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電氣設備安全治理
電是建筑施工的主要能源,現代建筑工程施工從建筑機具到施工照明,不采用電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假如對電使用不當,也會帶來危及人的生命和財產的巨大災難。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接觸、治理和使用電氣設備的職員,應當懂得基本的電氣安全技術,懂得如何防止觸電、電火和電氣故障,如何從技術上采取可靠的安全保護措施。
一、施工現場電氣安全故障
(一)電力系統接地故障
反應相線和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以及大地之間的短路,而且能使所有外露導電部分對地帶故障電壓,此電壓可對接地的金屬導體打火或建立電弧,在一處或多處引燃起火,例如:某建筑公司工地進行停電安全大檢查時,一位職工不小心移走砂輪切割機的保護地線,使裸露的線頭碰在地面的金屬埋件上,打出火花正好引燃套絲機漏出的油,從而導致了一場火災。既然已停電,何來打火呢經分析由于工地接線混亂,此電壓系統由外部電源沿保護地線引進。近年來工地電工整體素質較差,由于工地面廣、線路較多,往往對線路巡視力度不夠。尤其在結構施工時砼需要充分澆水養護,造成地面、坑內大量積水。往往接頭處盡緣老化,掉進水中產生微小故障電流,不能使線路首真個過流保護器動作,致使中性電位升高,故障電壓沿PE線進進電氣裝置,傳導至外露導電部分,引起人身電擊產生電火花,導致電氣火災。當電氣裝置進線處設有重復接地時,故障電壓有所下降,但幅度有限,難以消除危險。
(二)電用具違規操縱而引起火災
私拉亂接往往出現導線短路,引起高溫互相焊牢(短路點電阻可不計),但金屬短路電流很大,產生的高溫可熔燃近旁的易燃物質而導致火災。導線有機盡緣材料如聚氯乙烯、交聯聚乙烯等因熱分解而放出可燃氣體,當達到三百多度時即與氧化合而燃燒,并且火勢沿線路蔓延,倘若線路首真個斷路器及時切斷,短路火災就可避免。短路處不同電位發生電弧光或電火花,此電弧、電流擊穿空氣間隙可產生3000多度的局部高溫,造成操縱者肌肉燒傷或引發火災。同時電弧本身具有很大阻抗,它限制了短路電流,常使過流保護電器不能動作或難以及時動作,為電弧引燃可燃物質提供了充分的時間。
(三)電氣線路引起火災
1.過載間接引起火災。人們往往將線途經載列為多發性的起火原因,實際上過載直接起火是未幾見的,過載往往轉化為短路后才招致火災。舉電線電纜為例。塑料電線無載時溫度和室溫相同,正常負載時線路盡緣溫度不超過70度,達到額定載流量時盡緣溫度為70度,在此溫度下電線可持續通過該負載電流并保證其使用壽命。假如建筑工地暫設臨電線路截面計算不公道,加上線路年久老化,又是多臺設備長期使用同一細截面導線,使負載電流超過額定載流量轉成過載,盡緣溫度超過70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加速盡緣的軟化,隨之發生短路引起火災。
2.接觸不良引起火災。它在電氣線路火災中占相當大的比例。線路與線路,線路與設備端頭與插座及開關電器的動觸頭與靜觸頭的相互接觸處,假如表面存在氧化股,形成的接觸電阻過大,則通過工作電流時局部溫度升高,過高的溫度使氧化股增厚,進一步使溫度升高,假如接觸處連接不緊密存在空隙,通過電流時還伴隨著火花的產生,局部溫度可達千度以上,并能熔化盡緣。接觸不良不但引燃可燃物,而且會打出火花使泄漏煤氣產生爆炸。
3.線路連接不良引起火災。這一點已為大家所熟知,而其起因多屬電氣安裝中的題目。如某公司的建筑工地上,使用的手動小型工具、碘鎢燈經常有人沒有接插頭,而直接將電線捅進插座孔內造成起火,尤其零線掉出后相線經用具使未接進的零線夾帶高壓電壓,會傷及人身。
二、施工現場安全用電措施
施工現場用電固然是屬于臨時暫設,但不應有臨時的觀點,應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正規電氣設計,加強用電治理。筆者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留意安全用電措施。
(一)基本供配電系統
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的基本供電系統形式中:電力變壓器和發電機均采用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制,電源為3N-380/220;電力變壓器與發電機兩電源間嚴格保持聯鎖關系,不得并列運行,其接地、接零系統各自獨立,以防止發電機單獨運行時向電力變壓器側反饋高壓。采用分級配電方式,即總配電屏(箱)→分配電箱→開關箱→用電設備,開關箱以下實行一機一閘制。其保護系統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其特點是在正常情況下,PE線上不呈現電流,電氣設備外殼不呈現對地電壓;故障時,易切斷電源,比較安全;采用TN-S系統時應留意以下幾點:
