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作業人員注意事項
參加施工作業的一切作業人員(包括學徒工、實習生、,代培人員和民工),都要熟知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經過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培訓、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新招收及調換工種或脫崗6個月后重新上崗的作業人員都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試合格,方可安排上崗。
參加施工作業的人員應經體檢合格,有妨礙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者不得上崗作業。從事腐蝕、粉塵、放射性和有毒作業,要有防護措施,操作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
施工現場的有關管理人員,應獲得建設部規定的施工企業關鍵崗位執業資格證書。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應帶頭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及本省有關建設施工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嚴格執行本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不違章指揮,并監督、檢查作業人員執行本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電工、金屬焊割(氣焊)工、登高架設作業人員、各種起重設備的裝拆和操作人員、打樁機司機和各種機動車輛司機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國家和行業規定的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并獲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學徒工應在專人指導下進行工作。
從事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施工的作業人員,應接受應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施工作業安全技術的培訓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作業人員調換工作崗位時,應接受新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培訓教育;從普通工種調換為特種作業工種的人員,還必須經過國家和行業規定的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并獲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參加施工作業的一切人員,必須接受法律與法規及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年度安全生產培訓教育。
參加施工作業的一切人員,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紀律,必須佩帶工作證(卡)并戴好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在作業中嚴格遵守本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安全上崗,不違章作業,不擅離工作崗位,不亂串工作崗位,嚴禁酒后作業,并按規定穿衣著鞋,正確使用、保管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參加作業的人員在施工現場行走,應走安全通道,禁止蹬踏土壁和固壁支撐及攀爬腳手架、垂直運輸設備架體、模板支撐和鋼筋骨架等上下;禁止用大步跨躍或跳躍等方式進入腳手架或作業層面;禁止在未鋪設腳手板的腳手架上、未固定的梁底模上及剛砌筑的墻面上作業或行走。
作業人員享有對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建議權、緊急避險權和人身保障權,并有權拒絕執行違反本規程的作業命令。
篇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審查注意事項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審查應注意的事項
廣義的合同文件組成包括:合同協議書、中標通知書、投標書及其附件、合同專用條款、合同通用條款、標準規范及有關技術文件、圖紙、工程量清單、工程報價單或預算書。除以上外,雙方有關工程的洽商、變更等書面協議或文件同樣視為合同的組成部分,這些文件均與合同造價或最終結算密切相關,須予以明確。目前使用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由協議書、通用條款、專用條款及合同附件四個部分組成。審查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事項:
一、協議書部分:
1、內容填寫是否齊全清楚;2、章印是否齊全清楚;3、合同總價款大小寫是否一致;4、對方開戶行帳號住所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是否填寫正確;5、承包范圍界定是否清楚;6、質量標準是否明確:合格、優良等。
