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廠小學防震減災演練活動方案
一、演練目的:
為了使學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2、演練時間:2011年5月11日中午第二節課時間。
3、地點:各班教室及操場
4、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5、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防震警報作為啟動信號。
防震警報訊號:擴音器播放防震警報。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兩個長哨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聽到哨聲及廣播后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6分鐘內完成。
地震警報解除訊號:輕音樂(荷花別樣紅)。
三、演練步驟:
演練活動基本程序:
1、防震減災知識教育(30分鐘)
主要講解地震常識、地震避險常識、自救互救常識、地震次生災害常識、應急疏散注意事項等。
2、地震避險(1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了”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就近找到堅固的掩體避險。
3、應急疏散(3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緊急疏散”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到指定地點后,全體師生應蹲下繼續做護頭動作。
4、演練總結(6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結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學生,由總指揮總結。總指揮總結后,各班主任將學生有序帶回班級進行演練小結。
四、管理人員職責:
管理人員及老師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總指揮、總負責:劉德彬
各相關人員安排:
楊波——負責信號
杜以彬——負責巡視
朱耿留——負責操場集合學生
孫作鵬——負責拍照、通訊
其他老師——負責疏散路線上學生安全(東樓梯:李廣玉負責二層、張家位負責三層、王艷負責一層;西樓梯:趙芬負責二層、劉明負責三層、仇玉華負責一層)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及時清點人數。(各班集合后由班主任老師及班長兩次清點人數,并及時核對確定人數正確)
五、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較堅固的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防止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和頭部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一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廁所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8、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六、疏散的集中地點: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如教學樓、旗桿等)。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一)安全撤離:
聽到第二次號令(大約2分鐘后),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迅速排隊撤離,依照年級的順序進行疏散,安全而有序撤離到操場指定位置上。
(二)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七、演練結束校長總結演練情況
全體師生能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離開教學樓,在操場集和,這次演練無發生意外事故,活動開展得很成功。
姜屯鎮馬廠小學
二O一一年五月三日
篇2:防震減災工作考核辦法模版
第一條為了規范全區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各鎮街及相關部門防震減災工作的指導,根據《市防震減災工作年度考核辦法》相關內容,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年度考核內容包括防震減災機構人員設置、經費保障,防震減災法制工作、地震監測預報工作、地震災害防御工作、地震應急救援工作、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等方面。
第三條考核工作堅持公平公正、注重實績的原則。
第四條考核納入全區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采用分項打分、千分制外加減分的評分辦法。
第五條在區防震減災工作年度考核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予以加分:
(一)在地震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方面取得明顯進步的;
(二)在監測預報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
(三)對地震或地震謠傳等緊急事件處置及時得力的;
(四)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創建工作的;
(五)對配合完成市區重點防震減災活動,科技項目的;
(六)對推動本區防震減災工作具有開創性和示范性工作的;
(七)其他方面工作特別突出的。
第六條在區防震減災工作年度考核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酌情予以扣分:
(一)未完成上級部門、區政府部署的年度重點任務的;
(二)對地震、地震謠傳等緊急事件處置不力的;
(三)其他重要工作未按要求完成的。
第七條考核工作每年開展一次,一般安排在當年11月底進行,考核時間范圍為前一年12月至當年11月的工作情況。
第八條設置“全區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對全區防震減災工作進行表彰獎勵。
第九條各相關部門及各鎮街應當按照有關要求編寫考核材料,于當年11月底前將紙質和電子版的考核材料同時報送區地震工作主管部門。
第十條防震減災工作年度考核的程序為:
(一)被考核單位報送考核材料;
(二)區考核辦設立考核組,對考核材料進行初審,并視情況組織實地檢查;
(三)根據考核意見,結合工作實績,確定考核結果。
篇3:某某小學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某小學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一、總則
為確保學校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務院《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條例》和教育局相關文件,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應急機構組成
1、領導小組。學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主任
報告人: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全系統防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穩定。
三、臨時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學生宿設施、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3、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4、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5、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震后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縣范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領導組人員立即趕赴學校,成員必須在震后1小時內在本學校集結待命。
2、各負責人在校長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衛生院搶救。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統計和掌握本單位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