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焊工操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氣焊工操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3830

1、氣焊工須持特種作業證上崗,作業證過期未年審的不準施焊作業。施焊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2、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并在施焊部位配備滅器材。

3、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4、必須在易爆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

5、乙炔氣瓶必須裝減壓閥和防回裝置,乙炔氣瓶與氧氣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m,嚴禁平放、曝曬、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禁用明火。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6、氣瓶的購運,儲存和領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經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象。

7、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

8、作業結束,應將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著火危險方可離開。

篇2:電氣焊工施工操作安全規范

第一條電氣焊工上崗必須具備上崗資格。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否則不得進行有關焊接、切割工作。

第二條工作前要穿戴好防護用品,并對工具、設備、工作場地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工作。

1、確保電焊機接地絕緣性及各節點接觸良好,并設有防護罩。

2、禁止使用無絕緣的電焊鉗。

3、氣距各氣閥靈敏可靠,各連接處不漏氣,射吸能力良好方可使用。

4、在潮濕的地方工作要有絕緣措施。

第三條合閘或拉閘時,帶干燥手套,并站在一側,防止觸電或弧光燒傷。

第四條凡有液體壓力、氣體壓力、帶電的設備和容器,不進行處置,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禁止焊接。

第五條不準焊接密封容器。

第六條一般不準在汽車、拖拉機等機動車輛上進行焊接。

第七條在金屬容器內焊接應設監護人。

1、保持容器通風。

2、防止觸電。

3、必須采用24伏或36伏的行燈照明。

4、嚴禁將漏乙炔氣的焊割炬或乙炔帶入容器內,防止混氣體遇明火引發爆炸。

第八條禁止在儲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間和場地進行焊接。

第九條有可燃易爆物品附近焊接時,要確保安全距離,采取安全措施。一般原理可燃物品5米以外。(必要時應取得要防部門的同意和配合)

第十條使用氧氣瓶和乙炔瓶時不能同車拉運,距離保持應在5-10米,據明火不少于10米,乙炔瓶不能斜放、平放、不能暴曬。

第十一條裝表、開啟氣瓶時,操作者頭身應偏離氣表,以防表射出傷人,開啟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第十二條焊距和各距各氣體通路不許沾油污,以防氧氣遇油燃爆。

第十三條在40mm以上開內孔時,應先鉆孔再切割。

第十四條高空作業時,應遵守高空作業規定,利用必備的防護用品(安全帶、安全帽)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確保人身安全,高血壓、心臟病電氣焊工不得進行高空作業。

第八條電焊機不許超過空載額定電壓,當焊機與網絡電源接通時,人體不能接觸帶電部分。檢修焊接時必須切斷電源。

第十五條電焊工具要定期維護保養,安全保密,不得隨意借給他人使用。

第十六條工作完畢后及時關閉電源,收好把線,盤好氣帶,清理現場,確認現場無明火和可燃物,方可離開。

篇3:氣焊工操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氣焊工操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氣焊工須持特種作業證上崗,作業證過期未年審的不準施焊作業。施焊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2、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并在施焊部位配備滅器材。

3、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4、必須在易爆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

5、乙炔氣瓶必須裝減壓閥和防回裝置,乙炔氣瓶與氧氣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m,嚴禁平放、曝曬、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禁用明火。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6、氣瓶的購運,儲存和領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經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象。

7、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

8、作業結束,應將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著火危險方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