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聊城市

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聊城市

2024-07-15 閱讀 2149

聊城市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

為迅速、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撲滅高致病性禽流感,保護我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山東省動物防疫條例》、《山東省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指揮系統

(一)市政府成立聊城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指揮部),由市長任指揮長,成員由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組成。市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畜牧局。

(二)縣(市、區)政府設立縣級“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指揮部)。縣指揮部組成人員及工作職責參照省指揮部和市指揮部制定。縣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縣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協助做好省和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

二、疫情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禽類病死率高等疾病或其它重大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當地動物疫情監督機構和縣指揮部。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和縣指揮部應立即派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術專家組專家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懷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應在2小時內將情況上報市畜牧局和市指揮部,市畜牧局立即上報省畜牧辦公室和省指揮部,同時采取隔離等應急防治措施。

三、疫情確認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程序認定。

(一)市畜牧局接到疫情報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市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專家到現場進行臨床診斷,臨床癥狀明顯的,可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二)對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立即采集病料送省級動物監督機構實驗室進行血清學檢測;

(三)對省級動物防疫機構實驗室確認為疑似病例的,必須派專人將病料送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實驗室作病毒分離與鑒定,進行最終確診;

(四)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最終確診結果,確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并予以公布。

四、疫情分級

高致病性禽流感分為三級。

(一)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一級疫情:

1.有2個以上縣(市、區)發生疫情;

2.有5個疫點;

3.特殊情況需要劃為一級疫情的。

(二)有下列情況之一,為二級疫情:

1.有2個縣(市、區)發生疫情;

2.有3個疫點;

3.與外省相鄰的區域有一個縣(市、區)發生疫情;

4.特殊情況需要劃為二級疫情的。

(三)有1個縣(市、區)發生疫情的,為三級疫情。

五、啟動應急指揮系統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具體職責

(一)啟動應急指揮系統。發生一、二級疫情時,市指揮部啟動本預案;發生三級疫情時,疫情發生地縣(市、區)指揮部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二)政府職責。縣(市、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應急工作負總責,政府主要負責人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

縣(市、區)政府負責制定本行政區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負責落實地方經費及疫情應急控制所需經費;負責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本行政區域內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時,負責發布封鎖令,實施應急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控制和撲滅疫情。

(三)部門職責。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工作由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1.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

(1)具體協調指導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疫情的控制和撲滅工作。

(2)負責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源追蹤工作。

(3)建立緊急防疫物資儲備庫,儲備足夠的疫苗、藥品、診斷試劑、器械、防護用品、交通及通訊工具等。

(4)建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預備隊,培訓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

(5)對疫情作出全面分析,并制定疫情控制和撲滅的技術方案。

(6)制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的處理方案,提出封鎖建議并參與組織實施,做好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設立和管理。

(7)對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緊急免疫接種等所需費用及補貼所需資金作出評估,并提出資金使用計劃。

(8)監督、指導對疫點、疫區內禽類的撲殺、禽類尸體和禽產品的無害化處理,疫點、疫區內污染物等消毒和無害化處理,飼養場所及周圍環境消毒等工作。

(9)組織對受威脅區內易感染禽類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10)對受威脅區內易感禽類的飼養和經營及禽類產品的生產、貯藏、運輸、銷售等活動進行檢測、檢疫和監督管理。

(11)參與疫情防治的有關宣傳工作。

2.其他部門。

計劃部門負責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疫病防治有關物資保障方案及相關政策措施,并指導和監督實施;督促協調各地做好防疫物資的生產、采購、供應等工作,遇到緊急情況,調劑余缺,組織調運。

財政部門負責制定對疫病防治的補助政策,并及時撥付疫病防治所需的疫苗、撲殺、檢測、消毒、處理等經費;研究制定對因疫情影響損失嚴重的企業及養殖大戶的扶持政策;做好群眾因疫情造成的防治醫療救助及生活救助工作;加強防疫經費的管理和監督,確保國家各項補助政策落到實處。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負責對出入境動物、動物產品等的檢驗檢疫工作,嚴防疫病的傳入和傳播。

公安部門協助做好疫區(點)封鎖和強制撲殺工作,加強疫區(點)及周圍地區的安全保衛和社會治安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監督關閉疫區內禽類及其產品交易市場,打擊違法經營禽類及其產品的行為;指導各地加強市場監督管理,保證商品質量,嚴厲打擊哄抬物價等擾亂市場秩序和造謠惑眾等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交通部門協助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在封鎖區設立動物檢疫消毒站。

衛生部門負責監測禽流感在人群中發生情況,做好疫區(點)內相關人員的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防治人類病例的發生和流行。

運輸部門優先安排緊急防疫物資的調運。

科技部門加強禽流感防治技術的科技攻關、研究推廣。

經貿部門加強市場監測和儲備畜禽產品的管理,適時組織市場調控,保障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穩定,積極配合動物防疫部門做好屠宰廠的防疫工作。

