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駕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駕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4098

1目的:

為了保證安全生產,使崗位操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

2適用范圍:

行政人事處駕駛崗位

3引用標準:

《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

4所在崗位存在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交通事故、人員傷亡、火災、觸電、摔傷、碰傷、掛傷等安全風險。

5安全技術要求

5.1行車前

5.1.1檢查所需證件和隨車工具是否齊全、有效。

5.1.2對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進行出車前檢查,重點檢查車輛的制動、轉向、傳動及燈光信號等裝置。

5.1.3檢查車容、車貌是否整潔。

5.1.4檢查車輛油箱的油,水箱的水是否充足。

5.1.5車輛啟動時,檢查各種儀表、氣壓是否正常。

5.1.6檢查車輛隨車必備的消防器材、警示標志、應急錘等安全設施設備是否齊全有效。

5.1.7發現車輛有故障應立即報修,確保技術狀況完好。

5.2行車途中

5.2.1自覺遵紀守法,服從交通管理人員的指揮和檢查。

5.2.2做到起步平穩、方向不晃、換擋不響,嚴禁不踏離合器換擋。

5.2.3做到汽車換擋的順序、腳輕手快、加油均勻。

5.2.4不猛打方向和臨近障礙物急剎車。

5.2.5做到雙手不脫離方向盤,嚴禁打手機、吸煙、吃零食。

5.2.6做到不脫檔滑行、硬吃排擋。行進陡坡、長坡和溜坡路段時嚴禁熄火空擋滑行。

5.2.7因轉向、制動、傳動、燈光、雨刮、輪胎等發生故障影響行車安全時,應立即停車檢查。油路故障時,嚴禁直流供油。

5.2.8超、會車前應觀察前方車輛動態后,鳴號示意對方來車(夜間用燈光)。遇大雨、大霧、視線不清、交叉路、彎道、狹路、橋梁、繁華地段、隧道等嚴禁超車。

5.2.9在情況不明、視線不清以及通過交叉路口、狹路、橋梁、彎道、險坡、車站和繁華地點時,應減速緩行或停車查明情況后再通行。

5.2.10在行車中停車休息時,要按照“行車前安全檢查”的檢查項目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有故障應立即修理,確保車輛技術狀況完好。

5.3行程完畢

5.3.1做好車輛的清潔衛生,關閉電源,推進空擋位置,拉緊手剎,取下點火開關鑰匙。

5.3.2要按照“行車前安全檢查”的檢查項目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有故障應立即報修,確保車輛技術狀況完好。

5.3.3車輛停放好后要做好防火、防盜、防暴、防洪的預防工作。

5.4駕駛員夜間行車

5.4.1按交通法規規定正確使用燈光信號。

5.4.2停車需開小燈,起步前應開大燈,看清路面動態及障礙。

5.4.3夜間行駛速度應比白天適當降低,超車時應在安全的原則下方可超越。

5.4.4會車時如遇到對方車輛不關大燈可閃光示意,必要時靠右邊避讓,不可斗氣開燈,冒險行駛。

5.4.5在有路燈地段時,嚴禁閉燈行駛,在無路燈照明又遇大燈突然不亮應立即判斷右邊障礙情況,靠右邊停車,嚴禁摸黑行駛。

5.5駕駛員雨天行車

5.5.1雨刮器必須靈敏有效。

5.5.2降低車速,轉彎要慢,防止側滑。處理障礙要比晴天提前,避免急剎車和打方向而造成剎車單邊和溜滑,并使用“初雨乍晴防路滑、停車避讓用點剎”的操作方法。

5.5.3行進山區遇暴雨,應立即選擇安全地帶停車,防止塌陷和山洪爆發。

5.5.4行駛中留有余地,預防車輛、行人突然橫穿。

5.6駕駛員霧天行車

5.5.1檢查燈光是否完好。

5.5.2能見度在50米以內時,時速不超過30公里;能見度低于30米,則嚴禁出車。

5.5.3視線不清,道路不明,不準冒險行駛和強行超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由專人指揮方才通行。

