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工段職業健康安全檢修規程
1.在檢修過程中,不論是大修還是小修,計劃內檢修還是計劃外檢修,都必須嚴格遵守檢修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續辦理各種檢修許可證(如動火證等)的申請、審批手續。
2.檢修前要做好組織協調和安全培訓工作,確保檢修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3.要作好檢修計劃的制定工作,裝置檢修前必須制訂停車、檢修、開車方案和安全措施。
4.檢修過程中要做好安全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處理。
5.檢修前做好降溫、降壓、設備倒空、吹掃、置換等工作。不得將物料就地放空或排入下水道。
6.停車檢修設備必須與運行系統或物料系統進行隔離,隔離時僅靠閥門不行必須加盲板。
7.抽堵盲板時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發生高空墜落、中毒、著火等事故。
8.檢修現場氧氣、乙炔瓶不能堆放一塊兒、間距在5米以上。
9.焊機使用線要經常檢查不能有松動和漏電現象,作業完后及時切斷電源。?
10.高空作業時不系安全帶,不扎腳手架,踏板不牢不中作業。
11.⑴進入設備內作業時必須切斷動力線,并使用安全燈具(低于12伏的防爆型低壓手提燈)。
⑵.必須對設備進行置換、通風。
⑶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⑷必須佩帶規定的防護用具。
⑸必須有人在器外監護,并堅守崗位。
⑹必須有搶救備用措施。
⑺進入容器內作業人員應身體健康,并實行輪換作業。根據有毒氣體濃度,確定輪換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為宜。
12.上班前應穿戴好勞保用品,否則不準進入生產崗位,進入塔區必須戴好安全帽.
13.班前班中不準飲酒,崗位上不準會客勞動紀律處堅持工作崗位安全規程,拒絕違章操作.
14..機械在運轉過程中禁止修理,嚴禁用抹布和棉絲擦拭轉動設備及點饑通風口。
15不許用帶有油脂的手套和棉紗接觸氧氣瓶閥和汽膠管等附件。
16.乙炔瓶不準在無減壓閥和回火防止器的情況下使用。
17.在易燃易爆區不宜動火,設備需要動火檢修時,應盡量移動到火區進行。
18.易燃易爆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設備、管道和容器動火,必須先辦動火證。動火前,應與其他設備、管道可靠隔斷,清除置換合格。合格標準(體積百分濃度);爆炸下限大于4%的易燃易爆氣體,含量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4%者,其含量小于0.2%。
19.在有毒物質的設備、管道和容器內檢修時,必須可靠地切斷物料進出口,有毒物質的濃度必須小于允許值,同時含氧量應在18%~22%(體積百分濃度)范圍內。監護人不得少于2人。應備好防毒面具和防護用品,檢修人員必須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0.對易燃、易爆或易中毒物質的設備動火或進入內部工作時,監護人不得少于2人。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得早于工作前半小時,工作中應每兩小時重新分析一次,工作中斷半小時以上也應重新分析。
21.焦爐煤氣設備和管道拆開之前,應用蒸汽、氮氣或煙氣進行吹掃和置換;拆開后應用水潤濕并清除可燃渣。
22.檢修由鼓風機負壓系統保持負壓的設備時,必須預先把通向鼓風機的管線堵上盲板。
23.檢修操作溫度等于或高于物料自燃點的密閉設備,不得在停止生產后立即打開大蓋或入孔蓋。
24.用蒸汽清掃可能積存有硫化物的塔器后,必須冷卻到常溫方可開啟;打開塔底入孔之前,必須關閉塔頂油汽管和放散管
25.檢修飽和器時,必須在進、出口煤氣管道上堵盲板;堵好盲板之前,禁止使用器內母液。
26.檢修液氨冷凍機時,嚴禁用氧氣吹掃堵塞的管道。
27.轉動設備的清掃、加油、檢修和內部檢查,均必須停止設備運轉,切斷電源并掛上檢修牌,方可進行。
28.設備和管道的截止件及配件,每次檢修后都應做嚴密性試驗。
29.不得進行多層檢修作業。特殊情況時,必須采取層間隔離措施。
30.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作業點下部應采取措施,禁止人員通行和逗留。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作業。
31.高處動火應采取防止火花飛濺措施。
32.夜間檢修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33、夏季高溫天氣應多服用下發的防暑降溫物品.
34、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健康體檢。
35、定期組織學習職業病健康防治知識。
36、本崗位員工在工作期間須佩戴防護眼鏡
篇2:煉鋼廠工段長通用職責
1、車工段任全面負責本分廠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副職協助正職并具體落實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配備專(兼)職安全員。
2、帶頭嚴格執行并教育職工遵守HSE文件,不違章、蠻干。
3、負責本分廠職工,新工調崗,復崗人員進行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督促檢查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4、認真開展各類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活動,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有效果。
5、對本分廠發生的事故及時上報,參加事故調查分析,落實防范措施。
6、強化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基礎管理工作,指導班組(工段)搞好安全建設。
7、編制本分廠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措施計劃,并組織實施。
8、每周開展本分廠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檢查和評比,發現的隱患及時解決,本分廠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解決。
9、對本分廠的職業健康安全危險源進行辨識和初步評價,并對車工段圍內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進行控制。
篇3:運焦工段安全規程
1、凡新進入運焦工段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否則不準上崗。
2、上班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女同志把長發壓在帽內,更不準在運轉的機械附近換衣服。
3、各崗位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非本崗位不準操作,特殊情況經領導批準后方可操作。
4、加強組織紀律性,不準脫崗、睡崗、串崗,酒后上崗。
5、上班時要精神集中,不準干私活,不準看與工作無關的書籍。
6、嚴禁坐、站、跨越皮帶。
7、不準觸摸機械的轉動部位,機械設備運轉時不準加油檢修。
8、工作人員認真巡回檢查,維護保養設備,按時、按量、按質注油。
9、需加油檢修時要切斷電源,在關鍵部位掛檢修盤,并請專人監護。
10、安全裝置,聯絡信號設施要保證完整無缺。
11、各地溝、吊裝孔等必須有蓋板。
12、吊放重物或從高處向下扔東西時,要設專人監護。
13、非本崗位人員不得隨意動用本崗位的設備,按鈕、信號、閥門、工具用品等。
14、冬季生產要做好防凍取暖工作,各崗位關好門窗,出入關門,防止凍結事故。
15、重皮帶停或皮帶打滑時,查明原因,確認問題處理后方可開車,開車時應將皮帶上的焦卸下來,不得頻繁啟動,嚴禁重皮帶啟動。
16、各崗位的防火器材必須齊全好使,不準亂動和損壞。
17、每月進行兩次安全檢查和召開一次安全會議,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問題。
18、崗位人員必須搞好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各班要認真清掃崗位衛生,勤擦設備。做到窗明地凈,機電設備見本色,安全生產文明化。
19、崗位工作人員必須熟知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維護規程、崗位職責,熟知所有通道及出口,以及發生事故后的搶救和處理方法。
20、各崗位人員對危險點、危險源及時預知、預測并上報車間。
21、嚴禁坐軌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