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業防火措施規范
1、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接地線應牢固地接在被焊物件上。
2、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設備。
3、嚴禁將焊接導線搭設在氧氣瓶、乙炔瓶及設備和管線上。
4、乙炔和氧氣軟管在工作中應防止污染油脂或觸及金屬熔渣,禁止把乙炔和氧氣軟管搭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
5、在地下室、隧道及金屬容器內焊割作業時,嚴禁通入氧氣用作調節或清掃空間。
6、乙炔氣瓶禁止放在高溫設備附近,應距離明火10米以上。
7、電焊機冒煙和著火時,應首先斷開電源,然后撲救。
8、乙炔瓶、乙炔發生器發生著火,應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干砂進行滅火,禁止用水、泡沫滅火器。
篇2:崗位防火責任制-焊接工
1.電、氣焊工人應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合格發給證件才能操作。
2.在焊接、切割作業前,應本單位領導和消防、安全技術部門同意,發給動火證。
3.要選擇在安全地點進行焊接。作業現場內的一切可燃物品要清理干凈。因條件限制或必須在可燃物品附近從事焊割作業時,如在天棚、木地板和可燃墻壁附近焊割,應采取周密的防火措施,并指定專人看護。
4.在沒有火災爆炸的車間內,裝置移動式乙炔發生器時,電石不宜加得過多,室內要通風良好,并要離明火及高溫物體遠一些。電石灰應經過處理倒在安全地方。
5.凡盛過易燃和可燃液體的容器和設備,在沒有進行徹底清理前,不能進行焊接、切割作業。
6.裝有氧氣或乙炔氣的鋼瓶應當放置穩固,移運和搬運時,應防止撞擊和震動。
7.乙炔發生器要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
8.進行氣焊或氣割時,應該先用乙炔氣將導管內地空氣排除后才可點燃噴嘴。
9.乙炔發生器及其配件,輸送導管結凍時,應該用熱水或蒸汽加熱,不要使用明火加熱或用可能發生火花的工具敲打。
10。測定氣體導管及其它分配裝置有無漏氣的現象時,要用肥皂水檢測,禁止使用明火。
11.在生產和儲存易燃液體,氣體的房間內,禁止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油脂或沾油的工作服、手套以及其它沾油的物品,禁止與氧氣瓶、導管、軟管等接觸。
焊割作業結束后,要仔細檢查現場,如發現有焦味等可疑現象,必須查明原因徹底清除隱患。
篇3:焊接及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發電機房、生活駐地、工地臨時工棚等要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滅火器要定期進行檢驗,失效的要及時進行更換。2.在火災危險區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3.嚴禁在辦公室、休息室、宿舍等房間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4.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嚴禁吸煙,嚴禁采用明火作業,嚴禁進行火花加工和帶電作業。5.易燃、易爆物品按有關規定存放。6.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管理人員,嚴禁穿絲綢、化纖等易產生靜電的服裝。7.宿舍及工地照明、電力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符合要求,嚴禁私自亂接;工棚內嚴禁使用大功率電器;電熱器不要直接放在可燃物(木質、塑料等)制成的臺板上。8.照明燈與易燃物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普通燈保持大于300mm;碘鎢燈等高熱燈保持大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當間距不夠時應采取隔熱措施。9.熬制加熱時,應選擇空曠場地,并遠離易燃、易爆物且應避開地下管線。10.冬季使用電熱毯、電暖器、電爐、空調等電器設備取暖時要做到用前檢查,用后保養,避免因線路老化、年久失修或經常搬運碰破電線而引發火災事故。采暖爐取暖的煙筒要與易燃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出門時要將采暖爐門和各種電器開關關閉。11.在使用煤氣、液化石油氣時,室內要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并要經常檢查。