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合金棒鑄造工安全操作規程

合金棒鑄造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7623

1、工作前勞動保護用品要穿戴齊全。

2、工作前要檢查混合爐、電氣設備、機械系統和供水系統是否正常。

3、向混合爐入鋁時,液流要均勻穩定,不得有鋁液向外飛濺。

4、向混合爐入鋁、扒渣、澆鑄以及進行其它對眼睛有危害的工作時,都必須戴好防護面罩。

5、澆鑄前要檢查拉鑄機的引錠頭、結晶器是否干燥,如有水應烘干或擦干。

6、澆鑄所使用的溜子、分配盤、打渣鏟、塞子桿等工具在使用前必須預熱,保持干燥。

7、澆鑄開始時要先給少量的水,如發現忘記給水,要立即停止澆鑄,以防發生事故。

8、澆鑄開始后,在引錠盤下降前禁止將分配盤中的鋁液放滿,以防溢出發生事故。

9、澆注剛開始時要等結晶器、分配盤都注滿鋁液后方可下降。

10、澆鑄一次結束上升底盤時,要緩緩升起,嚴防鋁棒斜倒砸傷人,熱水燙傷人。

11、澆注一次結束當抬升分配盤時,要嚴格注意抬升角度,防止分配盤翻轉發生事故。

12、在澆鑄過程中如設備發生故障,要立即堵住混合爐流出孔,并把分配盤中的鋁液倒入干凈的渣箱中。

13、發生事故要立即報告班組長和車間負責人并積極組織搶救。

篇2:工貿企業鑄造工安全操作規程

1.只有受過鑄工專門培訓的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方能獨立操作。

2.操作中,穿戴好防護用品,禁止袒胸露臂和打赤腳。

3.設有通風設備的場所,工作前應開動通風設備。

4.工作場所應保持整潔,砂箱、模型、工具等不得隨意堆放,保持通道暢通無阻。

5.廢料、垃圾應倒在指定地點,并定期消除,使用的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

6.使用設備或吊車時,應遵守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熔鑄車間鑄造工操作規程

一、工藝規程:

1、鋁液在爐內必須經過除氣除渣處理。

2、鋁液在鑄造前必須經過過濾板或過濾布過濾。

3、鋁液在進入鑄造機前,溫度控制在690℃至710℃間。最高不得超過720℃。

4、充液及保持時間、25S—30S鑄造速度Φ115mm鋁棒,160mm±10mm/min,Φ90mm鋁棒180mm±10mm/min。

5、鋁液必須經過鋁鈦硼變質處理。鋁鈦硼劑量1.5kg/T,鋁鈦硼絲速度Φ9.5mm,650mm/min。

6、流槽、分流槽、轉接板、套管及引錠頭必須干燥。

7、分流盆、轉接板及套管必須薄薄地涂上一層滑石粉。

8、石墨環涂上豬油或植物油。

9、冷卻水必須經過小于1mm過濾。保持水溫低于35℃。

10、鋁合金成份按《內控標準》控制。

二、操作規程:

1、吹干引定頭。

2、放平鑄造臺。

3、放松起動裝置鋼絲繩。

4、引定頭上升至起動位置(引錠頭頂離石墨環下端3mm、即平行于四角的頂桿)。

5、拉緊起動裝置鋼絲繩。

6、裝好起動閘板。

7、打開排水閥。

8、開水泵、將水量調至鑄造水量。

9、確認水沒有涌進引錠頭。

10、打開塞頭放出鋁水。

11、鋁水上升至流槽頂約20mm時,提起閘板,計時。

12、盡量縮短充液時間,當鋁水充滿全部套管后,關閉排水閥,充液及保持時間到后,起動鑄造機下降。

13、在起動鑄造機以正常鑄造速度下降的同時,應確認引錠座在下降方可停止操作,若沒有下降用手扳動起動裝置,確認引錠座在下降方可停手。

14、在鑄造過程中,下降速度、進水水量、鋁液溫度要穩定。

15、鑄造達到極限長度以前,塞上熔爐塞頭。

16、當全部鋁液到離開套管時,打開排水閥,同時必須用扒子將套管口及分流盆的鋁扒開。

17、全部鋁棒離開結晶器約300mm,停止下降。

18、繼續通水約2分鐘即可停水。

19、傾側鑄造臺,升起鋁棒約1米,吊棒(吊棒必須使用專用吊具整排吊起,不能用鋼絲繩捆在一起吊棒)。

20、整理鑄造臺,準備下一次鑄造。

三、鑄造安全指引:

