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全對策措施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
1.鍋爐安全對策措施
1)鍋爐設計;
a鍋爐的設計必須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b鍋爐的設計文件應當經過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經過鑒定合格的鍋爐設計總圖的標題欄上方應當標有鑒定標記;
2)鍋爐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
a鍋爐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造、安裝、改造單位,應當經過國家質檢總局許可。
b鍋爐的維修單位,應當經過省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許可,取得許可證后方可從事相應的活動。
c鍋爐的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鍋爐的安裝、改造、維修情況,以書面告知鍋爐所在地的市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
d鍋爐的制造、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有資格的檢驗員,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監(jiān)督檢驗,經監(jiān)督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或者交付使用。
3)鍋爐使用
a鍋爐使用單位應當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
b鍋爐使用單位應當建立鍋爐安全技術檔案
4)鍋爐檢驗
在用鍋爐應當進行定期檢驗,以便即使發(fā)現(xiàn)鍋爐在使用過程中潛伏的安全隱患及管理中的缺陷,進而采取應對措施,預防事故發(fā)生。
鍋爐定期檢驗工作應當由經過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有資格的檢驗員進行。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界滿前一個月,向鍋爐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5)安全閥
a每臺蒸汽鍋爐應當至少裝設2個安全閥(不包括省煤器上的安全閥)對于額定蒸發(fā)量小于等于0.5t/h或者小于4t/h且裝有可靠性的超壓連鎖保護裝置的蒸汽鍋爐,可以只裝設一個安全閥。
b蒸汽鍋爐的可分式省煤器出口處,蒸汽過熱器出口處、再熱器入口處和出口處都必須裝設安全閥。
c鍋筒(鍋殼)上的安全閥和過熱器上的安全閥的總排放量,必須大于鍋爐額定蒸發(fā)量。
d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小于等于3.8MPa的蒸汽鍋爐,安全閥的流道直徑不應小于25mm;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大于3.8MPa的蒸汽鍋爐,安全閥的流道直徑不應小于20mm。
a)熱水鍋爐額定熱功率大于1.4MW的應當至少裝設2個安全閥,額定熱功率小于等于1.4MW的應當至少裝設1個安全閥。
b)熱水鍋爐閥的泄放能力,應當滿足所有安全閥開啟后鍋爐壓力不超過設計壓力的1.1倍。
c)幾個安全閥如共同裝設在一個與鍋筒(鍋殼)直接相連接的短管上,短管的流通截面積應不小于所有安全閥流道面積之和。
d)安全閥應當垂直安裝,并應裝在鍋爐(鍋殼)、集箱的最高位置。
e)安全閥上應當裝設泄放管,在泄放管上不允許裝設閥門。
f)安全閥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停止使用并更換:安全閥的閥芯和閥座密封不嚴且無法修復;安全閥的閥芯與閥座粘死或者彈簧嚴重腐蝕、生銹;安全閥選型錯誤。
6)壓力表
在額定蒸汽壓力小于2.5MPa的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上裝設的壓力表,其精確度不應低于2.5級;額定蒸汽壓力大于等于2.5MPa的蒸汽鍋爐,其壓力表的精確度不應低于1.5級
壓力表應當根據(jù)工作壓力選用
壓力表表盤大小應當保證司爐人員能夠清楚的看到壓力指示值,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00mm
壓力表裝設應當符合夏歷眼要求:應當裝設在便于觀察和沖洗的位置,并應防止受到高溫、冷凍和震動的影響;應當有緩沖彎管,彎管采用鋼管時,其內徑不應小于10mm;壓力表和彎管之間應當裝有三通旋塞,以便沖洗管路、卸換壓力表等
壓力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停止使用并更換:有限止釘?shù)膰绤柋碓跓o壓力時,指針不能回到限止釘處;無限止釘?shù)膲毫Ρ碓跓o壓力時,指針距零位的數(shù)值超過壓力表的允許誤差;表盤封面玻璃破裂或者表盤刻度模糊不清;封印損壞或者超過檢驗有效期限;表內彈簧管泄露或者壓力表指針松動;指針斷裂或者外殼腐蝕嚴重;其他影響壓力表準確指示的缺陷。
7)水位表
b每臺蒸汽鍋爐應當至少裝設2個彼此獨立的水位表。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蒸汽鍋爐可以只裝設1個直讀式水位表:額定蒸發(fā)量小于等于0.5t/h的鍋爐;電加熱鍋爐;額定蒸發(fā)量小于等于2t/h且裝有1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裝置的鍋爐;裝有2套各自獨立的遠程水位顯示裝置的鍋爐。
c水位表應當裝在便于觀察的地方。
d水位表上應當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顯標志。
e水位表應當有放水閥門和接到安全地點的放水管。
f水位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停止使用并更換:超過檢修周期;玻璃板(管)有裂紋、破碎;閥件固死;出現(xiàn)假水位;水位表指示模糊不清。
2.壓力容器安全對策措施
1)壓力容器設計。
