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電子設備間火災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及時、有效地處理電子設備間火災,避免人員傷害以及分散控制系統設備損壞事件的發生,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本應急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結合《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重大突發事件(事故)應急管理辦法》及《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編寫。
1.3電子設備間火災:
指電子設備間由于電氣線路或電器設備出現故障引起的火災以及電子設備間其他設備、材料燃燒引起的火災事件。
1.4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華能集團公司所轄的火力發電廠電子設備間火災防御及應對工作。
2、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電子設備間火災,可能導致分散控制系統設備、電氣設備、電纜、通信設備、電腦等精密貴重設備損壞,直接影響汽輪發電機組的正常運行;
2.2電子設備間火災后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產生大量濃煙,對運行人員、在現場的檢修人員的生命構成威脅。
3、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3.1當出現火災報警,應立即向消防隊報警,采用1211干式滅火器,CO2氣體滅火器等適用于帶電設備的消防器材滅火。
3.2當火災危及分散控制系統設備、電氣設備等,可能導致機組控制失靈,由值長按照事故規程布置處理,立即停機。同時積極組織滅火,疏散無關人員,防止火災事件的擴大。
3.3當火災蔓延,危及人身安全,必須立即打閘汽輪發電機組,盡快組織人員撤退。
4、應急處置體系
4.1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總指揮:廠長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副總指揮:分管副廠長
成員:運行部、檢修部、安監部、消防主管部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當值值長。
應急工作小組:由行政部、策劃部、安監部、運行部、檢修部、消防隊、醫務室、保衛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
4.2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4.2.1提出修訂應急預案,負責定期組織演練,監督檢查各部門在本預案中履行職責情況。
4.2.2領導小組成員在事故發生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對發生事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決策,迅速組織力量進行事故處理;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4.2.3負責向上級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4.2.4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措施。
4.2.5組織事故調查,認真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總結應急救援的事故教訓,并形成總結報告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4.2.6組織落實整改。
4.3應急工作小組職責:
4.3.1對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出事故預想,負責提供消防、急救培訓指導,使每一個職工都能正確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懂得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實施緊急救護。
4.3.2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4.3.3定期巡查消防設備,檢查現場配備的滅火器材有無異常,消防水泵運行是否正常等。
4.3.4根據事故情況進行實施隔離保護措施。組織人員疏散,救護受傷人員。
4.3.5協助消防隊伍滅火。
4.3.6參加調查事故原因,進行事故分析。
4.3.7根據火災情況提出整改意見,按照審批程序審核后,及時落實整改。
5、預防與預警
