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械安全使用保養維修
為了保證起重機械安全可靠的進行生產,需要對起重機械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保養,做到定時檢查和修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才能確保設備和人身的安全。
隨著工業、農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各行各業起重機械的應用越來越多,使得起重作業在現代生產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起重作業是一種事故多發性的作業,如果不重視設備的安全技術檢驗、安全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等,常常會發生設備事故或人身事故。因此起重機械的日常維護保養和安全使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落實到實處。
20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明確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
2.1起重機械的工作特點
統合起重機械的工作特點和工作環境,從安全技術的角度來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特點:
起重機械結構龐大,機構復雜,能完成一個起升運動、一個或幾個水平運動。在作業過程中,常常是幾個不同方向的運動同時操作,技術難度較大。
所吊運的重物多種多樣,載荷是變化的,吊運過程復雜而危險。并且需要在較大的空間內運行,一旦造成事故其影響的范圍也較大。
起重機械暴露和活動的零部件比較多,作業人員直接接觸,存在著潛在的危險,不可忽視。同時作業中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共同進行,所以存在的難度比較大,風險也比較大。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起重機械的安全生產與其工作特點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必須要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2.2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
要安全使用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應加強起重機械的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實現專人管理、持證上崗、按期進行檢驗、按期進行日常的維護保養、以及正確使用等。
2.2.1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方可從事相關工作,應當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和管理制度,保證特種設備安全。
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應當是專職的,不能同時兼職其它工作,而且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程,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應當持證上崗,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在工作前應對起重機械各安全裝置及主要零部件進行仔細檢查,確認靈活、可靠方可使用。
2.2.2起重機械的法定檢驗
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作為特種設備之一的起重機械,要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檢驗,才能確保起重機械的安全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對特種設備進行法定檢驗,是從安全性能方面確保特種的安全使用,也是對使用單位是否落實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安全規定的一種查證。
2.2.3起重機械的正確使用
作業人員在交接班時,要做好交接記錄和運行狀況記錄,在開始操作前,應對起重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消防隊安全隱患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作業人員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在必要的時候設置安全隔離區域,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
作業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按照設備的說明和安全規章制度的規定,正確使用設備,嚴禁對起重機械進行斜拉歪拽等不正確的操作。
2.3.起重機械的日常維護保養
起重機械的運行狀態直接關系到人身及設備安全。因此,做好起重機械的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是確保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之一。起重機械投入使用后,其各機構的零部件會出現磨損,失效等現象。為了保持完好的狀態,提高使用效率和生產效率,延長起重機械的使用壽命,做到安全生產,除了操作人員的正確操作外,還必須要做到日常維護保養,做到按時檢查、定期檢修。
為了確保起重機械的安全運轉,首要任務是做好起重機械的檢查工作,建立檢查制度。檢查制度主要包括日檢查、周檢查、月檢查、半年檢查和年度檢查。
其次,是做好起重機械的潤滑工作,這是維護保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保證起重機械經常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延長起重機械整機和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和確保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起重機械的維護修理制度。對起重機械除了定期檢查和定期潤滑保養外,還必須對起重機械進行維護和修理。對設備的修理主要包括事故性修理、預見性修理和計劃性修理。
筆者通過對起重機械的工作特點和工作環境進行分析,總結了起重機械安全使用需要注意和要確保做到的關鍵點。只要落實好管理制度,做好法定檢驗,以及日常的維護保養,就能確保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
篇2:項目分管經理起重機械維護保養等管理制度
1、貫徹國家和上級有關機械管理的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組織制定實施細則,負責檢查執行情況,加強對機械管理工作的領導。
2、制定機械管理的計劃、目標、措施等,并由領導組織實施。
3、負責對本項目機械管理和維修機構、體制的設置,合理配備有關人員。
4、負責機械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指導,貫徹安全監督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組織機構事故的分析處理。
5、負責組織機械管理人員的技術、業備培訓,不斷提高機械管理人員的素質。
6、組織機械設備的定期綜合檢查,定期向上級匯報機械管理工作情況,提出改進方案和建議。
7、組織機械設備經濟承包和租賃制,推行機械經濟核算,保證完成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8、協助租賃單位對租賃機械的進場、安裝、使用、維修的管理,對租賃機械設備做使用前初驗認可。
篇3:機械設備管理責任人起重機械維護保養等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部門頒發的各項機械設備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負責檢查本項目施工中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落實整改。
2、協助分管經理編制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方案、規章制度。
3、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特種作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考核、復審工作,對違反機械操作規程的作業人員提出處理竟見。
4、嚴格執行公司的機械設備修理、保養、檢查制度,掌握現場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及保養計劃的執行情況,并積極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
5、定期對現場機械設備實行安全運行檢查,切實做好隱患整改工作。
6、負責參與現場中小型機械的入場、安裝、檢測、驗收工作,并做詳細的文字記載。
7、監督檢查機械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工作,落實安全交底、安全檢查、交接班等系列管理制度,認真做好各項原始記錄。
8、積極協助處理現場機械事故,組織落實“三不放過”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