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冷鼓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冷鼓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707

生產工藝流程概述

從煉焦車間來的焦油、氨水與煤氣的混合物約80℃入氣液分離器,煤氣與焦油氨水等在此分離。分離出的粗煤氣進入初冷器,初冷器分上、下兩段,上段用循環水與煤氣換熱,煤氣由約80℃冷卻到45℃,循環水由32℃升高至40℃。然后煤氣入初冷器下段與制冷水換熱,煤氣被冷卻到22℃,制冷水由16℃升高到23℃。冷卻后的煤氣進入電捕焦油器,捕集煤氣中的焦油霧滴及萘,經電捕后的煤氣進入離心鼓風機加壓。加壓后的煤氣送往硫銨工段。

初冷器的煤氣冷凝液分別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別經初冷器水封槽后進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分別由上段冷凝液循環泵和下段冷凝循環泵加壓后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噴淋,如此循環使用,上段冷凝液循環槽多余的冷凝液溢流至下段冷凝液循環槽,再由下段冷凝液循環泵抽送至氣液分離器前荒煤氣管。

從氣液分離器分離的焦油氨水與焦油渣去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分離成三層,上層為氨水,中層為焦油,下層為焦油渣。分離的氨水至循環氨水槽,然后用循環氨水泵送至煉焦爐冷卻荒煤氣用;當集氣管需要清掃以及焦爐裝煤時,用高壓氨水泵抽送一部分氨水送集氣管清掃和爐頂無煙裝煤使用;當初冷器上段、電捕焦油器、終冷器需要沖洗時,從循環氨水泵后抽送一部分氨水噴淋使用;多余的氨水由循環氨水泵送至剩余氨水槽,靜置分離少量焦油后用剩余氨水泵送至硫銨工段進行蒸氨。分離的焦油至焦油中間槽貯存,其中分離的少量氨水進入廢液收集槽,定期用焦油泵抽送至焦油槽貯存、脫水,定期用焦油泵送往綜合罐區焦油槽貯存外售。分離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場摻混煉焦。

各設備的蒸汽冷凝液均接入凝結水槽,定期用凝結水泵送鍋爐房。

鼓風機系統煤氣冷凝液排入鼓風機水封槽,并由鼓風機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氣液分離器前荒煤氣管。

電捕焦油器捕集下來的焦油排入電捕水封槽,沖洗沉淀極后的循環氨水也進入電捕水封槽,并由電捕水封槽液下泵一并送至氣液分離器前荒煤氣管。

為保護環境將各貯槽的尾氣集中后,由排氣風機抽送至排氣洗凈塔,用循環水循環洗滌后排放。為保證洗滌效果,循環水由水道循環水系統連續補入,由排氣洗凈泵連續抽送一部分送往生化處理。

工段內各設備及管道的排凈,一切需要排凈的廢液均排入廢液收集槽,用廢液收集槽液下泵送回機械化澄清槽重新澄清分離。

篇2:化工車間冷鼓工段設備潤滑制度

1、目的

生產系統所有配置的運轉設備是生產中無可代替的主要工具,也是生產中的主要環節,是生產中的生命線,為確保系統能源穩定連續生產,提供可靠的保證,必須加強設備管理,使用好、維護保養好,讓運轉設備為企業更好地發揮效力,特制定運轉設備維修、保養潤滑制度考核方案。

2、管理設備

配置羅茨鼓風機,液下泵,焦油外售泵,循環氨水泵,剩余氨水泵,凝結水泵,上下段冷凝泵,采暖泵,循環水泵,低溫水泵,制冷水泵,消防水泵。

2.1羅茨鼓風機:

