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自救消防措施規范

自救消防措施規范

2024-07-18 閱讀 5446

一、指導思想以及目的:

(1)指導思想: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公安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61號文的要求,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案,為加強防范,堵塞漏洞,消防火災隱患,進一步提高員工防火意識自救能力。

(2)目的:

?1、進一步提高員工消防意識,加強員工面對消防突發事件的自救及疏散能力,防止重、特大火災發生,杜絕惡性火災事故,減少一般火災,為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增強工作積極主動性,根據模擬火災逃生演練取得的效果和經驗,認真總結近來檢驗和及時妥善處置各類火災險隱患的經驗、教訓,從思想上、組織上、配置上、訓練上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對各種火災險力爭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把火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二、方針與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一指揮,高效協調;常備不懈,持續改進。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先;保護環境優先。

三、演練時間:2016年12月15日上午9:30

四、演練地點:油漆車間

五、參演對象:全體員工

六、演練情景:油漆生產車間二樓砂磨機電氣箱發生火災。

七、演練內容:演練包括應急避險和疏散兩個內容。當火災發生時,迅速到預定地點集合,防止災害發生。

八、演練部門:化學科技公司

九、演練指揮部設置:車間門口

十、演練分工與職責

1、總指揮:呂從剛

職責:根據現場險情,迅速制定營救人員和處理險情的作戰方案,負責整個搶險過程的指揮,發現災情難以控制,立即發出緊急疏散逃生命令,并立即上報安全保衛處和有關部門。

2、副總指揮:周宏偉

協助總指揮做好險情分析,制定營救人員和處理險情的作戰方案。

3、現場緊急疏導組組長:高洪吉

職責:根據總指揮命令,疏導人員組在接到或掌握情況后,在現場副總指揮和組長的統一領導下,立即在撲救火災的同時,迅速從安全通道疏導人員,力爭把傷亡減少到最低。

4、醫療救護組組長:趙霞

職責:負責搶救傷員及時護送傷員就醫。

5、警戒組組長:于曉波

職責:負責現場警戒,清除現場閑雜人員和車輛,保證疏散道路暢通。

6、通訊聯絡組組長:丁永朋

職責:負責與各應急小組及有關部門和指揮部的通訊聯絡,確保通訊暢通。

十二、演練規則:

?演練規則是指為確保演練安全而制定的,演練安全既包括演練參與人員的安全,也包括公眾和環境的安全。確保演練安全是演練策劃過程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1、參與演練的所有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危險區域,不得指揮他人進入危險區域。

2、演練過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擬條件錯當成真,特別是在可能使用模擬的方法來提高演練真實程度的地方。

3、演練不應在極端的氣候條件進行,不應為了演練需要的情景而污染環境或造成其他危險。

4、參演的應急響應設施、人員不得預先啟動、集結,所有演練人員在演練事件促使其做出響應行動前應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5、演練過程中若發生真正緊急情況時可立即終止、取消演練的程序,迅速、明確地通知所有演練人員從演練轉到真正的應急救援工作。

十三、火災逃生演練準備工作

1、準備:

(!)、現場備有應急救援柜,內有防毒面具、急救箱、手套、、防護服、護目鏡、雨靴、沙袋、木锨等應急物資,員工穿戴好自己的應急防護用品。

(2)、就近的干粉滅火器:4公斤4個,35公斤2個。

(3)、安全科預定模擬火災逃生演練方案并報安全負責人進行審批。

(4)、演練前組織一次消防設施設備檢查,確保各消防配置點的消防設備能正常使用。

(5)、讓員工熟悉應急避險的方法。

(6)、讓員工熟悉應急疏散的途徑、路線和集中地點。

(7)、全體員工進行應急疏散的預演。

十四、模擬火災逃生演練過程:

1、總指揮下達逃生演習開始命令

2、車間員工李朋年發現車間二樓砂磨機電氣箱發生火災,立即用滅火器進行滅火,火勢越來越大,無法控制,立即報告生產負責人高洪吉,然后模擬打電話“119”報警,同時發出火警信號(呼喊)。

