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機械吊裝安全措施

起重機械吊裝安全措施

2024-07-17 閱讀 7420

1、大型起重吊裝作業前應詳細勘察現場,按照工程特點及作業環境編制專項方案,并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其內容包括:現場環境及措施、工程概況及施工工藝、起重機械的選型依據、起重扒桿的設計計算、地錨設計、鋼絲繩信索具的設計選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構件堆放就位圖以及吊裝過程中的各種防護措施等;

2、起重機械進入現場后經檢查驗收,重新組裝的起重機械應按規定進行試運轉,包括靜載、動載試驗,并對各種安全裝置進行靈敏可靠度的測試。扒桿按方案組裝后應經試吊檢驗,確認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汽車式起重機除按規定進行定期的維修保養外,還應每年定期進行運轉試驗,包括額定荷載、超載試驗,檢驗其機械性能、結構變形及負荷能力,達不到規定時,應減載使用;

4、起重吊裝作業人員,包括作業人員、司索指揮、電焊工等均應屬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是經專業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確認可進行起重吊裝作業的人員;

5、起重吊裝“十不吊”:

1)起重臂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準吊;

2)無證指揮、無指揮信號或信號不清不準吊;

3)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裝放過滿不準吊;

4)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負荷,“大件吊裝”無吊裝方案,現場無安監人員“旁站”不準吊;

5)各類吊物上方站人,不準吊;

6)斜牽斜掛、埋入地物、粘連、附著的物件等不準吊;

7)機械安全裝置失靈、帶病時,多機作業無安全措施不準吊;

8)現場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起落點不準吊;

9)棱刃物與鋼絲繩直接接觸無保護措施不準吊;

10)六級以上風不準吊。

6、凡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熟悉起吊方法和工程內容,按方案要求進行施工,并嚴格執行規程規范;

7、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具體分工,明確職責。在整個吊裝過程中,要切實遵守現場秩序,服從命令聽指揮,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8、有吊裝過程中,應有統一的指揮信號,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必須熟悉此信號,以便各操作崗位協調動作;

9、吊裝時,整個現場由總指揮指揮調配,各崗位分指揮應正確執行總指揮的命令,做到傳遞信號迅速、準確,并對自己職責的范圍內負責;

10、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做好現場的清理,清除障礙物,以利操作;

11、施工中凡參加登高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身體檢查合格,操作時系好安全帶,并系在安全的位置。工具應有保險繩,不準隨意往下扔東西;

12、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如冬季施工,應將防護耳放下,以利聽覺不受阻礙;

13、帶電的電焊線和電線要遠離鋼絲繩,帶電線路距離應保持在2米以上,或設有保護架,電焊線與鋼絲繩交叉時應隔開,嚴禁接觸;

14、纜風繩跨過公路時,距離路面高度不得低于5米,以免阻礙車輛通行;

15、在吊裝施工前,應與當地氣象部門聯系了解天氣情況,一般不得在雨雪天、露天或夜間工作,如必須進行時,須有防滑、充分照明措施,同時經領導批準,嚴禁在風力大于六級時吊裝,大型設備不得在風力大于五級時吊裝;

16、在施工過程中如需利用構筑物系結索具時,必須經過驗算,能夠安全承受且經批準后才能使用。同時要加墊保護層,以保證構筑物和索具不致磨損,但對下列構筑物不得使用:

(1)輸電塔及電線桿;

(2)生產運行中的設備及管道支架;

(3)樹林;

(4)不符合使用要求或噸位不明的地錨。

17、吊裝前應組織有關部門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共同進行全面檢查,其檢查內容為:

(1)施工機索具的配置與方案是否一致;

(2)隱蔽工程是否有自檢,互檢記錄;

(3)設備基礎地腳螺栓的位置(指預埋螺栓)是否符合工程質量要求,與設備裙座或底座螺孔是否相符;

(4)基礎周圍的土方是否回填夯實;

(5)施工現場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6)待吊裝的設備是否符合吊裝要求;

(7)施工用電是否能夠保證供給;

(8)了解人員分工和指揮系統以及天氣情況;

(9)其它的準備工作如保衛、救護、生活供應、接待等是否落實。

經檢查后確認無誤,方可下達起吊命令,施工人員進入操作崗位后,仍須再對本崗位進行檢查,經檢查無誤時,方可待命操作,如需隔日起吊,應組織人員進行現場保衛。

18、在起吊前,應先進行試吊檢查各部位受力情況,情況正常方能繼續起吊;

