劑旋進堵漏縫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屬封堵套管、電磁式堵漏工具組、潮濕繃帶冷凝法或堵漏夾具堵漏孔洞使用各種木楔、堵漏夾具、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堵漏閥門使用閥門堵漏工具組、注入式堵漏膠、堵漏夾具堵漏法蘭使用專用法蘭夾具、注入式堵漏膠堵漏b、泄漏物處置現場液氯泄漏物需及時進行覆蓋、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有條件時可采用水槍或消防水帶向有害物蒸氣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使其在安全地帶擴散。液氯泄漏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項:·所使用的工具嚴禁沾有油污;·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液氯與空氣中的氧氣混合后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責任部門:指揮領導小組副組長、搶險搶修組、物資供應組(6)火災控制盡量撲救初期火災。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使用適當泡沫、干粉滅火器和霧狀水來控制火災。同時對周圍設施采取保護措施,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必須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必要時用毛氈、草簾堵住下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當火勢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監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現場撲救時應注意以下幾項:·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發生火災時,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ご狸牭竭_后,液氯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配合撲救,不可盲目行動。責任部門:指揮領導小組副組長、消防滅火組、物資供應組以上應急處理流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順序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同時進行。9、事故后的清消、恢復和重新進入:待應急救援行動結束后,由事故應急指揮小組配合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檢定,確定是否能夠結束緊急狀態并正式宣布。組織重新進入人員調查損壞區域,開始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并評價事故損失,組織力量進行污染區的清消、恢復。
篇2:液氯泄漏事故處置預案格式
液氯是劇毒物質,是引發化學災害事故的常見原因之一。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極易造成重大人生傷亡和區域性污染。我市的化工企業高速發展,液氯在化工企業中使用也很廣泛。針對其特性和結合中隊的實際特知底制定本預案。
一、液氯特性
1、液氨常溫下為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臭味氣體。
2、其本體不燃,但能助燃。比空氣約重2.5倍,在空氣中不易擴散。
3、絕對壓力為1個大氣壓的純氣體,在零下-35攝氏度時成為液態,其由液相變為氣相時體積擴大約400倍。
4、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并隨溫度升高而減少。
5、氯與絕大多數有機物均能發生激烈反應,如果鋼瓶等裝氨容器中混入有機化合物,一定條件下,引起激烈反應而導致爆炸。
6、氯氣有劇毒,對眼睛和呼吸系統的粘膜有極強的刺激性,在肺中發生淤血和水腫,空氣中最高允許濃度為0.002mg/L,超過2.5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二、液氯泄漏事故特點
1、擴散迅速,危害大。
液氯泄漏后,有液相變為氣相,體積迅速擴大,并隨風漂移,形成大面積染毒區,需及時疏散危害區域的人員,以及轉移能與氨氣發生激烈反應的有機物質。
2、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中毒。
劇毒的氯氣能通過呼吸道、眼睛、皮膚等途徑侵入人體,引起無有效防護人員嚴重中毒,造成傷亡。
3、環境污染,洗消困難。
大量液氯泄漏,嚴重污染空氣、地面及水體,并易滯留在下水道、溝渠、低洼等處,不易擴散,全面、徹底洗消困難,將在較長時間內危害生態環境。
三、處置程序與措施
戰斗分工:
指揮員:王俊
后勤保障組:李海川陶則永
通訊報道組:梁健何小龍
偵檢小組:黃帥、馮飛、歐陽晃兵
