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火災隱患的處置規定
一、“三合一”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五條和《上海市消防條例》第三十六條分別規定:“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不得設置員工集體宿舍“。此規定內容上只有“住宿”與“廠庫房”,即“二合一”,而實際上有人員住宿的場所往往要燒飯,這樣就變成了“吃、住和廠庫房”混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三合一”。立法的本意是將住宿與倉庫、車間分開。因為混在一起一旦發生火災,廠、庫房可燃物多,人與物在同一空間內,火勢蔓延快、煙氣大,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因此,必須控制此類場所的存在。
二、“三合一”的界定
根據有關規定,界定“三合一”有三個條件:一是在同一空間內;二是商業(商鋪、市場等)、服務性行業(發廊等)、廠庫房、廢品回收站等場所;三是住宿3人(含本數,下同)以上。這三個條件應當同時存在,缺一不可。
同一空間是指沒有采取實體墻分隔的同一房間、廠庫房。如住宿與其他房間、廠庫房采用實體墻分隔到頂或不處于同一層面,且有獨立的、符合國家規范規定的出入口,則雖然同處一個場所或同一建筑,也不屬于“三合一”現象。
三、“三合一”的檢查
(一)“三合一”的檢查方法
針對“三合一”現象,各街道(鎮)、派出所(警署)要聯合工商、稅務、安監等有關職能部門協同整治,發現“三合一”以后,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法予以查處:
1、撤離住宿人員法
外地人員有暫住證的,由派出所(警署)收回暫住證,限期將人員撤離;無暫住證的,由派出所(警署)當即處理、撤離人員。本市人員也應由派出所(警署)責令限期撤離。
2、實體墻分隔法
有相當數量的“三合一”是商鋪加閣樓,但如果采取實體墻分隔是可以達到防火安全要求的。要注意的是防火墻必須使用不燃材料(必須用磚塊砌墻,并用水泥密實粉刷;采用石棉板防火材料分隔達不到規定的防火極限,不能作為防火墻),且砌至樓板底或屋頂,分隔后,各防火分區必須有獨立的安全出口或門。
3、改變使用性質法
有些商鋪面積不大,商鋪內布局采取前店后住宿加倉庫,當采用實體墻分隔有困難,無第二安全出口(后門)、可燃物多,無法整改情況下,須改變使用性質。
(二)住宿值班人員的條件
由于“三合一”隱患的存在,一旦發生火災,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問題,所以,商鋪或各類場所如需住宿值班人員(限1-2人)的,應至少做到以下幾點:1、必須是獨立的一個防火分區;2、任何出口寬度應滿足逃生的需要,并不得使用卷簾門或在安全出口上設鐵柵欄,必須設第二逃生出口,但可以是門、窗等容易逃生的出口;3、不得住宿在閣樓、袋形走道、密閉房間或只有一個逃生出口的場所內;4、不得在該場所內使用液化石油氣等危險品和明火;5、可燃物較少;6、電氣敷設、使用符合規范要求;7、消防設施、滅火器材配備合理,完整好用;8、不是施工現場;9、基本沒有其他火災隱患。
(三)檢查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三合一”與公寓式辦公的區分。公寓式辦公是指辦公與住宿合為一體的建筑,一般一套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左右,3至5間房間,住宿人員3至5人左右,這是規范允許的。但有些公寓房業主,自己或出租給他人用作服裝加工、倉庫等場所,而且還住宿3人以上,此種類型屬“三合一”。
2、注意“三合一”中的員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上海市消防條例》規定是員工集體宿舍,但檢查時往往發現一家三口等形式的家庭人員住宿,并非員工。我們要把握立法的本意是控制、減少3人以上的群死群傷,故無論是否員工,還是家庭人員,只要是住宿3人以上即視作“三合一”。
3、注意“三合一”以外的問題。檢查“三合一”時,應首要解決人員住宿問題,然后還要檢查電器線路、建筑耐火等級、消防通道、消防設施、規章制度等是否符合要求。而不是把人一撤離,誤以為火災隱患就消除了。
4、注意“三合一”長效管理。物業、房產商把住出租關是基礎,派出所(警署)把住核發外來人員暫住證這道關是關鍵,消防機構、街道(鎮)、派出所(警署)堅持不間斷執法是保證。各部門要以公安部“61號令”有關規定及三級管理工作要求,各司其職,建立和完善群防群治機制,落實長效管理。
四、“三合一”的處理
(一)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可直接依據《上海市消防條例》第六十條第三款的有關規定處理。例如在1月1日發現甲單位存在此類火災隱患,發《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1月5日前整改完畢,1月6日復查發現該單位未整改完畢的,對該單位責令停產停業,可以酌情并處罰款,并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對該單位的處罰幅度為二千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對直接責任人處罰幅度為五十元以上二萬元以下。
(二)在營業性場所內設置住宿場所且不符合以上規定的,可依據《上海市消防條例》第六十條第二款第(一)項以營業性場所對火災隱患不及時消除的規定進行處理。例如在1月1日發現乙單位存在此類火災隱患,發《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1月5日前整改完畢,1月6日復查發現該單位未整改完畢的,對該單位責令停產停業,可以酌情并處罰款,并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對單位的處罰幅度為二千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對直接責任人處罰幅度為五十元以上二萬元以下。
