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升降機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

施工升降機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918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為了保護項目部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項目部在出現安全生產事故時,能夠及時進行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給項目部和員工造成的損失,本項目部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制定了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一、?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1、項目部成立專項應急救援小組,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名單如下:

組長為現場主要負責人:楊義民

安全專業管理人員:馮志強

技術管理人員:王建宏

生產管理人員:楊義民

水電機修管理人員:李三星

2、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

手持擴音器(用于統一指揮)

電焊機、氧氣、乙炔(用于焊接加固和割除)

安全帶、鋼絲繩(用于高空救援)

千斤頂(用于頂起壓住傷者的桿件)

擔架、紗布、創可貼等醫護用品(用于現場急救)

3、為提高救援小組現場救援救護的基本技能,項目部在電梯正式運行前進行應急救援演練,并配備了梯子、繩子、千斤頂等器材和設備,并進行經常性的維修、保養,保證應急救援時正常運轉。

二、應急救援機構組織職責

(一)應急小組組長職責

1、事故發生后,立即趕赴事發地點,了解現場狀況,初步判斷事故原因及可能產生的后果,組織人員實施救援。

2、召集應急小組其他成員,明確救援目的、救援步驟,統一協調開展救援。

3、按照救援預案中的人員分工,確認實施對外聯絡、人員疏散、傷亡搶救、劃定區域、保護現場等的人員及職責。

4、協調應急救援過程中出現的其他情況。

5、救援完成、事故現場處理完成后,與現場相關人員確認恢復生產的條件,及時恢復生產。

6、根據應急實施情況及效果,完善應急救援預案。

(二)技術負責人職責

1、協助應急小組組長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定采取的救援措施及預期效果,為正確實施救援提出可行的建議。

2、負責應急救援中的技術指導,按照責任分工,實施應急救援。

3、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

(三)生產管理人員職責

1、組織相關人員,依據補救措施方案,排除意外險情或實施救援。

2、應急救援、事故處理結束后,組織人員安排恢復生產。

3、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

(四)現場安全員職責

1、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了解現場狀況,參與事故救援。

2、依據現場狀況,判斷仍存在的不安全狀態,采取處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及財產損失,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3、判斷擬采取的救援措施可能帶來的其他不安全因素,根據專業知識及經驗,選擇最佳方案并向應急小組提出自己的建議。

4、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工作。

(四)專業操作人員及其他應急小組成員職責:

1、聽從指揮,明確各自職責。

2、統一步驟,有條不紊地按照分工實施救援。

3、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

三、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1、事故發生后應急小組組長立即召集應急小組成員,分析現場事故情況,明確救援步驟、所需設備、設施及人員,按照策劃、分工,實施救援。

2、需要救援車輛時,應急指揮應安排專人接車,引領救援車輛迅速施救。

(一)施工電梯出現事故征兆時的應急措施:

1、附著裝置險情:

立即停止一切作業;將附著裝置加固;如需更換附著裝置部件,先將施工電梯降至規定高度后,再行更換部件。

2、導軌架結構變形險情:

立即停止一切作業;根據情況采用焊接,將施工電梯結構變形或斷裂、開焊部位加固;更換損壞結構。

3、鋼絲繩及傳動輪等磨損嚴重險情:

立即停止一切作業;更換磨損嚴重的部件。

4、垂直度超出規范要求險情:

立即停止一切作業;通過調整附著裝置等調整垂直度,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二)施工電梯事故引起人員傷亡:

1、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設備損壞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置。

2、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施工升降機的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壓在倒塌的設備下面,要立即采取可行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以上行動須由持架子工證書或有經驗的安全員或工長統一安排完成。

(三)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

1、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場。

2、如發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

(1)立即聯系120急救車或給現場最近的醫院打電話,并說明傷情。為取得最佳搶救效果,還可根據傷情聯系專科醫院。(應急小組成員的聯系方式、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等,要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

(2)外傷大出血,急救車未到前,現場采取止血措施。

(3)骨折,注意搬動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或由一個人背肩救助。

3、一般性外傷:

(1)視傷情送往醫院,防止破傷風。

(2)輕微內傷,送醫院檢查。

制定救援措施時一定要考慮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風險,經評價確定安全無誤后再實施救援,避免因措施不當而引發新的傷害或損失。

四、有關單位的聯系人員及聯系方式:

總公司施工管理部:0359-2027131

四公司辦公室:0359-2120793

急救中心:120

項目經理任萬里:

現場主要負責人楊義民:

