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卸車應急預案格式
進入冬季,各項安全工作難度加大,為了確保冬季安全生產,全面提高全隊員工的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推動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杜絕違章現象的發生,努力消除在工作、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努力確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實,根據公司要求,結合我隊安全工作實際特點,就如何確保冬季安全卸車問題,特制定應急預案如下:
一、成立冬季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組?長:劉忠黨
副組長:程玉世、鄭明梁、蘇波
成?員:隊職能人員、各工段值班隊長
二、活動時間:同“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時間
三、活動內容
一、隊將結合“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要求,以及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決定在中旬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注重以“冬季四防”為安全工作為重點,使班組員工通過培訓學習,明確“冬季四防”安全的重要性,為確保培訓取得成效,具體安排如是:11月中旬組織一次“冬季四防”知識培訓和安全考試,同時抓好各崗位安全技能培訓工作,使員工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知識和技能,利用學習日和幻燈片學習安全規章制度、消防等安全知識。
二、加大消防檢查力度、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隊將結合“119”消防日活動,及時認真檢查提報火災隱患,嚴格消防要求和動火作業制度,把廊道、翻車機和堆料機高壓動力電纜作為防火重點。對在廊道內工作的員工及時做好培訓教育,熟悉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使之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設備停機后對設備必須15分鐘后才能離開崗位。
三、提高巡視質量,加強崗位紀律,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隱患,要求全隊員工必須認真遵守崗位勞動紀律,認真檢查巡視。冬季是事故設備隱患多發季節,必須加大對設備的檢查力度,及時發現作業現場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做到不留死角,認真細致,不放過任一個問題。各值班班長每班次將組織三機種班長對作業現場進行檢查,查安全隱患、查勞保穿戴、查勞動紀律、查操作程序、查安全規章制度規定等,對查找出的問題和不安全的因素,做到及時整改。同時巡查時發現的好的工作做法,各工段還可以互相交流學習,推廣、達到互相取長補短,得到共同提高。
四、結合季節性的交通安全要求,對要求各工段組織全班員工認真學習落實道路交通法規,利用學習日、班前會、工余等時間宣傳交通安全的重要意義,吸取交通事故的教訓,確保自身交通安全。
五、各專業化班組冬季預防措施:
(一)防人身傷害預防措施共同部分:
1、上下班途中要遵守交通規則;騎摩托車必須戴頭盔并系緊帽帶,嚴禁酒后無證違章駕駛。
2、交接班過程按規定的路線進行檢查、上下走梯,登高作業一定要抓牢扶手,不能雙手插在衣兜內,或倒背手。堆料機司機在交接班過程不能以車代步。
3、進入工作現場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在作業巡視檢查時,所穿大衣的扣子必須全部扣好,或用腰帶扎牢,防止大衣邊角卡到轉動部位,戴安全帽系緊帽帶,在作業現場禁止一切跑動行為。
4、處理設備故障時要有安全防護措施。拉急停,要確認,必須有專人進行監護。特別是進入漏斗內、高空以及轉動部位的處理。
5、清理設備衛生,特別是清理滾筒上的積煤時首先要匯報值班長、班長并報中控室允許。在處理積煤時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拉急停、掛牌、上鎖、確認。每卸完一列車要對漏斗清理一次,登高清理積煤時,要具備踏、抓、站立的安全位置。并有專人進行監護。嚴禁設備在運轉過程中清理積煤。
6、設備維修或故障處理,不管有計劃或無計劃,不管時間長短都必須按設備維修聯絡程序執行,必須做到匯報、簽字、確認、拉急停、掛牌、上鎖、監護等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無安全防范措施或無接到值班長通知的一律杜絕或停止維修。
7、啟動設備都必須先檢查確認、再報警提示,做到檢查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不啟動;沒接到檢查人員的反饋和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不啟動;不具備啟動條件及人員都沒到位的情況下不啟動。
