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2024-07-13 閱讀 1171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2013年修訂】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30號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已經2010年4月26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發布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局長駱琳

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工作,提高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水平,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及其監督管理工作,適用本規定。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對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特種作業的范圍由特種作業目錄規定。

本規定所稱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

第四條特種作業人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

(二)經社區或者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體檢健康合格,并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器質性心臟病、癲癇病、美尼爾氏癥、眩暈癥、癔病、震顫麻痹癥、精神病、癡呆癥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具備必要的安全技術知識與技能;

(五)相應特種作業規定的其他條件。

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人員除符合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和第(五)項規定的條件外,應當具備高中或者相當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條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以下簡稱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六條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實行統一監管、分級實施、教考分離的原則。

第七條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安全監管總局)指導、監督全國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的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以下簡稱煤礦安監局)指導、監督全國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含煤礦礦井使用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的政府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的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以下統稱考核發證機關)可以委托設區的市人民的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實施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第八條對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設區的市人民的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舉報。

第二章培訓

第九條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接受與其所從事的特種作業相應的安全技術理論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

已經取得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及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從事與其所學專業相應的特種作業,持學歷證明經考核發證機關同意,可以免予相關專業的培訓。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業的特種作業人員,可以在戶籍所在地或者從業所在地參加培訓。

第十條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以自主培訓為主,也可以委托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機構進行培訓。

不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委托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機構進行培訓。

第十一條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的機構(以下統稱培訓機構),應當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教學安排,并按照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制定的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大綱和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大綱進行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

第三章考核發證

第十二條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包括考試和審核兩部分。考試由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負責;審核由考核發證機關負責。

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分別制定特種作業人員、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標準,并建立相應的考試題庫。

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應當按照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統一制定的考核標準進行考核。

第十三條參加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填寫考試申請表,由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用人單位持學歷證明或者培訓機構出具的培訓證明向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從業所在地的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提出申請。

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收到申請后,應當在60日內組織考試。

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包括安全技術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兩部分。考試不及格的,允許補考1次。經補考仍不及格的,重新參加相應的安全技術培訓。

第十四條考核發證機關委托承擔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場所、設施、設備等條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公布收費標準等信息。

第十五條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承擔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的單位,應當在考試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公布考試成績。

第十六條符合本規定第四條規定并經考試合格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向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從業所在地的考核發證機關申請辦理特種作業操作證,并提交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證書復印件、體檢證明、考試合格證明等材料。

第十七條收到申請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特種作業人員所提交申請材料的審查,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能夠當場作出受理決定的,應當當場作出受理決定;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視為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已被受理。

第十八條對已經受理的申請,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工作。符合條件的,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不符合條件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九條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為6年,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安全監管總局統一式樣、標準及編號。

第二十條特種作業操作證遺失的,應當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原考核發證機關審查同意后,予以補發。

特種作業操作證所記載的信息發生變化或者損毀的,應當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原考核發證機關審查確認后,予以更換或者更新。

第四章復審

第二十一條特種作業操作證每3年復審1次。

特種作業人員在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內,連續從事本工種10年以上,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經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同意,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復審時間可以延長至每6年1次。

第二十二條特種作業操作證需要復審的,應當在期滿前60日內,由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用人單位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區或者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

(二)從事特種作業的情況;

(三)安全培訓考試合格記錄。

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屆滿需要延期換證的,應當按照前款的規定申請延期復審。

第二十三條特種作業操作證申請復審或者延期復審前,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參加必要的安全培訓并考試合格。

安全培訓時間不少于8個學時,主要培訓法律、法規、標準、事故案例和有關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等知識。

第二十四條申請復審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復審工作。復審合格的,由考核發證機關簽章、登記,予以確認;不合格的,說明理由。

申請延期復審的,經復審合格后,由考核發證機關重新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

第二十五條特種作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復審或者延期復審不予通過:

(一)健康體檢不合格的;

(二)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有2次以上違章行為,并經查證確實的;

(三)有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并給予行政處罰的;

(四)拒絕、阻礙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監督檢查的;