3、高洪吉馬上通知公司經理呂從剛和副經理周宏偉起火情況;

4、周宏偉帶領公司義務消防隊滅火組緊急出動,到達“火災”現場進行滅火;并電話通知總公司安全保衛處長宮玉輝請求增援;假設“火勢越來越大難以控制”,周宏偉馬上下達撤退命令,義務消防隊員清理火災現場附近易燃、易爆物后馬上撤退,到安全地點集合等待專業消防人員到場滅火;

5、聽到發出的警報聲后,正在各崗位上的員工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貓腰弓身,用毛巾、衣、袖口等掩住口鼻,快速疏散)。

6、員工撤離時應隨手切斷本崗位設備電源并隔離或撤除現場周圍易燃易爆物質,防止事態擴大。

7、已疏散到安全區域的員工到指定的安全地點集合(大鐵門外緊急集合區);

8、醫療救護組員工手提藥箱模擬搶救人員;

9、各組長清點人數后,報告總指揮;

10、整個逃生演習時間預計在10分鐘內完成;

11、所有人員集中清點完畢后,由公司經理呂從剛宣布逃生演習結束,進行演習總結;

12、安全科負責將所有系統恢復正常,并進行現場安全檢查工作,確保無安全隱患。

附:全體人員名單:共16人(隋艷華在大酒店輪崗,不包括在此)

呂從剛周宏偉高洪吉孫佐磊丁永朋李朋年于曉波?李杰

張偉玲?趙霞?王毅勝蔣忠奎?丁吉偉王靜紀芳芳?畢宏輝

篇2:戴德梁行物業保安消防培訓:安全疏散與自救

戴德梁行物業保安消防培訓資料:安全疏散與自救

第七章安全疏散與自救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是在火勢蔓延快、人員多、火場情況復雜的情況下進行的。在組織指揮滅火自救的工作中,應堅持保證人身安全,救人第一為前提,及時疏散,控制事故層火勢向上蔓延,消除火勢對疏散人員的威脅,保護著火層以上的人員疏散到安全區。

具體抓好報警通報,疏散搶救、組織滅火、防煙、排煙、注意防爆,現場救護,通訊聯絡,后勤保障,安全警戒等九件事。

一、報警通報

1、報警通報程序

(1)接一到報警信號通知值班員立即到現場確認

(2)得到確認火情后,應通知當值主管、經理(火場指揮)

(3)根據火場第一指揮對現場情況,決定疏散滅火工作

(4)根據指揮命令向需要疏散層發出通報。

2、正確通報方法

通報次序層次,著火層、著火層以上的二層、著火層下一層、著火層以上各層。

通報語言應為(普通話、粵語、英語)。

二、疏散搶救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組織指揮疏散與搶救著火層以上的人員,是火場第一指揮必須考慮的首要任務,這是因為:

1、消防安全知識

1.“一知”、“三能”、“三會”:一知消防工作的方針,“預防為主,消防結合”;三能是:“能檢查發現隱患,能宣傳防火知識,能撲救初起火災”;三會是:“會使用消防器材,會維修保養器材及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自救,會報警”。

2.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是: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干部和周圍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也不能放過。

3.火險隱患:是指生產,生活過程中可能造成火災危害的不安全因素。

4.電路火災最基本的原困是:短路、超負荷、接觸電阻過大、電火花和電弧。

5.日光燈起火:主要是鎮清器,如果散熱條件不好或與燈管配套不合理,其內部溫度逐漸增高,線圈絕緣溫度遭到破壞,造成區間短路,產生高溫或因接觸不良產生火花,造成周圍可燃物燃燒起火。

6.電視機起火:電視機放木箱(柜)內或用布罩圍著收看,其熱量散發不出去,時間過長,溫度點逐漸升高而起火。

7.煙頭的中心溫度一般在700-800度左右,蚊香的燃燒溫度也達700度,均屬于紋帳、木材及棉、麻等許多物品的燃點。

8.燃燒的必要條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

A.可燃物按物理狀態分為:氣體、液體、和固體三種。

B.助燃劑即能與可燃物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在分子結構中含有氧元素,鹵素,無機酸根及過氧化物等。

