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防護材料衛生安全評價規范
1范圍本規范規定了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和防護材料的衛生安全評價。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是指與生活飲用水接觸的輸配水管、蓄水容器、供水設備、機械部件(如閥門、水泵、水處理劑加入器等);防護材料是指與生活飲用水接觸的涂料、內襯等。本規范同樣適用于與飲用水接觸的水處理材料(如水質處理器濾芯、膜組件、活性炭等)的衛生安全評價。2引用資料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生活飲用水檢驗方法規范(20**)3衛生要求3.1凡與飲用水接觸的輸配水設備、水處理材料和防護材料不得污染水質,出水水質必須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的要求。3.2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水處理材料和防護材料應按附錄A和附錄B的規定進行浸泡試驗。3.3浸泡水需按附錄A和附錄B的方法處理。檢測結果必須分別符合表1和表2的規定。表1浸泡試驗基本項目的衛生要求項目衛生要求色增加量≤5度渾濁度增加量≤0.2度(NTU)臭和味浸泡后水無異臭、異味肉眼可見物浸泡后水不產生任何肉眼可見的碎片雜物等pH改變量≤0.5溶解性總固體增加量≤10mg/L耗氧量增加量≤1(以O2計,mg/L)砷增加量≤0.005mg/L鎘增加量≤0.0005mg/L鉻增加量≤0.005mg/L鋁增加量≤0.02mg/L鉛增加量≤0.001mg/L汞增加量≤0.0002mg/L三氯甲烷增加量≤0.006mg/L揮發酚類增加量≤0.002mg/L3.4防護涂料的浸泡水尚需進行下列毒理學試驗3.4.1急性經口毒性(LD50)不得小于10g/kg體重。3.4.2兩項致突變試驗:Ames試驗和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兩項均應為陰性。3.5當用新材料制備輸配水設備、水處理材料和防護材料時,應測定在水中的溶出物及其濃度,并根據國內外相關標準評價其安全性。無標準可依的,按附錄C進行毒理學試驗確定限值。4檢驗4.1所有樣品應檢驗表1的全部項目,并根據樣品的種類、性質按表3確定輸配水設備浸泡試驗增測檢驗項目;按表4確定防護材料浸泡試驗選測檢驗項目;按表5確定水處理材料浸泡試驗選測檢驗項目。4.2與飲用水接觸的防護材料浸泡試驗共進行30天。第1次(浸泡第1天)和第6次(浸泡第30天)的浸泡水檢驗項目為《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表1中“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和“毒理學指標”全部項目以及本規范4.1條中規定項目。其余四次檢驗的項目為表1所列基本項目和第1次檢驗中的超標項目。4.3檢驗方法按《生活飲用水檢驗方法規范》(20**)執行。表2浸泡試驗增測項目的衛生要求項目衛生要求鐵增加量≤0.06mg/L錳增加量≤0.02mg/L銅增加量≤0.2mg/L鋅增加量≤0.2mg/L鋇增加量≤0.05mg/L鎳增加量≤0.002mg/L銻增加量≤0.0005mg/L四氯化碳增加量≤0.0002mg/L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加量≤0.01mg/L銀增加量≤0.005mg/L錫增加量≤0.002mg/L氯乙烯材料中含量≤1.0mg/kg苯乙烯增加量≤0.1mg/L環氧氯丙烷增加量≤0.002mg/L甲醛增加量≤0.05mg/L丙烯腈材料中含量≤11mg/kg總a放射性不得增加(不超過測量偏差的3個標準差)表2浸泡試驗增測項目的衛生要求(續)總b放射性不得增加(不超過測量偏差的3個標準差)苯增加量≤0.001mg/L總有機碳(TOC)增加量≤1mg/L受試產品在水中可能溶出的其他成分根據國內外相關標準判定項目及限值,無相關標準可依的,按附錄C進行毒理學試驗確定限值。毒理學指標應不大于限值的十分之一。5本規范由衛生部負責解釋。6本規范自二ОО一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篇2:學校衛生安全飲用水巡查制度
1、學校毛偉名老師負責雙才小學的飲用水衛生監督巡查工作。
2、發現飲用水污染出現時應及時向學校和中心校報告。
3、當發現飲用水污染危及人體健康,須停止使用時,對污染原因進行查找及時整改恢復供水。
4、飲用水安全管理員每天都應對學校的水源點、供水設備、管道。水池、水缸、開水桶、飲水機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整改。
護國鎮雙才小學
2014年9月1日
篇3:小學飲用水衛生安全制度
進一步加強學校學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學生的飲水安全,依據《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條例,堅持滅“四害”的常規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飲水安全。
二、學校對飲水設施定時進行維護,保證飲水的正常使用,密切關注師生飲用水安全。
三、定時對飲水機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水的干凈和衛生。
四、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做到自帶杯具,保持干凈。不得將個人杯具轉借他人。
五、教育學生不飲生水,提倡喝開水,少喝或不喝飲料。
商橋鎮中心小學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