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梯安全管理維修保養
電梯的正常運行關系著住戶的人身安全,提高電梯維修人員的安全意識,加大電梯運行的管理力度,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才能夠有效保障電梯的安全運行。筆者從加強電梯維修保養與安全管理工作對于防止安全隱患的重要意義著手,針對現階段電梯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工作的現狀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大電梯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工作力度的具體策略,旨在為我國的電梯管理及維修保養工作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電梯屬于高層建筑物當中進行垂直運輸的交通設施,電梯是否能夠安全的運行,關系著一系列的安全問題。要讓電梯正常、安全的運行,就必須要對電梯實施定期的保養維護工作,倘若管理不當,缺少完善的、專業的維修保養工作,就非常容易導致重大的安全事故發生,導致生命與財產都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針對電梯實施規范的管理、預防性的維修以及長期的保養維護,有效降低停梯時間與故障幾率,使得電梯能夠長時間處在良好的工作狀態,是一項至關重要、經常性的關鍵工作。只有電梯的相關維修保養公司與使用公司共同根據國家制定的對應規范,切實落實電梯的安全管理與維護保養工作,才能夠防范于未然,避免不必要事故的發生。
加強電梯維修保養與管理對預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意義
電梯的安全管理與維護保養工作涉及到社會的和諧乃至于整個國家的穩定。而近年來,各地不斷發生的電梯安全事故,必須要引起大家的重視與反思。針對這些電梯事故實施詳細的研究,導致電梯出現安全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含電梯設計與制造方面的缺陷、乘坐人員的錯誤行為、專職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缺失、使用與維護方面的缺失、電梯安裝工作不規范等因素。其中,電梯的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工作不規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謂電梯的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工作,其指的是針對使用中的電梯實施定期的管理與檢查,只要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在沒有出現電梯故障以前就必須實施維修,從而有效避免釀成安全事故。
電梯的使用與保養不當通常包含下面幾種狀況:①使用電梯的公司對于電梯的正常使用與保養工作缺少安全維護方面的認知,缺少一套合理的管理體系;②使用電梯的公司沒有設置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電梯的管理與保養工作;③部分乘客針對電梯內部的設施所造成的損害。
電梯在運行的進程中,運動的零件非常多,正反轉的頻繁啟動,各個位置都在進行著持續的運用,各個零部件之間不斷進行著振動與摩擦,各個機械零件之間的尺寸改變、機械磨損以及電器老化等情況無法避免,所以,電梯在不斷運行的進程中,發生故障的幾率非常高。鑒于此,針對電梯實施定期的維修保養與安全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現階段電梯維修保養與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
在當前高樓大廈高度集中的城市生活當中,電梯具有巨大的運用數量與廣泛的使用范圍,電梯的安全運行關系著億萬人的生命安全,電梯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工作至關重要。然而,當前電梯在管理與維修保養方面仍然普遍存在下面這些不足。
2.1.維修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
部分電梯的維修公司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會在社會當中聘用一些既無資質,也無經驗的工作人員來進行電梯的維修保養工作,導致電梯的維修管理工作存在巨大的隱患。
2.2.維修人員無良好的工作態度
大多數維修人員在自身的潛意識當中,都認為只要電梯沒有發生故障,就不用去進行主動的檢查與維修,其沒有認識到電梯維修保養工作的重要程度,工作中缺少主動尋找電梯安全隱患的警覺性。