8、使用烤火煤要認真清查,防止雷管混于煤爐中發生爆炸,做到室內空氣流通,防止煤氣中毒。
9、使用電暖氣,應防止意外漏電事故。必須做到不能在帶電的情況下用水擦洗電暖氣,不能烘烤各種衣物、物品;不能坐、踏、靠、電暖氣上。
10、工作現場不允許打鬧、搞惡作劇、禁止從高處亂扔東西。
(二)翻車機預防措施:1、冬季卸車車輛內上凍,煤塊較多易造成篦子堵塞,所以冬季巡視員加強對篦子的檢查。
2、冬季卸車要加強對C/D托輪積煤的檢查以防造成火災和對設備的損壞。
3、冬季供水時,地面上的積水易上凍,人員行走時注意防滑(必要時地面上撒沙)。
4、冬季卸車推車機軌道內的積煤易上凍,要經常清理齒條處的積煤(以免推車機墊起)。
5、冬季卸車車輛內的凍煤較多,易造成壓車器負荷,翻回時易導致錯位。要加強對C/D的監護。
6、冬季卸車不準提前翻車,長時間流程不啟動漏斗內的煤易上凍,所以流程啟動后再翻車。
7、堅持檢查巡視制度、重點對用電線路設施、照明進行檢查,發現冒煙應立即采取滅火措施,并及時報警。
8、C/D出端通風機在作業時必須全部開通進行排風,防止煤灰塵濃度過高,為防止電氣短路、機械磨擦過熱產生火災。
(三)皮帶機預防措施:
1、卸煤過程要注意觀察皮帶承載面煤流的異常變化,出現劃溝先預感漏斗內可能存有異物,應及時打開漏斗觀察窗或到漏斗落料處觀察皮帶承載面有無異常變化,必要時先拉急停再進行檢查,決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
2、作業過程應不定時的對各漏斗內及底部進行檢查,每卸完一列車要對各漏斗檢查一次,發現異物及時處理。
3、對粘貼在滾筒上的積煤應及時清理,沿線托輥支架、接料板的積煤每卸完一列車清理一次,積煤清理不能清到回承面皮帶上。
4、下雨下雪天氣在啟動皮帶前要先就地啟動皮帶以清除皮帶上的積煤、積水。積雪、水在皮帶上結冰時要對各漏斗清掃器進行適當調整。
5、對各皮帶上的破洞口要及時進行檢查匯報,要求及時得到硫化修補、對驅動裝置,水平臺車的積煤要及時清理、防止凍煤產生阻力拉斷皮帶。
6、做倒每卸完一列車轉換一次檔板,轉換過程先徹底清理檔板邊沿的積煤,后按轉換、轉換過程不能一次性打到位,要邊轉換過程邊清理,禁止強拉硬砸。
7、檔板長期不使用、應打到中間位置,并經常轉換、防止凍住。
8、需要動用噴燈,電氣焊處理被凍住的檔板時,要嚴格遵守噴燈安全使用操作規程,要采取防火措施,一桶水、一個滅火器、并正確使用動火設備、現場至少有兩人以上監護。
9、需要進漏斗內清理凍煤時、一定要按放掛梯或系安全帶、并做到專人保護。
10、各大機、機房、廊道用電照明設備,控制設備、維修電源箱、禁止用水沖、對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并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
11、及時清理托輥支架及接料板的積煤,設備運轉當中不得有積煤包磨滾筒、托輥。托輥在運轉中出現軸承及筒體破碎要及時更換,發現火苗要及時用水或滅火器進行撲滅,不留后患。
12、漏斗改造后底部縮小,容易造成堵塞,需經常清理,還需經常清理溜槽夾縫當中的積煤及煤塊。對轉動部位、的積煤,要卸完一列車檢查清理一次。
13、廊道內保持濕度,保持二十四小時廊道內不離人,廊道內的消防水桶內存水必須灌滿。
(四)堆料機預防措施:
1、堆料機司機在大機行走前首先要對地面電纜進行清掃,電纜在地面上應始終處在松動狀態,做到堆料機行走多少距離,地面電纜一直保持松動狀態,決不能強拉硬拖。
2、堆料機行走過程巡視員重點觀察電纜卷筒轉動方向、速度,特別是在中間轉換位置,仔細觀察大機行走前后軌道梁上的積煤、特別對埋壓在電纜上的積煤、應徹底處理。
4、需要進漏斗內清理凍煤時、一定要按放掛梯或系安全帶、并做到專人保護。
5、各大機、操作室、使用電暖氣、電氣設備一定要符合安全保障性能。嚴禁烘烤衣物及易燃物品。各大機用電照明設備,控制設備、維修電源箱、禁止用水沖、對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并使用干粉滅火器、1211滅火器進行滅火。
6、堅持檢查巡視制度、嚴格落實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后檢查巡視制度,做到人員先到位檢查落實后作業,作業中加強巡視質量。同時要重點對用電線路設施、照明進行檢查,發現冒煙應立即采取滅火措施,并及時報警。
7、及時檢查漏斗溜槽情況,及時清理溜槽夾縫當中的積煤及煤塊。對轉動部位、旋轉部位的積煤,要卸完一列車清理一次。作業過程應不定時的對各漏斗內及底部進行檢查,發現異物及時處理。
8、及時清理托輥支架及接料板的積煤,對粘貼在滾筒、拖輥上的凍煤應及時清理,不能出現積煤包埋拖輥現象,防止損壞皮帶。
卸車一隊
2010-11-11
篇2:冬季安全卸車應急預案格式
進入冬季,各項安全工作難度加大,為了確保冬季安全生產,全面提高全隊員工的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推動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杜絕違章現象的發生,努力消除在工作、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努力確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實,根據公司要求,結合我隊安全工作實際特點,就如何確保冬季安全卸車問題,特制定應急預案如下:
一、成立冬季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組?長:劉忠黨