一旦發現有漏氣現象,切勿開燈、打電話,更不能動用明火,要迅速打開門窗通風,排除隱患。12.配備通訊設備,制定應急預案并成立義務消防隊,發現險情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向當地消防部門報告。13.焊接工藝評定管理執行公司焊接工藝評定控制,焊接工藝評定管理工作由公司所屬焊檢公司負責實施,由項目焊接技術人員根據工程焊接情況和要求(規格、材質)提出申請,由焊檢公司出據由公司總工批準能夠覆蓋整個工程焊接的工藝評定一覽表,作為項目工程焊接編制焊接工藝卡的依據及指導性文件來執行。14、焊機管理(1)公司所有焊機統一有機具站管理調拔,各專業工區需用焊機直接向本項目機具站工區租賃.(2)焊機由公司機具站負責維護保養.按《設備管理維修制度》執行。(3)焊接熱處理設備由熱機公司負責管理,使用的計量儀表應處于有效期內。15、焊接材料管理(1)焊材采購采用專業工區計劃報批,由項目經營部(物資)統一采購,采購嚴格執行公司質保程序,焊材進庫必須驗證,方準入庫,驗證由項目安質部(質量)焊接專工負責,驗證焊材質保書及包裝質量,并隨機抽取焊材,檢查內部質量,檢查合格后,填寫焊接材料驗收記錄表。進入焊材一級庫,焊材保管嚴格按公司焊材儲存與保管制度執行,庫房設施達到要求,焊材進入一級庫后,再有各專業工區按各自工區所承擔的焊接工作量,所需焊材領用,多余焊材進入焊材二級庫,二級庫由專業工區自行負責建立,焊材保管必須達到公司制定的焊材儲存與保管制度要求才能儲存,否則不允許儲存,焊材烘干由專業工區自行負責烘干.發放.16、焊接材料的儲存和保管(1)焊材必須在干燥通風的室內存放,焊材儲存庫內,不允許放置有害氣體和腐蝕性介質,室內保持整潔。(2)焊材存放在專用架子上,嚴防焊條受潮。(3)焊材堆放時應按種類、牌號、規格、入庫時間分類堆放,每垛應有明確標記,避免混亂。(4)焊材在供應給使用單位之后至少在6個月之內可保證使用,入庫的焊材應做到先入庫的先使用。(5)特種焊材儲存與保管應高于一般性焊材,特種焊材應堆放在專用倉庫或指定區域。(6)對受潮或包裝損壞的焊材未經處理不許入庫(7)一般焊材一次出庫量不能超過一天的用量,已經出庫的焊材焊工必須保管好,當天使用不完的焊材當天退回焊材庫。(8)焊材儲存庫內,應設置去濕機、溫濕儀且運行正常。低氫型焊材室內溫度不低于5℃,相對空氣濕度低于60%。17、焊接材料烘焙規范及操作規程(1)焊條的烘干規范烘干溫度各保溫時間,嚴格按焊條生產廠推薦的烘干規范或有關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國外焊材的烘干規范,按提供的焊材質保書上要求進行烘干。下表為國產焊材的烘干規范:焊條類別酸性焊條堿性低氫型焊條堿性不銹鋼焊條保溫時間1h1h1h烘干溫度150℃±10℃350℃-400℃250℃±10℃(2)焊條烘干時應徐徐升溫、保溫、緩慢冷卻,嚴禁將冷的焊條放入已升至高溫的烘箱中,或者將烘至高溫的焊條從高溫爐中突然取出冷卻,以防止焊條藥皮因驟冷驟熱而產生開裂或脫落現象。(3)同一烘干箱每次只能裝入同種烘干規范的焊條進行烘干。對烘干規范相同,但批號、牌號、規格不同的焊條,堆放時必須有一定的物理間隔,且焊條堆放不宜過高,保證焊材烘干均勻。(4)烘干后的焊材,應貯放在溫度為120-150度的恒溫保溫箱中,隨用隨取。(5)當焊條在施工現場放置超過4小時后,應對焊條重新烘干處理,但焊條反復烘干次數不得超過3次.18、二級庫焊接材料管理制度(1)入庫的焊接材料,由焊材庫管理人員協同焊接技術員及質檢人員,驗證焊材質保書及包裝質量;(2)為保證焊接材料的保管質量,必須做到:a.焊材庫內應裝配驅濕機和空調,配備溫度、濕度儀,保證庫內干燥整潔,溫度不低于5℃,相對空氣濕度低于60%。b.焊接材料應存放在專用架子上,堆放架離地面和墻壁各應保持300毫米以上的距離,焊材的堆放不宜過高。(3)焊條的烘干,嚴格遵循《焊接材料烘干規范及操作規程》要求進行,并進行質量抽查,確保烘干焊條質量。(4)每個分項工程開工前,由焊接技術員預先填寫《焊接材料領用通知單》,焊材庫管理人員據此對需要的焊條進行烘干,并作好烘干記錄。(5)焊工領用焊材前,必須填寫《焊接材料領用單》,由班長或焊接技術員簽字,送到焊材庫。焊材庫管理人員按領用單要求發放焊材。由焊材庫人員整理好《焊接材料發放單》,以作統計用。(6)焊工領取的焊條,必須放入可攜式焊條保溫筒內,隨用隨取;不得將未用完的焊材和焊條頭丟棄在施工現場,焊工應及時將其退回焊條庫,由焊材庫管理人員在《焊接材料發放單》上作好回收記錄。根據每個焊工焊材回收情況的好壞,實行經濟獎懲制度。(7)由焊材庫管理人員,統計每個月的焊材總消耗量及每個焊工月焊材消耗量,交給焊接技術人員,以掌握焊材消耗情況及庫存數量。(8)對存放超過規定年限,檢查質量不合要求及烘干超過三次后的焊材,劃定專門區域堆放,并由焊接技術員、焊接質檢人員對此類焊材作出報廢處理,或移作較低要求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