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船舶防抗雷雨大風臺風須知

船舶防抗雷雨大風臺風須知

2024-07-18 閱讀 1221

1.目的

本須知規定了船舶在遇到雷雨大風(俗稱“石湖風”)和臺風等陷入惡劣天氣的緊急情況下,船舶應采取的應急措施,旨在為船舶提供避免造成損失的指南。

2.實施步驟

2.1防抗雷雨大風應急措施:

2.1.1防抗雷雨大風由船長統一指揮。大副在船艏指揮或親自拋錨、系靠碼頭。輪機長保證機電、排水系統等工作正常。在抗御過程中,各崗位要嚴格按照有關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注意人身安全。

2.1.2航行中,值班駕駛員收到危險天氣警報或發現雷雨大風征兆時,要立即報告船長。在抗御雷雨大風的緊急情況下,船長根據當時的風力、地形、水深、流速、及本船的穩性、設備和屬具,通過綜合分析,采取以下一種或幾種措施綜合使用,安全措施如下:

2.1.2.1拋錨: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錨泊避風措施。應選擇上風及河床底質好,水深適宜或遮蔽條件好,兩岸堤壩走向最好是垂直雷雨大風的風向的錨位;拋“一點錨”,拋錨時應對著雷雨大風的風向同時拋下左右錨,松出足夠長度的錨鏈,并使兩錨鏈受力均勻。為防止走錨,可用車來緩和錨鏈受力,但要注意保持頂風的態勢,絕不能用車過了頭,在保證有舵效的前提下,進車和停車的操作只可小量進行,用錨的拉力和主機的推力來保持與風力的平衡,減少錨鏈移動。

2.1.2.2靠泊:選擇適當的碼頭(躉船、駁船等)靠泊,注意系纜安全,并用車舵配合抗風。

2.1.2.3頂風航行:這是船舶在航行中遇雷雨大風襲擊,在迫不得已的狀況下所采取的措施。在內河航道,因水深、寬度均受限制,可供船舶回旋余地不多,且能見度極端惡劣,頂風航行的目的是為了把受風面積減低到最小,應盡可能保持船舶穩性把船駛往臨近適當避風水域進行避風。頂風航行中應保持船頭頂風,切忌停車和橫向受風。

2.1.2.4擱淺:擱淺避風也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應急措施。當風情危急時,應及時判明本船船位,選擇合適淺灘,操船迎風,搶灘擱淺,免致船舶傾復沉沒。

2.1.3正在碼頭裝卸的船舶,應立即停止作業,關閉貨艙及管線閥門,拆開與碼頭連接的裝卸裝置,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1.4錨泊中的船舶遭遇雷雨大風時,應松出足夠長度的錨鏈,必要時拋下另一門錨;機艙備好主、輔機,隨時用車舵配合抗風,用車時要注意保持船頭頂風,切忌橫向受風。

2.2船舶防臺應急措施

船舶防臺應急措施包括本條款及本須知3.3條款

2.2.1港口懸掛臺風二號風球時

2.2.1.1船舶除執行公司的指令外,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2.2.1.1.a緊密封閉一切露天甲板倉口及其他水密設施。

2.2.1.1.b綁扎固定可移動的屬具和物體。

2.2.1.1.c如是空船按公司指令壓載。

2.2.1.2在錨地防臺的船舶

2.2.1.2.a及時駛往避風錨地,除港口主管機關指定錨位外,應選擇底質好、有足夠富裕水深;與周圍船舶或危險障礙物有足夠安全距離,能遮蔽風浪的錨地拋錨。

2.2.1.2.b船舶進入錨地后,應及時向公司報告進入錨地時間、位置、錨使用情況和錨位周圍環境情況。

2.2.1.2.c及早拋妥一點錨,并視環境許可情況,盡可能放長錨鏈。

2.2.1.2.d備妥主機。

2.2.1.3在碼頭防臺的船舶

2.2.1.3.a聽從碼頭指揮,及早增加系纜,全部系纜受力必須均勻。

2.2.1.3.b船旁與碼頭之間,應放置大型碰墊物。

2.2.1.3.c根據需要拋好船首錨和尾開錨,并備機作好警戒。

2.2.2港口懸掛臺風三號(及以上)風球時

2.2.2.1船長應在駕駛臺指揮抗御臺風,必要時用車舵配合以減緩錨鏈張力和偏蕩。

2.2.2.2輪機長應保持主機、電機、水泵、舵機等的正常運轉。在機器安全范圍內盡一切可能提供駕駛臺需要的主機轉速。

2.3防抗雷雨大風和臺風中發生意外事故的措施:

2.3.1船舶在防抗雷雨大風或臺風中,發生走錨、或斷錨鏈、或斷纜繩等意外事故時,船長應向主管機關和公司報告,同時全體船員必須穿妥救生衣。

2.3.2發生走錨或斷錨鏈時

2.3.2.1應立即用車/或適當加大車速及用舵配合抗風,用車要注意保持船頭頂風,切忌橫向受風,同時松長錨鏈;若原來是拋單錨的則應將另一門錨拋下并松出足夠的錨鏈,盡力遏止船往后退直至風勢減弱為止。

2.3.2.2不可冒然起錨轉移錨地/或重新拋錨,以免起錨后船受大風吹襲而造成操縱上的困難,導致船舶陷入被風吹翻的危險局面;若在防抗臺風中需要轉移錨地/或重新拋錨時,應選擇風向“轉向”江面風勢減弱的短暫時機進行,轉移錨地行動要迅速,提防風力逐漸加強。

2.3.2.3若雙錨斷鏈,應采取頂風航行或擱淺等措施。

2.3.3斷纜繩時

船舶在碼頭(泊位)防抗雷雨大風或臺風時發生斷纜繩時,應迅速用車舵配合重新系妥纜繩。若船被吹離碼頭,應根據當時周圍環境情況采取再次靠泊、頂風航行、擱淺、拋“一點錨”等措施;當采取緊急拋錨時,應認識到錨拋下去以后,船首會迎向上風,船朝著來風的風向轉動,若是如此會致使船身橫向受風陷入危險局面時,則切忌采取拋錨的措施。

3.記錄

船長應將防抗雷雨大風和臺風的過程記錄在航行日志。

篇2:施工船防抗雷雨大風應急措施規程

(1)施工船應嚴格執行關于防抗雷雨大風操作的相關規定。

(2)施工船必須處于適航狀態,保持良好的穩性。

(3)施工船必須制定防抗雷雨大風應變部署,并按照船員崗位職責及具體安全操作要求定期進行應變演習。

(4)施工船應隨時收聽雷雨大風氣象警報。當觀察到雷雨大風氣象征兆時,應連續多次鳴放“兩短兩長”聲號,或利用其它有效手段轉告其它船舶。

(5)施工船遭遇雷雨大風襲擊后,應將時間、地點、風力、避風措施以及有否造成損失等情況向本單位及有關部門報告。

(6)船長應當對船舶防抗雷雨大風工作全面負責,統一組織全船船員學習、掌握防抗雷雨大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指揮緊急避險。

(7)施工船船員應掌握防抗雷雨大風基本知識。

(8)施工船駕駛員應加強戒備,經常注意觀察天氣,充分利用濕度表、溫度表、氣壓表或其它有效手段識別的判斷雷雨大風征兆。

(9)施工船駕駛員應當熟悉當地錨泊點。

(10)施工船駕駛員在觀察到雷雨大風征兆或收到危險天氣預(警)報,或遇6級風力以上雷雨大風時,應立即報告船長。船長應全權負責指揮,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發生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篇3:船舶防抗雷雨大風臺風須知

1.目的

本須知規定了船舶在遇到雷雨大風(俗稱“石湖風”)和臺風等陷入惡劣天氣的緊急情況下,船舶應采取的應急措施,旨在為船舶提供避免造成損失的指南。

2.實施步驟

2.1防抗雷雨大風應急措施:

2.1.1防抗雷雨大風由船長統一指揮。大副在船艏指揮或親自拋錨、系靠碼頭。輪機長保證機電、排水系統等工作正常。在抗御過程中,各崗位要嚴格按照有關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注意人身安全。

2.1.2航行中,值班駕駛員收到危險天氣警報或發現雷雨大風征兆時,要立即報告船長。在抗御雷雨大風的緊急情況下,船長根據當時的風力、地形、水深、流速、及本船的穩性、設備和屬具,通過綜合分析,采取以下一種或幾種措施綜合使用,安全措施如下:

2.1.2.1拋錨: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錨泊避風措施。應選擇上風及河床底質好,水深適宜或遮蔽條件好,兩岸堤壩走向最好是垂直雷雨大風的風向的錨位;拋“一點錨”,拋錨時應對著雷雨大風的風向同時拋下左右錨,松出足夠長度的錨鏈,并使兩錨鏈受力均勻。為防止走錨,可用車來緩和錨鏈受力,但要注意保持頂風的態勢,絕不能用車過了頭,在保證有舵效的前提下,進車和停車的操作只可小量進行,用錨的拉力和主機的推力來保持與風力的平衡,減少錨鏈移動。