2.3.對電梯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
在進行電梯選購的時候,一些開放商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通常會選擇價格偏低的電梯,然而一些價格過低的電梯,其品質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對于電梯的安全運行埋下了隱患。而一些電梯應用公司的領導通常都不重視電梯的安全問題,缺少電梯故障管理制度,倘若電梯發生故障,難以進行及時的救援。
加大電梯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工作力度的具體策略
3.1.建立完善的電梯管理制度
3.1.1.明確電梯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的對應責任主體。電梯是否能夠安全的運行關系到保養、維修、安裝、設計以及制造等各個方面的因素,當電梯投入使用之后,則主要依仗電梯的安全管理以及維修保養工作來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然而,現階段大部分物業管理機構沒缺少充足的管理、維修以及保養能力來獨自承擔這些工作。
3.1.2.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電梯維修保養管理制度。構建規范的制度,將電梯的安全管理、維修與保養納入日常工作當中,使得安全管理與維護工作有章可循、責任明確,從而有效推動電梯安全管理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以及標準化的目標。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的選型、訂貨、安裝、使用、管理、維修以及保養等各個環節實施嚴格的監控。建立完善比如“電梯維修工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章流程”、“電梯安全操作規章流程”等對應的規章制度,同時建立完善的技術檔案制度,使得以后的管理、檢驗、維修與保養工作能夠更好的開展。
3.1.3.觀測電梯的安全操作與管理流程,構建長效的監管制度。充分利用當前高度發展的信息化技術,構建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健全電梯運行管理體系,從而詳細掌握電梯運行情況、維修保養品質、維修保養狀況等。電梯的監管人員針對電梯使用單位、維修單位實施定期的巡視、檢查,只要發現違章的事項,就立即責令其進行改正。針對隱患問題必須要實施嚴格的督促整改,整改完成以后要進行核查,保障整改工作切實有效。
3.2.提升電梯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要想保證電梯正常、安全的運行,不但需要電梯本身的品質與安裝的品質過硬,同時還需要廣大電梯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倘若從業人員自身綜合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當然就難以針對電梯實施精確、細致的維修與保養,這就需要電梯維修保養公司加大對于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力度。一方面,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必須要接受專業的機構實施系統的業務技術教育。通過系統的專業理論與業務技能培訓,并且必須通過對應的技能考試,必須堅持持證上崗的原則。如此,才能夠使維修保養人員在工作當中根據相關的規定來嚴格執行定期的維修保養工作,當電梯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才能夠準確、及時的查找出異常的原因,并且可以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及時的檢修。另一方面,還應當不斷加強維修保養人員的心理素質。針對電梯的維修保養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加強維修保養人員的心理素質,能夠促進他們更好的完成電梯維修保養工作。
3.3.加大電梯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
