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鉗工安全技術規程

鉗工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6 閱讀 8329

1.操作前應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工的發辮必須納入帽內。如果用電動設備工具,按規定檢查接地線并采取絕緣措施。

2.禁止使用有裂紋、帶毛刺、手柄松動等不合要求的工具,并嚴格遵守常用工具安全技術規程。

3.鉆孔、打錘不準帶手套,使用鉆床鉆孔時必須遵守“鉆床”安全技術規程。

4.清掃鐵屑必須使用工具,禁止用手拿及用嘴吹。

5.剔鏟工件時,正面不得有人,在固定工作臺上剔鏟工件,前面應設擋板或鐵絲防護網。

6.工作中注意周圍人員及自身安全,防止工件、工具脫落及鐵屑飛濺傷人,兩人以上工作時要有一人負責指揮。

7.進行設備檢修時,工作前必須辦理《安全檢修證》。進入設備檢修必須事先辦理《進入設備作業證》,進入易燃、易爆設備或設備內有易燃、易爆檢修時,必須事先辦理《動火許可證》。

8.進行設備檢修(檢查)作業時,要辦理“設備檢修停送電聯系單”,由電工進行停送電,并按規定采取安全措施。不需經過電工,可由操作人員直接停車斷電的設備,在檢修時,必須在停機、斷電后,閘刀開關處加鎖,或在閘刀開關處掛上‘‘禁止合閘,,的標示牌,必要時設專人監護。

9.清洗設備、工件時,不準用揮發性強的可燃液體清洗零件,如:汽油、苯、丙銅等。必要時應有防火措施。

10.在潮濕地點和陰天使用電氣設備時,經由電工檢查合格才能使用。

11.刮研操作時,工件必須穩固,刮刀不準對人操作。研磨大型曲拐軸、甩頭瓦時,應設保險裝置或墊木或采用適當的安全措施。

12.使用清管器時,應檢查蛇皮管,軟軸及電氣接地良好。清管器連接要緊固,兩人操作開關信號必須明確,互相配合好。清管時不準戴手套。

13.劃線平臺周圍要保持整潔,2公尺內禁止堆放物件。所用千斤頂不準傾斜,底部應墊平,隨起隨墊枕木,其他應遵守千斤頂安全技術規程。

14.工件劃線時應支牢,支撐大件時,嚴禁將手伸入工件下面。必須時用支架或吊車吊扶,當日不能完成者,應做好防護。

15.劃線所用紫色酒精,在三公尺內不準有明火,或放在暖氣、火爐上面烘烤。

16.使用倒鏈、千斤頂等小型起重設備時,必須遵守《起重工安全技術規程》。

17.用人力搬移物體時,要統一指揮,穩步前進,口號一致。吊運重型機件時,應嚴格遵守“起重搬運安全技術規程”

18.檢查拆卸或裝配工作中間停止或休息時,零件必須放穩妥。

19.高處作業及使用梯子作業時,應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和“使用梯子安全注意事項”執行。

20.機器設備試車前,先檢查機器設備各部裝備完好。檢修人員撤離現場后,辦理停送電聯系手續,方準送電試車。試車中不準調整、接觸轉動部分。冬季試車或使用完設備后,應把水放掉及采取防凍措施。

21.工作完畢或因故離開崗位,必須停車斷電。

22.在交叉和多層作業時,應戴安全帽并注意統一指揮。安裝拆卸大型機械設備時,要和起重工密切配合,并聽從統一指揮。

23.高空作業所使用的工具(各種扳手、管子鉗、撬棍等),必須用繩栓住或其他防護措施,以免失手掉落傷人。扳手與螺帽必須相符,用力要適當防止滑倒。

24.在有易燃、易爆氣體區域內工作時,應盡量避免因撞擊而產生火花。

25.在設備容器內部檢查時,應做好各種準備,按“檢修置換規程”置換合格后,才能工作。必要時要戴好防毒面具,外面設人監護。

篇2:外鉗工崗位安全責任制

1、負責外鉗的操作,內鉗工不在時頂其崗位。

2、負責貓頭絞車和轉盤傳動裝置及護罩的檢查、保養和清潔工作。

3、負責井口工具(吊卡、卡瓦、安全卡瓦、鉆頭盒、防噴盒)、提升短節、配合接頭、內防噴工具、鉆臺手工具的準備及檢查、保養和清潔。

4、負責外鉗和氣動(液壓)絞車的檢查和維護保養。

5、負責鉆臺欄桿、大門坡道、梯子及扶手、安全滑道、升降機的固定與清潔。

6、負責鉆臺上下及鉆臺偏房的衛生與環境保護工作。

7、協助副司鉆、井架工、內鉗工搞好設備修理和保養。

8、負責絲扣油的補充和更換,起鉆時負責排好鉆具,下鉆時負責鉆具螺紋清潔并涂好絲扣油。

9、負責做好起下鉆及接單根時的接頭、提升短節、安全卡瓦、卡瓦、鉆頭、手工工具和各種繩套的準備工作。

10、負責起下鉆中鉆具質量的檢查。

篇3:內鉗工崗位安全責任制

1、負責內鉗的操作,井架工不在時頂其崗位。

2、負責絞車、輔助剎車及各護罩的檢查、保養和清潔工作。

3、負責水柜(水罐)和循環冷卻水泵及鉆臺各氣、水、液壓油管線的檢查與清潔。

4、負責內鉗和液氣大鉗的操作、保養和清潔;做好起下鉆、接單根的準備工作。

5、負責鉆井參數儀、指重表、立壓表的檢查、保養和清潔工作。

6、負責大繩、排繩器、死繩固定器及起下鉆鉆具的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

7、負責填寫鉆臺設備運轉保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