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鎂合金安全生產防范措施

鎂合金安全生產防范措施

2024-07-17 閱讀 2155

隨著鎂合金點火的臨近,我公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要求,針對安全生產的特點,在抓好生產運行的基礎上,強化現場管理和安全監督,精心組織、積極籌備、消除隱患,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做好點火前的準備工作工作,確保了員工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生產安全及清潔生產等具體措施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保證體系

在公司的領導下,建立以鎂合金車間主任柴樹森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的保證體系,詳見附表1。設一名全面負責安全的專職安全員負責安全生產的具體工作,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行使安全否決權。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

根據公司實際需要我公司共建立了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裝置和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勞保用品管理制度等119項制度。

三、?安全教育培訓

全員進行了三級教育培訓、應急救援培訓(一氧化碳中毒、火災救援逃生、外傷基本救援等)、崗前安全技能培訓等

四、?崗前職業健康體檢

2014年1月4日至6日,鎂合金車間人員分三批在棋盤井二醫院進行了崗前職業健康體檢,并于1月9日取回體檢報告。

五、?安全設備設施

一氧化碳探頭4個、壓力表6塊、警示標志30塊、安全閥4個等,并校驗隨時能投入使用。

六、應急救援器材和消防器材

配備了干粉式滅火器35個(其中35公斤3個、8公斤12個、4公斤20個),配備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各一套、防毒面具5套、長風管等,應急藥品若干。

七、生產現場安全防護措施

1、管道置換措施

已準備好氮氣隨時可以進行置換

目前閑置的管道防范措施

目前部分不需要的管道已全部打好盲板,以防煤氣泄漏。

3、防止高處落物傷人措施

a、?地面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b、?高處操作人員使用的工具、零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可隨意丟扔。

c、?在高處作業人員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面的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靠近工作的地方停留。

d、?構件或其它物品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只有在確認安全可靠后,操作人員才能離開施工現場。

4、防止觸電措施

a、施工現場電氣線路和設備由專人負責安全、維修和管理,嚴禁非電工人員隨意拆改。

b、施工現場架設的低壓線路不得用裸導線。所架設的高壓線應距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7m以上。

c、各種用電機械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手持電動工具必須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d、在雨天或潮濕地點作業的人員,應袋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大風、雨后應對供電線路進行檢查,防止斷線造成觸電事故。

5、防止高處墜落措施

a、操作人員在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底用。

b、在高處使用撬杠時,人要立穩,如附近有腳手架或已安裝好的構件,應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棍插進深度要適宜,漫漫用力,不能急于求成。

c、雨雪天氣高空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并急時清除積水。

d、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從事漏天高空作業。

e、登高用的梯子必須牢固,梯腳底部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

f、操作人員在腳手板上行走時,思想應集中防止踏上探頭板或踩空。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措施

a、電工維護班,應持證上崗,建立用電安全責任制。

b、配電室、現場的開關箱、開關柜應加鎖,在電氣設備上明顯位置設置“有電”警示牌。

c、配電室附近設有1211型滅火器兩臺,室外附近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d、配電實行“一機一閘一保護”嚴禁“一閘多用”。

e、配電室內配備足夠的絕緣手套、絕緣桿、絕緣墊等安全工具。

f、配電設施應接地或接零保護,并設雨罩,以及防受潮漏電傷人,不定期檢查設備及接地裝置,發現異常急時處理。

g、嚴禁非電工拆裝電氣設備,嚴禁亂接電源。

h、電纜、電線隨時檢查絕緣情況,有殘破口急時處理好后才能使用。

r、電纜深不小于0.8米,并鋪磚砂加以保護。

z、進行用電安全教育,使工人充分認識電的危險性、厲害性,嚴禁觸摸帶電設備。

7、防火安全措施

a、現場已班長帶頭成立防火管理小組,并設專人負責。制定嚴格的防火管理制度,定期檢查制度的實施情況。

b、生產現場在醒目的位置配備齊全的消防設施,定期檢查其完整性,確保事故發生時可有效的發揮作用。

c、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防火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d、生產現場禁止吸煙。

e、化學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必須是耐火建筑,通風好,門向外開,且室內嚴禁吸煙。

f、現場用火、用氣(電)焊一律向安全人員申請并開作業票。明火作業要設專人管理,嚴格執行動火制度。焊接場地周圍5m以內嚴禁堆放易燃品,用火場所要準備好消防器材、器具,備足消火栓,并應經常檢查器具完好情況。

h、各種可燃材料不準堆放在配電箱、電焊機、變壓器和電動工具周圍,防止材料長時間蓄熱自然。

I、焊接機械的操作工棚不得使用易燃材料搭設,其周圍也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z、氧氣瓶不應放在陽光下爆曬,更不能接近火源,還要防止機械油落到氧氣瓶上。

k、高空焊接時,如下方有易燃易爆物,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焊接,焊接剩余的焊條頭不得隨意下丟。