a壓力容器的設計必須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b壓力容器的設計單位應當具備《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規(guī)定的條件,并按照壓力容器設計范圍,取得國家質檢總局統(tǒng)一制訂的壓力容器類《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許可證》,方可從事壓力容器的設計活動。
c壓力容器中的氣瓶、氧艙的設計文件,應當經過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合格,方可用于制造。
2)壓力容器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
a對壓力容器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要求,原則上與鍋爐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要求基本相同。
b壓力容器的制造單位應當具備《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規(guī)定的條件,并按照壓力容器制造范圍,取得國家質檢總局統(tǒng)一制訂的壓力容器類《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許可證》,方可從事壓力容器的設計活動。
c壓力容器制造單位對壓力容器原設計的修改,應當取得原設計單位同意修改的書面證明文件,并對改動部分做詳細記載。
d移動式壓力容器必須在制造單位完成罐體、安全附件及底盤的總裝(落成),并經過壓力試驗和氣密性試驗及其他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
3)壓力容器使用
壓力容器的使用要求原則上與鍋爐的使用要求基本相同。除此之外,在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移動式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當向壓力容器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辦理使用登記,其他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當向壓力容器所在地的市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辦理使用登記,取得壓力容器類的《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
4)壓力容器檢驗
在用壓力容器應當進行定期檢驗。壓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內外部檢驗周期一般為3年;安全狀況等級為1級或者2級的壓力容器,每6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狀況等級為3級的壓力容器,每3年至少進行一次
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界滿前1個月,向壓力容器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5)壓力容器的主要安全附件要求
a在用壓力容器應當根據(jù)設計要求裝設安全泄放裝置(安全閥或者爆破片裝置)。
b安全閥不能可靠工作時,應當裝設爆破片裝置,或者采用爆破片裝置與安全閥裝置組合的結構。
c對易燃介質或者毒性程度為極高、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質的壓力容器,應當在安全閥或者爆破片的排出口裝設導管,將排放介質引至安全地點并進行妥善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氣。
d固定式壓力容器上只安裝1個安全閥時,安全閥的開啟壓力不應大于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且安全閥的密封試驗壓力應大于壓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
e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應為罐體設計壓力的1.05-1.10倍,安全閥的額定排放壓力不得高于罐體設計壓力的1.2倍,回座壓力不得低于開啟壓力的0.8倍。
f固定式壓力容器上裝有爆破片裝置時,爆破片的設計爆破壓力不得大于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且爆破片的最小設計爆破壓力不應小于壓力容器最高工作壓力的1.05倍。
g壓力容器最高工作壓力低于壓力源壓力時,在通向壓力容器進口的管道上必須裝設減壓閥。
h爆破片裝置應當定期更換。一般爆破片裝置應當在2-3年內更換。
3.壓力管道安全對策措施
1)壓力管道設計
壓力管道設計單位及其設計審批人員,必須取得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頒發(fā)的壓力管道類《特種設備設計許可證》、《壓力管道設計審批人員資格證書》,方可從事壓力管道的設計活動。
2)壓力管道的制造、安裝
壓指力管道元件(連接或者裝配成壓力管道系統(tǒng)的組成件,包括管子、管件、閥門,法蘭、補償器、阻火器、密封件、緊固件和支吊架等)的制造、安裝單位,應當經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許可,取得許可證后方可從事相應的活動。
3)壓力管道元件的制造過程,必須經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有資格的檢驗員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監(jiān)督檢驗。
4)壓力管道使用
壓力管道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壓力管道,保證壓力管道安全使用
輸送可燃、易爆或者有毒介質壓力管道的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巡線檢查制度,制定應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根據(jù)需要建立搶險隊伍并定期演練。
5)壓力管道檢驗