救人小組:高露清徐小宋陳健高前進馬超雷偉濱雷壯
滅火組:李祥飛王蒙鄒俊杰汪亭
后勤保障組:李海川陶則永
1、現場詢情
接警到場后,一班偵察小組要詳細詢問有無發生爆炸;泄漏罐儲量、泄漏部位、泄漏量、擴散面積;有無人員傷亡;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
2、偵察檢測
偵察小組要迅速利用有毒氣體檢測儀測定氯氣濃度及擴散范圍;測定現場及周圍區域的風向和風力;搜尋遇險和被困人員,并迅速組織營救和疏散。
3、設立警戒
一班的警戒小組根據偵察小組偵檢結果和掌握的情況、確定警戒范圍,設置警戒標志,布置警戒人員,嚴控人員出入,并在整個處置過程中,實施動態檢測。
4、有效防護
進入事故現場的消防人員必須佩帶隔絕式空氣呼吸器,進入內部執行關閥堵漏任務的官兵要著全封閉式消防防化服。
5、疏散人員
一班的救援小組在攜帶個人防護裝備的情況下,根據偵察小組提供的情況,迅速救助疏散染毒區域及擴散可能波及范圍的一切無關人員。
6、轉移與之反應的化學物品
五班人員在做個人防護裝備的情況下,與單位的人員迅速對事故現場內能夠與氯氣發生化學反應的乙炔、氫氣、烴類等化學物品,能夠轉移的立即轉移,難以轉移的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引起爆炸。
7、稀釋降毒
二班出兩支多功能水槍以泄漏點為中心,在儲罐或容器的四周設置水幕或噴霧水槍噴射霧水進行稀釋降毒,三班出兩支多功能水槍對二班人員進行掩護,并對擴散的氣體進行稀釋,但不宜使用直流水。
8、關斷閥源
生產裝置發生氯氣泄漏,應要求事故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或熟悉情況的人員負責關閉輸送物料的管道閥門,切斷事故源時,二班兩支多功能水槍出噴霧水槍掩護并協調操作。
9、倒罐轉移
儲罐或容器發生泄漏,無法堵漏時,可采取疏導的方法將液氯倒入其他容器或儲罐。在倒罐時,二、三班四支水槍要協調一致,保證不留空點間隙。四班車保證向前方提供不間斷供水。其他無關人員全部遠離危險區。
10、化學中和
儲罐或容器發生小量泄漏,可采取化學中和方法,即在消防水罐車中加入蘇打粉等堿性物質向罐體或容器噴射,以減輕危害;也可以將泄漏的液氯導致碳酸氫鈉溶液中,使其中和,形成無害或微毒廢水。
11、浸泡水解
運輸途中,體積較小的液氯鋼瓶閥門損壞,發生泄漏,又無堵漏工具,無法制止外泄時,可將鋼瓶浸入氫氧化鈣等堿性溶液中進行中和,但要防止流入河流等易造成公害的場所。
12、器具堵漏
堵漏時由一班堵漏小組負責完成,二班水槍進行掩護。
(1)管道壁發生泄漏,且泄漏點處在閥門以前或閥門損壞,不能關閥門止漏時,可使用堵漏墊、堵漏楔、堵漏袋等專用器具實施封堵。
(2)微孔跑、冒、滴、漏、可用螺絲釘加粘合劑旋入孔內的方法堵漏。
(3)罐壁撕裂發生泄漏,可用沖氣袋、充氣墊等專用器具從外部包裹堵漏。
(4)帶壓管道泄漏,可用捆綁式充氣堵漏帶或使用金屬外殼內襯橡膠墊等專用器具實施內外堵漏。
(5)閥門法蘭盤或法蘭墊片損壞,發生泄漏,可用不同型號的法蘭夾具,并注射密封膠的方法進行堵漏,也可直接使用專門的閥門堵漏工具實施堵漏。
13、洗消處理
處置完畢,由四班車負責向洗消帳篷供水和洗消液對人員器材裝備進行洗消。根據液氯的理化性質和受污染的具體情況可采取下述的方法洗消:一是化學消毒法,即用氫氧化鈉、氨水碳酸氫鈉等堿性物質溶液噴灑在染毒區域或受污染體表面,發生化學反應改變毒物性質,成為無毒或低毒物質。二是物理消毒法,即用吸附墊、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吸附回收轉移處理;對污染空氣可用水驅動排煙機吹散降毒,也可對污染區暫時封閉,依靠自然條件,如日曬、雨淋、通風等使毒氣消失;也可噴射霧狀水進行稀釋降毒。
四、行動要求
1、指揮部的設置及救援車輛的停放,應與染毒區域保持適當的距離,并設在上風方向。
2、進入毒區實施搶險作業的人員一定要精干,個人防護充分,并使用開花或噴霧水槍進行掩護。
3、實施洗消作業時,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同時要注意觀察參與處置氯氣泄漏的人員身體狀況,并進行健康檢查。
4、對現場輕微中毒人員應立即轉移到空氣新鮮處。對接觸毒物的皮膚、面部可用水沖洗,癥狀嚴重者立即送醫院救治。
5、液氯的生產、儲存裝置發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單位負責處置,事故單位不能有效止漏時,公安消防應在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的配合指導下行動。
6、按上級指示,確定新聞發布會的內容、時間和發言人。
篇3:某污水廠液氯泄漏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單位、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重大化學事故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進行有效控制處理,根據城北污水處理廠加氯間崗位的工藝特點及存儲、使用危險化學品—液氯(尾水消毒)的現狀,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制訂《城北污水處理廠液氯泄漏應急預案》。
二、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號)
