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7758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事故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事故系指發生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泄漏、中毒等事故。1,2分級1,2,11級(集團級事故)(1)一次事故造成重傷2-9人。(2),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3)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不含100萬元)。1,2,22級(企業級事故)(1)-次造成重傷1人或2人以上輕傷(含2人)。(2)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不含10萬元)。(3)一次事故造成跑冒油料5-10噸(不含10噸)。1,2,33級(廠級事故)(1)事故造成1人輕傷。(2)-次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3萬元以下(不含3萬元)。(3)一次事故造成跑冒油料5噸以下。(4)由于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千元-1萬元(不含1萬元)。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按照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制定的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事故應急方案,在實施過程申,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同時應符合以下要求。2,1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泄漏(1)隔離、疏散: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實行交通管制。(2)工程搶險:以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為處置原則,應急人員應佩戴個人防護用品進人事故現場,實時監測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濃度,及時調整隔離區的范圍,轉移受傷人員,控制泄漏源,實施堵漏,回收或處理泄漏物質。(3)醫療救護:應急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迅速迸人現場危險區,沿逆風方向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并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組織有可能受到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傷害的周邊群眾進行體檢。(4)洗消:設立洗消站,對中毒人員、現場醫務人員、搶險應急人員、搶險器材等進行洗消,嚴格控制洗消污水排放,防止次生災害。(5)危害信息宣傳:宣傳中毒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急救措施。(6)防火防爆:對于易燃易爆物質泄漏時,應使用防爆工具,及時分散和稀釋泄漏物,防止形成爆炸空間,引發次生災害。(7)緊急點火:當易燃易爆物質在人口密集處或密閉空間泄漏,并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造成重大次生災害時,現場指揮部要果斷適時下達點火指令。(8)水體泄漏:對于危險化學品尤其是劇毒品發生水體泄漏時,要及時通知沿岸居民和省、市政府,嚴禁下游人畜取水,對水體進行監測,采取打撈收集泄漏物、攔河筑壩、中和等方法嚴控污染擴大。(9)火災爆炸:當泄漏事故發生火災爆炸次生災害后,同時啟動企業火災爆炸應急預案。(10)油氣泄漏:當發生油品、天然氣(含LNG、嚇G)管線油氣泄漏事故時,按照企業應急指揮申心指令進行處置。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中毒(1)隔離、疏散: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實行交通管制。(2)現場急救:應急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迅速迸人現場危險區,沿逆風方向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并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3)醫院治療: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組織醫療專家,保障治療藥物和器材的供應,組織有可能受到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傷害的周邊群眾進行體檢。(4)危害信息告知:宣傳中毒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預防措施。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組織體系主要由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響應中心和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以及專家組等組成,有關組織體系構成情況見綜合應急預案。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及職責企業發生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事故時,應參照綜合預案的指揮機構設置,及時有效地處理事故。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有廠長擔任,副總指揮有副廠長擔任,成員有廠長辦公、HSE部門、機動部、技術運行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企業發生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事故后,廠長、副廠長和其他領導必須立即趕到救災指揮現場,組織搶救,廠長是負責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廠長末到之前,由值班副廠長負責指揮。3,2,2企業應急響應程序及職責應急響應中心是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的日常辦事機構,職責如下:(1)在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的領導下,負責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的日常應急指揮工作。(2)負責企業應急響應中心的應急值班。(3)事故發生時,組織、指導、協助和協調進行應急處理和應急救援。(4)掌握事故的發展情況,及時向企業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匯報,確定應急處理對策。(5)企業應急力量的調配、應急物資的準備。(6)負責企業級安全生產事故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演練方案的策劃,并組織實施和演練總結。(7)事故發生時負責判斷并啟動響應的應急預案。(8)按照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指令,及時通知企業各職能部門、二級單位和相關單位。(9)按照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指令,向上級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和地方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報告和求援。(10)負責上報材料的起草工作。(11)負責應急值班記錄和錄音、應急資料的歸檔以及組織編寫現場應急處置的總結。(12)負責組織企業級應急預案的修訂,負責企業二級單位應急預案的備案工作。(13)負責對應急工作的日常費用做出預算。3,2,3現場應急指揮部及職責結合危險化學品的實際情況,現場指揮部可設五個救災小組:(1)危險化學品管理組職責組織、指揮、協調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工作,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負責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和廠應急指揮申心報告事故的發生情況并請上級有關部門給予應急救援。