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電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范圍本規程規定了船舶電工安全技術操作要求。本規程適用于船舶電工安全技術操作。二、安全技術操作要求船舶電工必須持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簽發的電工特種作業證,掌握本工種范圍內的電氣安全知識,掌握觸電急救方法,方可從事作業。三、作業前的安全技術要求1.必須清楚作業項目的工藝技術要求,安全技術要求和應采取的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2.檢查所用工具、測量儀表等應完好、靈敏,安全可靠。3.按規定穿戴使用好勞動防護用品。4.檢查船只施工設施的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好。四、作業中的安全技術要求1.登船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扎好安全帶,船舶電工不得單人從事作業。2.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必須有牢固可靠的接零(地)保護或裝有漏電保護裝置;并嚴格按GD3787-1993《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執行。3.使用的鉗子、螺絲刀、電工刀等工具的手柄必須是絕緣良好的;使用的噴燈不得有漏油、滲油或裝油過滿現象,也不得打氣過多。4.進艙作業前必須檢查確認艙內有無有毒有害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5.船只固定照明由專門人員負責安裝,其他電工人員不準私拉、亂動船只上的固定照明設備及線路,不許亂移大網燈,局部照明只允許采用36V以下安全電壓有防護罩的手提式照明燈。6.不準隨意動用本工種范圍以外的電氣設備;不準私自捆綁物件吊運;不許亂動或拆卸船只上設置的一切安全設施;不許私自搭設吊板和拆除吊板;不許坐在艙口、甲板邊沿休息;不許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能產生火花的作業;不許帶負荷拉、合閘。7.高處作業吊板上不許放重物,所需另件和工具必須隨身攜帶,防止墜落傷人。8.試驗負荷用的設備要有專人監護,并應掛告示牌。五、裁割電纜線的安全要求1.確認電纜型號規格,按電纜冊注明的長度切割電纜時,應注意機械工具的使用安全。2.電纜轱轆庫內吊運、路途運輸、吊運上船,都應防止滾動。電纜轱轆上的電纜頭要綁扎牢固,防止脫落。3.在船上處理電纜端頭時,必須帶手套,必須注意刀子前進方向,以防人身傷害和電纜傷害。六、拉放電纜的安全要求1.拉放電纜所用的各焊件的焊接應由持證的專兼職電焊工操作,做好安全防護工作。2.電纜上船后,不得堵塞通道。3.拉放電纜所用工具、繩索、小型起重機械等必須安全可靠,4.拉放電纜前應將作業現場所有艙口、人孔等加蓋防護,防止高處墜落傷害。5.應服從統一指揮,密切配合。七、設備、器具安裝的安全要求1.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用完后應立即撤下電源,不得過夜或只撤掉一根導線,防止觸電或火災事故。2.凡鉆孔高度超過面部時,操作者必須戴上防護眼鏡,操作手電鉆等轉動手持電動工具不許戴手套。3.設備安裝要牢靠,電器設備必須有牢靠的接零(地)保護。4.蓄電池安裝注意平放,正負極接線必須正確,要防止電解液溢出,酸堿電池切忌放于同一室內。5.為防止鉛中毒,敷設鉛皮電纜后,必須用熱水和肥皂將手洗干凈。