除了正確的管理、維修以及使用之外,普及電梯安全知識也是降低電梯安全事故發生率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相關機構加大宣傳的力度,不斷提升相關機構的安全意識??梢圆捎眯麄髡疵娴牡湫桶咐⑾嚓P法律法規以及電梯常識等,使得維修、使用、管理這幾個機構能夠提升對于電梯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落實對應的安全責任主體,嚴格根據對應的規章來進行工作,切實落實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電梯維修保養的品質。此外,要切實落實電梯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以及乘坐電梯的安全知識宣傳等工作。一方面,針對電梯管理工作人員實施知識教育,包括:電梯的開梯與停梯方法、電梯困人救助措施、電梯故障及緊急事故保修等。另一方面,則是對電梯乘客宣傳安全的乘梯知識,比如,乘扶梯的時候,雙腳必須要站在黃色安全邊框以內;乘扶梯的時候,手必須握住扶手帶;乘坐電梯的時候,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小孩或者孤寡老年應當在有人陪同的情況下乘坐電梯。
3.4.加強日常對電梯巡檢保養工作
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電梯維修與保養管理制度,是保證電梯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這些制度主要有:電梯維修人員崗位責任制;電梯維修、保養交接班制度;電梯日常維修保養制度;電梯維修人員安全操作規程等。電梯維修人員必須持有勞動行政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并定期參加復審。
綜上所述,只有切實提升社會大眾對于電梯安全使用的主動意識,構建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管體系,加大對于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才可以保障電梯正常、安全、平穩的運行,為人們提供更好的便利服務。
篇2:塔吊施工電梯與物料提升機安全管理辦法
(1)必須購買合格的安全設施產品,嚴禁購買使用假冒偽劣產品。項目部在購買前,向工程管理公司提出申請,經工程管理公司審批后方可購買,購買后的發票,經工程管理公司簽字,方可入帳。
(2)各種安全設施在使用時,必須按有關規定正確使用。安全設施在使用過程中,不經項目安全員同意,不得隨意拆除。
(3)機械設備的使用貫徹誰用誰管,管用結合的原則。大中型機械設備實行定人定機,機長負責制,小型機械實行一人多機。
(4)特種作業人員由公司勞動人事處統一建檔管理,每臺設備需配備足夠數量的操作工,嚴禁無證人員、臨時人員操作,操作工必須定期接受特殊工種的專業培訓,并取得合格證。
(5)嚴格執行操作工持證上崗制,機械操作工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保養規程,要做到正確操作、精心保養、合理使用,認真填寫運轉記錄,并做到“三好”、“四會”(管好、用好、修好;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機械設備不得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違章作業。
(6)機械操作工必須聽從施工人員的指揮,對于施工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和可能引起危險事故的指揮,操作工有權拒絕執行。
(7)機械設備必須經常進行保養,貫徹誰用誰管,以養為主,以修為輔的原則,機械設備的維修由設備租賃公司負責,工程管理公司組織協調。
篇3:大型設備塔吊電梯安全管理辦法
一、管理要求
1.對進場的塔吊,應在充分調研、考證的基礎上,選擇有產品生產合格證,質量可靠、信譽好并有出廠合格證的產品。
2.選擇塔吊安裝、拆除專業隊伍必須持國家住建部或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有效資質、并有較強實力的專業租賃分包隊伍。
3.建立健全總包、分包商塔吊安全管理、維修、操作、指揮人員的“塔吊使用管理崗位責任制”。
4.塔吊的安裝、使用、拆卸等,應嚴遵守各機型《安裝維修使用說明書》中規定和安全操作規程。
5.塔吊的裝拆前應由專業租賃分包編制裝拆措施方案,并經項目總工批準方可實施。對參與拆裝人員要進行仔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遵守裝拆程序,并應有關負責人指揮,機械安全員全程監控。
6.塔吊所有電氣保護裝置和各部位的安全裝置,安裝前均應認真檢查,確認其完整無損、有效時方可安裝,強化安裝過程的監督檢驗工作,確保設備本質安全。沒有保護裝置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設備帶電部分,安裝時應采取安全保護措施,以防發生觸電事故。
7.塔吊安裝完畢后,由安裝單位按規定進行調試。對各部位的安全裝置要進行可靠性檢驗,對整機要進行負荷試驗。全面進行自行檢查驗收,并將安裝調試的數據和驗收記錄歸檔。
(1)在自行驗收的基礎上,由項目部、監理單位組成驗收小組進行復核驗收并按照驗收表格認真填寫驗收記錄。