8、機械設備安全管理措施:

a、?制定具體、切實可行的設備安全管理措施,并設專門設備管理員對設備進行管理。

b、?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應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c、?設備進場后,有專業人員進行調試,以保證正式使用時安全、可靠、有效。

d、?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保養,發現異常及時進行維修。

e、?設備狀態應掛牌明示,如“完好”、“待維修”、“正在修理”,以防誤用非完好設備發生事故。

機械設備的使用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八、臨時用電安全防護措施

1.電工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電源、電路等供電系統,按規程操作用電設備。在雨天應提前做好防護措施,每天檢查供電設備的運轉和線路情況,避免其損壞和漏電。

2.必須堅持一機一閘用電和下班斷電的原則,不得將供電設備交于他人看管。

九、?突然停電操作和一氧化碳中毒應急救援

1、公司一旦發生突然停電事故,將造成全廠運轉設備停運,所有監視儀表失電,同時也勢必影響到爐體內部燃燒,若處理不及時或不能正常做好善后燜爐工作,將造成爐體損壞,殘余煤氣進入爐膛可能引起二次燃燒及爆炸事故的發生,導致現場人員的中毒、燒傷,嚴重導致現場人員傷亡,根據現場情況具體操作如下:

a、關閉煤氣、空氣總閥及支管閥;

b、關閉爐前支管閥閥

c、關閉空氣風機進出口閥;

做好啟爐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煤氣泄漏事故現場崗位處置方案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本工廠的煤氣泄漏事故主要發生于煤氣使用崗位,引起泄漏的主要原因有:

煤氣輸送管道系統、閥門等處的泄漏。使用作業區防護不當造成煤氣泄漏。

(2)危險源監控

a.在煤氣輸送管道處、使用裝置上,安裝一氧化碳泄漏報警儀,實現現場報警并遠傳至DCS報警。

b.作業崗位人員持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每30分鐘進行一次泄漏巡查,實時監測作業場所的煤氣含量。

(3)事故預防措施

a.建立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設置專人管理,加強對設備隱患的排查,加強對管道、設備隱患的排查;

b.制定煤氣泄漏應急預案、設置應急器材。并保存完好。

c.定期演練預案,員工在事故狀態下能熟練應急。逃生。

預警行動

當發生煤氣泄漏事故,作業場所煤氣含量已經超過規定限值的,現場第一發現人立即向崗位負責人和調度室報告事故情況,同時向崗位人員發出預警。

?2014年1月11日

篇2:鎂合金壓鑄工藝安全操作要點

鎂合金壓鑄工藝、安全操作要點

1、壓鑄工藝

鎂合金的壓鑄工藝同其他合金的壓鑄工藝相似,但是由于鎂合金的不同特性,在壓力、速度、溫度及涂料的應用上又有著不同的地方。

1.1壓力

鎂合金壓鑄分熱室和冷室兩種形式,壓鑄時壓力也不同,熱室機的壓射比壓在40MPa左右,冷室機的比壓要高于熱室機,通常的比壓在40-70MPa。

另外重要的一點是增壓建壓時間,由于鎂合金的凝固潛熱低,鎂合金在模具內的凝固時間要比鋁合金的短的多,如果增壓時間太晚的話,澆口和型腔的金屬液已經凝固,增壓也就失去意義。所以建壓時間是衡量鎂合金壓鑄機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大部分壓鑄機的增壓建壓時間都在60ms以上,這時澆口的鎂合金已經凝固,增壓的壓力無法傳到模具型腔里面,優秀的壓射系統建壓時間通常在20ms以內。