八、設備接線和通電前檢查的安全要求1.設備通電調試,必須有兩人以上參加,互相緊密配合,經檢查確認無誤,方可接入電源。2.調試人員通電調試設備時,必須精神集中,細心觀察,嚴禁無關人員接近。3.臨時接線必須用絕緣導線,并執行有關臨時用電規定,用完完及時拆除。九、通電試驗時的安全要求1.遇有必須帶電作業時,應事先通知項目經理和安全員,并要派有一定經驗的熟練電工,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方可作業。2.在通電中突然出現部件損壞或故障,必須立即切斷電源,找出故障原因加以排除或更換零部件后,方可繼續通電。3.通電試驗時,配電盤、發電機及通電設備的絕緣電阻應達到規定值。4.雨天試驗發電機負荷時,負荷電阻不準露天放置。5.作發電機負荷試驗時,必須上下左右互相聯系好,并設置專用通訊聯絡。試驗中必須隨時嚴密注意電壓、電流、頻率變化情況,配電盤周圍必須鋪設木踏板或膠皮墊,有關人員必須聽從負責人口令,開關應由專人操作,負荷電阻要設專人值班看護,劃出禁區。6.通電試驗結束后,必須將電源開關置于“切斷”位置。十、航海試驗的安全要求1.航海前應做好備航工作,認真檢查設備器械儀表,使其處于完好狀態。2.航海中船電值班人員必須嚴守崗位,精神集中,不做與值班無關的事,不得飲酒。3.值班中如發現故障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上報。4.航海中船電值班人員必須按時交接班,做好當班記錄,交班人員應向接班人員說明設備、儀表的運行情況,接班人員應檢查各種設備的運行情況。十一、船舶供電值班的安全要求1.船舶供電值班人員,應嚴守交接班時間,按時到崗。2.值班時間不得脫崗和做與值班無關的事,精神要集中,按時巡查。3.在巡查中主要檢查電氣設備和照明設備的安全狀況,如發現問題應立即上報并做好記錄,還應及時視情況采取切斷電源等應急措施。4.對不使用的運行設備應及時停電。十二、作業后1.檢查作業現場,確認安全可靠。2.收放好所有工具材料。3.清除線頭、線皮,整理清潔作業現場。特別是易燃易爆品必須清除干凈。大連船舶工業電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10月
篇2:機動船舶安全操作規程
出航前的準備
1、出航前船長應履行以下職責:
⑴、接到航次命令后應即時宣布開航時間,通知所屬船員按時回船,并備足燃油物料及全船生活物品。
⑵、檢查船員證書是否齊全有效,如有臨時代職人員,應辦理好手續,對值班人員,應詳細介紹本船的各種設備及操縱性能,并安排好工作。
⑶、檢查本輪及附拖駁船的航行證書及其它有關證件辦好情況,檢查進出港口簽證手續,如裝運危險物品,應辦理危險物品準運證。
⑷、檢查本輪及附拖駁船的助航儀器、操作機械、工屬具、拖帶設備、錨泊設備、消防救生設備,如發現問題,應采取措施排除,嚴禁帶病出航。
⑸、檢查貨物裝載情況,貨物裝載應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要求,應通知有關人員及時整改。
⑹、通知機艙對主機、副機、軸系、管系電器設備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做好開航準備。
⑺、開航前、召開航次會議,認真落實安全措施,明確分工,職責到人。
2、開航前的備車檢查與準備
⑴、值班輪機員接到開航通知后,立即做好開航前的準備工作。
⑵、將燃料油、潤滑油、冷卻液、壓縮空氣管系中的有關閥門打開,排放日用燃油柜中的積水和沉淀物,并補足燃料油和潤滑油,保證膨脹水箱水位適當。
⑶、檢查齒輪箱、推力軸承油位,并保持正常向尾軸套筒壓油,直到回油為止;向各人工加油處加注適量的潤滑油或潤滑脂。
⑷、檢查有關電器設備,打開需供電線路的開關,有警報裝置的應打開開關試驗必須正常。
