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維修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1、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熟知《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和電氣設備防爆標準的有關規定。
2、掌握維修電氣設備性能、結構和原理;及維修范圍內供電情況。
3、必須隨身攜帶合格的驗電筆和停電牌及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4、嚴禁帶電檢修和搬遷電氣設備,停電后加鎖掛牌。
5、作業前,用與供電電壓等級相符的驗電筆進行驗電。
6、檢修完成后,試車時,先點動,確認無誤后方可運行。
7、測試儀表使用與驗放電必須在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進行。
8、巡檢中發現保護失靈、設備失爆、電纜損傷等問題時,必須立即處理。
9、供電系統發生故障后,必須查明原因,禁止強行送電。
10、對使用中的防爆電氣設備,每班進行一次防爆檢查。每班對低壓檢漏裝置進行一次跳閘試驗。
11、每次移動串車前,必須先停電后拔接地極。串車到位后,先打接地極后送電。
12、必須對電站及開關的整定值按設計調整,不得隨意變動整定值。
13、當運順機司機發出開機信號后,操縱集中控制臺逐臺啟動設備;皮帶停氣時,不得開氣生產。
14、坐臺電工開停泵必須執行復述制度。
15、瓦斯斷電后,在給各設備送電前必須發出信號。
16、操作高壓電氣設備必須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或站在絕緣臺上。
17、停送電操作必須遵守自停自檢自送電的原則,不得預約停送電,更不能借機作業。
18、認真填寫各種電氣記錄,對本班供電與設備運行情況向下班交接清楚。
本工種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1、本工種存在的危險因素是觸電傷人、引起火災及設備直接啟動。
2、停電后加鎖掛牌,施工前驗電、放電,不借光作業。
3、電氣設備、線路發生故障時,不能強行送電,嚴禁脫保運行。
4、測試儀表使用與驗放電必須在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進行。
5、坐臺電工開停泵執行復述制度,設備送電前必須發出信號。
篇2:綜采維修電工:操作規程
1、綜采維修電工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工種崗位責任制,堅守工作崗位,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及有關規章制度。
2、必須隨身攜帶合格的驗電筆和常用工具、材料、停電警示牌及便攜式瓦斯監測儀,并保持電工工具絕緣可靠。
3、在檢修、運輸和移動機械設備前,要注意觀察工作地點周圍環境和頂板支護情況,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嚴禁空頂作業。需要用棚梁起吊和用棚腿拉移設備時,應檢查和加固支架,防止倒棚傷人和損壞設備。
4、排除有威脅人身安全的機械故障或按規程規定需要監護的工作時,不得少于兩人。
5、所有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不論電壓高低,在檢修檢查或搬移前,必須首先切斷設備的電源,嚴禁帶電作業、帶電搬運和約時送電。
6、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1%的風流中,方可按停電順序停電打開電氣設備的門(或蓋),經目視檢查正常后,再用與電源電壓相符的驗電筆對各可能帶電或漏電部分進行驗電,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對地放電操作。
7、電氣設備停電檢修檢查時,必須將開關閉鎖,掛上“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警示牌,無人值班的地方必須派專人看管好停電的開關,以防他人送電。環形供電和雙路供電的設備必須切斷所有相關電源,防止反供電。
8、當要對低壓電氣設備中接近電源的部分進行操作檢查時,應斷開上一級的開關,并對本臺電氣設備電源部分進行驗電,確認無電后方可進行操作。
9、電氣設備停電后,開始工作前,必須用與供電電壓相符的測電筆進行測試,確認無電壓后進行放電,放電完畢后開始工作。
10、在有瓦斯突出或瓦斯噴出危險的巷道內打開設備蓋檢查時,必須切斷設備前級電源開關后再進行檢查。
11、綜采工作面開關的停送電,必須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制度,不準他人送電。
12、一臺總開關向多臺設備和多地點供電時,停電檢修完畢,需要送電時,必須與所供范圍內的其他工作人員聯系好,確認所供范圍內,無其他人員工作時,方準送電。
13、檢修檢查高壓電氣設備時,應按下列規定執行:
(1)檢查高壓設備時,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切斷前一級電源開關。
(2)停電后,必須用與所測試電壓相符的高壓測電筆進行測試。
(3)確認停電后,必須進行放電,放電時應注意:
①放電前要進行瓦斯檢查;
②放電人員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站在絕緣臺上進行放電;