(2)在復核驗收的基礎上,報請當地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最終驗收,檢查驗收合格的,發給《使用登記證》。不合格的,則發出《限期整改指令書》整改完畢后再進行復驗。
(3)未經當地主管部門進行最終驗收的設備,禁止使用。
二、技術管理
1.塔吊操作單位,應制訂或完善塔吊安全管理實施細則。
2.塔吊應有完整的單機技術檔案。
3.塔吊各部位安全裝置,和重要結構部位應定期檢查檢驗,發現隱患及時消除,不得帶病作業。
4.塔吊操作專業單位,定期組織有關司索、維修、指揮人員學習安全操作規程。
5.塔吊檢修時,其結構、技術參數和電氣控制系統都不得任意修改。其修改時,一定要事先提出修改方案,經主管部門同意、項目總工師批準后,方可修改。其修改部分,應進行性能檢驗,其性能不得低于原設計標準。
6.加強鋼絲繩的檢查管理。鋼絲繩的選用要符合規定,嚴格執行鋼絲繩報廢標準。
7.嚴格索具管理。吊具、吊環、吊扣等應按規定選用材料。嚴禁對釣鉤、吊環等進行補焊鉆孔。釣鉤須加設防脫鉤保險。
三、塔吊操作人員的培訓管理工作
1.塔吊作業人員、安拆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
2.塔吊實行機長負責制和交接班制度,詳細記錄每班檢查和運轉情況。
3.塔吊司機必須聽從地面指揮人員的指揮,聽(看)到緊急停車信號,應立即采取安全停車措施。
4.塔吊司機必須做到“十不吊”。
5.司索工,必須熟悉起重工器具的基本性能和各種吊、索具的最大允許負荷、報廢標準;
熟悉掌握捆綁、吊掛要求和指揮信號;并嚴格執行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其他人員禁止擅自從事捆、掛鉤工作。
6.塔吊指揮人員應經過培訓,熟知起重工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指揮信號。指揮者不得兼作掛鉤工作。嚴證無證、違章指揮。對于高層建筑物,應設上下兩名指揮。指揮人員要用對講機指揮,確保指揮無誤,保證垂直運輸設備安全施工。
7.塔吊操作人員、指揮人員在工作時間,不得無故脫崗。
8.材料吊運管理歸口由項目工程部協調,各分包商須于使用垂直運輸設備前一天16:00點前以書面方式提出申請,填寫塔吊使用申請表,報項目部統一安排。項目安全部監督落,確保設備高效、有序的安全使用。
四、塔式起重機的維護與保養工作
1.經常性保持整機清潔,及時清掃。塔機安裝好后,以及平時維修保養后,后臂上留下的雜物、零碎的配件、工具必須清理,嚴防塔機使用過程中高處墜物的發生。
2.定期檢查各減速機的油量,及時加油。
3.注意檢查各部位鋼絲繩有無松動、斷絲、磨損等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及時更換。
4.檢查制動器的效能、間隙,必須保證可靠的靈敏度。
5.檢查各安全裝置的靈敏可靠性,定期對重要安全裝置進行安全性能效核并作好測試記錄。
6.檢查各螺栓的松緊度,尤其塔身標準節連接螺栓,當每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重新進行緊固。
7.檢查各鋼絲繩頭壓板、卡子等是否松動,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
8.檢查鋼絲繩、卷筒、滑輪、吊鉤等的報廢,應嚴格執行《塔式起重機安?規程》(GB5144-94)和《起重機鋼絲繩保養、維護、安裝、檢驗和報廢》(GB/T5972-2009)規定。
9.檢查各金屬結構件的桿件,腹桿及焊縫有無裂紋,特別應注意油漆剝落的地方和部位,尤以油漆呈45度的斜條紋剝離最危險,必須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時處理。
10.塔身各處的連接螺栓螺母及銷軸等均為專用特制件,任何情況下,絕對不能代用,而塔身安裝時每一個螺栓必須有兩個螺母擰緊。
11.塔身標準節螺栓性能等級為10.9級,沒有標注等級的一律不準使用。
12.檢查吊具的自動換倍率裝置以及吊鉤的防脫繩裝置是否安全可靠。
13.觀察各電器觸頭是否氧化或燒損,若有接觸不良應修復或更換。
14.各限位開關和按鈕不得失靈,零件若有生銹或損壞應及時更換。
15.各電器開關,與開關板的絕緣必須良好,其絕緣電阻不應小于0.5M?。
16.檢查各電器元件之緊固螺栓是否松動,電纜及其它導線是否破裂,若有應及時排除。
17.正確處理好塔吊正常使用和維修保養的關系很重要。根據多個項目的經驗總結,設備在正常使用過程中,讓維修工去跟蹤故障現象,準確發現故障部位后,待工人下班時對設備的故障進行及時處理,涉及到安全方面的故障必須立即停機進行處理,既保證各隊的正常施工,又確保了塔機的安全運轉。
五、塔式起起重機的安全檢查
1.實行層層安全檢查制度:塔吊司機進行日常的簡單檢查;維修人員對整機進行日常的全面檢查;塔吊公司的專業人員負責每臺塔機的周檢、月檢;項目機械員每月對塔吊的安全裝置、重要部件進行重點監控,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確保塔機的本質安全。