⑸、檢查并補充啟動空氣壓力,排放空氣瓶中的存水,打開啟動空氣管路和氣笛管路的供氣閥,如果是電力啟動者,應檢查接線情況和蓄電池電量。
⑹、檢查水泵等傳動三角皮帶的松緊程度,機器各運動部件及軸系附近不應有遺留工具和雜物。
⑺、打開氣缸上的放氣試驗堵塞,脫開離合器,人力盤車數轉,當確認無碰、卡滯現象時,方可啟動發動車。
離碼頭的操作
⑴、船長應根據風向、風力、流速、流向對船舶的影響及碼頭周圍的水深和船停靠情況,決定離碼頭的方法,并告訴值班人員。
⑵、值班人員和在甲板上操作的人員一律要穿好救生衣。
⑶、收起船舷外不必要的纜繩和障礙物。
⑷、注意碼頭、泊位、周圍環境、前后船、來往船舶動態,在無妨礙他船航行時方可行動,并按章鳴放離碼頭信號,在得到附拖駁船同意后,方可動車操作。
⑸、單船離碼頭時,在有流河段,一般正常情況下,可根據水流流向,解掉首尾纜,待船首或船尾與水流成一夾角時,解掉全部纜繩,動車離開碼頭;在平流地區,可先用竹篙撐開船尾,有足夠水深后再動車。雙車船在前后檔較緊張的情況可利用雙車的車舵配合,橫移離泊。
⑹、駛離碼頭時,用車不宜過猛,用舵不宜過早,需要小舵角,防止船尾掃碼頭或其他停靠船舶。
⑺、附拖駁船離碼頭時,先通知駁船解掉岸上纜繩,聽到駁船信號后,拖輪再解掉頭纜,慢車前進,并逐漸用小舵角,使船向外張,派副班人員到船尾注意船舶動態,指揮駁船操外舵,待船及時停靠碼頭或船只無妨礙時,逐漸加快速度。
編隊帶纜操作
⑴、船舶編隊應遵守有關編隊原則,并根據駁船抵港先后,決定編隊順序。
⑵、拖輪從被拖船外舷一側緩速靠近頭檔駁船,接過頭檔拖纜,當尾到達頭檔駁時及時停車,必要時倒車,待船穩妥后,掛上拖纜,切忌盲目動車掛纜。
⑶、掛上拖纜后通知駁船隊解掉其他系在岸上纜繩,全部纜繩解掉后,由駁船吹前進號后,才可慢車前進,并逐漸用小舵角使船外揚,并指揮駁船外舵,待船隊對來往船舶及周圍停靠船無妨礙時,方可快車前進。
⑷、整隊錨泊后開航時,在掛纜前應做好起錨準備,拖輪應在上風一側駛靠頭檔駁,接過拖纜,掛好長纜,慢速前進,當長纜剛起水面時,停車,長纜著力后再緩速前進,待駁船起錨作業完畢后,才能拖帶起航。
⑸、航行中收放長纜,拖輪應先行減速,以降低船隊沖程,指揮各駁船應舵,當船隊穩直打橫彎曲時,方可收放長纜,在收放長纜時,要注意人身安全。
⑹、編隊、帶纜、收放長纜都必須密切注意來往船動態和周圍環境,在無妨礙他船和本船隊安全時,才可行動,并按章鳴放信號。
⑺、船隊編隊,一般應由正駕駛或船長進行,嚴禁一根纜繩兩頭使用,禁止從艙內或錨頭上臨時抽出帶纜。
⑻、中途掛纜時應減速,待船隊穩定后再進行,嚴禁快速掛纜。
追越操作
⑴、船舶在追越前必須充分考慮航道條件,周圍環境及當時風向、水流情況,確定最佳追越方案。在狹窄、彎曲航道、船閘引航道、橋梁、灘險處及有明確規定不能追越的航段不得追越或齊頭并進,嚴禁強行迫越。
⑵、在可以追越的航道中,應按章鳴放追越信號,在取得前船的同意后,方可追越。追越船在趕上、越過、齊頭并進和脫離被迫越船四個過程中,都必須保持一定橫距,以防船吸。
⑶、拖駛船隊追越,一般應正纜為宜,外舷加強測水,指揮后駁操外舵;單船追越時,應適當控制車速,預防他船受吸流失控。
⑷、在追越過程中,要謹慎操作,加強嘹望,隨時注意被迫越船和前方動態,切實做好防碰措施。
⑸、被追越船聽到追越信號后,應根據當時實際情況,用信號明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追越,當同意追越信號發出后,應采取減速和讓出一部分航道措施,以縮短追越過程。
⑹、信號未統一,嚴禁追越和強行追越。
會船操作
⑴、船舶在交會前都要認真嘹望,隨時注意周圍環境和交會船動態,如動態不明,信號不統一時,應嚴禁交會。
⑵、兩船對駛交會,順流船(下行船)應當在相距lkm以上處,謹慎考慮當時環境和航道條件,及早鳴放會船信號;逆流船(上行船)聽到信號后,如無特殊情況,應立即回答相應的會船信號,并采取避讓行動。雙方信號統一后不得改變。在鳴放會船號時,應同時配合使用紅綠閃光燈或白色號旗,以明確自己的會船意圖。
