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科標本接收拒收制度
檢驗科標本接收、拒收制度
第一條 標本接收
由臨床護士將臨床各種標本送到檢驗科標本接收處,臨床護士和標本接收員 共同核對無誤后接收。
第二條 標本拒收
以下情況標本將被拒收
1.1條碼打印不清、偏位、粘貼位置不對,名字不符。
1.2使用容器錯誤
1.3本該抗凝血液出現凝集
1.4標本采集量不正確
1.5標本采集時間錯誤
1.6未采集具有代表性標本
1.7采集不順利所致標本溶血
1.8過失性采樣:如邊輸液邊在輸液部位近部采血,所致樣品含有大量液體。
1.9標本采集后放置時間過長,影響檢驗結果
2. 被拒收標本首先及時與臨床溝通,在拒收標本登記表上登記,為便于管 理,拒收登記表放于各組電腦桌面。
第三條 醫院監管及整改
對護理部、院感科的定期監管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做出整改。
篇2:附院臨床實驗室標本核對制度
附屬醫院臨床實驗室標本核對制度
一、檢驗標本核對制度
1、接受檢驗單時,要查填寫是否規范,查臨床診斷、檢驗標本和檢驗目的填寫是否清楚,查交費手續。
2、采集標本時,要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和檢驗目的。
3、收集標本時,查對科別、姓名、性別和標本的數量與質量。
4、檢驗人員不得擅自更改醫師檢驗申請單的內容。發現錯誤或送檢目的不明確應與申請人聯系,由送檢醫師本人或上級醫師更正或說明。
5、實驗室與臨床各科室協商,對各種標本的采集方法、收集、傳遞與送檢方式、送檢時間、檢驗報告單簽發時間、急診項目的范圍、標本容器(含抗凝管)的供應以及對各項檢驗標本的質量要求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6、對不合質量要求的送檢標本,檢驗人員有權拒收并提出改進意見。
二、病理標本核對制度
1、病理學檢查應同時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請單和標本。
2、認真核對每例申請單與送檢標本的姓名、送檢單位和送檢日期是否一致。發現疑問時,應立即向送檢方提出并在申請單上注明情況。
3、認真查閱申請單的各項目是否填寫清楚,包括一般項目、現病史和既往史以及臨床診斷。
4、認真檢查標本的標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標本的容器上。
5、在申請單上詳細記錄患者或患方有關人員的明確地址、郵編及電話號碼,以便必要時進行聯絡,有助于隨訪患者。
6、臨床醫師采取的標本應盡快置放于盛有固定液的容器內,固定液至少為標本體積的5倍。對于需要做特殊項目檢查的標本,應按相關的技術要求進行固定或預處理。
7、病理醫師只對病理科實際驗收標本的病理學診斷負責。
篇3:醫院檢驗科檢驗標本管理制度(二)
醫院檢驗科檢驗標本管理制度(二)
1.全科人員要十分重視檢驗標本,正確采集、驗收、保存、檢測,避免錯采、錯收、污染、丟失,否則,應追究當事人責任。
2.檢驗標本的采集必須嚴格按照檢驗項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時間、標本類型、抗凝劑選擇、采集量、送檢及保存方式等。
3.接收標本嚴格實行核對制度,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病床號、標本類型、檢驗目的等,所送標本必須與檢驗項目相符。不合要求者退回重送。在核對檢驗標本的同時,應查對臨床醫生填寫的檢驗申請單是否正確,完整,規范,如有不符要求者,應予退回,要求在糾正以后,再予接收。
4.向外單位送檢或接收外單位送檢的標本應專人負責并有專門記錄。
5.急診檢驗標本要及時采集、核對、檢驗、報告。
6.檢測后的各種標本,應保存一定時間。尤其是腦脊液、心包積液、胸腹水液、胃液等標本,檢驗后應保存一周,以備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