1.施工現場的電力系統嚴禁使用大地做零線,電氣設備金屬外殼必須與PE線連接,PE線上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在任何情況下,PE線不準用作負荷線。
2.PE線的截面應不小于工作零線的截面,同時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與電氣設備相連接的PE線的截面應不小于2.5mm2盡緣銅線;手持式用電設備的PE線應在盡緣良好的多股銅芯橡皮電纜內,其截面不小于1.5mm2。
3.PE線應作重復接地,在整個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內重復接地點應不少于3處,一般在配電線路的始、中、末端等處設置。每處的重復接地電阻值不小于10歐姆。
4.配電箱中接出PE線必須通過接線端子板,嚴禁一個螺栓引出2根以上的PE線;工作零線和PE線的各種連接應牢固可靠,螺栓緊固時,平彈墊應齊全。
5.基本保護系統應與漏電保護系統配合,以構成完備的防觸電保護系統。
(二)配電線路
配電線路包括排擠線路、電纜線路、室內線路和母線。其共性要求是:a.采用三相五線制型式;b.采用盡緣導線(母線除外);c.導線截面滿足計算負荷、機械強度、電壓損失、最小截面、環境溫度要求(詳JGJ46-2005安全技術規范)。敷設要求如下。
1.排擠線路的敷設要求:檔距不大于35m,線間距不小于300mm,最大弧垂距地面最小間隔為:一般場所4m、機動車道6m、鐵路軌道7.5m。采用專用電桿、橫擔、盡緣子:保持與鄰近設施和線路的安全防護間隔,相序排列符合規則。面向負荷側,三相五線制線路同一橫擔架設相序排列從左至右分別為:L1、N、L2、L3、PE。
2.電纜的敷設要求:埋地點應保證電纜不受機械損傷和熱輻射影響。穿越建筑、構筑物時,應加防護套管。埋設時應開挖專用溝槽,槽深不小于0.7m,上、下展細砂,厚度不小于50mm,表面覆蓋硬質保護層。電纜接頭置于地面以上專用接線盒內,并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排擠電纜應采用專用電桿或沿墻敷設,最大弧垂距地不小于2m,固定要用盡緣線綁扎。
3.室內線路的敷設要求:室內配線應避開熱源,導線暗裝,或沿頂棚、墻壁明裝用盡緣子固定,距地高度不小于2.5m。濕潤場所埋地非電纜配線必須穿管敷設,管口應密封。金屬管必須做等電位連接,且必須與PE線相連。
(三)配電裝置
1.配電裝置的布置應保證有足夠的安全操縱空間;防止強列機械振動和損傷;避開熱源和易燃、易爆物;避開或清除四周雜草、雜物;防雨、防潮、防塵、防腐蝕。
2.配電裝置的構架和箱體應為鐵質,以保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便于保護接零。
3.開關電器應完好無損,標準合格,配置公道,具備可靠的正常接通與分斷能力以及過載、短路、漏電保護功能。
4.配電裝置及其內部開關電器的金屬構架箱體、外殼等作保護接零。
5.配電箱、開關箱進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底面,并作盡緣固定;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不應拖地放置。
6.配電裝置應作用途、分路標記及系統接線圖,以防誤操縱。配電箱應配鎖,并由專人負責。
(四)用電設備
施工現場的用電設備主要指用于各種電動機械的電動機、各種電動工具、電焊機、照明器等,用電設備的故障往往是導致各種事故的主要原因。
1.將一切用電設備的金屬構架、基座、外殼、箱體與PE線作電氣連接:振動頻繁、強烈的某些手持電動工具,保護接零點不少于兩處。
2.用電設備的控制開關箱中應設置漏電保護器;還應裝設隔離開關或具有可見分斷點的斷路器。
3.環境保護和過載保護方面應做到,用電設備四周清理雜物、易燃、易爆物和腐蝕介質。
4.定期對線路、用電設備進行盡緣電阻測試,其測試值應符合標準規定。檢測盡緣電阻時,必須斷電進行。
(五)照明
1.照明用具應為完好無損的合格產品;適應場所選擇要恰當。不同場所、不同地點其供電電壓選擇應符合規范規定。一般場所宜選用220V;濕潤及易觸及帶電體場所,不得大于24V:特別濕潤場所、電導電良好地面或鍋爐及金屬容器內,不得大于12V。
2.照明燈具應設短路、漏電保護;照明電源相線須經開關控制;螺口燈頭的電源相線應接在中心觸點上;燈具盡緣外殼必須完好。
(六)漏電保護系統
1.開關箱中的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一般場所不大于30mA,濕潤及腐蝕場所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s。
2.單相220V電源供電的電氣設備或現場照明,應選用二極二線式漏電保護器;三相三線式380V電源供電的電氣設備,應選用三極三線式漏電保護器;三相四線式380V電源供電的電氣設備,應選用四極四線式漏電保護器。