副組長:程玉世、鄭明梁、蘇波
成?員:隊職能人員、各工段值班隊長
二、活動時間:同“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時間
三、活動內容
一、隊將結合“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要求,以及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決定在中旬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注重以“冬季四防”為安全工作為重點,使班組員工通過培訓學習,明確“冬季四防”安全的重要性,為確保培訓取得成效,具體安排如是:11月中旬組織一次“冬季四防”知識培訓和安全考試,同時抓好各崗位安全技能培訓工作,使員工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知識和技能,利用學習日和幻燈片學習安全規章制度、消防等安全知識。
二、加大消防檢查力度、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隊將結合“119”消防日活動,及時認真檢查提報火災隱患,嚴格消防要求和動火作業制度,把廊道、翻車機和堆料機高壓動力電纜作為防火重點。對在廊道內工作的員工及時做好培訓教育,熟悉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使之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設備停機后對設備必須15分鐘后才能離開崗位。
三、提高巡視質量,加強崗位紀律,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隱患,要求全隊員工必須認真遵守崗位勞動紀律,認真檢查巡視。冬季是事故設備隱患多發季節,必須加大對設備的檢查力度,及時發現作業現場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做到不留死角,認真細致,不放過任一個問題。各值班班長每班次將組織三機種班長對作業現場進行檢查,查安全隱患、查勞保穿戴、查勞動紀律、查操作程序、查安全規章制度規定等,對查找出的問題和不安全的因素,做到及時整改。同時巡查時發現的好的工作做法,各工段還可以互相交流學習,推廣、達到互相取長補短,得到共同提高。
四、結合季節性的交通安全要求,對要求各工段組織全班員工認真學習落實道路交通法規,利用學習日、班前會、工余等時間宣傳交通安全的重要意義,吸取交通事故的教訓,確保自身交通安全。
五、各專業化班組冬季預防措施:
(一)防人身傷害預防措施共同部分:
1、上下班途中要遵守交通規則;騎摩托車必須戴頭盔并系緊帽帶,嚴禁酒后無證違章駕駛。
2、交接班過程按規定的路線進行檢查、上下走梯,登高作業一定要抓牢扶手,不能雙手插在衣兜內,或倒背手。堆料機司機在交接班過程不能以車代步。
3、進入工作現場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在作業巡視檢查時,所穿大衣的扣子必須全部扣好,或用腰帶扎牢,防止大衣邊角卡到轉動部位,戴安全帽系緊帽帶,在作業現場禁止一切跑動行為。
4、處理設備故障時要有安全防護措施。拉急停,要確認,必須有專人進行監護。特別是進入漏斗內、高空以及轉動部位的處理。
5、清理設備衛生,特別是清理滾筒上的積煤時首先要匯報值班長、班長并報中控室允許。在處理積煤時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拉急停、掛牌、上鎖、確認。每卸完一列車要對漏斗清理一次,登高清理積煤時,要具備踏、抓、站立的安全位置。并有專人進行監護。嚴禁設備在運轉過程中清理積煤。
6、設備維修或故障處理,不管有計劃或無計劃,不管時間長短都必須按設備維修聯絡程序執行,必須做到匯報、簽字、確認、拉急停、掛牌、上鎖、監護等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無安全防范措施或無接到值班長通知的一律杜絕或停止維修。
7、啟動設備都必須先檢查確認、再報警提示,做到檢查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不啟動;沒接到檢查人員的反饋和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不啟動;不具備啟動條件及人員都沒到位的情況下不啟動。
8、使用烤火煤要認真清查,防止雷管混于煤爐中發生爆炸,做到室內空氣流通,防止煤氣中毒。
9、使用電暖氣,應防止意外漏電事故。必須做到不能在帶電的情況下用水擦洗電暖氣,不能烘烤各種衣物、物品;不能坐、踏、靠、電暖氣上。
10、工作現場不允許打鬧、搞惡作劇、禁止從高處亂扔東西。
(二)翻車機預防措施:1、冬季卸車車輛內上凍,煤塊較多易造成篦子堵塞,所以冬季巡視員加強對篦子的檢查。
2、冬季卸車要加強對C/D托輪積煤的檢查以防造成火災和對設備的損壞。
3、冬季供水時,地面上的積水易上凍,人員行走時注意防滑(必要時地面上撒沙)。
4、冬季卸車推車機軌道內的積煤易上凍,要經常清理齒條處的積煤(以免推車機墊起)。
5、冬季卸車車輛內的凍煤較多,易造成壓車器負荷,翻回時易導致錯位。要加強對C/D的監護。
6、冬季卸車不準提前翻車,長時間流程不啟動漏斗內的煤易上凍,所以流程啟動后再翻車。
7、堅持檢查巡視制度、重點對用電線路設施、照明進行檢查,發現冒煙應立即采取滅火措施,并及時報警。