(三)對非營業性場所內設置住宿場所且不符合以上規定的,可依據《上海市消防條例》第六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在先對其發出《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的基礎上按照重大火災隱患逾期不改進行處理。例如在1月1日發現丙單位存在此類火災隱患,發《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1月5日前整改完畢,1月6日復查發現該單位未整改完畢的,處警告或罰款,并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警告或罰款。對該單位的處罰幅度為二千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對直接責任人處罰幅度為五十元以上一萬元以下。
四、《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實行承包、租賃或者委托經營、管理時,產權單位應當提供符合消防安全的建筑,當事人在訂立的合同中依照有關規定明確各方消防安全責任。根據“誰建設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建設單位、管理單位、使用單位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對消防工作負責。
對建設單位將未經消防驗收合格或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場所交付管理或使用而造成“三合一“的,可依據《上海市消防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進行處理。例如在1月1日檢查發現丁單位將未經消防驗收合格或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場所出租給他人使用并存在此類火災隱患,發《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1月5日前整改完畢,1月6日復查發現該單位未整改完畢的,對該單位責令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可以酌情并處罰款,并對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罰款。對該單位的處罰幅度為二千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對直接責任人處罰幅度為五十元以上一萬元以下。
對管理單位未能履行維護管理職責、消除管理范圍內的火災隱患,造成“三合一”情況的,可依據《上海市消防條例》第六十條第一款的規定進行處理。例如在1月1日檢查發現戊單位管理的場所內存在此類火災隱患,發《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1月5日前整改完畢,1月6日復查發現該單位未整改完畢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警告。
對房東出租的場所內存在“三合一”情況的,也可依據《上海市消防條例》第六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在先對其發出《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的基礎上按照重大火災隱患逾期不改進行處理。例如在1月1日發現已單位存在此類火災隱患,發《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1月5日前整改完畢,1月6日復查發現該單位未整改完畢的,處警告或罰款,并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警告或罰款。對單位的處罰幅度為二千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對直接責任人處罰幅度為五十元以上一萬元以下。
本規定自2003年3月1日起執行,由區防火安全委員會負責解釋。
長寧區防火監督處
二○○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篇2:火災隱患整改制度火災事故處置制度
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一、因違反或不符合消防法規而導致的各類潛在不安全因素,應認定為火災隱患。
二、巡查、檢查中發現可當場整改的火災隱患,應立即填寫《單位火災隱患當場整改通知單》,并當場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填寫《單位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單》,并逐級報告消防安全管理人采取措施整改。
三、消防安全管理人或部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組織對報告的火災隱患進行認定,明確火災隱患整改責任部門、責任人、整改的期限和所需經費來源。
四、在火災隱患整改期間,應采取相應措施,保障安全。
五、消防安全管理人或部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對火災隱患整改完畢的進行復查確認,填寫《單位火災隱患整改復查單》。
六、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和重大火災隱患,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并將火災隱患整改復函送達公安消防機構。
七、重大火災隱患不能立即整改的,應自行將危險部位停產停業整改。
八、對于涉及城市規劃布局而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應提出解決方案并及時向其上級主管部門或當地人民政府報告。
