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設備著火應急處置方案范本

電氣設備著火應急處置方案范本

2024-07-17 閱讀 9953

1事故特征

我廠的電氣設備中發電機屬充氫設備,變壓器、互感器、電抗器等屬充油設備,此外如干式變、電力電纜、控制電纜、保護控制等屏柜、蓄電池組、少油斷路器,大功率整流元件以及汽機油系統或鍋爐制粉系統、燃油罐區、氫站等易燃易爆場所附近的電氣設備等均容易因外部火源或本身短路引起火災事故,不易撲滅,影響及損失巨大。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組織體系

當發生電氣設備著火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即宣告成立。

?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紀檢書記、工會主席?

成?員:副總工程師及各部門行政正職。

2.2指揮機構及職責

2.2.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即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主要職責:

(1)貫徹國家、國家電網公司有關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規、規程規定,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和定期修訂電氣設備著火事故應急預案。

(2)接受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山西分公司和地方政府應急指揮部的領導,并在必要時請求應急援助。

(3)統一領導公司電氣設備著火事故應急工作,研究部署各項應急工作措施。

(4)決定啟動、結束電氣設備著火應急處置方案。

(5)負責新聞發布,發生可能產生社會影響的重大敏感事件或涉外事件,要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相關部門。

2.2.2應急救援辦公室及職責

主任:安監部部長

成員:安監部、策劃部、發電部、機務部、儀電部、燃料部、供應部、環保部、行政部、計財部、企化部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

(1)及時了解電氣設備著火事故、影響以及搶救情況。根據事故情況,提請應急指揮部決定啟動、結束電氣設備著火事故應急預案。

(2)落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達的指令,協調搞好人員搶救的各項工作。

(3)負責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匯報。

(4)負責公司電氣設備著火事故預防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組織制定有關計劃、措施、預案以及協調、監督、檢查等。

(5)組織應急演練,進行應急工作總結。

2.2.3應急工作組及職責

(1)管理組

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安監部、策劃部、行政部、供應部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預防、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善后處理綜合協調及車輛安排、物資供應等后勤保障綜合協調工作。

(2)技術保障組

組長:策劃部經理

成員:策劃部、發電部、儀電部、機務部、環保部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處理與事故調查技術支持。

(3)安全保衛警戒組

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保安隊員

主要職責:負責應急工作人員安全保衛安排及事故現場人員疏散等公共安全工作。

(4)救護后勤保障組

組長:行政部經理

成員:急救站醫務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情況下的人員緊急救護及相關協調工作。

3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運行人員發現電氣設備著火,應立即切斷電源,并使用相應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同時撥打火警電話通知公司消防隊;同時應立即匯報值長,值長應及時報告值班領導、安監部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相應啟動應急預案。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電氣設備著火,應立即切斷電源,并使用相應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同時立即撥打火警電話通知公司消防隊。

3.2.2若發電機滑環,碳刷處冒火,應立即將冒火碳刷取下,并立即通知維護人員更換或調整碳刷,直至冒火現象消失為止;若碳刷、滑環處冒火嚴重,已導致絕緣材料著火,應立即匯報值長,根據情況將發電機解列,必要時應破壞真空停機,并開啟事故排氫電磁閥排氫,將發電機內的氫氣排掉,切斷發電機氫源,同時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

3.2.3若確證為發電機內部著火,應立即破真空停機,開啟事故排氫電磁閥排氫,切斷發電機氫源,并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進行滅火,同時立即撥打火警電話通知消防人員到場滅火。我廠的發電機組配有CO2滅火系統,手打汽輪機組火警按鈕破真空停機并排氫的同時,應檢查發電機組CO2滅火系統已啟動滅火,汽輪發電機組油系統已經停運,若CO2滅火系統未啟動,應使用CO2或1211滅火器進行滅火,但注意不能使用泡沫滅火器及干沙。

3.2.4大型充油變壓器著火,滅火時注意:首先必須立即緊停著火變壓器運行,并檢查該變壓器各側電源均已切斷,冷卻裝置均已停運,然后進行滅火;若油溢在變壓器頂蓋上著火,應立即打開變壓器底部放油門放油至事故油池,使變壓器油面降低,同時使用相應的滅火器進行滅火;若變壓器外殼破裂著火,則應將變壓器內部的油全部放掉,同時進行滅火;若變壓器內部短路著火,則嚴禁放油,以防爆炸;變壓器滅火應使用CO2、干粉或泡沫滅火槍等滅火器材;變壓器滅火同時應檢查水噴霧裝置啟動,向變壓器油箱噴水以降低溫度。

3.2.5互感器著火應注意先將電源切斷,然后進行滅火,對于電壓互感器在切斷電源時嚴禁使用其本身的刀閘,應使用其上一級斷路器將故障互感器隔離。

3.2.6電纜著火應立即切斷故障電纜電源并進行滅火,當電纜夾層、豎井或電纜溝內著火進行撲滅時應注意加強通風,滅火人員應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絕緣手套及絕緣鞋;防止電纜火災蔓延的措施有:封、堵、涂、隔、包、水噴霧和其他,在滅火的同時應立即檢查電纜溝、豎井及電纜夾層內的電纜阻燃設備,防火墻、防火門完好,若防火門開啟應立即將其關閉,若剛好隔斷或防火墻上有洞,應立即使用防火材料將其嚴密封堵,防止電纜火災進一步蔓延。

3.2.7蓄電池室內著火,應立即停止充電并使用1211或CO2滅火裝置進行滅火;若蓄電池室內的空調或照明開關或電纜著火,應立即將其電源切斷并立即使用相應的滅火器將其撲滅。