19、在起吊過程中,未經現場指揮人員許可,不得在起吊重物下面及受力索具附近停留和通過;

20、一般情況下不允許有人隨同吊物升降,如特殊情況下確需隨同時,應采取可的靠安全措施,并須經領導批準;

21、吊裝施工現場,應設有專區派員警戒,非本工程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施工指揮和操作人員均需佩戴標記,無標記者一律不得入內;

22、在吊裝過程中,如因故中斷,則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不得使重物懸空過夜;

23、一旦吊裝過程中發生意外,各操作崗位應堅守崗位,嚴格保持現場秩序,并做好記錄,以便分析原因。

篇2:起重機械吊裝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范圍

為進一步加強對起重吊裝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特制訂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全公司各區域內的起重吊裝作業。

2職責

2.1安全處是本制度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對本制度進行修改及本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2相關部門是本制度的協助部門,對自己所管轄區內的起重吊裝作業安全負責。

2.3作業相關人員必須對整個起重吊裝作業過程負責。

3定義

起重吊裝作業:利用各種吊裝機具將設備、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發生位置變化的作業過程。

4起重吊裝作業的分級

起重吊裝作業按吊裝重物的質量分為三級:

a)一級吊裝作業吊裝重物的質量大于100t;

b)二級吊裝作業吊裝重物的質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100t;

c)三級吊裝作業吊裝重物的質量小于40t。

5作業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吊裝機具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5.2吊裝作業人員(指揮人員、起重工)應持有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方可從事吊裝作業指揮和操作。

5.3吊裝質量大于等于40t的重物,應編制吊裝作業方案。吊裝物體雖不足40t,但形狀復雜、剛度小、長徑比大、精密貴重,以及在作業條件特殊的情況下,也應編制吊裝作業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

5.4吊裝作業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經派工部門和安全處/分公司安全生產科審查,報分管經理(或分公司經理)批準后方可實施。

5.5利用兩臺或多臺起重機械吊運同一重物時,升降、運行應保持同步;各臺起重機械所承受的載荷不得超過各自額定起重能力的80%。

6作業前的安全檢查

吊裝作業前應進行以下項目的安全檢查:

6.1吊裝機具引進部門和安全處共同對從事指揮和操作的人員進行資質確認。

6.2派工單位、施工單位進行有關安全事項的研究和討論,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確認。

6.3實施吊裝作業單位的有關人員應對起重吊裝機械和吊具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確保處于完好狀態。

6.4實施吊裝作業單位使用汽車吊裝機械,要確認安裝有汽車防火罩。

6.5實施吊裝作業單位的有關人員應對吊裝區域內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包括吊裝區域的劃定、標識、障礙)。警戒區域及吊裝現場應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護,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安全警戒標志應符合GB16179的規定。

6.6實施吊裝作業單位的有關人員應在施工現場核實天氣情況。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6級以上大風時,不應安排吊裝作業。

7作業中安全措施

7.1吊裝作業時應明確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應佩戴明顯的標志;應佩戴安全帽,安全帽應符合GB2811的規定。

7.2應分工明確、堅守崗位,并按GB5082規定的聯絡信號,統一指揮。指揮人員按信號進行指揮,其他人員應清楚吊裝方案和指揮信號。

7.3正式起吊前應進行試吊,試吊中檢查全部機具、地錨受力情況,發現問題應將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試吊,確認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裝。

7.4嚴禁利用管道、管架、電桿、機電設備等作吊裝錨點。未經有關部門審查核算,不得將建筑物、構筑物作為錨點。

7.5吊裝作業中,夜間應有足夠的照明。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6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

7.6吊裝過程中,出現故障,應立即向指揮者報告,沒有指揮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7.7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許解開吊裝索具。

7.8利用兩臺或多臺起重機械吊運同一重物時,升降、運行應保持同步;各臺起重機械所承受地載荷不得超過各自額定起重能力的80%。

8操作人員應遵守的規定

8.1按指揮人員所發出的指揮信號進行操作。對緊急停車信號,不論由何人發出,均應立即執行。

8.2司索人員應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并及時報告險情。

8.3當起重臂吊鉤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

8.4嚴禁起吊超負荷或重物質量不明和埋置物體;不得捆掛、起吊不明質量,與其他重物相連、埋在地下或與其他物體凍結在一起的重物。

8.5在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鉤防松裝置損壞、鋼絲繩損傷達到報廢標準等情況下嚴禁起吊操作。