8、C/D出端通風機在作業時必須全部開通進行排風,防止煤灰塵濃度過高,為防止電氣短路、機械磨擦過熱產生火災。
(三)皮帶機預防措施:
1、卸煤過程要注意觀察皮帶承載面煤流的異常變化,出現劃溝先預感漏斗內可能存有異物,應及時打開漏斗觀察窗或到漏斗落料處觀察皮帶承載面有無異常變化,必要時先拉急停再進行檢查,決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
2、作業過程應不定時的對各漏斗內及底部進行檢查,每卸完一列車要對各漏斗檢查一次,發現異物及時處理。
3、對粘貼在滾筒上的積煤應及時清理,沿線托輥支架、接料板的積煤每卸完一列車清理一次,積煤清理不能清到回承面皮帶上。
4、下雨下雪天氣在啟動皮帶前要先就地啟動皮帶以清除皮帶上的積煤、積水。積雪、水在皮帶上結冰時要對各漏斗清掃器進行適當調整。
5、對各皮帶上的破洞口要及時進行檢查匯報,要求及時得到硫化修補、對驅動裝置,水平臺車的積煤要及時清理、防止凍煤產生阻力拉斷皮帶。
6、做倒每卸完一列車轉換一次檔板,轉換過程先徹底清理檔板邊沿的積煤,后按轉換、轉換過程不能一次性打到位,要邊轉換過程邊清理,禁止強拉硬砸。
7、檔板長期不使用、應打到中間位置,并經常轉換、防止凍住。
8、需要動用噴燈,電氣焊處理被凍住的檔板時,要嚴格遵守噴燈安全使用操作規程,要采取防火措施,一桶水、一個滅火器、并正確使用動火設備、現場至少有兩人以上監護。
9、需要進漏斗內清理凍煤時、一定要按放掛梯或系安全帶、并做到專人保護。
10、各大機、機房、廊道用電照明設備,控制設備、維修電源箱、禁止用水沖、對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并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
11、及時清理托輥支架及接料板的積煤,設備運轉當中不得有積煤包磨滾筒、托輥。托輥在運轉中出現軸承及筒體破碎要及時更換,發現火苗要及時用水或滅火器進行撲滅,不留后患。
12、漏斗改造后底部縮小,容易造成堵塞,需經常清理,還需經常清理溜槽夾縫當中的積煤及煤塊。對轉動部位、的積煤,要卸完一列車檢查清理一次。
13、廊道內保持濕度,保持二十四小時廊道內不離人,廊道內的消防水桶內存水必須灌滿。
(四)堆料機預防措施:
1、堆料機司機在大機行走前首先要對地面電纜進行清掃,電纜在地面上應始終處在松動狀態,做到堆料機行走多少距離,地面電纜一直保持松動狀態,決不能強拉硬拖。
2、堆料機行走過程巡視員重點觀察電纜卷筒轉動方向、速度,特別是在中間轉換位置,仔細觀察大機行走前后軌道梁上的積煤、特別對埋壓在電纜上的積煤、應徹底處理。
4、需要進漏斗內清理凍煤時、一定要按放掛梯或系安全帶、并做到專人保護。
5、各大機、操作室、使用電暖氣、電氣設備一定要符合安全保障性能。嚴禁烘烤衣物及易燃物品。各大機用電照明設備,控制設備、維修電源箱、禁止用水沖、對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并使用干粉滅火器、1211滅火器進行滅火。
6、堅持檢查巡視制度、嚴格落實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后檢查巡視制度,做到人員先到位檢查落實后作業,作業中加強巡視質量。同時要重點對用電線路設施、照明進行檢查,發現冒煙應立即采取滅火措施,并及時報警。
7、及時檢查漏斗溜槽情況,及時清理溜槽夾縫當中的積煤及煤塊。對轉動部位、旋轉部位的積煤,要卸完一列車清理一次。作業過程應不定時的對各漏斗內及底部進行檢查,發現異物及時處理。
8、及時清理托輥支架及接料板的積煤,對粘貼在滾筒、拖輥上的凍煤應及時清理,不能出現積煤包埋拖輥現象,防止損壞皮帶。
卸車一隊
2010-11-11
篇3:安徽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安徽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我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管理,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3〕101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應急預案,是指本省范圍內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為依法、迅速、科學、有序應對突發事件,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條 應急預案的規劃、編制、審批、發布、備案、演練、評估、修訂、培訓、宣傳教育等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應急預案分為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兩大類。其具體分類和內容依據國辦發〔2013〕101號文件確定。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辦)負責制定本轄區應急預案體系建設規劃,具體指導、監督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修訂、宣傳、培訓等實施工作。
