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混合料拌和機組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機組啟動前,應檢查各部電器是否完好,電壓、電流是否在規定數值10%范圍以內(即:偏差值不允許大于±5%)。
2、檢查沙石料、瀝青、粉料等材料的規格和質量是否符合拌和機施工的要求,其數量應保證連續生產的需要。
3、機組進行運轉啟動時,應首先觀察各部位由無閑置人員和工作人員處在不安全的部位,然后按響電鈴,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啟動運轉。
4、機組在正常工況下啟動時,生產和停機均處于計算機程序自動控制狀態工作,起停順序應嚴格按廠家規定的程度進行,預防發生意外事故。
5、機組嚴禁帶負荷直接啟動,以免造成機械事故。
6、在“系統啟動”鍵沒有按下時,“冷料給料”、“冷料停料”和“開始拌料”鍵均被鎖住,不能進行操作。
7、工作開始時,烘干筒啟動,主噴燃器點火,首先對烘干筒體進行約5分鐘的小火預熱,待布帶除塵器入口空氣溫度達到時120℃即可,待預熱后,方可上料。
8、在進行手動控制時,僅設置了很少的保護,給料時不適當的操作會造成很嚴重的故障和事故,操作人員應嚴格按規定進行作業。
9、機組工作中,在皮帶輸送機、攪拌器、引風機等傳動件或高速運轉部件附近工作時,嚴禁穿著肥大衣服或披長發,以免卷入其中造成事故。
10、任何人在成品倉庫和冷料喂料系統周圍工作時,必須戴上安全帽。
11、設備各運轉部件承受載荷,嚴禁超過廠家推薦的最大限制。
12、嚴禁通過溢流管口下方或在此周圍逗留。
13、電儀器表應有安全保護裝置,防止開關意外接通。
14、攪拌機設備運轉時,操作人員應注意觀察控制柜操作面板上的故障指示燈和裝置運行狀態指示燈,同時觀察管理計算機界面上的運行指示,發現運行故障時應采取“緊急停機”措施,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運轉。
15、機組運轉過程中,成品料倉梯子、料倉頂部、軌道附近等處嚴禁站人,以免發生事故。
16、燃燒器正常工作時,燃油泵處壓力保持25-30bar左右。當燃燒器熄火時,應立即停止噴射瀝青,防止瀝青在滾筒內堆積。
17、生產過程中,應經常查看溫控系統,檢查粒料、瀝青溫度是否符合要求,使之控制在145℃至165℃之間。為防止瀝青老化,烘干拌合筒內溫度不宜超過180℃。
18、生產過程中,機組應嚴格按規定級配進行生產,定期對成品料的油石比進行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9、當烘干拌合筒內瀝青或混合料著火時,應立即關閉燃燒器,停止供給瀝青,關閉鼓風機、排風機,將含量較高的細骨料投入烘干拌和筒內,撲滅火焰,同時在外部卸料口用干粉或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當烘干拌和筒內的材料溫度低于200℃后,將廢料排出。
20、成品料倉工作時,卷場機旁邊禁止站人,特殊情況需要檢修或者調整,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不得穿肥大的服裝和留長發,以免卷入傳動件內。
21、動力配電柜和控制臺內部有高壓電,非專業人員嚴禁開柜操作。
22、工作中遇到突發事故,應立即關掉噴燃器,但干燥滾筒嚴禁立即停車,待干燥滾筒內的溫度低于規定溫度時,方可停車。
23、機組運轉過程中,發現某零部件出現松動和異響時,應立即停機修復。
24、嚴禁在設備運轉過程中進行調整或者維修作業,所有的調整維修工作應在設備停穩后進行。電器維修作業時,應首先切斷電源,拆除保險。掛出有人檢修的警告標志。
25拌和器平臺上不得堆放雜物、工具等以免震落傷人。
26、在空中檢查設備時,應扎緊安全帶。
27、機組的全部電器操作及維護工作,均需有專門人員(持有效上崗操作證)承擔,電器線路應符合國家標準規范,同時,應有有效的接地和熔斷裝置,電源接頭需充分保持,防止遭受意外損壞。
28、工作場地意外起火,應使用滅火器、沙、土進行覆蓋。
29、工作結束后,盡管干燥筒內物料已經排空,禁止立即停車和關閉引風機,應繼續運轉15分鐘左右,對干燥滾筒進行冷卻。
30、干燥滾筒內物料已經空時,燃燒器嚴禁繼續工作,防止熱量通過空氣傳入除塵器入口,造成入口溫度過高,引起除塵袋著火,造成火災。
31、系統停機后必須切斷動力配電柜的總進電開關。
32、在料斗門附近做任何檢修保養工作,必須首先使空壓機停止運轉,并將系統中的壓縮空氣排凈。否則,嚴禁拆除氣路系統中的任何部件。
33、在進行瀝青罐的瀝青存儲量檢查時,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應使用手電筒照明,嚴禁使用明火進行照明,以免發生火災。
34、要經常檢查粉料倉頂部排氣口與主引風通道是否通暢,避免因除塵風道堵塞造成倉內壓力過大,損壞倉體。
35、機組場地的有關部位,應按消防的標準要求,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并保證消防器材長期有效。
36、嚴格執行每班保養﹙工作前、中、后進行﹚,一、二、三級保養,每年一次的中修等保修項目。
37、機組需要長期使用停用時,應按規定的標準要求,進行一次全面的保養和維修。
38、經過長期停用的機組,需要重新使用時,應對機組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維修,特別是影響安全的部位,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使用。