篇3:鎂合金熔鑄過程中應采取安全措施

由于鎂合金具有比強度高、導熱導電性、電磁屏蔽性、阻尼減震性及環境相容性等優點,被譽為“21世紀綠色工程材料”,在汽車工業、電子通訊、國防軍工等領域有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但是,由于鎂合金的特殊化學性質,鎂極易氧化,如果在熔煉鑄造過程中采取措施不當,當反應激烈時有燃燒和爆炸的危險,不安全,近幾年,在熔煉鑄造或壓鑄過程中發生爆炸的事故頻頻見諸報端。因此,發展鎂材生產必須首先解決鎂合金熔鑄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1.加強各個環節的隔絕保護

應嚴防液態金屬與水接觸,如果冷卻水落入結晶槽內或液態金屬滲漏出來與水相遇,將有爆炸危險。鎂合金熔液在任何環節出現熔劑或保護性氣體對鎂液體保護不嚴,都極易引起鎂液的燃燒、飛濺甚至爆炸等,因此應注意熔劑或保護性氣體的使用,特別是在添加熔劑、扒底渣、倒爐、鑄造等環節。例如在鑄造過程中,用SO2氣體保護時,要防止液態SO2落到金屬液面上。對鎂合金熔爐和靜置爐的各個流口,要嚴加看管,不允許跑漏金屬,為確保安全,可適當增加冷卻裝置。應密切觀察,發現個別地方出現氧化燃燒時應及時撒上溶劑進行撲滅。有條件的應配備專用滅火裝備,如從美國進口的專門用于撲滅鎂合金火災的D級滅火器(該滅火器是美國專門為海軍研制的用于撲滅金屬鋰、鈣、鎂等火災,目前國內尚無企業生產),嚴禁將一般的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及CO2滅火器等用于鎂合金滅火。

2.控制使用材料質量

大多數熔鹽都有潮解性、吸濕性,裸露在空氣中易受潮,有的化工材料還含有結晶水,在工藝過程中,液態金屬直接見水就產生飛濺性爆炸,因此熔劑和原料在加入前應加熱烘干,是十分必要的,如有的單位規定鎂錠應預熱到150℃方可加入。精煉或保護性氣體應干燥純凈。國內某鎂廠曾發生過因保護性氣體使用不當而在鑄錠時引起熔體爆炸的重大傷亡事故。

對廢料的控制,要求鎂合金碎屑必須保持干燥,不得有水、油、乳液或為化學試劑所污染,不得混入較多的鎂合金粉塵,以免熔化時引起爆炸。鎂合金熔煉時最好采取機械化裝料,凡是裝爐的爐料,只有經過充分地預熱干燥后方可裝入;所加入的元素或中間合金,所含水分必須符合規定。例如,對MnCl2,加入前需要進行必要的烘烤,脫去結晶水,又如,含氯鹽的渣質鎂—鋯中間合金,極易吸水,加入前需要充分進行預熱干燥。

3.加強制度建設及人員和工具設備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對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使其能夠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正確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操作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在使用前也要預熱干燥,用鐵管焊成的工具把,不允許有燒穿的地方,否則管子里灌進金屬就會造成燒傷事故,同時對設備應經常進行檢查,防止漏水、漏油,對密封熔煉的應經常檢查其密封效果。

2003年4月3日國內某鎂合金壓鑄廠發生了1起爆炸事故,起因是在壓鑄生產過程中,由于冷卻錘頭的循環水泄漏后與高溫鎂液接觸發生反應引起爆炸,在壓室處引起燃燒,爆炸產生的氣浪一方面從注料筒倒灌回熔爐泵料室將熔爐密封蓋掀翻沖開(變形不能使用);另一方面,直接將十幾米外的玻璃窗沖破,卷簾門掀爛,爆炸產生的火焰直接將十幾米外的窗戶沖向天空,爆炸的聲音在幾百米外都能聽見。由于操作工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在指定區域進行操作,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熔爐和壓鑄機均是鎂合金生產專用,質量較好,不僅沒有損壞引起更大的爆炸,還有效擋住了飛濺的鎂液;操作工也沒有慌亂,按照平時的訓練,進行了搶險工作:立即打開D級滅火器撲滅了明火,打開卷簾門并切斷了設備電源,關閉冷卻水,用備用的熔爐蓋將被倒灌的氣浪沖開蓋子的熔爐蓋上,整個搶險工作僅僅進行了2分鐘,明火很快撲滅,氣浪也充分排了出去,從而杜絕了事故的發生。

由此可見,壓鑄機和熔爐質量較好,配套消防安全措施到位及人員的較高素質是阻止發生毀滅性連壞爆炸事故的關鍵,從而有效防止了事故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