第二章 預案編制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針對本行政區域或本部門、本行業的多發易發突發事件、主要風險等,制定本級政府或本部門、本行業應急預案編制規劃,并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適時修訂完善。單位和基層組織可根據應對突發事件需要,制定本單位、本基層組織應急預案編制計劃。
第七條 編制應急預案應當做好以下基礎工作:
(一)成立編寫小組。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成立預案編制工作小組,吸收預案涉及主要部門和單位業務相關人員、技術專家以及有現場處置經驗的人員參加,編制工作小組組長應由預案編制單位有關負責人擔任。
(二)做好風險評估。針對突發事件特點,分析事件的危害因素以及可能產生的直接后果以及衍生、次生后果,評估各種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風險、消除隱患的措施。
(三)掌握應急資源。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全面了解本地區、本單位可調用的應急隊伍、裝備、物資、避難場所等應急資源狀況,以及上級和相鄰地區可請求支援的應急資源狀況,為制定應急響應措施提供依據。
第八條 應急預案編制應當遵照以下原則:
(一)合法合規。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及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預防與處置相結合的應急管理工作原則。
(二)切合實際。認真進行風險評估,全面分析應急資源需求與現狀,充分考慮本地區、本部門和本單位實際,符合自身特點。
(三)協調一致。加強與應急預案涉及部門的溝通與協調,與上級預案和同一層面已出臺的相關應急預案做到銜接協調、表述一致。
(四)簡明易行。明確誰來做、何時做、做什么、怎么做、使用什么資源做等具體內容,做到響應分級合理、應對程序明晰、處置措施具體。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一)總則。包括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和工作原則、事件分級等。
(二)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包括突發事件應對的領導機構、工作機構、成員單位、工作組、專家組、現場指揮機構的組成及其職責等。
(三)預防與監測預警。包括風險隱患排查、監測、突發事件的預警分級標準及響應、預警信息發布或解除程序等。
(四)處置措施。包括信息報告與發布、先期處置、啟動應急響應、響應措施、響應級別調整和終止等。
(五)恢復重建。包括善后處置、調查評估、恢復重建等。
(六)保障措施。包括應急隊伍、裝備、物資、資金、通信、交通、技術保障等。
(七)日常管理與責任獎懲。包括應急預案培訓、宣傳、演練及責任、獎懲等內容。
(八)附則。包括預案解釋、生效時間、名詞術語解釋等。
(九)附件。包括應急處置工作流程圖、應急處置聯系人和聯系方式、應急資源情況一覽表等。
鄉鎮(街道)的應急預案,以及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簡化,突出可操作性和現場處置的特點。
第十條 應急預案在編制過程中,應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專家咨詢、實地調研等多種方式聽取意見,并書面征求與預案相關的部門、單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同時注重從突發事件案例、處置工作總結和應急演練評估材料中吸取經驗,切實提高預案質量。
第三章 審批、備案和公布
第十一條 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將預案送審稿、編制工作說明、各有關單位意見及采納情況說明等有關材料報送應急預案審批單位。因保密等原因需要發布應急預案簡本的,應當將預案簡本一起報送審批。
第十二條 應急預案審批單位應當對預案進行審核,主要審核以下事項:
(一)合法合規性;
(二)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情況和相關單位的意見協調情況;
(三)主體內容的完備情況;
(四)責任分工的明確情況;
(五)預警和應急響應級別劃分的合理性;
(六)應對措施的可行性等。
必要時,可組織有關專家評審。
第十三條 應急預案審批單位應當在應急預案發布后20個工作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單位備案。
(一)政府總體應急預案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二)專項應急預案抄送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三)部門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
(四)村(居)民委員會應急預案,向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備案。
(五)需要與所在地政府聯合應急處置的中央駐皖企事業單位、省屬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備案。
