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火災和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施工需要一定數量的可燃板材,這些材料如果處理不妥,防火措施不力,極易發生火災,在施工階段,也需要大量的乙炔和氧氣,對鋼筋進行焊接,如盛裝乙炔和氧氣內的鋼瓶儲存方法不當,使用不規范,也容易發生因氣體泄露而產生的氣瓶爆炸事故。因此,加強對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是有效防止火災和爆炸事故的發生,保護員工生命安全,企業利益和國家財產不受損失的有效措施。
一、預防火災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
1、組織措施
1)要建立、健全消防機構。項目部要成立義務消防隊,并明確項目部消防安全責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管理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2)項目部要加強對員工、外來工進行消防知識的教育,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技能的培訓,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進行不少于一次的消防演練。
3)辦公場所、集體宿舍、設備、材料堆放場所要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
4)制訂事故發生時的撲救方案和人員疏散步驟、方法和路線,使事故的損失將到最低。
2、管理措施
1)要按規定設置乙炔和氧氣瓶的庫房,氣瓶儲室通風要良好,在庫房門口張掛醒目的防火警示標志,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
2)乙炔和氧氣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關規定。
3)在易燃易爆場所動火作業,必須先辦理“三級”動火審批手續,領取動火作業許可證,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動火作業,動火時要設專人值班,隨時觀察動火情況。
4)嚴禁對盛裝過有可燃氣體的容器進行焊接。
5)焊接(動火)作業操作人員必須參加勞動、消防部門的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焊工證后,方可上崗,在作業時應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6)集體宿舍的用電要由持證電工安裝,不準亂拉亂接電線,不準在電線上涼掛衣物,不準在宿舍內使用明火、電爐、氣化爐具,不準使用電熱器具,嚴禁躺在床上吸煙。
7)倉庫存放物品應分類、分堆儲存,甲、乙類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須分間、分庫儲存。
8)儲存丙類固體物品的庫房,不準使用碘鎢燈和超過60瓦以上的白熾燈等高溫照明的燈具。
9)庫房內設置的配電線路,需穿金屬管或用非燃硬塑管保護,每個庫房應當在庫房外單獨安裝開關箱,做到人離斷電,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險裝置。
10)廚房不準同時使用煤氣爐、柴爐和油爐。
二、爆炸的預防與準備
1、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使用、存貯的監管
1)在工作場所內(地面、隧道)使用氧氣、乙炔、盾構機液壓油、環氧樹脂、天那水、油漆等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必須符合有關防火規范;
2)上述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的場所必須安裝防雷保護設施;
3)使用上述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的電器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器防爆標準;
4)存貯上述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必須設立專門的存貯倉庫、專用場地或專用貯藏室,并設專人管理,存貯場所應當符合有關安全、防火規定,并根據危險品的種類、性質設置相應的防風、防爆、泄壓、防雷、報警、滅火、防曬、消除靜電等安全防護措施;
5)化學危險品要分類貯存,性質相互抵觸接觸就能發生危險或爆炸的物品以及不能用同一種滅火劑的物品不準同庫貯存;
6)進出庫要驗收,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對于性質不明,包裝損壞的貨物一律不準入庫,適當處理,以確保安全;
7)堆碼墊蓋要符合要求,不得超高、超寬,留夠間距。對于一級易燃液體、一級氧化劑等不得使用水泥制品、石塊以及摩擦容易產生火花的材料墊襯;
8)加強存貯過程管理,做到上班后、上班中、下班前檢查,做好檢查情況和交接班紀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隱患。下班前關好庫房門窗,切斷庫內電源;提貨人員不準隨便進入庫房,應由保管人員將物品搬至庫房外,在由提貨人員提取;
9)倉庫區、貯罐區嚴禁一切煙火。
2、隧道內瓦斯爆炸的預防
在進行盾構施工時必須預先對盾構通過的地區的地形、地質、水文等進行調查,同時也必須對現場周圍以前或正在施工的工程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預計會發生可燃性氣體時必須通過鉆探或其他方法,對有無可燃性氣體及狀態進行必要的調查。另外根據需要對電器設備、機器的防爆進行研究。
可能發生可燃性氣體時,必須做好隧道內通風,排出可燃氣體。因此必須選擇合適的通風設備、通風方式及通風能力。
盾構機操作手必須密切關注盾構機的瓦斯自動報警裝置,當發生可燃氣體濃度超過容許值時,必須立即通知作業人員退至安全區,禁止使用明火及其他引燃源,并加強通風和排氣。甲烷等可燃性氣體易停留在隧道頂部以及通風不暢的地方,會在此處產生高濃度的甲烷層。因此,除了使用主要通風、排氣設備外,還需考慮采取移動式局部通風設備,充分攪拌稀釋隧道空氣。
對于有可燃氣體爆炸危險的隧道內應采用防爆電器設備、消除靜電設備等盡可能避免火化的產生,以防止引爆可燃氣體。
3、爆炸應急的演練
項目部應每年結合防火演習舉行一次防爆應急演練。
◇按接警、出動、分工配合以及臨時處理等綜合動作演練,用以檢驗是否符合應急響應方案;
◇模擬實戰訓練,即按接警出動到現場按照實據要求進行防爆訓練;
◇要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做到參加人員明確任務、方法和要求;
◇要點火演練的,必須事先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
4、通訊、避難用的設備器具
隧道內應根據實際需要,在合適的地方配備報警設備、應急照明和動力、逃生工具、安全避難處、急救設備、空氣呼吸器,氧呼吸器、便攜式照明設備等。
三、爆炸的應急響應
當發生爆炸事故時,項目部職能部門負責人和項目部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必須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搶救指揮工作。
隧道內可燃氣體發生瓦斯爆炸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采取切實可行措施使作業人員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立即組織搶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護爆炸區域內的人員的安全;
◇迅速控制爆炸源,對于受高溫威脅的氧氣乙炔鋼瓶以及其他油液容器要加強冷卻。對于受熱膨脹的桶裝物品不要撞擊。撲救易燃液體火災后,應徹底撲滅建筑物以及周圍物品上的殘余火燼;撲救可燃氣體或液體泄漏后的火災,在做好堵漏工作后方可一舉滅火防止發生爆炸。
◇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檢測監測,防止爆炸事故再次發生。
◇發生火災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撲滅火源和報警,及時疏散有關人員,對傷者進行救治。
◇火災發生初期,是撲救的最佳時機,發生火災部位的人員要及時把握好這一時機,盡快把火撲滅。
◇在撲救火災的同時撥打“119”電話報警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及領導報告。
◇在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立即指揮員工撤離火場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災區域擴大。
◇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區域進行保護。
◇及時指揮、引導員工按預定的線路、方法疏散、撤離事故區域。