C.著火源:明火、高溫物體、化學熱能、電熱能、機械熱能、生物能、光能、核能等。

9、著火源溫度:火柴焰:500-600;機械火星:1200;煤爐火焰:1000;煙囪飛火:600;碳與水反應:600-700;氣體燈焰:1600-2100;酒精燈焰:1180;煤油燈焰700-900;植物油燈焰:500-700;蠟燭焰:640-940;焊割火星:2000-3000;汽車排氣管火星:600-800。

10、著火:可燃物質與空氣共存條件下,當達到某一溫度時與著火源接觸,即引起燃燒,并在火源離開后仍能繼續燃燒,這種持續燃燒叫著火。

11、燃氣:可燃物質開始持續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燃點或著火點。

12、義務消防隊的任務(職責)

A、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及本單位的消防法規制度,參加業務訓練演習;

B、開展防火宣傳,制止和勸助違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為;

C、進行消防安全檢查,督促整改火險隱患;

D、保護火災現場,協助調查火災原因;

E、熟悉本崗位的設備(物質)性能和生產過程中的火災危險性,掌握本崗位的滅火方

F、及時報警并積極參加火災撲救。

13、汽車發生火災的原因:

A、燃油系統故障(如發動機啟動的同時,用容器直接向汽化器中灌注汽油時,會使空氣與汽油的混合比失調,當混合比稀時,汽化器會放炮噴火,引燃灑落在汽化器內和容器內的汽油,甚至由于慌亂中撞倒容器引起火災);

B、用明火加溫發動機;

C、車上裝有危險品、易燃品、或乘客攜帶危險品,由于發生泄漏或透明火發生爆炸或燃燒;

D、電氣系統出現故障引起火災事故

E、酒后開車或車輛故障發生沖撞引起火災;

F、高溫天氣引燃車間易爆物品。

14、滅火器

A、化學泡沫滅火器:這類滅火劑充裝是硫酸鋁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使用時,兩種水溶液混合引起化學反應而產生泡沫,并在具壓力下噴射滅火一般為6.9kg的手提式,或推式40、65、90。主要是油類火災撲救,6kg/40秒--6米;9kg/60秒;40kg/120秒。

B、二氧化碳:充裝的是液化的二氧化碳氣體,滅火時瓶中的二氧化碳與大氣接觸迅速化為二氧化碳氣體,從而減少空氣中的含氧量,將火窒息而撲滅。

該滅火器主要用于精密儀器、儀表、寫字樓、檔案館、初起電氣火災。3kg/8秒;5-7kg/9-12秒,--距離1.5-2m。

C、干粉滅火器常用的有二種即:BC,碳酸氫鈉干粉;ABC磷酸銨鹽干粉。該滅火器主要用于初起電氣火災、可燃氣體、可燃液體,及固體火災等。2kg/8秒;4kg/9秒,35kg/20秒。

15、火的燃燒階段:初起,發展,猛烈,熄滅

16、滅火方法

A、冷卻法:就是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到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隆至燃點以下。最好的冷卻法(劑)是水。

B、隔離法:是將燃燒物與可燃物隔離或疏散。主要是固體,液體及氣體。

C、窒息法:是采取適當措施,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用惰性氣體稀釋空氣中的含氧量,使燃燒物質缺乏或缺絕氧氣而息滅。如濕棉被,濕麻袋,石棉被,砂土,泡沫,水蒸氣,二氧化碳,鎬蓋滅火法等。

D、抑制法: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參與燃燒反應,中止鏈反應而使燃燒停止。如1211,1301等鹵代燒系列。注意的是,一是要有足夠的量進入燃燒區域,同時還必須有足夠的冷卻降溫措施。

17、撲救初起火災的要求:

A、及時報警,組織撲救;

B、集中滅火力量,控制火勢蔓延;

