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齊全防護用品,不得擅自離崗。
3必須檢查安全防護裝置和周圍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開機。
4檢修、養護設備時,必須斷電并掛安全警示牌,必要時設專人監護。嚴禁在運行中檢修、保養等工作。
5在瀝青罐頂作業前,必須檢查罐頂的安全防護裝置,并設專人監護。
6設備內部維修時,必須使用24伏以下照明。
7嚴禁在回轉體附近、放料口下操作、穿行和停留。
篇2:瀝青混合料拌和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作業前的準備
1、檢查各部機件是否完好,各傳動部件有無松動,各部連接螺栓是否緊固可靠。
2、檢查傳動鏈條的連接和張緊度,傳動皮帶的松緊度及磨損偏磨情況,輸送帶有無絕偏現象,鋼絲繩是否完好。
3、檢查供料系統是否暢通,檢查輸送管道是否有漏水、漏氣、漏油、漏瀝青、漏料現象。
4、檢查各潤滑點潤滑油、脂是否充足、良好。
5、檢查電器設備是否完好,電源電壓是否同設備所需工作電壓相符,其偏差不允許大于±5%。
6、檢查熱料倉斗門、攪拌器斗門位置是否正確開關、是否靈活。
7、檢查粒料、瀝青、水的規格,質量是否符合拌和及施工技術要求,其數量應保證連續生產需要。
8、檢查瀝青加熱裝置,并根據生產需要提前開啟瀝青加熱裝置。
9、檢查熱料提升斗、攪拌器及各種稱斗有無存料、若有應放空,再關好所有應關閉的料門。
10、檢查粒料、瀝青計量裝置是否正確、可靠。
11、檢查瀝青供給系統及溫度,確認正常后,開動瀝青泵使其自行
循環。
12、使用柴油或重油作為燃燒器的燃料時,柴油必須經過沉淀、過濾,重油必須符合標號要求,達到自流狀態時方準使用,使用煤粉作為燃料時,其粒度、水份、灰分和揮發分等均應符合規定標準。
13、濕式除塵系統的水泵,噴水量應穩定且能連續工作。
14、放掉空壓機儲氣罐內的積水,壓縮氣壓不得低于6kg/cm2。
15、當瀝青混合料卸料深入地下底坑時,應設置專用的潛水泵和排水管,防止坑內水淹沒電氣元件。
二、作業中的要求
1、巡視人員檢查完畢確認正常后,機長鳴警鈴,工作人員就位。
2、進行烘干(烘干拌和)滾筒的空載運行正常后,進行點火試驗,若點火失效,應充分通風后再點火,需調查點火時,要在切斷高壓電源的情況下進行,點火正常后實行溫度自動控制,并順序起動各工作裝置。
3、點火用的液化氣必須有減壓閥及壓力表,燃燒器點燃后必須關閉總閥門。
4、烘干(烘干拌和)滾筒溫度達到110℃時方可投料進行試生產,待各工作裝置運行參數穩定后再使用自動控制系統。
5、作業中應經常查看溫控系統,檢查粒料,瀝青溫度是否符合要求,對成品料要經常抽驗并及時反饋抽驗結果。
6、操作人員必須了解運料汽車的載重噸位,滿載后及時鳴警,指示
車輛離去。
7、加強生產過程的巡邏工作,發現異?,F象必須立即排除,因意外停電使用備用電源,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三、對連續式拌和機的特殊要求
1、當燃燒器熄火應立即停止噴射瀝青,防止瀝青在滾洞內堆積,為防止瀝青老化,烘干拌和筒內溫度不可超過180
2、當烘干拌和筒內瀝青或混合料著火時,應立即關閉燃燒器,停止供給瀝青,關閉鼓風機、排風機。將含水量高的細骨料投入烘干拌和筒內,撲滅火焰。同時在外部卸料口用干粉或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當烘干拌和筒內的材料溫度低于200后,將廢料排出。
四、作業后的要求
1、停止供料,逐漸關閉燃燒器,用熱料在烘干拌和滾筒或攪拌器內洗刷二、三次,將殘余瀝青洗凈排出。
2、倒瀝青泵抽回剩余瀝青。
3、當滾筒溫度降至40-50℃時,按起動的反順序關機,關機后,清除皮帶機上的殘余粒料,清洗瀝青管道,清除各供料斗中積料及除塵裝置內外積物。
4、按設備使用說明進行保養工作。
篇3:瀝青混凝土拌和機操作規程
(1)工作前的準備
拌和機在工作前需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檢查各部緊固螺絲是否松動;拌和機內是否有余料;傳動皮帶是否跑偏;各機組及輔助設備安裝是否正確;瀝青管路接頭是否漏氣;電氣系統是否完好等。
對于移動式拌和機,就位后還需放下前后支腿,將平板車抬起,并保持水平位置,使輪胎卸荷。
(2)運轉中的有關規程
每一種瀝青混凝土拌和機都有其使用技術規程,因此在使用時,必須按其技術說明書上的有關技術規程進行操作。
拌和機在起動時,一般逆著運料流程進行。當烘干筒達到一定的溫度后才能啟動冷料輸送機和配料給料裝置。
拌和機在正式拌和成品料之前,應先用熱砂石料預拌2~3次,以便給拌和機殼體預熱。在正式拌和時,應先將熱砂石料與石粉在拌和機內干拌10~15s后,再噴入瀝青拌和。在工作中,供料應均勻,與防止熱料倉各料斗內物料堆積過多,發生串倉現象,而影響砂石料的配合比。
(3)停機、清洗
拌和機當天不再工作,停機時,應將干筒、料斗、料倉以及拌和機內余料卸空;停機后,應用柴油或煤油清洗瀝青系統,以防止堵塞瀝青供應管路及卡死瀝青泵,影響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