3.總配電箱和開關箱中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公道配合,使之具有分級分段落保護功能。總配電箱中的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大于0.1s,但其積小于30mAs。
除上述措施外,還應通過增設屏障、遮攔、圍攔、保護網等措施進行防護隔離,并懸掛醒目警告標志牌;若無法增設防護隔離設施時,則應與有關部分協商,采取停電、改變在建工程位置或遷移外電線路等措施,否則嚴禁施工。
建筑工地必須根據施工現場的特點建立和完善臨時用電治理責任制,進進施工現場的一切配電設備、用電設備(分配電箱、開關箱、手持電動工具、電焊機等)等必須經檢查合格方可進場使用。建立日常的安全用電分級檢查機制,即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的檢查、現場電工的自查和治理職員的監視檢查。建立日常的技術交底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篇2:電氣設備維護工崗位責任制(新)
1、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有關規定和電氣有關作業規程。
2、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必須有兩人以上的人員從事檢修工作。
3、嚴格執行設備包機制度,按時對所規定的檢修內容進行維護檢修,不得漏檢漏項,并對供電設備、提升設備的安全保護設施按要求進行定期試驗,確保靈敏可靠,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
4、認真填寫各種記錄,并將檢修內容、處理結果及遺留問題與司機交待清楚,雙方簽字。
5、嚴禁酒后上崗,工作時精力集中,不得干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
6、嚴格執行各種操作、維護、檢修規程和停送電制度。
7、堅持持證上崗,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8、嚴格執行正規操作,保質保量的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
篇3:煤礦防爆電氣設備防松標識管理規定
為加強煤礦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管理,杜絕電氣失爆,消除不安隱患,提高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管理水平,結合煤礦實際情況確定采用“防爆設備標識確認法”進行管理,現將具體要求通知如下,望各單位認真執行。
一、防松標識管理:為強化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現場防爆管理,消除因檢查、檢驗方式、方法不規范而引起的“爭議”,特提出對防爆電氣設備的緊固件(包括螺栓、螺母)、螺旋式喇叭嘴進行防爆檢查確認標識管理;即當防爆設備達到完好、防爆情況下,經過機電隊長(機電班長)的防爆檢查確認后,由設備包機人員對以上部件采用油漆(紅漆或白漆)進行標記。
二、各單位機電隊長(機電班長)是各單位電氣防爆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是防爆設備標識管理的現場管理責任者;設備包機人是防松標識的實施人員。機電科防爆檢查員對防松標識的使用、標準進行指導和監督。
三、根據我礦電氣設備的外觀色澤不同情況,防松標識分為兩種顏色進行標識,灰色和桔黃色的電氣設備采用紅色油漆進行標識,只有紅色電氣設備采用白漆進行標識。
四、防松標識確認程序:防爆電氣設備包機人員或專職安裝維護電工要嚴格按照《河南省防爆電氣設備檢查細則》中相關要求將防爆設備安裝,并嚴格進行檢查,確認緊固件完整、齊全并符合防爆標準;螺旋式喇叭嘴、密封圈、壓緊圈、纜線和擋板旋緊配合符合防爆標準要求后。由各單位機電隊長(機電班長)對其進行檢查確認;由包機人采用與電氣設備外殼色澤有區別的(紅色或白色)油漆進行防松標識,防松標識油漆應調和均勻,色澤明亮直觀。
五、防松標識描繪標準:(1)緊固件標準:包機人從螺栓底部開始,沿著相對緊固法蘭垂直方向的螺栓外側刷一道明顯的標記,此標記寬度2~3mm,長度以能夠證明緊固件的緊固程度符合標準要求為原則。(2)螺旋式喇叭嘴標準:包機人從設備本身殼體開始,沿著螺旋式喇叭嘴正上方外側作一道明顯標記,此標記能夠證明螺旋式喇叭嘴旋入程度符合標準要求。此道標記在殼體側不小于5mm,在喇叭嘴側不小于手擰螺母部分寬度的2/3,寬度為2~3mm。(具體見附圖)
六、在機電科防爆檢查員對各單位進行防爆設備檢查過程中,發現沒有嚴格按照《河南省防爆電氣設備檢查細則》認真檢查確認,而隨意進行防松標識的均按照失爆處理,并對包機人加罰150元,本單位機電隊長(或機電班長)加罰100元;被礦級和上級領導檢查出來者,在執行上述處理的基礎上,每人加罰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