C、消滅飛火(下風一定要防范

);

D、疏散物資,建立空間地帶,

E、注意安全(滅火人員);

F、積極搶救被困人員。

18、原則:A、先控制后消滅;B、救人重于救火;C、先重點后一般。

19、火場義務消防隊的任務:

A、協助公安消防隊完成滅火、救人、疏散物資任務;

B、公安消防隊到達火場后,義務消防隊指揮應及時向公安消防隊火場指揮員報告火場情況,以便迅速、準確投入滅火戰斗。

20、火場義務消防員的作用:根據實際需要將義務消防隊分成若干小組配合公安消防隊:

A、滅火組:義務消防核心力量,擔任協同公安作戰滅火,破拆撲打飛火等任務;

B、搶救組:協同公安搶救人員,疏散重要物資;

C、供水組:供水任務包括消防車供水,維護水帶等;

D、后勤組:負責護理救治傷員,供應戰斗物資、器材和飲食等;

E、警戒組:擔負安全警戒任務,維護火場秩序,保護火災現場,防止物資丟失。

21、疏散自救方法:

A、熟悉環境,臨危不亂:每個人應對自己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筑物結構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時應做到了然于胸,而當身處陌生環境也應養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的習慣,便于關鍵時刻逃離火場。

B、保持鎮靜,明辨方向:突遇火災時應保持鎮定,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護,盡量往空曠或明亮的地方跑和樓層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通過陽臺,氣窗等往室外逃生。

C、不入險地,不貪財物: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浪費寶貴時間,緊記生命最重要。

D、簡易防護,掩鼻匍匐:往過有煙霧的路線,可采用濕毛巾或濕毯子匍匐撤離。

E、善用通道,莫入電梯:發生火情盡量使用樓梯,或利用陽臺、窗臺、屋頂等攀到安全地點,或利用下水管滑下樓脫險。

F、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如在房內側手摸房門,感到燙手,千萬不能開門,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窗門,用濕毛巾,濕布條塞住門縫,不停用水淋濕防止煙火滲入,固守房間,等待救援。

G、傳遞信號,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時盡量在陽臺、窗口(白天在窗口可用鮮艷的衣物晃動,晚上可用手電等物閃動或敲擊物品發生聲音求救)。

H、火已及身,切勿驚跑:如果身上著火切勿驚跑和用手拍打,驚跑和拍打只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補充,促旺火勢。正確做法是,立即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住火苗,能及時跳入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更有效。

I、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每層起火后可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床單、窗簾等制成簡易繩并用水打濕后,從窗戶或陽臺沿繩滑至下面樓層逃生。即使跳樓應在消防員準備好逃生氣墊或四層以下才考慮采取這一方式。還應注意選擇水池、軟雨蓬、草地等,如有可能應先丟下大量棉被,沙發墊或打開大雨傘跳下。

22、燃氣鋼瓶爆炸前火情判斷

A、鋼瓶在火焰的直接作用下,持續燃燒三分鐘,就有爆炸危險;

B、鋼瓶瓶體膨脹鼓肚變形,是爆炸前的征兆;

C、火焰顏色白亮刺眼,聲音變細,發出“嘶嘶”聲,如此持續5-10秒左右,聲音和火焰突然消失,隨即爆炸。

23、使用干粉或1211滅火器撲救帶電火災應保持一定距離。

24、防火門的耐火極限:甲級1.20小時,乙級0.9小時。

25、汽車應配:干粉、泡沫及石棉被。

26火警、火災應急處理程序

一、崗亭值班、車管、巡邏保安員、物管及其相關人員發現火警、火災處理

發現火警:聽到警鈴或發現樓層、煙霧

1)、及時通知管理處,部門領導,同時通知相關人員現場確認;

2)、利用周圍的消防器材,配合義務消防員將火源撲滅;

27發現火災:看到樓層著火或有火焰竄出窗外

1)、立即打“119”火警電話報警(報警時應講清著火的具體樓層、門牌號碼、有無重大危險源、什么物質著火、報警人姓名及其報警電話號碼),同時通知公司部門領導并安排相關人員去路口接消防車;