篇2:瀝青拌和站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員著裝要求
1.拌和站工作人員要求穿工作服上班,控制室外拌和樓巡邏人員和配合同擊破要戴好安全帽,嚴禁穿拖鞋上班。
二、瀝青拌和樓運轉工作期間
1.在開機器前控制室操作手需要拉喇叭示警,機器周圍工作人員聽到喇叭后離開危險部位,操作手在確認外面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才能開動機器。、
2.機器在運轉當中工作人員不能擅自進行設備的維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進行維修,同時要讓控制室操作手知道,控制室操作手只有得到外面人員的認可后才能重新開動機器。
三、拌和樓維修期間
1.人在高處工作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
2.當有人在機器械內部工作時需有人在外面照看,同時拌和機電源應切斷,不經外面人員認可控制室操作手不能擅自開面。
四、鏟車方面
1.鏟車在場地上料過程中要注意車前車后的人員,上料時一定要注意速度和位置,不能碰撞設備。
五、其他方面
1.在柴油罐和放刷車油桶的周圍3米內不準抽煙,不準生明火,放油者一定要確保油不能漫出來。
2.放瀝青時一定要先看好罐內瀝青數量,把整個閥開好后才能開泵放瀝青,同時嚴禁在瀝青罐上抽煙。
篇3: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混合料拌和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混合料拌和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熱拌瀝青混合料宜由瀝青混合料生產企業集中拌制。
2.施工前,應檢查運輸道路上方架空線路,確認路面與電力架空線路的垂直距離符合安全距離要求、通訊架空線的高度滿足車輛的運輸安全要求。
3.施工前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確定瀝青混合料運輸和場內調運路線;運輸道路應堅實、平整,寬度不宜小于5m。
4.施工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工作服、手套、鞋等勞動保護用品。
5.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和瀝青灑布車到達現場后,必須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根據工程需要和現場環境狀況,及時疏導交通,保持運輸安全。
6.施工前應復核雨水口頂部的高程,確認符合設計規定,路面不積水;施工現場障礙物應在施工前清理完畢。
7.在城區、居民區、鄉鎮、村莊、機關、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及其附近不得設瀝青混合料拌和站。
8.需在現場設置集中式瀝青混合料拌和站時,支搭拌和站應符合下列要求:
(1)拌和站不得搭設在電力架空線路下方。
(2)拌和站應按消防部門的規定配置消防設施。
(3)拌和站的作業平臺應堅固、安裝穩固并置于堅實的地基。
(4)攪拌機等機電設備應設工作棚,棚應具有防雨(雪)、防風功能。
(5)攪拌機、輸送裝置等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應符合相關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
(6)現場拌和站應單獨設置,具有良好的供電、通風等條件與環保措施,周圍應設圍擋。
(7)現場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布置瀝青混合料攪拌機、各種料倉和原材料輸送、計量裝置,并形成運輸、消防通道。
(8)施工前,應對拌和站進行施工設計;平臺、支架、儲料倉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應滿足拌和站在拌和混合料過程中荷載的要求。
(9)攪拌機等機械旁應設置機械操作程序牌。
(10)拌和站搭設完成,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
9.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
(2)裝土等散狀材料時,車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
(3)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
(4)卸土等散狀材料時,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把卸料,嚴禁撒把。
(5)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l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
10.使用機動翻斗車運輸材料時,應符合運輸機械安全技術交底要求;作業后,應將車廂內外粘結的瀝青污物清除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