宣傳部門負責普及科學知識,制定宣傳報道口徑,做好宣傳工作,為疫病防治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武警部隊積極做好疫病防治的應急工作。

相關行業協會應通報和教育同業企業積極配合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防疫工作。

六、控制措施

一旦發現疫情,要按照“早、快、嚴”的原則堅決撲殺,徹底消毒,嚴格隔離,強制免疫,堅決防止疫情擴散。

(一)分析疫源。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擴散、流行的情況。對仍可能存在的傳染源,以及在疫情潛伏期和發病期間售出的禽類及其產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糞便、墊料、飼料)等應立即開展追蹤調查。

(二)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

1.疫點。將病禽所在禽場(戶)或其他有關屠宰、經營單位劃為疫點;散養的,將病禽所在自然村劃為疫點。

2.疫區。以疫點為中心,將半徑3公里內的區域劃為疫區。

3.受威脅區。將距疫區周邊5公里內的區域劃為受威脅區。

(三)疫點內應采取的措施。

1.對疫點采取嚴格的封鎖措施。嚴禁動物、動物產品、車輛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出入。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出入時,須經所在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批準,經嚴格檢疫、消毒并符合防疫要求后,方可出入。

2.撲殺所有的禽只,并對所有病死禽、被撲殺禽及禽類產品按國家規定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

3.對禽類排泄物、被污染飼料、墊料、污水等按國家規定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

4.對疫點內所有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場地等進行嚴格徹底消毒,消滅病源。

(四)疫區內應采取的措施。

1.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在疫區周圍設置警示標志,在出入疫區的交通路口設置動物檢疫消毒站,禁止禽類產品出入,對出入車輛和有關物品進行嚴格消毒。禽類、禽類產品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出入時,須經所在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批準,經嚴格檢疫、消毒并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入,必要時,經省政府批準,可設立臨時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執行對禽類的監督檢查任務。

2.撲殺所有的禽只,并對所有病死禽、被撲殺禽及禽類產品按國家規定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

3.關閉禽類及其產品交易市場。

4.對禽類排泄物、被污染飼料、墊料、污水等按國家規定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

5.對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場所等進行嚴格徹底消毒,消滅病源。

(五)受威脅區內應采取的措施。

1.對所有易感染禽類采用國家批準使用的疫苗進行緊急強制免疫接種,并建立完整的免疫檔案。

2.對禽類實行疫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

(六)解除封鎖。疫區內所有禽類及其產品按規定處理后,經過21天以上的監測,未出現新的傳染源,經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審驗合格后,由當地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向發布封鎖令的政府申請解除封鎖。

(七)處理記錄。市、縣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完整詳細地記錄疫情應急處理過程。

(八)非疫區應采取的措施。做好動物防疫的各項工作,加強疫情監測,防止疫情發生。

上述(三)、(四)、(五)條所列措施必須在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督下實施。

七、保障措施

(一)物資保障。建立市、縣(市、區)動物防疫物資儲備制度,儲備相應足量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物資。儲備物資應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備貯運條件、安全的區域。

1.市重點儲備疫情處理用疫苗、診斷試劑、消毒藥品、消毒設備、防護用品、封鎖設施和設備、密封用具等。

2.縣(市、區)也要做好有關防疫物資的儲備。

(二)資金保障。

1.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和物資儲備所需經費納入市、縣財政預算。

2.撲殺疫區內禽只由國家給予合理補貼,強制免疫費用由國家負擔。所需資金由中央、省、市、縣財政按國家規定的比例分別負擔。

(三)技術保障。

市、縣(市、區)設立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負責禽流感的血清學診斷和采樣送檢工作。

(四)人員保障。

1.市設立高致病性禽流感專家組,負責提供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現場診斷、提出應急控制技術方案建議。

2.縣(市、區)設立相應的禽流感防治技術專家組,負責當地疫情的普查、分析、防疫指導等工作。

3.市、縣政府要組建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預備隊,并確保其正常運行。預備隊按照本級指揮部的要求,具體實施疫情應急處理工作。

預備隊由畜牧獸醫行政管理人員、動物防疫監督人員、有關專家、臨床診斷技術人員、動物免疫人員、動物檢疫人員、動物疫病檢驗化驗人員、消毒、撲殺處理輔助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等組成。公安機關、武警部隊依法予以協助執行任務。

預備隊組成后,要對預備隊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動物疫病知識,預防、控制、撲滅動物疫病知識,個人防護知識,治安與環境保護,工作協調、配合要求等。

4.市、縣(市、區)政府要加強禽流感科普知識宣傳,依靠廣大群眾,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實行群防群控,把各項防疫措施落到實處。

