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倉作業辦法規程
1.目的:
為使公司清倉有一系統規范,避免由于清倉作業失控而導致產線混用。
2.適用范圍:
適用工廠試產及量產之所有原物料、半成品、成品之清倉作業。
3.定義:
無
4.職責:
4.1品保部:
4.1.1清倉單之發出。
4.1.2清倉效果之確認。
4.2責任部門
4.2.1清倉單之發出。
4.2.2清倉動作之執行。
5.流程圖
責任單位流程說明
ResponsibilityFlowchartE*plication
3.說明:
6.1清倉需求之提出
6.1.1當材料經檢驗判定合格入庫后,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品質異常時,經分析確認為材料異常或存在潛在品質隱患時,此部分由SQE單位發出清倉確認單,將異常材料從良品倉、線邊倉、生產線或維修區退入不良品倉或隔離以等候處理。
6.1.2在量產后如材料屬ECN版本變更之問題(立即導入),由MC單位將異常材料從良品倉、維修區匯集后再退入不良品倉;再由業務向客戶端進行索賠作業。
6.1.3當于試產階段出現的材料因設計變更而造成舊有材料無法使用時,此部分由PE部門發出清倉確認單,由MC單位執行將異常材料從產線領出并進行后續處置決定。
6.1.4當成品(含客戶抱怨部分)出現異常或存在潛在品質隱患時,由QA部門發出清倉確認單;將異常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從良品倉、線邊倉、生產線或維修區退入不良品倉或隔離,標示。
6.1.5各責任部門在發出清倉確認單需詳細說明清倉原因、范圍及對策,以利問題之處置。
6.2清倉流程說明
6.2.1責任部門開出清倉確認單后,經責任部門主管核準后,需會簽采購、生物管、品保及制造部門,方可執行清倉動作。
6.2.2各清倉范圍所屬主管在接獲清倉確認單后,需配合責任部門執行清倉作業,并將清倉結果記錄于清倉確認單以利追蹤。
6.2.3品保部門需對清倉完成之效果進行確認,以確保其清倉之有效性。
6.2.4所有清倉之物品必須在提出清倉后第一時間內貼上“HOLD”標簽,以利區分。
6.2.5PE/SQE/CQE需對清倉后之物品進行對策擬定及執行。
6.2.6針對所有清倉之物品QA必須追蹤并主導此問題之最終結果及處置方式。
6.2.7所有清倉動作必須在8小時內完成,避免造成誤用之可能;
6.3清倉確認單之編號原則:
6.3.1填寫<>均需經SQE或CQE編號。
6.3.2均以年(如,05)、月(如,08)、與三碼流水號(如,001)之方式編寫。
6.4結案后CQE歸檔備查。
7.參考文件:
無
8.使用表單:
8.1清倉確認單
篇2:工貿清倉(庫)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1.清倉(庫)必須采用安全的方法,查清、探明料倉(庫)的堵塞情況,擬定清倉(庫)作業方案,報分廠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2.參加清倉(庫)作業必須要有三人以上,并指定專人監護,進入料倉(庫)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3.作業前,必須通知與料倉(庫)有聯系的工序人員,切斷送料設備電源,掛上禁止合閘標牌,并確認無誤。
4.作業前必須檢查確認安全帶、安全繩、軟梯牢固完好^安全帶系繩長短要適當,要系牢。情況不明、安全措施不具備不得進入料倉(庫)清理作業.
5.作業前要認真檢查工器具完好,注意作業中工具傷人,認真做好“三不傷害”防護措施的落實工作.
6.清倉(庫)作業過程中始終必須實行統一指揮、專人負責,禁止任何人擅自動用與料倉(庫)相關的設備和設施。
7.倉(庫)內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從上向下清理原則,服從統一指揮,嚴禁違章作業,嚴禁先冒險進入底層作業^
8.清倉(庫)作業完畢,要及時清理現場,收好工器具,恢復設備、設施正常狀態,認真檢查確認后,按規定手續恢復設備電源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