在用壓力管道應當進行檢驗;壓力管道附屬儀器儀表、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應當定期校驗和檢修。
篇2:特種設備意外事件事故緊急救援措施緊急救援演習制度
特種設備意外事件和事故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
1.備發(fā)生意外事件或事故應按國家規(guī)定,及時報告有關人員或部門,發(fā)生事故后,應當立即向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報告。查明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提出相關的預防措施。
2.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確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小組成員,并報單位領導批準,成員人員必須包括一名單位的行政領導,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yǎng)人員。
3.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應急演習,成員人員都必須參加。
4.習內容、時間、排險方法、急救預案由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擬定,行政領導批準后實施。
5.習結束后,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將該次演習的情況作書面記錄,并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在下次演習中進行調整、修改。
篇3:特種設備事故故障應急措施救援預案
特種設備事故與故障的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范例)
一、公司概況
公司成立時間,地址,占地面積,建筑面積,生產的產品,特種設備品種數(shù)量等。
二、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
1、將緊急事件局部化,在可能的情況下予以消除。
2、盡量減少或降低事故對人、財產和環(huán)境的影響。
三、危害的預防
1、嚴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及國家標準規(guī)范,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增強安全意識,落實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2、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3、制定、健全、完善各項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保障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
4、加強安全檢查,要堅持日常安全檢查制度,堅持定期檢查與抽查相結合,專業(yè)性檢查與季節(jié)性檢查相結合,檢查與整改相結合的方針,對發(fā)現(xiàn)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要高度重視,積極落實整改,預防事故發(fā)生。
5、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員工專業(yè)技術素質和操作技能,杜絕、消除錯誤操作和違章操作,有效避免和防止事故發(fā)生。
6、堅持持證上崗制度,特種作業(yè)的操作工必須做到100%持證上崗。
7、加強設備管理,定期維護保養(yǎng)、檢修,確保完好,對壓力容器、安全附件、防雷、防靜電設施定期檢驗、檢測,提高預警能力。
8、不斷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確保每年至少一次,提高實戰(zhàn)搶險的能力,有效遏制事故發(fā)生。
四、事故應急救援搶險系統(tǒng)及現(xiàn)場搶險救援組織
1、指揮系統(tǒng)
總指揮:
副總指揮:
2、現(xiàn)場搶險救援組織的設置
A、滅火行動組組長:成員:
B、設備搶修組組長:成員:
C、警戒疏散組組長:成員:
D、后勤救護組組長:成員:
3、指揮系統(tǒng)的職責
總指揮是事故現(xiàn)場的最高管理者,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危險的后果,事故延遲的時間,及時下達對外聯(lián)系,批準搶險方案,下達救援命令,在危及職工及群眾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下,可以下達撤退、戒備、緊急疏散的命令。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履行職責。
五、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模式
1、設定事故
結合行業(yè)特點,根據(jù)本公司設備存在的弱點或缺點,分析出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形式及事故可達到的嚴重程度。
組織機構
指揮機構:
環(huán)境污染控制部門
安全監(jiān)督部門
2、制定技術性措施
針對設定的事故所必須采用的技術方法、手段、設備設施及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操作要求等技術性措施。
六、各類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各公司根據(jù)本企業(yè)具體情況,分析出可能存在危險源的場所或設備)例如:
1、著火
處理措施:應迅速向消防部門報警,同時開啟消防水泵,組織消防隊員,運行搶險人員切斷氣源和進行滅火,公司內停止一切生產活動,機動車輛立即撤離到站外,無關人員向站區(qū)上風向或側風向撤離。
2、爆炸
處理措施:
七、通訊聯(lián)絡
1、內部通訊聯(lián)絡
公司電話:
總指揮電話:
2、外部通訊聯(lián)絡
火警:119
急救:120
報警:110
派出所:
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
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