2.項目測量組每月必須對塔機的垂直度進行監檢,監測的數據必須記錄歸當。發現異常必須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嚴防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3.塔吊的附著裝置,附墻桿件和預埋件均為重要檢查部位,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六、建立健全塔式起重機安全管理資料
1.基礎資料:基礎設計方案、地耐力測試記錄、驗槽記錄、鋼筋隱蔽驗收記錄、塔吊支腳、基腳螺栓埋設會簽記錄(加固措施、平整度測試記錄)、基礎砼強度試塊報告、基礎安裝驗收表記錄、基礎腳、基腳螺栓進場驗收記錄(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重復利用的基腳和基礎腳螺栓須檢測合格后方可利用)。
2.塔吊安裝前的資料:安裝單位資質、安裝人員資質(安裝人員組織架構、各類人員操作資格證書)、安裝安全協議書、安裝方案、安裝過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安裝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卡、安裝前的安全技術交底。
?3.塔吊進場安裝資料:塔吊的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自檢合格證明、產品說明書、塔吊構件進場驗收記錄、安裝過程的監督檢驗記錄、重大危險源的監控記錄、安裝好后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內部驗收書、塔吊的使用登記、塔機的安全管理制度、塔吊司機、指揮三級安全教育卡、上崗前的安全技術交底、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
4.使用過程管理資料:交接班記錄、運轉記錄、維修保養記錄、檢查記錄、使用過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過程附墻加節驗收記錄、群塔作業方案,防碰撞措施、防雷接地測試記錄、垂直度記錄、重要安全裝置定期效核記錄、塔吊司機、指揮、司索工班前班后安全教育。
5.塔吊拆除資料:拆除方案、拆除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卡、安全技術交底、拆除過程的安全監控記錄、拆除人員的操作資格證書、拆除過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七、塔吊安全管理過程控制
1.塔吊基礎
1.1塔吊基礎腳為塔吊重要部件,必須保證其本質安全,把好進場驗收關,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基礎腳,應使用原廠家提供的基礎腳,且由租賃單位提供基礎腳的產品合格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特種設備制造監督檢驗證明等資料。
1.2塔吊基礎一定要各項目根據不同型號塔吊參數編制有針對性的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指導塔吊基礎施工,確保塔吊基礎安全。
1.3塔吊基礎腳安裝注意事項:
(1)調平;
(2)加固(加固過程中嚴禁在塔吊基腳主弦桿上動電焊,否則會損傷基礎腳),四個腳的水平誤差不能大于2mm;
(3)鋼筋隱蔽驗收;
(4)防雷接地隱蔽驗收(防雷接地電阻不能大于4歐姆);
(5)對四個基礎腳的水平度復測,四個腳的水平誤差不能超過2mm,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6)現場必須制作兩組以上砼試塊,試塊強度必須達到95%以上方可安裝塔吊;
(7)基礎腳上必須套上校正框,方能保證塔吊基礎節的安裝。
2.塔吊結構件及零配件進場驗收
2.1塔吊結構件不能有明顯的變形、損傷,統一刷黃色漆。
2.2重要的安全裝置,如安全限位開關,安全碰鐵必須安全可靠。
2.3塔吊上的易損件,特別是鋼絲繩要更換成合格的新鋼繩。
2.4所有電氣元件必須安裝牢固可靠,接線無松動現象。
2.5塔吊上的電氣設備必須有防雨措施,開關控制箱必須有防雨蓋。
2.6操作手柄上必須裝設有安全回零開關。
2.7塔吊操作室里必須張貼安全操作注意事項和塔吊起重性能曲線表,以便方便塔吊司機安全操作不同型號的塔機。
2.8安裝塔吊前要對塔吊基礎承臺予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安裝。
3.塔吊安裝過程控制
3.1熟悉方案
3.2安全技術交底
3.3安全監控、過程控制
3.4塔吊調試、頂升
3.5自檢、內部驗收、第三方檢測、移交使用。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