火災事故處置制度
一、確認火災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通知建筑內所有人員立即疏散,實施初期火災撲救,并報火警。
二、火災發生后,應保護火災現場。公安消防機構劃定的警戒范圍是火災現場保護范圍;尚未劃定時,應將火災過火范圍以及與發生火災有關的部位劃定為火災現場保護范圍。
三、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火災現場保護范圍內,不得擅自移動火場中的任何物品。
四、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
五、應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火災事故情況,查找有關人員,協助火災調查。
六、應做好火災傷亡人員及其親屬的安排、善后事宜。
七、火災調查結束后,應及時分析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及時改進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預防火災事故再次發生,并將事故情況記入防火檔案。
篇3:火災隱患處置流程范本
通過消防遠程監控中心對聯網單位實時監控和對監控信息的分析研判所獲得的聯網單位消防設施設備運行狀況和值班管理情況,對于消防監督部門的監督管理,對于聯網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對于遠程監控中介機構的職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立針對監控過程中發現的聯網單位火災隱患處置機制,有助于提高社會單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全社會防控火災能力,推進消防監督執法警務機制改革,提高消防監督執法質量和效率,提高政府公共消防服務水平和消防社會化水平。
一、消防遠程監控管理對于聯網單位火災隱患的定義(包含以下幾類):
1、消防設施設備方面: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關機;
長期故障運行;
探測器屏蔽;
擅自改變原火災自動報系統警檢測范圍;
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不符合國家規范(無通訊輸出口)等。
2、值班安全管理方面:
無人值班或無專職值班人員;
值班人員不能夠履行職消防值班職責;
消控室無消防專用電話;
脫崗、非法解除報警,不按規定處理報警;
隱瞞火災事實,欺報瞞報火災事故
3、中心停機處理:
聯網單位不配合監控工作,對《消防監控告知書》提出的火災隱患拒不整改的;
接受監控服務而拒不繳納監控服務費2年以上;
無理由提出退網要求的
二、聯網單位火災隱患的確認:
1、凡是因聯網單位的原因導致不能實施正常監控的均列為火災隱患單位,未能正常監控的定義為:
1.1由于聯網單位消防設施設備故障或關機,不能正常報警的;
1.2單位無消防值班專用電話的;
1.3中心一個月內未收到聯網單位上報信息,經確認為故障或關機的。
2、聯網單位消防設施設備正常,中心正常監控,但單位無消防值班人員或無專職值班人員的單位。
3、聯網單位消防設施設備故障檢修超過一個月未完成的單位。
4、聯網單位消防設施設備更新超過六個月未完成,或超出上報轄區大隊期限的。
5、聯網單位裝修改造、停業關機超過六個月未恢復,或超出上報轄區大隊期限的。
6、其它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相關規定的。
三、聯網單位火災隱患的處置:
1、口頭或電話提出整改要求:對于聯網單位火災隱患,中心首先采用口頭或電話方式提出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一般為一個星期,如超過一個星期未能恢復的,將下發《消防監控告知書》。
2、下發《消防監控告知書》:《消防監控告知書》是中心對聯網單位火災隱患的一種書面告知方式,明確告知聯網單位所存在的火災隱患,并要求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盡快修復、完善、落實。告知書分為三聯,第一聯為交被告知單位,第二聯為送轄區消防部門,第三聯為中心存根,經辦人、簽發人、被告知單位收件人和轄區消防部門收件人均要在存根聯簽字確認。
3、《停機通知書》是指聯網單位不配合監控工作,長期接受服務而拒不繳納監控服務費,中心做脫網停機處理所向聯網單位下發的書面通知,該通知書分為三聯,第一聯為交被告知單位,第二聯為送轄區消防部門,第三聯為中心存根,經辦人、簽發人、被告知單位收件人和轄區消防部門收件人均要在存根聯簽字確認。該通知書在發放之前中心將和轄區消防部門提前溝通、匯報,轄區消防部門在接到通知書后及時檢查直至處罰。
4、中心每月將《消防監控告知書》發放情況匯報支隊防火處指定部門,由防火處列入目標跟蹤督辦規定要求轄區消防監督部門檢查落實。
5、中心將對《消防監控告知書》反映的聯網單位火災隱患進行跟蹤落實,并將跟蹤落實情況每月定期上報支隊防火處。
該火災隱患處置機制的目的在于,在消防支隊的主導下,建立從聯網監控單位、遠程監控中心到轄區消防監督部門之間,對火災隱患長期有效的處置方法和流程,核心在于建立每個環節的工作機制。我們建議防火處安排專門人員和部門負責遠程監控中心事宜,包括對遠程監控中心工作的指導、協調與消防各部門的關系、新用戶入網工作、檢查落實各大隊對火災隱患處置情況等。
建議具體實施辦法:
1、消防遠程監控中心每月4號將《消防遠程監控情況報告》(包含上月上報情況整改落實情況)上報至支隊防火處;
2、由防火處依據《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隊目標跟蹤督辦規定》,對每月情況報告中聯網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以督辦方式下發轄區消防大隊;
3、聯網單位火災隱患一經納入督辦后,按支隊督辦管理辦法實施。
昆明市消防遠程監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