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掛式腳手架腳手架安全操作規程
1外掛式腳手架(簡稱外掛架)搭拆作業嚴格執行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任何人不得改變方案。
2外掛架最大負荷(包括活載荷)不得超過1176牛頓/平方米(120公斤/平方米),腳手架上嚴禁堆放物料,人員不得集中停留。
3外掛架提升或降落,應使用塔式起重機等起重機械,必須用卸甲吊運,嚴禁任何人站在外掛架上隨外掛架升降。
4外掛架不得超過建筑物兩個開間,最長不得超過8米,寬度不得超過1米。鋼管組裝的外掛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2米,大、小面均須設斜支撐;焊接的外掛架,定型邊框為立桿的,立桿間距不得大于2.5米,大面要設剪刀撐。
5外掛架上下兩步必須鋪滿、鋪平腳手板,并固定牢固。下步不鋪設腳手板時應搭設平網。上下兩步都應設兩道欄桿,搭設立網,橫向水平桿間距以0.5-1米為宜。
6外掛架外側應接高掛網,其高度應高出施工作業層1米,應設剪刀撐,并用立網從上至下封嚴,安全網下部要綁扎牢固。相鄰的外掛架應在同一平面,接口處應封閉嚴密。
7外掛架懸掛點采用穿墻螺栓的,穿墻螺栓必須有足夠的強度滿足施工需要,穿墻螺栓端部的螺紋應采用梯形螺紋,并加墊板用雙螺母鎖牢。
8外掛架安裝操作順序:應“先穿后摘”(即在安裝時,先穿好穿墻螺栓,后摘去卸甲),“先掛后拆”(即在拆除時,先掛好卸甲,后拆掉穿墻螺栓)。
9懸掛點處的建筑物結構強度必須滿足施工需要。
10外掛架安裝后必須經過檢查、驗收簽字,方可使用。
11外掛架的組裝、升降和維修必須由專業架子工進行。
篇2:腳手架安全技術措施
1、搭設腳手架前應按《建筑施工扣件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以及JGJ59-99標準執行。2、所用管材及扣件有裂紋、變形、滑絲及砂眼夾灰無墊圈的扣件禁止使用。3、腳手架的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應經計算,要滿足荷載要求并做好排水措施。4、立桿橫距為1.2m,大橫桿高度為1.8m,立桿間距1.8m。5、扣件腳手架底部應采用不同長度的立桿錯開位置,相鄰立桿的接頭不在同一跨內,立桿底部應設掃地桿和墊板。6、沿腳手架縱向兩端的拐角處及兩側面每隔9m用斜桿搭設剪刀撐,自下而上設置,斜桿與地面呈45-60度夾角。7、腳手架與主體的連接,水平方向每三個立桿間距、垂直方向每二步設一拉結點。8、腳手架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9、腳手架搭設完結后,腳手架的鋼管、扣件、連墻桿及腳手板等不得隨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時應經技術負責人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拆除,工序結束后應立即恢復。10、腳手架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驗收,合格并填寫交驗單方可使用。11、腳手架拆除時,應先檢查與建筑物的連接情況,自上而下按順序逐步拆除,嚴禁成排放倒,嚴禁向下拋擲鋼管及扣件,嚴禁上下同時操作。審批人:編制人:年月日
篇3:腳手架防護工程防護措施
1、腳手架工程
搭設腳手架、防護架的鋼管、扣件,應認真挑選檢查,符合規范要求。腳手架的縱距、橫距和步距,軟硬拉結、搭接和竹笆鋪設固定、標準符合組織設計和我司頒發的《鋼管腳手架支撐手冊》要求。
搭設腳手架、防護架須由經安全技術教育的架子工承擔,在搭設時,須戴好安全帽,佩好安全帶。工具及零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內,穿防滑鞋工作,袖口、褲口要扎緊。
吊運腳手笆及腳手鋼管等須用專用的保險吊鉤,鋼管嚴禁單點起吊,要堆放平整,并嚴格控制腳手架的施工荷載。腳手在粉刷時,只允許三步同時操作,在砌墻時,要求人在墻內操作,不準向外斬磚。嚴禁在腳手上堆放鋼模板、木料及施工多余的物料等,以確保腳手架暢通和防止超載,并防止小零件高空墜落。嚴禁在腳手架上拉纜風或裝置起重把桿、搭掛小平臺。拆除腳手架嚴禁隨手向下拋擲,并設置警戒區、圍好旗繩,派專人負責警戒。
2、臨時防護設施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結構施工時,外設挑腳手不低于操作面,下部框架周邊設1m高鋼管護身欄,每隔1.5m設鋼管柱,欄桿外側設小眼安全網。對于預留洞口應按照如下措施進行防護:
(1)邊長或直徑20~50cm洞口,利用混凝土板內鋼筋,加固定蓋板防護。
(2)50~150cm的洞口,可用板內鋼筋貫穿洞構成防護網。網格大于20cm的要另加密。
(3)150cm以上的洞,四周應設欄桿,洞口下張安全網,護欄高1m,設兩道水平桿。
(4)樓梯段邊及頂層樓梯口應及時安裝臨時護欄。
(5)施工影響區域內須加設防護棚,架空線附近應搭設防護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