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特種作業安全管理規程

特種作業安全管理規程

2024-07-18 閱讀 9062

1.特種作業人員范圍:

(1)電工作業:發電、安裝、維修、變電的作業人員;

(2)起重作業人員:門式起重機、輪胎起重機、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塔式起重機的作業人員;

(3)金屬焊接(氣割)作業人員:從事使用電焊和氣焊(割)金屬的作業人員;

(4)建筑登高作業人員:從事建筑施工兩年以上(含兩年)的腳手架搭設、拆除、建筑起重提升設備的架設拆除作業人員;

2.特種作業人員有關安全規定:

(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勞動部頒發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才能上崗;

(2)嚴禁無證作業,對于沒有取得勞動部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而從事特種作業者,任何人有權責令其停止作業,并按違章處罰管理辦法進行處罰,因違章作業而發生事故造成損失,后果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3)嚴格執行法規。特種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制度、法規,嚴禁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的特種人員,項目部安全部門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造成嚴重事故后果的追究刑事責任;

(4)加強管理。各施工單位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對施工現場的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監督,發現違章應及時制止,以確保安全;

(5)嚴禁違章指揮。施工單位的負責人不準違章指揮特種作業人員或使用未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誰指揮,誰違章,誰承擔責任,特種作業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篇2:特種作業外協力量安全管理制度

為加強特種作業及外協力量安全管理,根據經理部實際情況,訂如下制度:

1.經理部要使用建制齊備,取得安全生產《認可證》的外協隊伍。

2.勞資部門組織安全、機械和保衛部門協助對外協全體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慮合格取證上崗

3.外協隊伍50人以上設有專職安全員,少于50人設兼職安全員,并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嚴格獎罰。

4.對外協隊伍中的(包括經理部)特種作業人員,如電工、架子工,電氣焊工、機械工,起重信號工等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5.進行施工現場的外協隊伍要保持人員的相對穩定,不得使用不在冊人員,擅自使用不在冊人員,對該隊負責人進行100-500元的經濟罰款,一旦發生事故要追究該隊負責人的責任。

6.外協隊領導要經常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和尊章守紀的教育,堅持班前講話,搞好周一安全活動,施工前對工長做的安全交底向工人傳達,并杜絕“三違”現象。

7.外協隊人員發生了重傷事故時,按與經理部簽訂的合同、責任狀的條款辦理,做好事故調查及善后的處理工作。

8.經理部所用外協隊伍,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上級機關的一切安全生產法規、規章制度,信守勞動合同和責任狀,認真落實本制度的要求。

篇3:特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編制目的:

為規范和加強對小龍一標項目生產經營過程中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確保人員平安、設備安全運行,為小龍一標項目的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經濟、有效的硬件設施和設備保障,特制定本辦法。

2.定義

2.1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同時也包括其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

2.2特種作業是根據國家安全監督管理局發布《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的規定,指在勞動過程中,易發生職業危害和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尤其對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

2.3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包括電工、電氣氧焊工、登高架設工、爆破作業工、塔吊起重工、機械操作工、車輛駕駛員等工種。

3.特種設備的管理要求:

3.1特種設備應由小龍一標項目使用單位提出購置計劃,經相關科室審核并報項目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購買持有國家相應制造許可證的生產單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特種設備。

3.2特種設備安裝前,使用方應先確定由具有國家相應安裝許可的單位負責安裝工作,開工前應按照規定向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辦理開工告知手續。任何部門不得擅自安裝未經批準的特種設備。安裝完成后,各單位(或者應督促安裝單位)應向有關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報驗收檢驗。

3.3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應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注冊登記。登記標志以及檢驗合格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3.4設管科安排專人負責特種設備的管理工作,建立特種設備工作臺賬,臺賬應明確記錄所有特種設備的安裝位置、使用情況、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及設備安全狀況,并負責制定相關的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5各級特種設備的管理人員,應具有安全生產意識和特種設備使用管理相關知識,加強特種設備使用環節的安全檢察和監督管理工作。

3.6特種設備的管理人員要定期進行安全自檢和檢修,在特種設備使用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特種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做好迎檢工作。

3.7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時,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嚴禁帶病使用特種設備。

3.8特種設備使用部門和單位應對各類特種設備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內容包括:

3.8.1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項目)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3.8.2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3.8.3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3.8.4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3.9使用特種設備的單位要制定特種作業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報告。

3.10單位負責人或者安全管理員應經常對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4.特種作業人員管理

4.1小龍一標項目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取得地、市以上安全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持證上崗。

4.2特種作業人員除應接受三級安全教育外,還應接受特種作業人員的專門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嚴格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有關部門的持證復審規定,按限期進行復審,超時限未復審者,不得從事原崗位工作。

4.4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操作證”限定的作業內容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犯規定,強迫非特種作業人員從事特種作業。

4.5特種作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無安全技術交底,不得上崗作業,上崗后要嚴格遵守作業規程、實施完善的安全措施。

4.6對于離開特種作業崗位滿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如需重新上崗,需由原發證單位對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4.7持有操作證的作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從事特種作業操作:

a)未按規定接受復審或復審整改的;

b)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或違章操作記錄達兩次以上的;

c)經區級醫院確認健康狀況不適宜繼續從事所規定的特種作業;

5.小龍一標項目安全科負責特種設備操作員及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工作,將相關資質、操作證書等建檔保存。

6.小龍一標項目安全科必須對所使用的施工協作隊伍特種作業設備的安全、人員資質進行監督檢查,并進行備案。

7.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由小龍一標項目所屬各單位負責人及安全員進行監督。

8.違反本辦法第三條3.4、3.8,第四條4.5及第五條之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單位責任人、安全員分別給以500-1000元的處罰,未在整改時間內完成整改工作的,給以2000-3000元的處罰,并在小龍一標項目內進行通報,考慮調整工作崗位。

9.小龍一標項目任何員工在現場發現有違反本辦法第三條3.2,第四條4.1、4.3、4.6、4.7之規定的行為,應立即制止并向單位負責人和安全員報告,不予接受的,將對單位負責人和安全員給以1000-3000元的處罰,并給違反單位給以10000元處罰。

10.由于對特種設備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不嚴,違反相關安全管理辦法和制度,發生事故的,情節嚴重的按照相關法律承擔責任,情節較輕,到達不到法律處置的,按照項目相關制度由安全委員會做出處置決定。

11.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12.本辦法由小龍一標項目安全科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