結合具體的危險化學品可能發生的事故情況,進行針對的安舍搶險措施,確保事故發生造成最小的損失,并及時向上級部門要求獲取必要的搶險救災工具和危險化學品的事故救災專家。(2)安全撤退組職責負責按指揮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清點匯總人數,并及時匯報。要求各車間部門在安全撤退之前將所有導致危險化學品事故擴大的一切動力儀器關閉,使危險化學品事故在一定的范圍內不在繼續向更大的范圍內延伸和擴展。(3)后勤保障組職責供應、財物部門必須保證所需物姿、設備及時保質保量到位。負責上級領導及其他客人的接待工作。(4)安全保衛組職責參加搶險救災的全過程,根據批準的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調配檢查人員,對作戰計劃的各環節、措施的實施過程進行檢查,確保作戰計劃安全順利完成,發現不安全因素有權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補救措施,及時向指揮部匯報,聽取指令。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維持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區域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進人警戒區域,并在發生事故附近設專人警戒,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5)危險化學品事故專家組職責針對企業所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的實際情況,對危險化學品可能造成的事故進行預測和判斷,以及對影響的范圍進行估計和判斷,綜合進行考慮,使事故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得到控制,會同企業危險化學品管理組作出一系列的技術支持決策。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建立健全危險源信息監控方法與程序,完善危險源辨識工作,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估。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危險源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對危險設備和危險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預警行動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根據預測結果,應進行以下預警:(1)符合本預案啟動條件時,立即發出啟動本預案的指令。(2)啟動本單位應急程序,并通知廠職能科室進人預警狀態。(3)指令二級單位采取防范措施,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5信息報告程序5,1報告程序(1)發生廠級危險化學品事故時,立即啟動本專項預案的同時,迅速向企業總部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最多不超過1小時。(2)立即撥打企業總部應急指揮中心電話進行報警。報告內容所屬發生D、皿級事故應立即報告,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事故單位名稱;發生時間、地點和部位;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名稱、數量;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簡要情況;已采取的措施。在處理過程中,事故單位應盡快了解事態進展情況,并隨時向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報告。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按照1,2進行事故分級,并分為三級應急響應:(1)1級應急響應:發生1級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由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部門統一指揮,應急指揮中心配合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2)D級應急響應:發生且級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由應急指揮中心統一指揮,協調處理。(3)皿級應急響應:發生皿級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發生單位(部門)啟動本單位(部門)應急預案進行處置。6,2響應程序(1)當事件達到皿級(廠級)危險化學品事故啟動條件時,應急指揮部立即下令啟動本專項預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2)根據事故情況,啟動其他的相關應急預案。(3)在應急處理的同時,應急指揮部應立即向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報告。處置措施具體處置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1)進人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防護工具。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2)泄漏危險化學品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迸人,設定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根據事故發展情況,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當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發生火災爆炸次生災害后,同時啟動火災爆炸應急預案。(3)泄漏危險化學品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裝、空氣呼吸器。根據有毒物監測情況,設定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尤其是硫化氫、液化氣發生泄漏時,現場報警儀發出聲光報警,大量泄漏,人員應緊急疏散,根據風向,撤離至指定的安全地點后清點人數。(4)當泄漏物因壓力高、溫度高而形成蒸汽云,立即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于易燃物,可以在現場噴射大量的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有毒物料向大氣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5)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災害發生。關閉閥門、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等,實時監測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濃度,及時調整隔離區的范圍。采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泄漏處。(6)嚴防水體污染,危險化學品小量泄漏:采用吸油棉等材料進行吸收。大量泄漏:立即用消防泡沫液覆蓋。尤其三苯(苯、甲苯、二甲苯)類危險化學品發生大量泄漏時,必要時啟動環境污染應急預案,構筑圍墻,封堵清凈下水井,嚴控污染進一步擴大。(7)對于大量泄漏,可選擇隔膜泵將泄漏物插大容器或槽車;當泄漏量小時,可用吸泊棉、沙子等吸附材料吸收。(8)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廠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人污水系統處理。(9)如發生危險化學品中毒時,應急救援人員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進入現場危險區,沿逆風方向將患者轉移空氣新鮮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并撥打電話120,直至醫務救援人員趕到,視實際情況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7應急保障圍繞"明確一個機制,建立一個數據庫"的目標,建立科學規劃、統一建設、平時分開管理、用時統一調度的應急物資儲備保障體系。企業總部各二級單位負責做好本單位的應急物資儲備的綜合管理工作。