1、所有操作人員必須穿戴上以下安全用品:面罩、高溫鞋、高溫手套、布帽、牛仔布工作服、棉質襪。

2、所有人員必須經過鑄造培訓才能上崗。

3、所有有耐火材料、工具必須干燥。

4、前后接鋁液鐵桶必須干燥無雜物,有足夠的容量。

5、水塔水必須足夠。

6、引錠頭無水干燥。

7、鋁液溫度正常,按工藝設定鑄造速度。

8、鑄造水量足夠,水溫、水質無問題。

9、深井有足夠的深度,有1.5米以上的水。

10、嚴格控制充液及保持時間。

11、有足夠的塞子塞棒。

12、起動前起動裝置的鋼絲繩必須拉緊。

四、質量控制:

1、中心裂紋:產生原因

①鋁液超溫。②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③鑄造速度太快。④細化劑不合格。⑤結晶器水路堵塞。⑥鋁合金成份不合格。⑦鋁液過燒。

2、表面冷隔:產生原因

①水溫過低或水量過大②鋁液太低溫③鑄造速度太慢。

3、表面豎向拉花:產生原因

①轉接板與石墨環間有隙。②石墨環損壞或老化。③石墨環下端結晶器損傷。④轉接板與套管間接縫漏鋁。⑤石墨環無上油。⑥冷卻不足。

4、鋁棒彎曲:產生原因

①鑄造溫度過高或水足。②引錠座水平未調好。③四條鋼絲繩張力大小不一致。④塞的鋁棒太多或太集中。⑤鑄造過程中人或物碰著鋼絲繩。⑥鑄造速度不穩定。⑦軸承損壞。⑧棒頭彎曲可將起鑄速度設定為鑄速的75%,下降50mm后調至正常鑄速。⑨鋼絲繩新舊不一,不是同一卷鋼絲繩。

5、表面氣泡:產生原因

①鋁液爐內除氣不充分。②結晶器漏水。③耐火材料含水未干燥。

6、起動時漏鋁:產生原因

①引錠頭不在起動位置。②充液時間過長。③充液及保持時間不對。④鋁液溫度過高。⑤忘記關排水閥。⑥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

7、豎向白線:產生原因

結晶器部份水簾(小孔)堵塞。

8、鋁棒彈開冷卻水:產生原因

①鋁液溫度過高。②起動前充液及保持時間不足。③起動下降速度過快。④結晶器堵塞。⑤水量不足或水溫過高。⑥忘記排水閥。

9、斷棒、鋁液在套管中凝固:產生原因

①鋁液溫度過低。②充液及保持時間過長。③塞棒太集中。④鑄造速度太慢。

10、鋁棒晶粒粗大:產生原因

①細化劑不合格。②鋁液超溫。③冷卻水不足或水溫過高。④鑄造速度過快。⑤鋁液成份不合格。

11、鋁棒產生羽毛狀晶:產生原因

①細化劑不合格。②鋁液曾過燒。

五、鑄造機安裝程序:

1、按要求預埋螺絲、鋼板及空出位置。

2、找出鑄井的中心十字線。

3、將墊板裝在井口預埋螺絲上。

4、將井口鋼架吊放在井口上,鋼架中心十字線與鑄井的中心十字線對應。

5、將井口鋼架調至水平,上緊預埋螺絲的螺母,墊板與井口架燒焊連接。

6、按圖紙安裝減速機座,滑輪架并澆注水。

7、水泥澆注14天后,安裝引錠底座及鋼絲繩。

8、將引錠底座調至水平,并且四條鋼絲繩的張力大小一樣。

9、將連在麗?環。

九、鑄造前必須點檢工作

1、所有耐火材料是否干燥,有無破損,是否已涂上一層滑石粉。

2、檢查所有水過濾器是否阻塞,開正常水量進入鑄造平臺,檢查溢水孔有否漏水,水量是否每個結晶器大致相同,水簾是否成形及有否缺口,水簾有三個以上缺口或結晶有其它問題,則必須拆下檢查清理。

3、檢查石墨環與接板的接口處是否已補上滑石粉(滑石粉對水不得用油),使用A型轉接板的可不補或補上2毫米以下,使用B型轉接板的必須補上4至8毫米,注意高度一致。

4、檢查所有閘板裝好不會漏鋁,有否足夠鑄造用具。

5、放鋁水前檢查有否冷卻水涌入引錠頭,過濾網是否安裝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