5.7駕駛員涉水行車

5.7.1駕駛車輛須要涉水或車渡時聽從指揮。

5.7.2涉水前,必須探明水情及路況,不得冒險盲目通過。

5.7.3涉水時,應保持低速、平穩、背力行駛,不準停車和急打方向。

5.7.4涉水完畢,用低速行駛并輕踏剎車,待蹄片磨干、剎車有效時方可正常行駛。

5.8駕駛員行車故障及事故處理

5.8.1車輛在途中發生故障時。應停靠在寬闊的地段或緊急停車道,車后按規定距離設置警示標志牌,同時立即疏散乘客下車至安全地帶,講明車輛故障原因、對乘客進行有效管理,并及時報告和妥善處理相關事宜。

5.8.2及時搶救傷員。汽車行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應立即停車,迅速觀察事故現場。先檢查是否有人遭受傷害,如果受害者已死亡,則不應搬動,注意保護事故現場,用東西將尸體遮蓋起來,待交通管理人員來處理。受害者是否確認死亡,必須抓緊時間診斷,以免一些休克、假死的人因誤認為死亡而延誤搶救的時機,造成真的死亡。死的主要判斷標準包括心臟是否停止跳動、呼吸是否停止、瞳孔是否失散。當對受害者是否死亡無把握時,應將其作為受傷者來搶救。搶救受傷人員(包括自己受傷)的第一步是止血,特別是動脈血管有出血處時,應立即止血,然后再送醫院,簡單的止血方法是用大拇指或食指用力壓住出血處的上端動脈,直至停止流血或流血較少時為止,然后再用干凈的毛巾、布條之類的東西將該處綁緊。有受傷人員時,要及時攔阻來往車輛,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搶救。在搶救受傷人員或送受傷人員去醫院時,必須注意保留現場,設置標記。搶救受傷人員時還應注意不能顧此失彼,在發現一名傷員后,應再檢查一下周圍是否還有受傷的人員,當有多名人員受傷時,應先搶救重傷的人員。

5.8.3及時消除危險因素。交通事故發生后,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事故后的危險因素,如: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牌,同時使危險品停止外溢、禁止明火接近燃油等有可能會引發二次事故的危險因素。若車輛在行駛中發現火災苗頭或發生火災,應立即停車,駕駛員要全力合作開啟車門或砸碎車窗玻璃,及時撤離至安全地帶,同時關閉車輛總電源、燃油油箱(或CNG汽瓶)開關等,并有組織地開展自救火災。

5.8.4及時報案。故障或事故發生后,駕駛員應該親自或請其他人及時向有關部門報案,如:電話122、120、119等和公司安全科、保險公司。報案時要講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車號、傷亡程度和損失情況等,以便有關部門及時處理。

5.8.5保護現場。現場的范圍通常是指車輛采取制動時的地域至停車的地域,以及受傷害的對方所行進、終止的位置。簡單保護現場的方法包括:在事故區域周圍擺上小石頭;用繩索攔圍等。保護現場時,應根據事故性質和交通情況,靈活處理。如果在交通要道上發生小事故,就不應當為了保護現場而封閉交通,那樣造成來往車輛的停駛損失,會遠遠超過事故本身的損失。

5.8.6保留證人和證據。發生嚴重或重大事故后,駕駛員應及時注意事故現場的見證人和證據。見證人,是指目擊事故發生的人。證據是指事故現場的物件,一般包括障礙物、車輛等。駕駛員應請目擊事故的人作證人,如果證人有事不能停留時,可將其姓名、住址記下。駕駛員要注意不得讓事故現場的物件被移動和失落。注:“及時”:應根據事故現場的具體情況而定或同步進行。

5.9駕駛員在駕駛客車時必須做到“十不準”

5.9.1不準無證駕車;

5.9.2不準超時疲勞駕駛、超速行駛或讓車不讓速、讓速不讓道;

5.9.3不準酒后駕車或在行車前12小時內從事影響休息的娛樂活動;

5.9.4不準駕駛檢測不合格的車輛或不能正常使用消防設備的車輛上路;

5.9.5不準強行超車,在彎道、坡道、橋梁、繁華路段嚴禁超車;

5.9.6不準在雨霧視線不清的情況下冒險開車;

5.9.7不準車輛涉水或過車渡時涉險載客通過;

5.9.8不準駕車時打電話、帶耳塞聽音樂或穿拖鞋、高跟鞋、赤腳、赤背駕車;

5.9.9不準擅自將車交給他人駕駛;

5.9.10不準隨便亂停車上、下客。

5.10其他要求

5.10.1必須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接受社會監督,熟悉道路客運規章制度,以及駕駛員職業道德要求和標準。?