2.1.2.2靠泊:選擇適當的碼頭(躉船、駁船等)靠泊,注意系纜安全,并用車舵配合抗風。

2.1.2.3頂風航行:這是船舶在航行中遇雷雨大風襲擊,在迫不得已的狀況下所采取的措施。在內河航道,因水深、寬度均受限制,可供船舶回旋余地不多,且能見度極端惡劣,頂風航行的目的是為了把受風面積減低到最小,應盡可能保持船舶穩性把船駛往臨近適當避風水域進行避風。頂風航行中應保持船頭頂風,切忌停車和橫向受風。

2.1.2.4擱淺:擱淺避風也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應急措施。當風情危急時,應及時判明本船船位,選擇合適淺灘,操船迎風,搶灘擱淺,免致船舶傾復沉沒。

2.1.3正在碼頭裝卸的船舶,應立即停止作業,關閉貨艙及管線閥門,拆開與碼頭連接的裝卸裝置,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1.4錨泊中的船舶遭遇雷雨大風時,應松出足夠長度的錨鏈,必要時拋下另一門錨;機艙備好主、輔機,隨時用車舵配合抗風,用車時要注意保持船頭頂風,切忌橫向受風。

2.2船舶防臺應急措施

船舶防臺應急措施包括本條款及本須知3.3條款

2.2.1港口懸掛臺風二號風球時

2.2.1.1船舶除執行公司的指令外,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2.2.1.1.a緊密封閉一切露天甲板倉口及其他水密設施。

2.2.1.1.b綁扎固定可移動的屬具和物體。

2.2.1.1.c如是空船按公司指令壓載。

2.2.1.2在錨地防臺的船舶

2.2.1.2.a及時駛往避風錨地,除港口主管機關指定錨位外,應選擇底質好、有足夠富裕水深;與周圍船舶或危險障礙物有足夠安全距離,能遮蔽風浪的錨地拋錨。

2.2.1.2.b船舶進入錨地后,應及時向公司報告進入錨地時間、位置、錨使用情況和錨位周圍環境情況。

2.2.1.2.c及早拋妥一點錨,并視環境許可情況,盡可能放長錨鏈。

2.2.1.2.d備妥主機。

2.2.1.3在碼頭防臺的船舶

2.2.1.3.a聽從碼頭指揮,及早增加系纜,全部系纜受力必須均勻。

2.2.1.3.b船旁與碼頭之間,應放置大型碰墊物。

2.2.1.3.c根據需要拋好船首錨和尾開錨,并備機作好警戒。

2.2.2港口懸掛臺風三號(及以上)風球時

2.2.2.1船長應在駕駛臺指揮抗御臺風,必要時用車舵配合以減緩錨鏈張力和偏蕩。

2.2.2.2輪機長應保持主機、電機、水泵、舵機等的正常運轉。在機器安全范圍內盡一切可能提供駕駛臺需要的主機轉速。

2.3防抗雷雨大風和臺風中發生意外事故的措施:

2.3.1船舶在防抗雷雨大風或臺風中,發生走錨、或斷錨鏈、或斷纜繩等意外事故時,船長應向主管機關和公司報告,同時全體船員必須穿妥救生衣。

2.3.2發生走錨或斷錨鏈時

2.3.2.1應立即用車/或適當加大車速及用舵配合抗風,用車要注意保持船頭頂風,切忌橫向受風,同時松長錨鏈;若原來是拋單錨的則應將另一門錨拋下并松出足夠的錨鏈,盡力遏止船往后退直至風勢減弱為止。

2.3.2.2不可冒然起錨轉移錨地/或重新拋錨,以免起錨后船受大風吹襲而造成操縱上的困難,導致船舶陷入被風吹翻的危險局面;若在防抗臺風中需要轉移錨地/或重新拋錨時,應選擇風向“轉向”江面風勢減弱的短暫時機進行,轉移錨地行動要迅速,提防風力逐漸加強。

2.3.2.3若雙錨斷鏈,應采取頂風航行或擱淺等措施。

2.3.3斷纜繩時

船舶在碼頭(泊位)防抗雷雨大風或臺風時發生斷纜繩時,應迅速用車舵配合重新系妥纜繩。若船被吹離碼頭,應根據當時周圍環境情況采取再次靠泊、頂風航行、擱淺、拋“一點錨”等措施;當采取緊急拋錨時,應認識到錨拋下去以后,船首會迎向上風,船朝著來風的風向轉動,若是如此會致使船身橫向受風陷入危險局面時,則切忌采取拋錨的措施。

3.記錄

船長應將防抗雷雨大風和臺風的過程記錄在航行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