③放電前,還必須先將接地線一端接到接地網(極)上,接地必須良好;
④最后用接地棒或接地線放電。
(4)放電后,再將檢修高壓設備的電源側接上短路接地線,方準開始工作。
14、檢修中或檢修完成后需要試車時,應保證設備上無人工作,先進行點動試車,確認安全正常后,方可進行正式試車或投入正常運行。
15、在使用普通型儀表進行測量時,應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1)測試儀表由專人攜帶和保管。
(2)測量時,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3)測試地點瓦斯濃度必須在1%以下。
(4)測試設備和電纜的絕緣電阻后,必須將導體放電。
(5)測試電子元件設備的絕緣電阻時,應拔下電子插件。
(6)測試儀表及其檔位應與被測電器相適應。
16、準備采區機電設備檢修、維護用的材料、配件、油脂、工具、測試儀表及工作中其他用品。
17、辦理計劃停電審批單、高壓停電工作票,與通風區聯系安排瓦斯檢測事項。
18、在工作地點交接班,了解前一班機電設備運行情況,設備故障的處理情況及遺留問題,設備檢修、維護情況和停送電等方面的情況,安排本班檢修、維修工作計劃。
19、接班后對維護地區內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纜線吊掛及各種保護裝置和設施等進行巡檢,并做好記錄。
20、巡檢中發現漏電保護、報警裝置和帶式輸送機的安全保護裝置失靈、設備失爆或漏電、采掘和運輸設備、液壓泵站不能正常工作、信號不響、電話不通、電纜損傷、管路漏水等問題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對處理不了的問題,必須停止運行,并向領導匯報。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
21、安裝與拆卸設備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設備的安裝與電纜敷設應在頂板無淋水和底板無積水的地方,不應妨礙人員通行,距軌道和鋼絲繩應有足夠的距離,并符合規程規定。
(2)直接向采煤機供電的電纜,必須使用電纜夾,無法上電纜夾的電纜放在專用的電纜車上。
(3)橡套電纜之間的直接連接,必須采用冷壓、冷補工藝。綜掘機、耙斗機、裝巖(煤)機及電煤鉆的負荷電纜,禁止使用接線盒連接。其他電纜的連接按有關規程規定執行。
(4)用人力敷設電纜時,應將電纜順直,在巷道拐彎處不能過緊,人員應在電纜外側搬運。
(5)工作面與順槽拐角處的電纜要吊掛牢固,禁止在上三角區吊掛電纜。工作面的電纜及開關的更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6)搬運電氣設備時,要綁扎牢固,禁止越寬超高。要聽從負責人指揮,防止碰人和損壞設備。
篇3:綜采維修電工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上崗前準備→作業地點安全確認→檢修前的安全確認→電氣設備檢修→送電試
運行→文明生產清理
二、危險源
1、作業工具不齊全、不符合作業要求;
2、未對作業地點的支護進行檢查;
3、檢修電氣設備前,未檢查檢修地點的瓦斯濃度;
4、未按規定進行停送電,沒有懸掛警示牌,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
5、沒有使用與電氣設備電壓等級相符的驗電筆和放電線進行驗電、放電或沒有進行驗電、放電;
6、未按照完好標準檢修電氣設備;
7、電氣設備檢修完后,沒有按照規定進行試運行;
8、電氣設備隨意放置,周圍有積水。
三、預控措施
1、作業工具齊全完好,必須符合作業要求方可上崗;
2、工作人員作業前首先要檢查作業地點的支護情況是否可靠;
3、作業前工作人員首先要檢查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是否低于1%;
4、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原則,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或專人看護;
5、必須用與電壓等級相符的驗電筆與放電線進行驗電、放電;
6、操作人員要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必須要按作業規程操作;
7、檢修后接線工藝符合檢修標準,設備符合隔爆要求,接地裝置和接地極連接
可靠,電氣保護齊全,設備箱體內工具雜物清理干凈;
8、檢修人員檢修后電氣設備后周圍無不能有任何雜物、積水,電氣設備必須上
架放到指定地點。
四、作業標準
1、作業工具齊全完好,符合作業要求;
2、作業前,首先檢查作業地點的支護情況;
3、作業前,檢查周圍瓦斯濃度低于1%;
4、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原則,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或專人看護;
5、必須用與電壓等級相符的驗電筆與放電線進行驗電、放電;
6、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
7、檢修后接線工藝符合檢修標準,設備符合隔爆要求,接地裝置和接地極連接
可靠,電氣保護齊全,設備箱體內工具雜物清理干凈;
8、檢修后電氣設備周圍無雜物、積水,電氣設備已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