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棒CS2操作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認真執行公司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標準化方針,掌握并執行《高棒工藝技術規程》的相關內容;
2.當所轄區域設備檢修時,配合維修工人做好雙掛牌工作,并守護好操作臺,不得讓人隨意操作;
3.冷飛剪單剪操作時,要看清冷飛剪處無人撿鋼時方可操作;
4.更換刀片、處理輥道等其它故障時,一定要按鎖定程序執行,并且要有人監護,防止剪傷;
5.所有操作面板上,不允許放任何物品,以防物品溢出造成觸電傷人;
6.執行《軋鋼廠員工通用安全操作規程》。
篇2:攪拌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送電檢查:
a.各類設備內外及地面清潔,無油污、無積水,無影響機器運轉的異物,過道暢通無阻。
b.按潤滑點在各部位加足潤滑脂或潤滑油。
c.各電器組件、電氣開關應完好無損,位置正確,電線接頭無接觸不良現象。
d.易受震動的連接和緊固件應無松動。
2.作業前送電檢查:
a.操作工詢問各系統檢查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合上總電源開關,檢查電源應正常。
b.貯料倉骨料與物料指示器顯示一致。
c.開空壓機,檢查氣壓0.5—0.7MPa,氣路系統應無泄漏,閥門位置正確。
d.接通操作臺電源,選擇開關位置;
e.檢查出混凝土門、集料斗、稱量斗各氣動閥開啟是否靈活到位。
f.開主機,攪拌葉片和襯板應無磨擦聲。
3.作業操作
a.輸入混凝土配合比,須復核無誤。
b.按各型攪拌樓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c.密切檢查攪拌主軸自動加注潤滑脂情況,每隔2小時對空壓機儲氣罐、油水分離器放水。
4.設備運轉中的巡視內容
巡視中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報告有關人員處理或修理,嚴禁對運轉中的設備進行修理。
a.各管路系統和設備注油口等處有無泄漏。
b.地倉門是否被卡、皮帶有無跑偏、破損、接頭脫落等情況。
c.氣候異常,設備檢修后重新投入運行及每次開盤后等情況下應加強巡視。
5.緊急停車
在設備運轉中如發生威脅人生安全,危及設備、火災等嚴重情況,可不按正常操作,不經請示立即停車。
6.正常停機
a.各部分停止運行,斷開有關的空氣開關。
b.清洗主機,在主機清洗后對主機軸端加注潤滑脂。
c.關微機及監視器。
d.對系統各機組進行保養,作好下次開盤的準備。
e.斷開總電源開關,鎖上門窗。
7.事故檢修
a.斷開檢修設備對應的電源開關,并在開關把上持“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告牌,并派專人進行安全監護。
b.當班操作工應負責安全監護工作或鎖上門窗,檢修工作結束后,拆除警告牌。
8.在使用焊接時,零線不得利用攪拌樓金屬結構作地線,以免損壞傳感器。
9.故障處理
a.出現報警情況,首先按暫停鍵,查明原因后再處理故障
b.出現機械或電器故障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并通知修理人員進行處理。若修理時間過長,要及時清除罐內混凝土。
10.維護保養
a.攪拌機回轉件及行星軸承每月加黃油一次;
b.皮帶機減速器每半年換一次20號工業齒輪油,托輥半年加一次潤滑脂;
c.稱量皮帶機電動滾筒加50號工業齒輪油,半年換油一次;
d.空壓機加13號壓縮機油,根據油量和油質決定加油或換油;
e.氣動系統油霧器內經常加滿20號機械油;
f.各電機及支座軸承每年清洗換油一次;
g.攪拌機每班工作完畢后,操作人員必須做好工作及周邊環境的清潔衛生后方可下班。
11.安全注意事項
a.操作人員須經過專業學習培訓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崗進行操作。
b.設備投料正式運轉之前,必須進行空運轉(確認無安全隱患時方可啟動機械),檢查各部位及部件運行是否正常及可靠,之后方能開盤運行。
c.操作人員在工作期間,除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外,還需全神貫注,加強日常檢查及維護,按攪拌樓日運行記錄逐項進行檢查并記錄,發現隱患應實時報告、處理。
d.設備運轉期間,混凝土出料口下方嚴禁站人,嚴禁向下拋丟物品。
e.衡器和電器箱不得淋雨、受潮,以免漏電和影響計量精度。
f.凡配合攪拌樓進行工作的其它員工,必須嚴格服從操作人員統一指揮,不得隨意進入各種旋轉或正在動作之設備所規定的安全區域內。
g.禁止閑雜人員進入控制室,不得在控制室內聊天、接待客人或嬉戲打鬧,不允許操作人員擅離職守或交他人操作,離開時須關掉電源,關好門窗。
篇3:電熱干燥操作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電熱干燥操作工的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對電爐、操作機構、配電柜等設備操作規程必須熟悉,方可使用設備。
2.送電前必須檢查電熱器有無缺損,儀表有無異常現象,線路接頭有無松動放火花現象,接地(零)線有無脫落損壞,水冷系統是否循環良好。
3.裝出爐推送車輛及運鐵板時要注意安全,以防碰傷手腳。
4.進入爐內推車或檢修應切斷電源,并在外面設人監護。爐溫太高時不得入內。
5.下班后要切斷電源,方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