5.10.2嚴格執行公司管理若干規定,無條件接受公司路檢路查。

5.10.3每位駕駛員應講政治、守原則、顧大局,自覺維護公司及自身形象,不應有任何有損于公司形象的言行。

6相關文件:

6.1《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

6.2《員工工作制度》

7記錄:

7.1《車輛日常檢查表》

篇2:機動車駕駛員安全生產責任保證書

第一條為了強化機動車輛運輸安全管理,增強駕駛員的安全責任,有效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發生,保證全院實現安全生產責任目標。根據局、院安委會要求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安全責任落實到人的精神。制定本安全責任保證書。

第二條機動車駕駛員保證自覺履行下列安全行車職責:

1、機動車駕駛員對安全行車負有直接責任,因此必須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觀念,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2、認真學習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局、院各項安全行車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

3、服從調度,聽從指揮,出車時證件攜帶齊全,按派車單執行任務。.

4、認真執行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安全檢查制度。完成任務后及時檢查車輛,并向領導匯報安全情況,及時維護保養車輛,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5、做到文明禮貌,按路線行駛,不搶道,不強超搶會,不開冒險車。

6、通過交叉路口、橋梁、隧道、漫水路段、繁華鬧市、彎道、坡道及危險路面要減速靠右行,注意觀察車輛,行人動態,做到禮讓“三先”。情況不明,不盲目強行通過。

7、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注意勞逸結合,保證駕車時精力充沛,不疲勞駕車,不酒后駕車,不將車交給無照人駕駛,未經單位領導同意,不將車交其他駕駛員駕駛,離開車輛時,要將電路開關鑰匙取下,拉好手閘,鎖好車門。

8、在院內按照指定地點統一停放車輛,不在住宅區等禁止車輛通行、停放的地方行車、停車。

9、加強安全學習,努力提高駕駛水平,積極參加單位、(班組)“安全日”學習活動。

10、保證做到安全行車,圓滿完成生產任務。

第三條單位領導保證為駕駛員提供下列安全服務:

1、督促駕駛員做到定期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對檢查出來的事故隱患,及時安排維修,排除故障,使車況達到安全技術標準。車輛事故隱患不排除,駕駛員有權拒絕出車。

2、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安全行車環境,對駕駛員提出的合理意見,給予采納。

3、不違章指揮。

第四條駕駛員全面履行安全行車職責,全年實現安全行車無事故,駕駛員所在單位根據駕駛員安全行駛公里數,服務質量及盈利等情況,年底獎勵駕駛員100-500元。

第五條酒后駕車、將車交無照人駕駛,安全保衛科有權將其調離駕駛員崗位。如果發生事故,一切經濟損失全部由駕駛員本人承擔。

第六條單位領導違章指揮,駕駛員未加拒絕而開車造成事故,領導與駕駛員負同等責任,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其經濟損失由領導和駕駛員各按50%賠償。

責任書有效日期: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

單位領導(簽字):

駕駛員(簽字):

篇3:駕駛員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駕駛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有關交通安全管理的規章規則,安全駕車。并應遵守本公司其他相關的規章制度。

二、駕駛員須與公司簽訂聘書,聘用條件為:

1、須持有合法的駕駛執照;

2、年齡不超過60周歲;

3、取得道路運輸管理部門頒發的從業資格證;

4、經公司組織對其進行面試、理論和機械常識考核、道路駕駛技術測試合格。

三、駕駛員的管理、宣傳、教育

1、本公司聘用的駕駛員應當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為旅客、貨主提供安全、及時、便捷、舒適的運輸服務。

2、駕駛員應愛惜公司車輛,平時要注意車輛的保養,經常檢查車輛的主要機件。每月到少用半天時間對自己所開車輛進行檢修,確保車輛,以保持車輛的清潔(包括車內、車外和引擎的清潔)。駕駛員發現車輛有故障時要產即檢修。不會檢修的,應立即報告管理人員,并提出具體的維修意見(包括維修項目和大致需要的經費等)。未經批準,不許私自將車輛送廠維修。

3、駕駛員對自己所開車輛的各種證件的有效性應經常檢查,出車時一定保證證件齊全。行車里程超過四小時的,須配兩名駕駛員,駕駛員連續駕駛不得超過四小時。

4、公司將不定時、經常性的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業務知識和操作規程培訓和考試,考試不合格的,不得上車。

四、凡我公司聘用的駕駛員,須遵守《安全行車十一條禁令》禁令,違反者一律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