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一)、挖掘機安全作業
1、發動機起動后,鏟斗內、臂桿、履帶和機棚上嚴禁站人。
2、工作位置必須平坦穩固。工作前履帶應制動,輪胎式挖掘機應頂好支腿,車身方向應與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時進鏟不應過深,提斗不得過猛。
3、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夾有石塊的土方時,應將較大的石塊和雜物除掉。如果土體挖成懸空狀態而不能自然塌落時,則需用人工處理,嚴禁用鏟斗將懸空土方砸下。
4、對吊桿頂端的滑輪和鋼絲繩進行保養、檢修拆換時,應將鏟斗和吊桿放落地面,然后再進行維修。
5、嚴禁鏟斗從運土車的駕駛室頂上越過。向運土車輛卸土時應降低鏟斗高度,防止偏載或砸壞車廂。鏟斗運轉范圍內,嚴禁站人。
(二)、推土機安全作業
1、推土機上下坡時,其坡度不得大于30度;在橫坡上作業,其橫坡度不得大于10度。下坡時,宜采用后退下行,嚴禁空擋滑行,必要時可放下刀片作輔助制動。
2、在陡坡、高坎上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嚴禁鏟刀超出邊坡的邊緣。送土終了應先換成倒車檔后再提鏟刀倒車。
3、在垂直邊坡的溝槽作業,其溝槽深度,對大型推土機不得超過2m,對小型推土機不得超過1.5m。推土機刀片不得推壁上高于機身的孤石或大土塊。
4、推土機在摘卸刀片時,必須考慮下次掛裝時方便。摘刀片時輔助人員應同司機密切配合,抽穿鋼絲繩時應帶帆布手套,嚴禁將眼睛挨近繩孔窺視。
5、多機在同一作業面作業時,前后兩機相距不應小于8m,左右相距應大于1.5m。兩臺或兩臺以上推土機并排作業時,兩推土機刀片之間應保持20至30cm間距。推土前進必須以相同速度直線行駛;后退時,應分先后,防止互相碰撞。
6、推土機伐除大樹或清除殘墻斷壁時,應提高著力點,防止其上部反向倒下。
(三)、平地機安全作業
1、在公路上行駛時,應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刮刀和松土器應提起,刮刀不得伸出機側,速度不得超過20km/h。夜間不宜作業。
2、刮刀的回轉與鏟土角的調整以及向機外傾斜都必須在停機時進行。作業中刮刀升降量差不得過大。
3、遇到堅硬土質需要齒耙翻松時,應緩慢下齒。不宜使用齒耙翻松堅硬舊路面。
4、在坡道停放時,應使車頭向下坡方向,并將刀片或松土器壓入土中。
(四)、裝載機安全作業
1、起步前應將鏟斗提升到離地面0.5m左右。作業時應使用低速檔。用高速檔行駛時,不得進行升降和翻轉鏟斗。嚴禁鏟斗載人。
2、行駛道路應平坦,不得在傾斜度超過規定的場地上作業,運送距離不宜過大。鏟斗滿載運送時,鏟斗應保持在底位。
3、在松散不平的場地上作業,可將鏟臂放在浮動位置,使鏟斗平穩的推進。如推進阻力過大,可稍稍提升鏟臂,裝料時鏟斗應從正面低速插入,防止鏟斗單邊受力。
4、向運輸車輛上卸土時應緩慢,鏟斗應在合適的高度,前翻和回位不得碰撞車廂。
5、應經常注意機件運轉聲響,發現異響,應立即停車排除故障。當發動機不能運轉需要牽引時,應使各轉向油缸能自由動作。
(五)、汽車安全作業
載重汽車
1、必須按規定噸位裝載,不得超載、超高,不得人貨混裝,駕駛室不得超額坐人;
2、車輛裝土場必須平整堅實,當用機械裝土時,汽車就位后應拉緊手閘,裝載均勻,不得偏載;
3、在陡坡、高坡、坑邊或填方邊坡處卸土時,停卸地點必修平整堅實,地面宜有反坡,與邊緣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在危險地段卸土,應有專人指揮;
4、公路上行駛必須遵守道路交通規則;運載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時,應遵守有關規定,除必要的隨車人員外,不得搭乘其它人員
自卸汽車
1、發動機啟動后應檢查起翻裝置,確保良好;嚴禁在駕駛外進行操作,翻斗車箱內嚴禁載人。
2、當裝載高度超過車廂攔板時,應平穩行駛,不得猛力加速,也不得緊急制動;
3、卸料起斗時,應檢視上空有無電線,防止掛斷。
(六)、壓路機安全作業
1、必須在壓路機前后、左右無障礙物和人員時才能啟動。
2、變換壓路機前進后退方向應待滾輪停止后進行。嚴禁利用換向離合器作制動用。
3、壓路機靠近路提邊緣作業時,應根據路提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向外側碾壓。上坡時變速應在制動后進行,下坡時嚴禁脫檔滑行。
4、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20m。
5、起振和停振必須在壓路機行走時進行;在堅硬路面行走,嚴禁振動;
6、碾壓松軟路基,應先在不振動情況下碾壓1∽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
7、換向離合器、起振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調整,必須在主離合器脫開后進行,不得在急轉彎時用快速檔;嚴禁在尚未起振情況下調節振動頻率。
篇2:特種作業外協力量安全管理制度
為加強特種作業及外協力量安全管理,根據經理部實際情況,訂如下制度:
1.經理部要使用建制齊備,取得安全生產《認可證》的外協隊伍。
2.勞資部門組織安全、機械和保衛部門協助對外協全體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慮合格取證上崗
3.外協隊伍50人以上設有專職安全員,少于50人設兼職安全員,并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嚴格獎罰。
4.對外協隊伍中的(包括經理部)特種作業人員,如電工、架子工,電氣焊工、機械工,起重信號工等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5.進行施工現場的外協隊伍要保持人員的相對穩定,不得使用不在冊人員,擅自使用不在冊人員,對該隊負責人進行100-500元的經濟罰款,一旦發生事故要追究該隊負責人的責任。
6.外協隊領導要經常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和尊章守紀的教育,堅持班前講話,搞好周一安全活動,施工前對工長做的安全交底向工人傳達,并杜絕“三違”現象。
7.外協隊人員發生了重傷事故時,按與經理部簽訂的合同、責任狀的條款辦理,做好事故調查及善后的處理工作。
8.經理部所用外協隊伍,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上級機關的一切安全生產法規、規章制度,信守勞動合同和責任狀,認真落實本制度的要求。
篇3:特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編制目的:
為規范和加強對小龍一標項目生產經營過程中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確保人員平安、設備安全運行,為小龍一標項目的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經濟、有效的硬件設施和設備保障,特制定本辦法。
2.定義
2.1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同時也包括其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