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四條 接受應急預案備案的各級人民政府及部門應當對應急預案進行備案審查,備案審查與預案審核的內容和方法基本一致,不符合相關規定的,應當責令應急預案審批單位進行修訂。
第十五條 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類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方式向社會公布。對確需保密的應急預案,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應急演練
第十六條 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演練制度。應急演練按組織形式可分為實戰演練和桌面演練等;按內容可分為單項演練和綜合演練等;按目的與作用可分為檢驗性演練、示范性演練和研究性演練等。應急演練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跨地區跨行業、人員廣泛參與、處置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提高快速反應和整體協同處置能力。
第十七條 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制定應急預案演練制度和年度計劃,合理確定應急演練的頻次、規模、形式和演練內容、時間、地點等。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演練主辦單位應當在上年年底前向本級人民政府應急辦上報。
第十八條 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至少每3年進行1次應急演練。
洪澇、山洪泥石流、滑坡、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易發區域所在地政府,重要基礎設施和城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生命線工程經營管理單位,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運、使用單位,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和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等,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
第十九條 應急演練組織單位應當組織演練評估,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演練的執行情況,預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指揮協調和應急聯動情況,應急處置情況,演練所用設備裝備的適用性,演練目標的實現情況,演練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對完善預案、應急準備、應急機制、應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等。演練評估可委托第三方進行。
對演練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參加演練的相關單位應當采取修訂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加強人員培訓、完善物資裝備等措施及時改進完善。
第五章 評估和修訂
第二十條 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建立定期評估制度,分析評價預案內容的時效性、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實現應急預案的動態規范管理。
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原則上每3年進行1次評估。
第二十一條 總體應急預案應當適時修訂,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原則上每3年修訂1次,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等,可以向有關預案編制單位提出修訂建議。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修訂應急預案:
(一)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上位預案發生變化的;
(二)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生調整的;
(三)面臨的風險或其他重要環境因素發生變化的;
(四)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的;
(五)預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發生變化的;
(六)在突發事件應對或應急演練中發現問題需作出重大調整的。
(七)應急預案制定單位認為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