篇2:腐蝕劇毒品安全事故救援預案

1.目的

為完善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做好意外事故應急救援,使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員工安全和健康,特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發生的以下事故:

(1)泄漏(強酸、劇毒物質含劇毒品的溶液、易燃液體)

(2)人體意外接觸(強酸、劇毒物品)傷害

(3)劇毒物品中毒

3.組織領導及職責

(1)公司安全委員會負責應急救援領導工作、負責對應急救援隊的領導以及二級和三級響應。

(2)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應急救援隊成員的領導和一級響應。

(3)應急救援隊由消防隊員、現場救護員、以及組長以上管理人組成,分5個既定小組。

(4)職責分工

a.安全委員會在接到發生較為嚴重的事故報告時應指揮應急救援隊按既定方案實施救援,必要時可調動一切資源進行救援。

b.應急救援隊接到發生事故廣播時應到大門崗保安處集合,接受任務,開往現場進行救援,履行各組別的職責。

c.遵循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式。

4.各類事故應急程式

(1)泄漏

a.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

b.警告附近同事不要接近,并通知受影響的相關單位,了解泄漏情況,是否疏散和隔離,視泄漏物的毒性和泄漏量而定。

c.切斷火源(若是易燃泄漏,則必須切斷污染區的點火源)。

d.根據泄漏量情況通知應急病領導小組有關人員,泄漏物流入下水道或流出廠外的要通知政府有關部門。

e.急救傷員(參照化學危險品受傷人員急救程式執行)

f.穿上必要的防護用品

如:呼吸防護、皮膚防護、眼睛防護等(依泄漏物的性質而定)。

g.遵守緊急程式

處理泄漏(泄漏場所通風→堵漏或更換容器→清理漏液→用水清洗地面)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2)人體意外接觸(強酸、劇毒物品)傷害

根據化學危險品的性質和接觸的途徑分別采取以下措施:

a.根據傷者的狀況決定使用廠車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b.立即對傷者實施救護,施救者(主要由各樓層現場救護員)要做好個體防護佩戴合適的防護器。

c.迅速將傷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松開衣領和腰帶,取出嘴中異物,保持呼吸通暢。

d.如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氰化物中毒者不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e.氰化物中毒應及時吸入物效解救藥(亞硝酸異戊酯)。

f.皮膚接觸強腐蝕性和易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的物質時,應迅速脫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沖洗或肥皂水徹底清洗,沖水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

g.眼睛受污染是應使用洗眼器,用流水徹底沖洗,不得少于15分鐘,沖水時應提起眼瞼,邊沖邊轉動眼球。

h.口服中毒者,應首先催吐。催吐前給飲水500-600ML,然后引吐。強腐蝕性毒物,則不能催吐,應飲牛奶或蛋清,以保持胃粘膜。

i.迅速送醫院。

(3)劇毒物品中毒

a.發現疑似中毒癥狀的傷者時,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報告,判斷毒源,并及時控制污染區域。

b.立即對中毒人員實施救護(參照救援受傷人員程式)。

c.若多人同時中毒應由公司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d.調查中毒原因。

5.注意事項

(1)每次事故發生后,應及時檢討救援預案的合理性,不斷完善。

(2)經常儲備應急救援的有關物資,消耗后應及時補充。

(3)定期組織應急演練,確保事故萬一發生時能按程式進行。

(4)事故責任單位是指事發當時負責該化學危險品運輸、儲存或使用的部門。

(5)安全組負責應急救援設備、物資的管理。

(6)各從事接觸危險化學品的部門應成立持有內部化學危險品的上崗證的人員組成的化學危險品事故處理小組,報安全組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