2.2特種作業是根據國家安全監督管理局發布《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的規定,指在勞動過程中,易發生職業危害和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尤其對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
2.3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包括電工、電氣氧焊工、登高架設工、爆破作業工、塔吊起重工、機械操作工、車輛駕駛員等工種。
3.特種設備的管理要求:
3.1特種設備應由小龍一標項目使用單位提出購置計劃,經相關科室審核并報項目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購買持有國家相應制造許可證的生產單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特種設備。
3.2特種設備安裝前,使用方應先確定由具有國家相應安裝許可的單位負責安裝工作,開工前應按照規定向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辦理開工告知手續。任何部門不得擅自安裝未經批準的特種設備。安裝完成后,各單位(或者應督促安裝單位)應向有關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報驗收檢驗。
3.3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應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注冊登記。登記標志以及檢驗合格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3.4設管科安排專人負責特種設備的管理工作,建立特種設備工作臺賬,臺賬應明確記錄所有特種設備的安裝位置、使用情況、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及設備安全狀況,并負責制定相關的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5各級特種設備的管理人員,應具有安全生產意識和特種設備使用管理相關知識,加強特種設備使用環節的安全檢察和監督管理工作。
3.6特種設備的管理人員要定期進行安全自檢和檢修,在特種設備使用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特種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做好迎檢工作。
3.7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時,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嚴禁帶病使用特種設備。
3.8特種設備使用部門和單位應對各類特種設備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內容包括:
3.8.1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項目)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3.8.2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3.8.3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3.8.4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3.9使用特種設備的單位要制定特種作業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報告。
3.10單位負責人或者安全管理員應經常對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4.特種作業人員管理
4.1小龍一標項目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取得地、市以上安全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持證上崗。
4.2特種作業人員除應接受三級安全教育外,還應接受特種作業人員的專門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嚴格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有關部門的持證復審規定,按限期進行復審,超時限未復審者,不得從事原崗位工作。
4.4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操作證”限定的作業內容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犯規定,強迫非特種作業人員從事特種作業。
4.5特種作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無安全技術交底,不得上崗作業,上崗后要嚴格遵守作業規程、實施完善的安全措施。
4.6對于離開特種作業崗位滿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如需重新上崗,需由原發證單位對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4.7持有操作證的作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從事特種作業操作:
a)未按規定接受復審或復審整改的;
b)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或違章操作記錄達兩次以上的;
c)經區級醫院確認健康狀況不適宜繼續從事所規定的特種作業;
5.小龍一標項目安全科負責特種設備操作員及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工作,將相關資質、操作證書等建檔保存。
6.小龍一標項目安全科必須對所使用的施工協作隊伍特種作業設備的安全、人員資質進行監督檢查,并進行備案。
7.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由小龍一標項目所屬各單位負責人及安全員進行監督。
8.違反本辦法第三條3.4、3.8,第四條4.5及第五條之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責任人、安全員分別給以500-1000元的處罰,未在整改時間內完成整改工作的,給以2000-3000元的處罰,并在小龍一標項目內進行通報,考慮調整工作崗位。
9.小龍一標項目任何員工在現場發現有違反本辦法第三條3.2,第四條4.1、4.3、4.6、4.7之規定的行為,應立即制止并向單位負責人和安全員報告,不予接受的,將對單位負責人和安全員給以1000-3000元的處罰,并給違反單位給以10000元處罰。
10.由于對特種設備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不嚴,違反相關安全管理辦法和制度,發生事故的,情節嚴重的按照相關法律承擔責任,情節較輕,到達不到法律處置的,按照項目相關制度由安全委員會做出處置決定。
11.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12.本辦法由小龍一標項目安全科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