(五)未按規定參加安全培訓,或者考試不合格的;

(六)具有本規定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規定情形的。

第二十六條特種作業操作證復審或者延期復審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情形的,按照本規定經重新安全培訓考試合格后,再辦理復審或者延期復審手續。

再復審、延期復審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復審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失效。

第二十七條申請人對復審或者延期復審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廉潔自律,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復審工作,接受社會的監督。

第二十九條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監督檢查,發現其具有本規定第三十條規定情形的,及時撤銷特種作業操作證;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按照有關規定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及其特種作業人員實施行政處罰。

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方便用人單位和社會公眾查詢;對于注銷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撤銷特種作業操作證:

(一)超過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未延期復審的;

(二)特種作業人員的身體條件已不適合繼續從事特種作業的;

(三)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

(四)特種作業操作證記載虛假信息的;

(五)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

特種作業人員違反前款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特種作業操作證。

第三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注銷特種作業操作證:

(一)特種作業人員死亡的;

(二)特種作業人員提出注銷申請的;

(三)特種作業操作證被依法撤銷的。

第三十二條離開特種作業崗位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試,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三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的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應當每年分別向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報告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情況。

第三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復審檔案,做好申報、培訓、考核、復審的組織工作和日常的檢查工作。

第三十五條特種作業人員在勞動合同期滿后變動工作單位的,原工作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其特種作業操作證。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業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接受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特種作業人員不得偽造、涂改、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第六章罰則

第三十七條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和復審工作中濫權、玩忽職守、徇私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未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檔案的,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使用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煤礦企業使用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的,依照《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生產經營單位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特種作業人員偽造、涂改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特種作業人員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試的收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的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統一制定,報同級人民的政府物價、財政部門批準后執行,證書工本費由考核發證機關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四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的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可以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報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備案。

第四十四條本規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國家經貿委發布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原國家經貿委令第13號)同時廢止。

篇2:物流公司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物流公司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為了加強公司從事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和教育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和復審工作,提高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和安全技術素質及實際操作技能,減少和避免工傷事故的發生及職業危害,保障員工的安全和健康,實現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在本制度中,公司特種作業人員包含以下三個作業內容:

1、電工作業(含維修電工、安裝電工等)

2、制冷工作業

3、叉車司機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通過培訓、考核,獲得從業資格后方可上崗。具體要求如下:

1、必須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本工種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按上崗要求,技術業務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地、市以上勞動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做到持證上崗。

3、凡公司需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報上級相關部門安排進行培訓、考核、發證,操作證到期的人員要按期限進行培訓復審。無操作證者,嚴禁上崗作業。

4、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發證及復審工作,依照有關規定執行。

5、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取證和復審費用,由單位進行支付,由于學員考核不及格需進行補考或再次參加培訓復審的費用,由個人承擔。

6、特種作業人員要佩證上崗,并要按"操作證"限定的作業內容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犯規定,強迫非特種作業人員從事特種作業。

另外,外來人員在我廠范圍內從事特種作業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本規定,特種作業監管部門應將本規定落實到外來作業單位和人員,確保安全作業。

篇3:特種設備作業培訓考核制度

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安全管理等作業人員應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要求,經培訓考核合格,取證后方能上崗。

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年滿18周歲;(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三)身體健康(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無妨礙從事本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四)通過規定的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考核,了解相應工種的專業技術知識,掌握相應工種的操作技能。

2、申請參加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員,應當填寫《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申請書》,并向經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批準的培訓單位提出申請。經培訓單位審查年齡、學歷、身體等條件后安排培訓計劃。

3、參加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專業技術考核的,由申請人或者培訓單位持記載了培訓情況的《申請書》,向當地負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專業技術考核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提出申請,并由該機構負責實施考核。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經考核合格后,取得有效資格證件,本單位聘用的,經法定代表人在其資格證件上簽章同意后方可從事資格項目內作業。

5、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件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在資格證件有效期內,本單位定期組織培訓,學習電梯有關專業技術知識。

6、本單位在每年1月份組織安全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等相關人員進行特種設備業務知識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