現場安全負責人馮志強:

技術負責人王建宏:

水電機修工李三星:

五、附注:

事故處理完畢后,應急小組組長應組織應急小組成員進行專題研討,評審應急救援預案中的救援程序、聯絡、步驟、分工、實施效果等,使救援預案更加完善。

篇2:施工升降機垂直運輸中突發長時間停電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一、目的

為確保施工升降機垂直運輸中突發長時間停電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機械傷害的風險,特制定項目部應急處理和救援預案。

二、組織

本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成員:**、**、***、**、**、**

三、職責

1.負責現場指揮,了解掌握施工升降機垂直運輸停置部位情況、組織現場搶救工作。

2.負責現場保護,設立警戒線,維護秩序,疏散人員。

3.負責通知設備單位組織搶救,召集搶救人員,及時安全排除險情。

四、應急救援程序

當施工升降機在運行中,突遇電源或其他電氣(長時間)故障,使梯籠在停層之間突然停止,應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1.將操縱開關板至“0”位,切斷總電源。

2.由專業維修人員按如下步驟操作:

(1)間斷地用手拉開電動機尾端制動器門松閘把手,站梯籠通過重力下降,每次下降較短距離,下降速度不得超過額定運行速度:

(2)將梯籠降至下面一個停層位置后,先把貨物卸至樓層,乘梯人員離開梯籠:

(3)繼續用(1)條方法操作梯籠,梯籠每下滑20米,要停止一分鐘,讓電機制動器冷卻。直至梯籠降至最低位置;

(4)電源恢復接通后,要進行全面檢查后才能正常作業。

3.在搶險過程中,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立即執行高處墜落事故應急處理與救援預案。

五、各相關通訊地址

1.公司電話:

2.工程管理部電話:

3.設備單位電話:

4.項目經理:手機或電話:

項目副經理:

項目工程師:

施工員:

安全員:

材料設備員:

附:附近醫院地址:

工傷事故是指特色醫院目錄(請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選擇)

篇3:某施工升降機應急預案

1、目的

為了對升降機事故發生后進行緊急處理,最大限度地保護職工生命和減少國家財產的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升降機施工中,發生升降機倒塌事故時。

3、職責

3.1項目經理

3.1.1應急指揮總指揮。全面負責應急指揮工作。

3.1.2有權采取一切可能手段,以控制和減少事故危害。

3.1.3授予相關人員相應的應急處理權。

3.2項目主管生產副經理

3.2.1事故現場指揮,督促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現場防護搶險工作。

3.2.2當項目經理不在現場時,擔任現場總指揮工作。

3.3項目主管技術副經理

3.3.1組織技術部門編制、修訂、評審升降機應急預案。督促相關部門作好事故搶險過程記錄。

3.3.2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并形成記錄。

3.3.3當項目經理、項目主管生產副經理不在說,擔任應急總指揮工作。

3.4技術部:負責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

3.5質安部

3.5.1協助技術部門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

3.5.2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應急準備工作。

3.6工程部

3.6.1協助技術部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

3.6.2組織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習,并提出改進意見。

3.6.3發生事故時,組織搶險隊進行搶險、營救、減損防護工作。

3.7器材部

3.7.1行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評審。

3.7.2所需物資、設備的準備工作。

3.8部

8.1協助技術部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

8.2落實應急物資及其它措施的準備。

4、搶險機構

4.1危險組織機構

總指揮:

項目經理

現場組織:

項目主管生產副經理

預案管理:

項目主管技術副經理

工程部

質安部

技術部

器材部

綜合部

搶險作業隊

4.2搶險指揮中心設在項目經理辦公室。

5.應急物資準備

為了在升降機倒塌事故時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平時準備下述物資。

5.1警戒隔離物資:警戒樁,警戒線帶。存放地點:應急器材庫。

5.2人員急救設備:急救箱,急救藥品,擔架。存放地點:醫療藥品設備室。

5.3減損防護物資:鋼管,鋼絲繩等。存放地點:現場倉庫。

6.技術資料

各種材料機具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升降機驗收記錄,應急預案及作業指揮書。

7.應急搶救隊

由項目部現場員工組成,平時進行搶險、急救方面的學習和培訓,當事故發生時即可投入應急搶救和救援工作。

8.應急聯絡

8.1.1險情發生后,事故現場第一目擊者迅速想應急指揮縱向發出求救信號。求救的方式可以采用呼喊、口信、通訊工具等一切可能的方式。

8.1.2應急指揮中心接到險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