2)、利用身邊的消防應急器材及時趕到現場協助撲救火災;

3)、做好火場安全秩序維護,保護好火災現場;

28發現停放車輛著火

1)、及時用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或石棉毯將著火車輛火源撲滅;

2)、向領導匯報,并通知車主前往相關部門處理;

3)、發現車輛漏油或油箱著火及時用沙土或干粉、泡

篇3:消防安全知識自救措施

一、?發生火災時,如果被大火圍困,特別是被圍困在樓上時,在撥打了119報警電話后,我們應千方百計設法自救。具體做法如下

1發生火災趕緊逃

◆如火勢不大,可浸濕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從火中沖出去。此時,要當機立斷,切不可猶豫不決,以免火勢越燒越大,錯過逃生時機。

◆若被困周圍煙霧很大,這可比火更為可怕。因為煙霧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如果不加防備,就會被有毒有害煙氣熏倒,這往往是火災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約占95%以上)。如果一定要沖出煙霧區,必須用濕毛巾等捂住鼻嘴,盡可能地貓腰貼地跑出,這樣才能減少煙氣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

2觀察周圍找生機

如果建筑物有避難房、疏散樓梯的,可以先躲進避難房或由疏散樓梯撤至安全地方;如多層建筑物火災,樓梯已被燒斷,或者火勢已相當猛烈時,可以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陽臺、下水管道或其他可以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

若逃生路線被大火封鎖,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辟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盡早獲救。

3跳樓逃生有技巧

如生命受到威脅,又無逃生之路時,可以用繩索或將床單撕成條狀連接起來,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順著繩索或布條滑下;或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臺、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如果萬分情急決定跳樓出逃時,可先往地下拋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緩沖,然后手扶窗臺往下滑,以縮小跳落高度,并盡力保持雙腳著地,盡可能地保全性命;

如處在較高樓層,且又無法采取跳樓逃生的辦法時,可在室內,關閉通向火區的門窗,如有條件,盡可能向門窗上澆水以緩火勢蔓延。這時,要采取一切辦法(如可用打電話,拋物件等辦法)向樓下的人發出求救信號,以贏得救援的機會。救援。。

4逃命切忌進電梯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處在高層建筑火災時,如果不是消防專用電梯,絕對不能進電梯逃生。因為這時的電梯電源隨時有可能被切斷,并且電梯通道往往在發生火災時首先成為煙霧的襲擊部位而成煙道

?5危難見真情

在處于火場生死關頭,更要發揚互助和奉獻精神,盡力幫助老、幼、婦、弱者優先疏散。千萬不能驚恐失措,無序奪路。

二、一般火災的滅火要求

按照燃燒原理,一切滅火方法的原理是將滅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的物體上。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質上,使其不因火焰熱輻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點。

1冷卻滅火法

這種滅火法的原理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的物體上,以降低燃燒的溫度于燃點之下,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質上,使其不因火焰熱輻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點。冷卻滅火法是滅火的一種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滅火劑冷卻降溫滅火。滅火劑在滅火過程中不參與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這種方法屬于物理滅火方法。

2隔離滅火法

隔離滅火法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和周圍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中斷可燃物質的供給,使燃燒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體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的閥門,以減少和阻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

3)、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

4)、拆除與火源相毗連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

?3窒息滅火法

窒息滅火法是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用不燃燒區或用不燃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的滅火方法。具體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濕麻袋、濕棉被等不燃或難燃物質覆蓋燃燒物;

2)、噴灑霧狀水、干粉、泡沫等滅火劑覆蓋燃燒物;

3)、用水蒸氣或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灌注發生火災的容器、設備;

4)、密閉起火建筑、設備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氣體或不燃液體(如二氧化碳、氮氣、四氯化碳等)噴灑到燃燒物區域內或燃燒物上。