二、審查發包人資質等級及履約信用: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企業必須取得相應的資質等級,承包人承包的項目應當依法批準立項,違反規定將因項目不合法而導致所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對承包人的審查內容主要包括:1、承包企業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是否合法;2、承包企業是否取得相應的資質等級及經營資格;3、審查承包企業招投標手續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等。
三、工期、質量約定:
1、工期:(1)竣工日期有“驗收合格之日”“交付使用之日”“申請驗收之日”之說,應當在合同中明確注明,并約定開工、竣工應辦理哪些手續、簽署哪些文件。(2)雙方當事人對建設工程實際竣工日期有爭議的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的,以竣工驗收合格之日為竣工日期;承包人已經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發包人拖延驗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驗收報告之日為竣工日期;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轉移占有建設工程之日為竣工日期。(3)工期延誤:在合同文本通用條款中列出了工期延誤時應予以順延的原因,承包人在工期順延情況發生后天內,就延誤的工期以書面形式向工程師提出報告,工程師在收到報告后天內予以確認,逾期不予確認也不提出修改意見,視為同意順延工期。2、質量:(1)《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工程竣工驗收應由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進行,合同中應明確約定參加驗收的單位、人員,采用的質量標準、驗收程序,須簽署的文件及產生質量爭議的處理辦法等。(2)是否明確隱蔽和中間驗收雙方的義務及驗收程序。
合同審查
第一步形式審查
(一)將合同文件本身分為三部分:
開頭(合同名稱、編號、雙方當事人)
正文(第一條至最后一條)
簽署部分(即雙方簽字蓋章和簽署時間)
形式審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備這三部分,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見的錯誤有:當事人名稱不一致、不完全、錯誤或矛盾,合同名稱與實質內容不符、時間簽署前后不一樣,地址、法定代表人錯誤等。
(二)形式審查還要看是否附有對方營業執照、其他證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委托書等相關材料。看相關文件之間內容是否有矛盾之處。
第二步實質審查
主要是對合同正文的審查,這是合同最關鍵的內容,包括:
一、合同條款是否完備、合法;
二、合同內容是否公平,是否嚴重損害本單位利益;
三、條款內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遺漏或嚴重隱患、陷阱。
合同條款是否完備的審查標準,以買賣合同為例
1、雙方名稱或姓名和住所列明當事人的全稱、地址、電話、開戶銀行及帳號。
2、標的動產應標明名稱、型號、規格、品種、等級、花色等;不易確定的無形財產、勞務、工作成果等描述要準確、明白;不動產應注明名稱和座落地點。
3、數量數量要清楚、準確,計量單位、方法和工具符合國家或者行業規定。
4、質量國家有強制性標準的,要明確標準代號全稱。可能有多種適用標準的,要在合同中明確適用哪一種,并明確質量檢驗的方法、責任期限和條件、質量異議期限和條件等。
5、價款或報酬合同明確規定價款或報酬數額、計算標準、結算方式和程序。
6、履約期限、地點或方式履行期限要具體明確,地點應冠以省、市、縣名稱,交付標的物方式、勞務提供方式和結算方式應具體、清楚。
7、違約責任應明確規定違約責任,賠償金數額或具體計算方法。
8、解決爭議的方法選擇訴訟或者仲裁其中之一作為爭議解決方法,不要出現既由法院管轄又由仲裁機構裁決,也不要出現“由法院管轄或者仲裁機構仲裁”的條款。約定通過訴訟解決的,還可以約定管轄法院;約定由仲裁機構裁決的,應寫明具體仲裁機構名稱。在選擇時盡選擇本地法院或仲裁委員會管轄,以便于更好地維護本單位利益。
9、合同生效條款一般應當寫明:“合同自合同雙方(或者各方)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表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合同專用章)之日起生效”。如合同有固定期限的,還應當寫明:“本合同有效期自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止。對于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經批準或者登記后生效的,或者合同約定須經公證等生效條件的,應當在合同中寫明并及時辦理相關手續。
10、清潔文本條款合同中應當寫明:“本合同正文為清潔打印文本,如雙方對此合同有任何修改及補充均應另行簽訂補充協議。合同正文中任何非打印的文字或者圖形,除非經雙方確認同意,不產生約束力。”在簽署過程中,應注意:當合同中有清潔文本條款時,合同中的所有條款文字與數字(簽署人簽字、時間簽署與蓋章除外)均應當事先打印完成,不得在合同簽字過程中出現合同正文里有手寫文字或者空白未填寫的情況存在。
其中,前8項是《合同法》第12條列出的內容。合同審查時重點關注違約責任的約定是否清楚、完整、公平,是否嚴重損害一方利益或者是否存在陷阱。
合同條款內容是否合法,其實就是要審查合同條款或者內容是否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是否構成無效的情形。在這里,熟悉相關合同法條文是最起碼的要求。
合同條款是否公平,是否清楚,審查時沒有固定的方法,只有逐字逐行地看,認真地看,提高文字理解和駕馭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