3.2.8我廠的灰場及水源地配置有少油斷路器,當少油斷路器運行中滅弧室爆炸起火時,嚴禁使用該斷路器切斷電源,應使用其上一級開關立即將其電源切斷,并使用1211、CO2或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救,不得已時可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若滅弧室破裂,油已噴至地面時可用干沙將地面上的燃油。

3.2.9電氣設備火災,當電源切斷,專業消防人員趕到后應及時移交消防人員進行,運行人員配合。

3.3報警電話及救援單位聯絡方式

公司值班電話:1

值長電話:

公司衛生站值班電話:

公司領導、中層干部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

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

4注意事項

報警與救援單位聯系須明確的內容:

(1)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2)事故單位名稱;

(3)事故現場具體位置和搶救路線;

(4)火災嚴重程度;

(5)簡要事故原因。

篇2: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事項

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事項:

(1)產品合格證;

(2)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3)安全性能。

以上三項為必檢之項,1.2之中缺一不可用于煤礦生產,另安全性能檢查為雜額定工作狀態下應具備的性能.

篇3:煤礦井下電氣設備防爆措施

一電氣防爆的作用

防止電氣設備在正常分合閘情況下產生的電火花引爆井下爆炸性混合物。

所謂防爆電氣設備,即是把在井下爆炸性環境中使用的電氣設備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如隔爆外殼、本安電路),使其在運行中產生的電火花不引爆四周環境的爆炸性混合物。

防爆電氣設備的設計、制造、檢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3836電氣防爆標準”的要求。

二防爆設備的類型

共有十種類型。

其中主要采用隔爆型、本安型、增安型和特殊防爆型幾種。

1、隔爆型——“d”

是礦井使用最為廣泛的防爆電氣設備。如井下使用的各種防爆開關、防爆電動機等。

其防爆原理:外殼同時具有“隔爆性.耐爆性”兩個性能,以防止電火花引出殼外點燃爆炸性混合物)見圖)。

防爆電氣原理圖:

隔爆性電氣設備的關鍵在于外殼。

2、增安型——“e”。

防爆原理是:在設備的結構.制造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如:井下使用的礦用變壓器、蓄電池機車、礦燈等、等)進步安全程度,以達到電氣防爆的要求。

主要措施有:

增大電氣間隙和爬電間隔;

進步盡緣材料的等級;

加強導線的連接;

限制設備的溫度等。

3、本質安全型——“i”

其防爆原理是:通過限制電路電火花的能量,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規定的故障狀態下產生的電火光不能點燃爆炸性混合物(見圖)。

由于本安型電氣設備的最大輸出功率僅為25W,因此只能用于井下通訊信號、監控系統及儀器儀表。

本安型的關鍵在于電路。

4、特殊防爆型——“t”

即在增安型的基礎上增加特殊的措施,如電機車.礦燈等。

三對防爆設備的要求

1、特殊要求

(1)電氣間隙和爬電間隔

目的:為避免井下電氣設備由于盡緣降低而產生短路電弧.火花放電等現象。

見圖:

如:380伏的電氣間隙為8毫米;

127伏的電氣間隙為6毫米;

6000伏的電氣間隙為60毫米;

(2)防護等級“IP”

指設備防外物和防水的能力,用“IP”加數字表示,數字共有防水9級,防外物7級。

如:“IP53”——表示防水3級;防外物5級(即防塵)。

(3)種別

Ⅰ類——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用于有甲烷混合物的爆炸性環境;

Ⅱ類——工廠的防爆電器,用于除甲烷以外的其他爆炸性混合物環境

2、通用要求

按照“GB3836”防爆標準:

(1)防爆電器使用環境為-20度~40度;

(2)設備外殼符合防爆要求;

(3)緊固件是防爆電器的主要零件,包括螺栓螺母和彈簧墊;

(4)應設開蓋斷電連鎖裝置;

(5)導線穿管必須用盡緣材料;

(6)導線接線盒和接線端子必須符合要求;

(7)電纜引如裝置必須有合格的密封裝置;

(8)外殼內外必須有保護接地端子;

(9)所有防爆設備都應有銘牌標志:

總標志——E*

如:隔爆型電器的標志——E*dI

隔爆兼本安型電器的標志——E*ibI

銘牌上還應標有:防爆型式、類型、盡緣等級、溫度、防爆合格證編號、煤安標志及出廠日期等等。

達不到以上要求的防爆電器不能用于井下。

四防爆電器設備的使用維護

1《煤礦安全規程》452條:防爆電氣設備進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下井。

2,礦井應成立防爆檢查組,對井下防爆電器進行定期檢查,杜盡電器失爆。

電器失爆的現象如下:

(1)隔爆外殼有裂紋、小洞、嚴重變形、嚴重銹蝕、開焊;

(2)隔爆外殼螺絲不全、松動、缺少、滑扣;

(3)隔爆接合面間隙超限、接合面劃傷和斑點超限;

(4)電纜進線口膠圈分歧格、無金屬堵板;

(5)電氣間隙和爬電間隔過小達不到要求;

(6)兩隔爆腔連通,造成壓力重疊;

(7)開蓋閉鎖損壞變形失靈等。

3運行中要有專人治理防爆電器設備,應做到:

(1)愛護防爆電器,使之不受炮崩、水淋、埋壓;

(2)經常性地對隔爆外殼的內外涂防銹漆防銹;

(3)井下濕潤,應每隔3~7天對隔爆接合面涂防銹油防銹;

為使隔爆接合面不銹,可進行磷化、鍍鉻等防銹處理;

(4)凡出現失爆的電器,必須立即更換,嚴禁繼續在井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