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管理監控措施范本
一、氧氣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程序。
2、告知病人及家屬勿在病室內吸煙,氧氣裝置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備用氧氣瓶、氧氣袋妥善定位放置,隨時處于備用狀態。
二、危重病人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昏迷及煩躁病人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療的病人,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病人用熱水袋時,溫度在500C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人的皮膚。
三、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病人,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危重癥病人,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1)昏迷病人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2)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3)煩躁病人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4)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
4、消防措施:對全員進行消防知識培訓,掌握滅火器的操作規程,滅火裝置及報警系統保持性能良好。
篇2:附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附屬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4、對危重、昏迷、癱瘓患者及小兒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5、劇、毒、麻、貴重藥品人專人保管,加鎖、帳物相符。
6、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7、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8、對科室水、電、暖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9、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監控措施:
1、氧氣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屬勿在室內抽煙,氧氣管道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吸氧設施有"四防"標志(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帶,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
2、對危重患者及小兒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小兒要使用有床檔的小兒床;昏迷及煩燥患者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敷的患者,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嬰幼兒、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50℃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員的皮膚。
3、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者,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急危重癥患者,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①昏迷患者專人護理,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③煩躁患者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④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
篇3:A區醫院醫療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堅持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
對一次并登記、簽名。
三、毒、麻、限、劇藥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柜保管并加鎖。
四、內服、外用藥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五、各種搶救器材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藥品符合規定,用后及時補充;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六、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發放。
七、對于所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并上報護理部。
八、對于跌倒、壓瘡、墜床做好高危因素的評估與防范措施的落實。
九、對于發現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十、認真執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十一、嚴格執行手術確認制度與工作流程。
十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十三、認真執行危急值報告制度。
十四、配合醫院做好安全用電、防火、防盜等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