4、《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
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
6、《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號)
7、《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l5603)
8、《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
三、編制說明:
1、該預案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宣布啟動,但發生以下情況時,該預案自然啟動:
1)當發現加氯間液氯泄漏檢測濃度大于5mg/l,或漏氯自動吸收裝置未能正常工作,該應急預案自然啟動。
2)液氯泄漏部位無法進行現場簡單封堵修復,該應急預案自然啟動。
2、該應急預案適用于化學事故專業處理單位及消防部門未進入搶險現場之前時段內。
四、廠區概況:
無錫市城北污水處理廠從事污水處理事業(日處理量50000噸),全廠職工40人,隸屬于無錫市公用事業局排水管理處,區域范圍位于無錫市城區的東北部,周邊有廣益鎮向陽村、東北塘鎮錦陽村及華太混凝土公司等兩個社區、六個較大單位計900人左右。地面高程一般在黃海標高2.0-3.5米左右,廠區部分的地面標高為3.2米。無錫市城北污水處理廠所屬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風向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
1、氣壓
年平均氣壓:1015.9毫巴
2、風
年主導風向:東南風
夏季主導風向:東南風
冬季主導風向:西北風
年平均風速:3.4米/秒
瞬時最大風速:27米/秒
年平均日照:2101.2小時
五、事故應急指揮機構、職責及分工:
1、指揮領導小組:
職責:負責組織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當發生液氯泄漏事故時,由指揮領導小組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組長:***職責: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對外發布消息;
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成員:***、**、**、**、***、***、***、**
2、下設實施組及人員分工:
1)搶險搶修組:**(組長)、**、***、**、***、**、****
職責:?負責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險作業:
??泄漏控制、泄漏物處理;
??設備搶修作業;
??恢復生產的檢修作業。
2)消防滅火組:***(組長)、**、**、***、
職責:?擔負進入現場滅火、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
3)安全警戒組:**(組長)、**、***、***、**
職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
?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廠區道路暢通;
???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
4)搶救疏散組:***(組長)、***、***、***、***
職責:?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和器材物資的搶救、疏散工作。
5)醫療救護組:***(組長)、**、**、***、***、**
職責:?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
?組織現場搶救傷員;
6)物資供應組:***(組長)、***、**、***
職責:?通知有關庫房準備好沙袋、锨鎬、泡沫、水泥等消防物資及勞動保護用品;
???備好車輛,將所需物資供應現場。
六、事故救援原則:
1、及時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險源;
2、搶救受害人員;
3、指導人員防護,組織人員撤離;
4、做好現場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七、事故預防措施:
1、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防止因檢查不周或失誤而造成事故。
2、嚴格執行工藝指標,嚴禁超壓運行。
3、各設備安全裝置要靈活可靠,定期校驗。
4、加強設備管理,認真做好設備、管道、閥門的檢查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管道、閥門要及時進行修理或更換。
5、及時消除設備管道的振動,防止因振動、摩擦而造成事故。
6、嚴禁帶壓緊固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