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壓機安全操作規程
1、起動前準備
(1)準備必要的測試儀表。
(2)按規定向曲軸箱內盛裝潤滑油。
(3)檢查各連接部位的連接是否堅固。
(4)檢查電路是否正常、接頭是否良好。
(5)盤動飛輪2-3轉,檢查轉動部位有無障礙物,轉動是否正常。
(6)檢查風扇帶張緊度是否適宜。
2、試車的步驟及要求
(1)新修或大修后的機器投入運行須進行試車,試車分空機運轉及負荷運轉兩個步驟,試運轉的目的是考察安裝質量及跑合情況、及時發現與修正裝配中的缺陷。
(2)無負荷運轉應切斷用氣設備,使儲氣罐放空,間斷起動電機2-3次,檢查設備轉動情況是否正常。同時檢查旋轉方向。無負荷運轉持續2-3小時,在此期間應檢查各運轉部位的溫度、潤滑情況、油溫、油壓及設備有否震動和敲擊聲、各磨擦部位情況、堅固件是否牢固,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負荷動轉。
(3)負荷運轉以三個階段逐步升壓方法進行。
第一階段:二級排氣壓力調節至0.3Mpa,運轉0.5小時;
第二階段:二級排氣壓力調節至0.5Mpa,運轉0.5小時;
第三階段:二級排氣壓力調節至0.7Mpa,運轉2小時。
3、每次升壓運轉中,必須按下述內容檢查:
(1)各級吸、排氣閥的工作情況。
(2)各結合部位的密封情況。
(3)各級吸、排氣溫度及壓力情況。
(4)電動機的工作情況。
3、操作注意事項
(1)空壓機因故障停車時,應立即切斷電源。臨時停機時,應先卸掉儲氣罐中的壓力,再進行停車。
(2)檢修后,必須盤車2-3轉,經檢查,確沒有問題,一米內不能有障礙物,方可開車。人員之間做好聯系,遠離旋轉部位,若更換主要零部件或經大、中修后的空壓機。須經空車跑合,方可進行正式運轉。
(3)長期停車時應進行防銹處理。負荷運轉后,檢查潤滑情況。
4、維護保養
(1)日常保養正常運轉期間操作人員應檢查度記錄各部運轉情況、壓縮機進排氣溫度、壓力潤滑油位、油溫、油壓、儀表及安全附件的靈敏度及可靠性、各處連接部件無松動。
(2)每運轉240小時,應檢查進、排氣閥閥片、彈簧等易損件有無損壞、調整皮帶張緊度、向風扇輪軸承加注潤滑脂。
(3)每運轉600小時,清洗消聲過濾器。
(4)每運轉1200小時,檢查氣缸、活塞環、油環、連桿瓦、襯套等磨損情況、校正壓力表及安全閥。
(5)每運轉一年,全面檢修、檢查調整、換油并做好換件及檢修記錄。
篇2:空壓機工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煤礦“三大規程”,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守礦規礦紀,對當班空壓機的安全運行負責。
二、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業務技術培訓,堅持持證上崗,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保安能力。
三、按操作規程規定的程序作業,滿足一線供風需要。
四、嚴守崗位,開機不得離崗,執行交接班制度,保持風機清潔衛生,安全運行,杜絕違章。
五、堅持日常巡視檢查重點部位,(潤滑冷卻系統定時定點檢查)保證風機處于完好狀態。發現風機故障,及時停機檢修處理,避免事故發生。
六、空壓機長時間空運轉時,及時與用風單位聯系停機,減少無功消耗。
七、認真填寫運轉日記及各種記錄。
篇3:空壓機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其它有關規章制度,保證用風地點有足夠的風壓。
2、定期檢查油量,油針轉動部分,電氣部分和冷卻系統,并試驗安全閥是否靈敏可靠。
3、運行中經常注意:電壓表、電流表、風壓表、油壓表、電動機溫度、機器聲響等、發現問題如自己不能馬上處理。要迅速向有關領導匯報。
4、愛護機器設備,做好日常維護,保證工具零件不丟失,不損壞,經常擦拭機器和打掃機房,保證機器和環境衛生。
5、配合維護工做好日常維護檢修工作,確保不漏油,不漏電,認真填寫運行檢修記錄,并按時報送分管領導。
6、嚴守工作崗位,做到崗上交接班,嚴禁脫崗,不得做私活,拒絕非工作人員進入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