5.1危險源監控點
5.1.1電子設備間的電氣設備。
5.1.2專用火災報警設備。
5.2危險預防
5.2.1電子設備間的設計應滿足消防規范要求,材料均應采用防火材料,門應向外開啟,風道可隔離。
5.2.2所有電纜孔洞和盤面之間的縫隙必須采用阻燃材料封堵嚴密。
5.2.3在通道口必須有重點防火部位標識,通道內、電子設備間內、外必須有逃生指路標志。
5.2.4用電設備安裝或線路鋪設應當符合防火要求。
5.2.5按規定配備1211滅火器、CO2氣體滅火裝置及其它適用于電氣設備的滅火器材,專職消防人員要定期檢查。
5.2.6配備火災應急照明器材,備有足夠數量的防毒面具和必要的防護用品。
5.2.7按規定安裝熱敏探測、煙敏探測等火災感應測量設備,及時報警。
5.2.8每年對運行人員、檢修人員進行消防、急救知識的培訓與演習。
5.2.9專責消防人員要接受電氣知識、處理電子設備間設備著火應急的消防知識、電廠生產流程基本知識的培訓,熟悉電子設備間周圍的環境,了解電子設備間及其附近地區的設備布置狀況。
5.2.10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提高火災應急處置能力。
5.3預警
5.3.1專用消防報警裝置異常報警;
5.3.2火災導致的異常煙霧;
5.3.3火災導致的異常氣味;
5.3.4火災導致的異常溫度。
5.4預警程序
一旦電子設備間發生火災,應迅速拔打火災報警電話119,向專職消防隊報警。
同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組織相關人員實施必要的安全措施,盡一切可能保護人身安全、設備安全。
6、應急處置
6.1按照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發現電子設備間火警,應迅速拔打報警電話119,向專職消防隊報警,報告火警具體位置、火勢大小及基本情況等,并派專人迎接消防隊員,向消防隊提供火災情況介紹。
6.2根據火災情況切斷相關設備電源,采取緊急隔離措施,值長應立即按照事故處理規程處理,疏散無關人員,防止火災事件的擴大。
6.3由當值值長指揮利用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刂瞥跗鸹馂?防止火勢蔓延。
6.4根據火勢情況啟動自動報警滅火裝置。
6.5當火災蔓延,危及人身安全或重大設備安全,必須立即打閘汽輪發電機組,盡快組織人員撤退。
6.6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到達現場后,應立即組織指揮滅火工作,消防隊負責人負責指揮消防隊滅火,值長負責對生產設備的處置。應急工作由廠長(或生產副廠長)統一指揮。
6.7消防隊根據火災現場實際,確定撲救方案,迅速滅火。
6.8設置火災隔離帶及警戒標志,維護現場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隔離區內。
6.9組織醫務人員及時搶救護理受傷人員。參加滅火的人員在滅火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燒傷或燃燒中產生的氣體引起中毒、窒息,防止觸電。
6.10明火撲滅后,消防保衛人員要組織專職消防人員仔細檢查火災現場,避免復燃。
7、事故處理恢復
7.1查找火災原因,消除缺陷。
7.2火災撲滅后,應立即檢查電子設備間建筑損壞情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認真分析,評估其危險性,防止出現次生、衍生事件。
7.3立即檢查電子設備間設備損壞情況,制定最佳方案進行搶修,修復被損壞的設備。
8、事故調查分析與整改
8.1收集火災情況原始資料。
8.2由當值運行人員或檢修在場人員提供詳細的現場處置信息。
8.3由安全檢察室負責人召集應急指揮部成員、應急工作小組成員、當值運行人員、檢修在場人員、消防人員召開事故分析會。
8.4由應急工作小組成員填報事故報告,編寫詳細的事故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議,經審核、審批后貫徹執行。
8.5辦理索賠。
8.6問題整改完畢,經驗收合格后,將整改資料匯總存檔。
篇2:設備間安全要求
配電室
▲首先注意里面的橋架安裝橫平豎直,附件按標準設置。
▲配電柜布置成排成列,配電柜相互間或與基礎型鋼間要用鍍鋅螺栓連接,且防松零件齊全。高低壓柜立面、背面平整,水平度、垂直度好,操作通道寬敞。正面要有盤面編號,背面也應注明編號。內部接線整齊,表識正確。接線端子要有編號;
▲決不允許任何給排水管通過;
▲變壓器低壓側的中性點直接與接地干線連接,基礎型鋼接地;
▲電纜終端頭、接頭、拐彎處及豎井的兩端要設標志牌;
▲配電柜應有公共型鋼底座,整體布局整齊,柜內接線正確、可靠。地溝電纜走在支架上排列整齊,分段捆扎,有掛牌,接地排布置規范標識清晰,絕緣檔鼠板合理設置。
電橋架設置規范,接地保護可靠,電纜進柜合理受力均勻,外保護好。變電所內,高低壓配電設備及裸母線的正上方,不應安裝燈具。
▲配電室與隔墻或樓板的所有空洞均應做防火密閉封堵。
▲配電柜長度大于6米,背后要有兩個出口,且最小寬度為1米
▲門口必須安裝擋鼠板。
▲配電柜前工作區要鋪橡膠板