2.1.1注油部位:前后軸齒輪箱、軸瓦。

2.1.2注油標準:齒輪箱視鏡油位中線。

軸瓦兩側陳油擠出。

2.1.3使用油標準:長城得威中負荷齒輪油L-CK220。2#鋰基脂。

2.1.4注油工具:手提扁桶,黃油槍,黃油杯。

2.1.5游標檢查時間:運轉時,每一小時,檢查一次。

2.1.6注油要求:齒輪箱每三個月更換一次;軸瓦每班擠壓一次。

2.2液下泵:

2.2.1注油部位:聯軸器下部有油口。

2.2.2使用油標準:2#鋰基脂。

2.2.3注油標準:軸承部位內部有陳油擠出。

2.2.4注油工具:油槍。

2.2.5注油要求:每班注油一次。

2.3焦油外售泵、剩余氨水泵、凝結水泵、上下段冷凝泵、采暖泵、低溫水泵、制冷水泵、消防泵:

2.3.1注油部位:軸箱。

2.3.2注油標準:視鏡油位中線或油點濺出;

2.3.3使用油標準:20-40#普通機油。

2.3.4注油工具:手提扁桶。

2.3.5檢查時間:運轉時,每小時檢查一次。

2.4循環氨水泵、循環水泵:

2.4.1注油部位:前后軸承座。

2.4.2注油標準:軸承座內側陳油擠出。

2.4.3使用油標準:2#鋰基脂。

2.4.4注油工具:油槍。

2.4.5檢查標準:每小時檢查一次;每點班注油一次。

注:(1)值班人員必須遵守此考核:

(2)漏注或謊注油一次,班長免當月獎金50%,值班人員免20%;

(3)因注油不及時或未按標準執行,造成熔燒零部件或停機,免去班長三個月獎金,值班人員免兩個月獎金;

(4)車間管理人員不定時檢查,工段長每天必須檢查兩次以上;

(5)各班注油情況,詳細認真填寫在交接班記錄,備查。

篇3:冷鼓工段安全規程

1本區域屬一級防火、防爆區域,嚴禁煙火,任何人不準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現場,不準穿帶鐵釘的鞋。

2設備和管道需動火時,必須先辦理審批手續,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經批準后并由專人監護,方可動火。

3未經公司有關部門和車間領導的同意。非崗位人員不得進入鼓風機室(檢修人員例外),進入機房內的人員必須履行登記手續。

4禁止用鐵器敲打設備和管道,以免產生火花,引起火災。

5禁止在風機房內拉動鐵件,以防磨擦產生火花。風機房內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中注意熱焦油、氨水燙傷。

6機械在運轉中,禁止修理,嚴禁擦拭轉動設備及電機電纜。

7嚴禁用濕布或水布放在軸承上冷卻軸承。

8嚴禁在未進行盤車和無安全罩的情況下,開啟電動設備。

9電氣儀表設備發生故障,必須找電工儀表工修理,非電工禁止拆修電氣設備。

10嚴禁急劇開關閥門,閥門不應關的太緊。

11當發現煤氣中含氧量大于1.0%時,應停止電捕器送電。找出原因,處理正常后恢復送電。非工作需要嚴禁進入高壓整流室。

12在進行電捕的空氣負載電工作之前,要確認設備接地可靠,電控系統正常、系統絕緣合格。

13設備和保護屏蔽內無雜物和人員后,才能進行空載試電工作。

14在進行電捕焦油器頂部、器內檢查、檢修時,整流器輸出側和電暈極必須接地,待放電完畢且掛牌后方能進行工作。

15電捕及其前后管道投運前,應檢查和確認接通大氣的閥門關閉以防投運發生爆炸。

16檢修電捕若需人員鉆入電捕內,必須卸掉底部冷凝液管閥門,打開人孔及頂部放散。使電捕內氣體充分置換后方可進入。

17冷鼓操作工應熟悉煤氣和氨水的性質,牢記:

焦爐煤氣的爆炸范圍:5.6-30.4%,自然點:648℃;氨氣的爆炸范圍是:15.7-20.4%,自然點是:651℃,氨在空氣中最高允許濃度:30m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