(五)建立疫情通報機制和信息交流制度。市指揮部定期向市政府、各縣(市、區)指揮部及有關部門通報疫情,縣(市、區)指揮部及有關部門將掌握的疫情信息及時報告市指揮部,健全市、縣(市、區)疫情通報網絡和信息交流制度。

八、其他事項

(一)各縣(市、區)按照本預案,制定本縣(市、區)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或實施細則。

(二)從事禽類飼養、經營和禽類產品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執行本預案的規定,并執行市、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為落實本預案所做出的規定等。

(三)實施本預案過程中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均為強制性措施,涉及到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當執行。

(四)違反本預案規定,造成重大動物疫情擴散和蔓延,致使養殖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主題詞:農業畜牧業防疫方案通知

抄送:市委有關部門,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法院,市檢察院,聊城軍分區。

聊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04年2月10日印發

篇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

sp;炙麻黃9g生石膏30g先下炒杏仁10g黃芩10g

知母10g浙貝母10g葶藶子15g桑白皮15g

蒲公英15g草河車10g赤芍10g丹皮10g

加減:高熱,神志恍惚,甚則神昏譫語者加用安宮牛黃丸,也可選用清開靈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

口唇紫紺者加黃芪、三七、當歸尾;

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芒硝。

內閉外脫

主癥:高熱或低熱,咳嗽,憋氣喘促,手足不溫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紺,脈沉細或脈微欲絕。

病機:邪毒內陷,氣脫,陽脫,陰竭。

治法:扶正固脫。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

生曬參15g麥冬15g五味子10g炮附子10g先下

干姜10g山萸肉30g炙甘草6g

加減:汗出甚多者加煅龍牡;痰多,喉中痰鳴,苔膩者,加金蕎麥、蘇合香丸、猴棗散。

注射劑可選用醒腦靜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等。

(2)中成藥應用:注意辨證使用口服中成藥或注射劑,可與中藥湯劑配合使用。

解表清熱類:可選用連花清瘟膠囊、柴銀口服液、銀黃顆粒等。

清熱解毒類:可選用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或顆粒)、魚腥草注射劑、雙黃連粉針劑等。

清熱開竅化瘀類:可選用安宮牛黃丸(或膠囊)、清開靈口服液(或膠囊)、清開靈注射液、醒腦凈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等。

清熱祛濕類:可選用藿香正氣丸(或膠囊)、葛根芩連微丸等。

止咳化痰平喘類:苦甘沖劑、痰熱清注射液、喉棗散、祛痰靈等。

益氣固脫類:可選用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等。

5.5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并發癥注意休息、多飲水、增加營養,給易于消化的飲食。密切觀察,監測并預防并發癥。抗菌藥物應在明確繼發細菌感染時或有充分證據提示繼發細菌感染時使用。

5.6重癥患者的治療重癥患者應當送入ICU病房進行救治。對于低氧血癥的患者應積極進行氧療,保證患者血氧分壓>60mmHg。如經常規氧療患者低氧血癥不能糾正,應及時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治療應按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治療原則,可采取低潮氣量(6ml/kg)并加用適當呼氣末正壓(PEEP)的保護性肺通氣策略。同時加強呼吸道管理,防止機械通氣的相關合并癥。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時,應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機械通氣過程中應注意室內通風、空氣流向和醫護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

5.7出院標準

(1)13歲(含13歲)以上人員,原則上同時具備下列條件,并持續7天以上:

①體溫正常。

②臨床癥狀消失。

③胸部*線影像檢查顯示病灶明顯吸收。

(2)12歲(含12歲)以下兒童,應同時具備上述條件,并持續7天以上。如自發病至出院不足21天的,應住院滿21天后方可出院。

6預防

6.1盡可能減少人,特別是少年兒童與禽、鳥類的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類的接觸。

6.2因職業關系必須接觸者,工作期間應戴口罩、穿工作服。

6.3加強禽類疾病的監測。動物防疫部門一旦發現疑似禽流感疫情,應立即通報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指導職業暴露人員做好防護工作。

6.4加強對密切接觸禽類人員的監測。與家禽或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者,一旦出現流感樣癥狀,應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采集病人標本并送至指定實驗室檢測,以進一步明確病原,同時應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有條件者可在48小時以內口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6.5嚴格規范收治人禽流感患者醫療單位的院內感染控制措施。接觸人禽流感患者應戴口罩、戴手套、戴防護鏡、穿隔離衣。接觸后應洗手。具體的消毒隔離措施和專門病房的設置應參照執行衛生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診療方案》的相關規定。

6.6加強檢測標本和實驗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防止實驗室的感染及傳播。

6.7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類及蛋類等食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6.8可采用中醫藥方法辨證施防。應用中藥預防本病的基本原則:益氣解毒,宣肺化濕。適用于高危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