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上報責任追究管理規定
1.管控目的
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工傷認定、上報、劃分標準、責任追究、執行監督管理工作,使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適應公司管理需要。
2.適用范圍
公司內生產車間及職能部門。
3.管控對象
3.1工傷認定;
3.2安全事故上報;
3.3安全事故劃分標準;
3.4安全事故責任追究;
3.5安全事故責任執行監督。
4.管控內容
4.1工傷認定
工傷認定論據為國務院最新修訂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
4.1.1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4.1.1.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4.1.1.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傷害的。
4.1.1.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1.1.4患職業病的。
4.1.1.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1.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4.1.1.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4.1.2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4.1.2.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4.1.2.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4.1.2.3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4.1.3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4.1.3.1故意犯罪的。
4.1.3.2醉酒或者吸毒的。
4.1.3.3自殘或者自殺的。
4.2安全事故上報
4.2.1安全事故上報程序
4.2.1.1車間(部門)在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半小時內通知公司生產安全部,并保護好事故現場,以確保事故調查原因分析的真實性。
4.2.1.2車間(部門)在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進行完全、詳實的自行調查分析(指輕微傷及輕微傷以下事故),如須報工傷,到生產安全部領取《職工工傷事故上報表》,經生產安全部確認后,在24小時內將工傷報表上報人力資源部工傷保險管理崗,3日內將事故調查報告上報生產安全部。
4.2.1.3生產安全部接到事故報警后,立即上報公司領導,并赴現場組織事故調查。
4.2.1.4事故調查報告
4.2.1.4.1根據事故調查情況,輕傷(含輕傷)以下安全事故由公司生產安全部于5個工作日內將事故調查處理報告上報公司總經理,10個工作日報生產安全部。
4.2.1.4.2重傷(含重傷)以上安全事故由公司生產安全部于15個工作日內將事故調查處理報告上報至公司總經理。20個工作日上報至生產安全部。
4.2.1.5發生人身死亡事故,以及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重大人身傷害但未致人身死亡的惡性事故。
4.2.1.5.1由事故發生車間(部門)立即口頭報告生產安全部,由生產安全部立即口頭上報至公司領導并于當日以書面形式將事故經過上報公司總經理和生產安全部。
4.2.1.5.2生產安全部直接或安排其他負責人立即口頭上報縣級安監、公安、工業辦公室、質監等相關政府主管部門。
4.2.1.5.3生產安全部并于當日內以書面形式將事故調查情況以簡要報告的形式上報政府相關主管部門。
4.2.2責任追究
4.2.2.1凡安全事故發生后不按時上報的,按相應事故處理標準的2倍處理責任車間(部門)和車間(部門)負責人及直接隱瞞責任人;遲報超過48小時的,按瞞報處理。
4.2.2.2凡安全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的,按相應事故處理標準的3倍處理相應責任車間(部門)和車間(部門)負責人及直接隱瞞責任人。
4.2.2.3凡在事故調查過程中作偽證及提供其他不真實情況影響調查的,按事故直接責任人標準進行相應處理。
4.2.2.4因隱瞞事故而導致受傷者所產生的醫藥費用或法律糾紛,一律由隱瞞事故的車間(部門)負責人完全承擔。
4.3安全事故劃分標準
4.3.1僥幸事故指發生了安全事故,但未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和其它損失,或損失很小。僥幸事故分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電氣安全僥幸事故和其它僥幸事故。
4.3.2輕微傷害事故,指損失工作日低于30日且醫療總費用在200元(含200元)以上的失能傷害。
4.3.3輕傷事故,指損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傷害。
4.3.4重傷事故,指相當于表定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105日且醫療總費用在1萬元(含1萬元)以上的失能傷害。
4.3.5一般傷亡事故,指在事故中造成1-2人死亡或3人(含3人)以上重傷的事故。
4.3.6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3.7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3.8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篇2:生產安全事故上報制度
一、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生以下安全事故應及時上報公司有關領導及建設單位和相關部門.
1.施工中出現安全異常,經提出后,施工單位未采取改進措施或改進措施不符合要求時;
2.對已發生的工程事故未進行有效處理而繼續作業時;
3.安全措施未經自檢而擅自使用時;
4.擅自變更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時;
5.使用沒有合格證明的材料或擅自替換、變更工程材料時;
6.未經安全資質審查的分包單位的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時;
7.出現安全事故時。
二、發生了事故要及時了解掌握情況,向領導和上級部門匯報,并參
加調查分析,弄清原因,查明責任,指出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見。
三、所有事故均應逐級匯報,及時查找因果關系,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件,安全部門應全過程記載存檔,以便工作順利展開。
四、事故發生后,由安全監理工程師會同項目部安全管理負責人共同調查,按實際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報監理組、工作組批準實施。
五、對發生事故隱匿不報者,除進行批評教育外,視情節嚴重,損失大小,嚴肅處理。
篇3:安全事故報告事故上報責任人制度
為了切實搞好學校的安全工作,嚴防事故發生,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創建平安型校園,防止因偶發事件、管理不善或外界人為破壞發生安全事故后,產生慌亂和造成失態進一步惡化,特制一下制度:
一、當周值周領導、值日班主任、值日教師或其他教師發現安全事故后,應在第一時間(十分鐘內)向校長或副校長報告,如因報告不及時造成嚴重后果,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現場人員必須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如因延誤處理事故時機,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凡屬食堂、學生服務中心飲食造成學生中毒事件,必須及時向學校領導報告,學校必須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施救。
四、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造成學生安全事故,必須及時向班主任和學校領導報告,由班主任迅速與家長取得聯系讓其知曉。如果事故較輕,視情況加以適當處理;如果事故較重,則需立即組織人員將學生送往醫院治療。
五、若是班主任工作不力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必須及時向學校領導報告,同時迅速告知家長。如果事故較輕,視情況加以適當處理;如果事故較重,則需立即組織人員將學生送往醫院治療。
六、若是校內設施設備不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知情者必須及時向學校領導報告,由學校通知班主任迅速告知家長。如果事故較輕,視情況加以適當處理;如果事故較重,則需立即組織人員將學生送往醫院治療。
七、凡是在學校由于管理不力出現的安全事故,包括以上各種事故原因,都必須實行上報,并采取積極措施加以處理。要求校內各處室職責人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報校長室,以便及時整改處理。
八、一旦發生事故,按上級相關文件精神處理;成立事故調查組,完成調查事故報告。
九、事故內容要詳細向上級報告應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傷亡情況、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報告人姓名、電話等。
十、學校內發生重大事故,必須如實及時上報安全主管部門,發現如下情況應及時上報上級主管教育部門,不得隱瞞不報、慌亂或者拖延不報。(1)師生中發生重大的傷亡事故。(2)師生中發生食物中毒事件。(3)師生中出現嚴重的違紀違法事件。(4)組織學生集體外出春游活動。
十一、分析事故原因,教育當事人和廣大師生員工,從嚴追究事故責任人的責任,完善安全措施。
十二、對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