⑶、船舶在交會過程中,都應適當控制船速,堅持禮讓三先的原則,無特殊情況,各靠右讓出一部分航道,以便順利交會。
⑷、吊拖船隊交會,應盡量采取正纜,并及時鳴放一長三短信號,以引起駁船注意,保持船隊穩直,在灘險、狹窄地段交會,應加強測水,適時保持橫距,做好防碰措施。
⑸、在交會中如有碰撞危險時,雙方都應采取措施,挽救危局。
尾隨行駛操作
⑴、機動船和船隊尾隨行駛,后船與前船都應保持適當距離,以防前船突然發生意外時,能有充分的避讓余地。
⑵、后船尾隨前船行駛,應加強嘹望,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前船和前方動態,隨時準備采取減速、停車、倒車和倒錨。
⑶、前船在行駛中,如遇到特殊情況,必須倒車或后退時,應即時鳴放三短聲,以引起后船注意。
橫越操作
⑴、橫越船在橫越前,應當注意航道情況和周圍情況,在無礙他船行駛時,先鳴放信號一長聲,才可以橫越。
⑵、橫越船應主動避讓順航道行駛的船,不得在順航道行駛船的前方突然和強行橫越。
⑶、兩橫越船同流向交叉相遇,居左者應當避讓居右者。
⑷、不同流向的兩船或兩拖輪隊橫越相遇,逆流船應當主動避讓順流船,待順流船駛過后再行橫越。
過橋操作
⑴、在過橋前必須認真掌握過橋范圍內的水流、風力、橋梁通航孔寬度和凈空高度。根據本船隊控制能力和附拖駁船情況,制定過橋操縱方法。
⑵、遵守各地有關過橋規定,過險橋應正駕駛(或船長)親自指揮操作,加強副班,備好防碰工具,正纜過橋。
⑶、正確使用車速,掌握當快則快、當慢則慢的原則,以保持船隊的穩直及拖輪有較良好的操縱性能。
⑷、遇有橫風,應靠上風一側,單舷測水,指揮駁船上風舵,并拆除所有擋風設施,做好防碰準備。
⑸、如流量或風力過大時,應根據拖輪的控制能力,采取分批拖帶過橋,橋孔上、下游有不正常水流時,應迎主流,切勿圖快走回流。
⑹、通過潮汐段的橋梁,應注意潮汐變化規律,掌握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切勿冒險過橋,以免發生上碰下擱事故。
⑺、過橋時應加強嘹望,加強副班,密切注意前方來船,上水讓下水船過橋,禁止在橋孔內追越,交會或齊頭并進。
⑻、天氣惡劣、視線不清時,如沒有把握過橋,應暫時停靠等候,不要冒險過橋。
通過船閘操作
⑴、船舶通過船閘前應根據閘室的長、寬度及閘室內已停靠船的情況,結合本隊情況,決定進閘隊形和艘數。如不能整隊進閘,應及時解纜并將不能馬上進閘的駁船停靠妥當。
⑵、嚴格遵守船閘管理制度,聽從船閘值班人員指揮,依次順序進閘,閘門未開滿不準進閘,進閘時不得搶擋,迫越或齊頭并進。
⑶、船舶駛入船閘引航道或到達鳴笛標處,應按章鳴放信號,并慢速調直船隊,對準閘門中間線行駛。
⑷、注意風向、水流對船隊的影響,正確使用車舵,當駛近閘室時應保持最小牽引力,以穩定船隊。進閘后根據船舶速度及時停車,依靠慣性前進,必要時倒車。遇有橫風時應迎上風進閘。
⑸、嚴禁在閘室內放倒錨和在扶梯、鏈條上帶纜。
⑹、船閘放水時,值班人員要注意閘室內水位升降,及時收、放纜繩,防止閘壁突出物勾損船體和擱翻船舶。
⑺、閘內水位平穩,要等閘門開滿后才能出閘,并服從船閘值班人員指揮,順序出閘,出閘時先通知駁船解手纜,撐開船首,小角度慢速起拖,向閘室中心線行駛,等全部船舶出閘后,拖輪才能加速前進。
⑻、順流通過船閘時,應注意前方航道和船舶情況,保持一定距離,必要時下阻鏈制動,出閘時注意閘門外停靠船只,加強防碰措施。
船舶調頭的操作
⑴、船舶調頭必須選擇河面寬闊,水深足夠的平直河段進行。
⑵、根據風、流的情況和方向及航道的特點確定調頭方法。
⑶、調頭前應按《內河避碰規則》規定顯示燈號、型號、鳴放聲號,密切注意來往船舶的動態及周圍環境,在確認無礙他船航行后方可調頭,調頭不能搶越他船船頭。
⑷、拖帶船隊調頭,要充分考慮航道寬度,拖帶長度及水流、水深、風向等方面情況,正纜調頭,駁船隊應配合操舵。