◇發生員工傷亡,要馬上進行施救,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同時打“120”電話求救。
四、事故的處理
對于發生的爆炸事故,有關部門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執行。
篇2:建設工程火災和爆炸事故預防及其應急預案
建設工程火災和爆炸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
一、火災和爆炸事故的預防基本要求
1、組織措施
①、建立、健全消防機構。指揮部、項目分部要成立義務消防隊,并明確指揮部、項目分部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管理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②、指揮部、項目分部要加強對員工、外來工進行消防知識的教育,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技能的培訓,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進行不小于一次的消防演練。
③、辦公場所、集體宿舍、設備、材料堆放場所要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
④、制訂事故發生時的撲救方案和人員疏散步驟、方法和路線,使事故的損失將到最低。
2、管理措施
①、各單位要按規定設置乙炔和氧氣瓶的庫房,氣瓶儲室通風要良好,在庫房門口張掛醒目的放火警示標志,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
②、乙炔和氧氣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關規定。
③、在易燃易爆場所動火作業,必須先辦理"三級"動火審批手續,領取動火作業許可證,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動火作業,動火時要設專人值班,隨時觀察動火情況。
④、嚴禁對盛裝過有可燃氣體的容器進行焊接。
⑤、焊接(動火)作業操作人員必須參加勞動、消防部門的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焊工證后,方可上崗,在作業時應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⑥、集體宿舍的用電要由持證電工安裝,不準亂拉亂接電線,不準在電線上涼掛衣物,不準在宿舍內使用明火、電爐、氣化爐具,不準使用電熱器具和燒香拜神,嚴禁躺在床上吸煙。
⑦、倉庫存放物品應分類、分堆儲存,甲、乙類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須分間、分庫儲存。
⑧、儲存丙類固體物品的庫房,不準使用碘鎢燈和超過60瓦以上的白熾燈等高溫照明的燈具。
⑨、庫房內設置的配電線路,需穿金屬管或用非燃硬塑管保護,每個庫房應當在庫房外單獨安裝開關箱,做到人離斷電,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險裝置。
⑩、廚房不準同時使用煤氣爐、柴爐和油爐。
二、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的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撲滅火源和報警,及時疏散有關人員,對傷者進行救治。
2、火災發生初期,是撲救的最佳時機,發生火災部位的人員要及時把握好這一時機,盡快把火撲滅。
3、在撲救火災的同時撥打"119"電話報警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及領導報告。
4、在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立即指揮員工撤離火場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災區域擴大。
5、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區域進行保護。
6、及時指揮、引導員工按預定的線路、方法疏散、撤離事故區域。
7、發生員工傷亡,馬上進行施救,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同時打"120"電話求救。
篇3: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路基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1、目的
為了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義務消防隊員的防火、防爆等綜合作戰能力,保護項目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具體分工如下:
〈1〉zz負責立即組織現場滅火、人員撲救和現場醫療救護。
〈2〉z1負責組織人員疏導、維護現場秩序,做好安全保衛。
〈3〉z2負責立即組織同醫院、公安、消防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z3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等后勤保障。
3、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措施
(1)發現火災、爆炸事故后,要及時向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報警,并說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爆炸)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
(2)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接到電話報警后,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員趕
撲火場,撥打"119、120"報警電話報警,通報以下信息:名稱、地址、火災情況、著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系電話。并指派專人到路口引導消防隊,同時通知有關部門立即切斷危險電源,通知當地附近醫院派醫生一起趕赴火場,并做好準備搶救受傷人員工作。消防隊員接報后應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護用具、消防器材等趕赴火場。
(3)火災較大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指揮部,指定滅火總指揮,下設滅火作戰組、搶險疏散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
①滅火作戰組負責撲救火災。
②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搶救救災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搶救人員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
③安全保衛組負責火災現場及周圍的安全保衛,對危險區域的警戒,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事件的發生,撲救過程中及撲救工作結束后對火災現場加以保護。
④后勤保障組負責火場上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滅火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供應保障工作。
(4)當爆炸物品著火或火場上有爆炸物品時,要及時疏散并冷卻爆炸物品,疏散時防止對爆炸物品進行摔、拋、拖、拉。對于爆炸物品的燃燒,可用水撲救,但應注意避免強大水流的沖擊。
(5)火場存在有毒氣體時,要迅速查明火場上毒氣的類別性質、擴散范圍、來源和數量,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能否在佩戴防毒用具的情況下,安全地出入火場進行各種撲救工作。
(6)火災撲滅后由消防領導小組和安全員共同組織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
4、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
(2)滅火器、防毒用具等。
5、通訊聯系
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報警:110
項目部值班電話:********
6、注意事項
(1)重要的檔案資料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
(2)比重輕于水的易燃液體著火后不宜用水撲救。
(4)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