4滅火常識

1)、固體火災應先用水型、泡沫、磷酸胺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進行撲救

2)、液體火災應先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

3)、氣體火災應先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

4)、帶電物體火災應先用二氧化碳、干粉型滅火器進行撲救。

5)、撲救金屬火災的滅火器材應由設計部門和當地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協商解決,目前我國還沒有定期型的滅火器產品。

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干粉、二氧化碳等。

1二氧化碳滅火器適應火災和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滅火器利用其內部充裝的液態二氧化碳的蒸氣壓將二氧化碳噴出滅火。適宜于撲救600伏以下的帶電電器、貴重設備、圖書資料、儀器儀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以及一般可燃液體的火災。

◆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只要將滅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場,在距燃燒物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緊握啟閉閥的壓把。,當可燃液體呈流淌狀燃燒時,使用者將二氧化碳滅火劑的噴流由近而遠向火焰噴射。對沒有噴射軟管的二氧化碳滅火器,應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時,使用者也應將喇叭筒提起。從容器的一側上部向燃燒的容器中噴射。但不能將二氧化碳射流直接沖擊可燃液面,以防止將可燃液體沖出容器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使用時,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屬連線管,防止手被凍傷。

◆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屬連線管,防止手被凍傷。在室外使用的,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在室外內窄小空間使用的,滅火后操作者應迅速離開,以防窒息。

?2干粉滅火器適應火災和使用方法

◆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但不能撲救金屬燃燒火災。

◆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使用內置式儲氣瓶的或者是儲壓式的干粉滅火器,操作者應先將開啟把上的保險銷拔下,然后握住噴射軟管前端噴嘴部,另一只手將開啟壓把壓下,打開滅火器進行滅火。有噴射軟管的滅火器或儲壓式滅火器在使用時,一手應始終壓下壓把,不能放開,否則會中斷噴射。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當干粉噴出后,迅速對準火焰的根部掃射。

◆?干粉滅火器撲救可燃、易燃液體火災時,應對準火焰要部掃射,a、如果被撲救的液體火災呈流淌燃燒時,應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遠,并左右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b、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使用者應對準火焰根部左右晃動掃射,使噴射出的干粉流覆蓋整個容器開口表面,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使用者仍應繼續噴射,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

◆?在撲救容器內可燃液體火災時,應注意不能將噴嘴直接對準液面噴射,防止噴流的沖擊力使可燃液體濺出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如果當可燃液體在金屬容器中燃燒時間過長,容器的壁溫已高于撲救可燃液體的自燃點,此時極易造成滅火后再復燃的現象。

◆?推車式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車式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與手提式干粉滅火器的使用相同。

四、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的事項

◆不玩火、不隨意擺弄電器設備。

◆不可將煙蒂、火柴桿等火種隨意扔在廢紙簍內或可燃雜物上,不要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

◆五級以上大風天或高火險等級天氣,禁止使用以柴草、木材、木炭、煤炭等為燃料的用火行為,禁止室外吸煙和明火作業。

◆入睡前,必須將用電器具斷電、關閉燃氣開關、消除遺留火種。用電設備長期不使用時,應切斷開關或拔下插銷。

◆液化氣鋼瓶與爐具間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使用時,先開氣閥再點火;使用完畢,先關氣閥再關爐具開關。不要隨意傾倒液化石油氣殘液。發現燃氣泄漏,要迅速關閉氣源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不要在燃氣泄漏場所撥打電話、手機。

◆不要在樓梯間、公共走道內動火或存放物品,不要在棚廈內動火、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維修機動車輛,不要在禁火地點吸煙、動火。

◆發現火情后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講明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留下姓名及電話號碼,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

◆家中一旦起火,必須保持冷靜。對初起火災,應迅速清理起火點附近可燃物,并迅速利用被褥、水及其它簡易滅火器材控制和撲救。救火時不要貿然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樓下起火,樓上居民切忌開門觀看或急于下樓逃生,要緊閉房門,可用浸濕的床單、窗簾等堵塞門縫或粘上膠帶。如果房門發燙,要潑水降溫。

◆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后擠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