⑸、正確使用車舵,調頭前應適當減速,船隊順流調頭,更應及早減速。開始時操舵要慢,待駁船隊跟隨回轉后,再加車助舵,結束前應立即回舵,保持航向穩定。
⑹、航道正常情況下,輪船應盡量駛向航道一側,保持較大的回轉直徑,不得采用硬調頭的方法。拖帶船隊,更應堅持大直徑回轉,不得用舵角轉向調頭。如受航道限制,可采用固定一頭,拖另一頭的掉頭方法。
⑺、有流航道,順水調向逆水,應從主流向緩流掉頭;逆水調向順水,則應從緩流調向主流;單船順流向逆水調頭時,調頭前應減速,轉舵的舵角不要太大,防止流壓及離心力的作用,使船發生橫傾。
⑻、風浪較大時,應選擇上風一側或較平穩區域調頭,切忌在大浪區倉促調頭。
⑼、在長江調頭,更應考慮船隊的實際控制能力以及浮鼓的相對位置。
靠碼頭的操作
⑴、在靠碼頭前應考慮到船舶沖程大小、載重情況、倒車后制動能力、風流對船舶的影響、碼頭結構特點、碼頭泊位前后船的動態、水域的大小等,并考慮靠碼頭的方法,備好靠碼頭的工具。
⑵、靠碼頭時,應集中思想,謹慎駕駛,抵達碼頭時按章鳴放信號,慢車、停車利用慣性采用小舵角逐步靠攏碼頭,當到達泊位適當位置時,用倒車停穩。除在水流湍急情況下,不得使用快速靠碼頭。
⑶、在航道條件許可時,一般不采用順流停靠,應以適當車速,保持舵效,以船尾先攏、適當倒車、靠好。
⑷、靠碼頭時,風流對船舶影響較大時,應考慮采取防風、防流壓等措施。
⑸、遇有吹攏風靠碼頭,船與碼頭夾角不宜過大,應采取平移靠碼頭或拋開錨靠碼頭的方法,并做好防碰工作。
⑹、靠淺險碼頭,不可盲目動車用舵,應用纜繩、竹篙、絞套靠上碼頭,風、流推開無法靠碼頭時,應采用游移緊靠碼頭或大角度靠碼頭的方法。
錨泊操作
⑴、應選擇水深足夠,水流平穩,避風、有回轉余地、度質好的錨泊地點。
⑵、備好錨、清理錨機、錨鏈作好拋錨的準備工作。如后面附拖船拋錨,應通知其做好錨泊準備。
⑶、慢速駛進錨地,并進行測探,調直船隊,當到達適宜區域后停車、解纜,在慣性消失后,船隊開始下飄時命令拋錨。
⑷、根據流速、風力、錨地水深等情況放出適當錨鏈,一般為水深的3-5倍,錨泊后按章顯示號燈、號型。
⑸、如錨地在有潮流地區,且無回轉余地,要縮短隊型或采取拋首尾錨的方法錨泊。
⑹、水流比較湍急,單錨不能保證安全時,應拋雙錨,如駁船頭檔駁已拋錨,還可命令其它駁船拋錨。
⑺、單船拋錨停靠躉船時,船首不得超越躉船前方的一端。
⑻、錨泊時,如水深不足,應放出錨浮,以引起他船注意。
⑼、嚴禁在水底電纜上游附近,水下電纜界限標內、架空電纜下,水下管口道及其他禁止拋錨的航段內錨泊。
⑽、輪機部接到駕駛部停車命令后,輪機部操作柴油機停車。
篇3:船舶運輸施工作業風險控制專項措施
一、重點控制措施
1.遵守水運管理部門和海事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
2.船舶必須具備檢驗合格證書、登記證書和必要的航行資料,嚴禁租用無船名船號、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船舶。
3.船舶運輸前,核實水運路線、船舶狀況、裝卸條件等是否符合運輸方案要求。
4.船舶接送施工人員不得超員,配備合格齊備的救生設備。
5.乘船人員正確穿戴救生衣,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會熟練使用救生設備。乘船人員不得將手腳伸出船體,不得在艙外走動,不得在途中下水,上下船的跳板應搭設穩固,并有防滑措施。
6.大型施工機械及重大物件采取裝卸安全措施。入艙的物件放置平穩,易滾、易滑和易倒的物件綁扎牢固,嚴禁超載。
7.裝載易燃、易爆危險貨物的船艙內不得有電源,并有隔熱措施,不得搭乘無關人員。
8.遇有洪水或者大風、大霧、大雪等惡劣天氣,停止水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