8.6應按規定負荷進行吊裝,吊具、索具經計算選擇使用,嚴禁超負荷運行。所吊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起重吊裝能力時,應檢查制動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試吊后,再平穩吊起。

8.7重物捆綁、緊固、吊掛不牢,吊掛不平衡而可能滑動,或斜拉重物,棱角吊物與鋼絲繩之間沒有襯墊時不得進行起吊。

8.8不準用吊鉤直接纏繞重物,不得將不同種類或不同規格的索具混在一起使用。

8.9吊物捆綁應牢靠,吊點和吊物的中心應在同一垂直線上。

8.10無法看清場地、無法看清吊物情況和指揮信號時,不得進行起吊。

8.11起重機械及其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纜風繩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壓輸電線路。在輸電線路近旁作業時,應按規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能滿足時,應停電后再進行起重作業。

8.12停工和休息時,不得將吊物、吊籠、吊具和吊索吊在空中。

8.13在起重機械工作時,不得對起重機械進行檢查和維修;在有載荷的情況下,不得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

8.14下方吊物時,嚴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

8.15遇大雪、暴雨、大霧及6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露天作業。

8.16用定型起重吊裝機械(例如履帶吊車、輪胎吊車、橋式吊車等)進行吊裝作業時,除遵守本標準外,還應遵守該定型起重機械的操作規范。

9作業完畢作業人員應做的工作

9.1將起重臂和吊鉤收放到規定的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應放到零位,使用電氣控制的起重機械,應斷開電源開關。

9.2對在軌道上作業的起重機,應將起重機停放在指定位置有效錨定。

9.3吊索、吊具應收回放置到規定的地方,并對其進行檢查、維護、保養。

9.4對接替工作人員,應告知設備存在的異常情況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10《吊裝安全作業證》的管理

10.1吊裝質量大于10t的重物應辦理《作業證》,《作業證》由安全處負責管理。三級、二級由安全處進行審批,一級由公司分管經理(或分公司經理/制造部長)審批。

10.2項目單位負責人從安全管理部門領取《作業證》后,應認真填寫各項內容,交作業單位負責人批準。對本標準5.4規定的吊裝作業,應編制吊裝方案,并將填好的《作業證》與吊裝方案一并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

10.3《作業證》批準后,項目單位負責人應將《作業證》交吊裝指揮。吊裝指揮及作業人員應檢查《作業證》,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10.4應按《作業證》上填報的內容進行作業,嚴禁涂改、轉借《作業證》,變更作業內容,擴大作業范圍或轉移作業部位。

10.5對吊裝作業審批手續齊全,安全措施全部落實,作業環境符合安全要求的,作業人員方可進行作業。

10.6作業結束后,作業單位將《吊裝作業許可證》交回安全處。否則每丟失一份罰款50元。

10.7分公司吊裝作業許可證的管理由分公司安全員負責。

11考核

11.1凡違反本制度相關規定的扣責任單位安全考核分10分或罰款50-500元。

11.2情節嚴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決定。

篇3:起重機械吊裝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專人指揮,相互配合,確保安全生產;

2、高處作業人員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范;

3、吊機吊裝作業時,臂桿下嚴禁站人和行走;

4、認真檢查吊裝用的鋼絲、滑輪、卡環,嚴格按更新標準及時更新;

5、認真檢查各連接螺栓、鎖軸,發現損壞、疲勞、開裂的要及時更新;

6、要緊固嚴密液壓頂升系統各部分管接頭;

7、拆除影響安全作業的電線,檢查電纜電線的絕緣是否良好;電機接線是否正確。

8、確保安全裝置如起重限制器、高度限制器和吊鉤保險等良好有效。

9、專人指揮,相互配合,確保安全生產;

10、高處作業人員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范;

11、吊機吊裝作業時,臂桿下嚴禁站人和行走;

12、認真檢查吊裝用的鋼絲、滑輪、卡環,嚴格按更新標準及時更新;

13、認真檢查各連接螺栓、鎖軸,發現損壞、疲勞、開裂的要及時更新;

14、要緊固嚴密液壓頂升系統各部分管接頭;

15、拆除影響安全作業的電線,檢查電纜電線的絕緣是否良好;電機接線是否正確。確保安全裝置如起重限制器、高度限制器和吊鉤保險等良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