▲柜箱盤線間、線對地間絕緣電阻饋電線路大于0.5兆歐,二次回路大于1兆歐。線纜整齊。
配電室要懸掛一次系統模擬圖→
擋鼠板的做法:一般30cm一塊,共兩塊,采用絕緣電木或是塑料硬膠板。
1、配電室鐵制防火門及框要用銅編織線與接地干線連接
2、配電室內要預留不少于兩處的接地備用點,上好螺栓螺帽、平墊、彈簧墊。
接地主干線一般明敷設,具體做法:
1、距地面高度250-300mm,與墻壁間隙10-15mm。
2、每段15-100mm,黃綠相間。
3、水平支架0.5-1.5米,垂直支持件1.5-3米,彎曲部分0.3-0.5米。
4、彎頭專門加工。
主接地小做法→
強調
▲當電纜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電纜頭的接地線應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后接地;由電纜頭至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段電纜金屬護層和接地線應對地絕緣。(本條是為使零序電流互感器正確反映電纜運行情況,并防止離散電流的影響而使零序保護錯誤發出訊號或動作而作出的規定。)
▲電纜與空氣開關等設備連接時,線芯及擰緊螺栓要上護套,確保操作安全。
控制柜前標識→
電纜溝
▲最下端支架不小于5-10cm;最上端不小于15-20cm。
▲電纜上架,里面干燥、整潔、有序,支架接地良好。支架一般采用熱鍍鋅的。電纜溝要有防水排水措施。
▲電纜出入要進行封閉處理。
無負壓設備機房:
型鋼接地,設備接地;型鋼鉆孔排水;表識清楚;采用不銹鋼螺栓;朝向一致。
設備及控制柜要有主接地→
不銹鋼法蘭與螺栓連接,注意電化腐蝕(電絕緣片或板)。型鋼要鉆孔→
簡單的做法:
給水設備的機座處理欠妥;設備安裝與土建之間欠協調;沒有減震裝置;注意了接地與跨接;法蘭長短不一。
精美的給水設備間:地面處理與設備;互相輝映,整潔大方
消防泵房
a、接地跨接:設備、伸縮節、電源線;
b、滴水彎、金屬卡普利管不超0.8米;
c、減震措施:出水管彎頭、設備;
d、金屬軟管不能做持續導體。
1、設備及支架防腐臺;
2、螺栓上油戴塑帽;
3、排水溝及警示帶;
4、表識清楚;
5、高度朝向一致;
6、油漆鮮艷,分色明確。
報警組閥
1、距地面高度宜為1.2米,兩側距墻不小于0.5米,正面距墻不小于1.2米;
2、每個濕式報警閥與預做用閥控制的噴頭數量不宜超過800個;
3、報警閥處的地面應有相應的排水設施;
4、供水總控制閥應處于開啟狀態,并采用信號碟閥;當不采用信號閥時,應設鎖定閥位的鎖具;
5、因雨淋閥組背面需接管,中心與背面墻距離不小于250㎜。
水流指示器:
1、方向指示正確,且有永久性標記;
2、與信號閥距離應大于300㎜。
3、安裝前先測試。
閥門支架設置合理,壓力表讀數一致→
設備接地要有專門的端子壓接,不能用設備螺栓→
設備機房的接地
關于減震的做法
▲減振器安裝前要適當地對基礎進行處理,使減振器能本體水平,并能使同一機組的各減振器保持在同一標高位置。
▲減振器希能選擇與基礎直接固定的并與動設備成一體,這樣就能防止動設備的水平位移。同時也可采取動設備公共地座的防位移措施。
▲在與管道連接時必須采用軟接補償器。補償器應就近水平安裝,并在補償器外就近短管處設置固定支架。如補償器位置距動設備位置較遠,應在軟接與設備的接管處設托架,同時在托架下應設有同步于彈簧減振的彈性材料或裝置。
設備及管道的排列
安全閥要引至泄水位置,不應直接對外▲設備四周警示帶的做法;
▲消防泵房內應有值班室;
▲建議水力警鈴引至房外。
把警鈴從設備間引進值班室→
把警鈴從設備間引進值班室設備及動載管道的減震:固定規范、合理,與基礎正確的連接,穩定性好,對有減振要求的設備,減振的設備穩定可靠,接管、補償都達到工藝要求↓
篇3:小區大廈設備間門禁制度
小區(大廈)設備間門禁制度
設備間是安全運行、治安防范的重點部門,為確保大廈設備設施的安全運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特對設備間門禁制度做如下規定:
1.設備間門窗要隨時關閉并鎖好,因通風或工作需要打開門窗,要保持有人職守,完畢后及時關閉鎖好門窗。
2.設備間為安全重地,禁止一切與工作無關的人員進入。室外應安裝有"閑人免進"的標示牌,電器設備區域應明顯設有"請勿靠近"的標識,設備間的通訊電話只做本范圍工作使用。
3.確因工作需要進入設備間的來訪人員,需征得物業管理處站長同意,在值班人員陪同下進入。來訪人員要先驗明訪客身份經確認無疑后,填寫"配電室來客登記表"后方可進入。
4.被允許進入變配電室的人員要嚴格執行設備間內各項規定,不準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不得隨意觸摸電氣運行設備,服從值班人員的指揮。
5.設備間內禁止私人會客,任何人員都不得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6.設備間內不準堆放各種雜物,衛生責任人要按時清掃,保證環境衛生及安全消防通道暢通。
7.提高警惕,備齊消防器材、消防材料,有安全防火制度,防止破壞事故和電氣火災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