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門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門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

2024-07-18 閱讀 4606

【摘要】門診輸液室是匯集了醫院各科門診病人輸液的地方,門診輸液是門診患者就診治療的最終站。靜脈輸液法是將大量的液體、電解質或血液由靜脈注入的方法。門診輸液室工作量大、隨機性強、病員復雜,容易發生護理安全隱患及護患糾紛。

【關鍵詞】門診?輸液室安全隱患對策

?近年來,靜脈輸液治療已是醫院門急診提供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門急診提供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輸液量在逐年遞增。由于輸液治療是一項侵人性操作,靜脈輸液治療的并發癥或藥物不良反應客觀存在。又由于靜脈輸液操作流程中涉及患者多、停留時間短、病種多且雜、環節多、應用范圍廣等諸多因素,安全隱患伴隨左右,加強門急診靜脈輸液治療的安全管理剡不容緩。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病人信任度,現將輸液室面臨的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護理安全問題

1.1患者多,護士少,工作量大且患者數量不均衡。由于門急診患者的隨意性大,就診的高峰期隨季節及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單位時間內患者比較集中,導致護理人員相對不足。

1.2查對是護士執行醫囑、施行治療和護理前的必要步驟,是保障護理安全的基本手段。護士在注射和輸液時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實際操作中,護士在配液前注意查對患者姓名、藥名、劑量等,而配液后的查對常常做不到,為護理安全帶來隱患。

1.3護士法律意識淡薄:不注意保護患者權益,如性病、癌癥等病人的隱私權:不告之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禁忌癥等。

1.4護士巡視不到位

由于護理人員數量相對不足及主動巡視病房的意識不強,致使輸液過程中護士不能積極主動到床旁巡視,憑靠家屬呼叫或隔著玻璃窗看液體有未滴完,或確因輸液高峰期,護理人員缺乏、不能及時巡回,導致輸液管中液體走空、回血或因病人自行調節輸液器開關,致使液體輸入過快或過慢;有時因液體外滲,導致穿刺局部腫脹、疼痛等。此類現象和結果會潛存空氣栓塞、皮下滲液、患者焦慮不安、不滿意等諸多不良后果發生。

1.5輸液反應患者的病情、年齡等個體原因致使對藥物的敏感性有著明顯的差異。如果護士對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夠、觀察不仔細、用藥知識不全面,則不能及時預見輸液時潛在問題

的發生,有可能出現各種輸液反應。

2安全管理對策

2.1規范各項操作規程操作規程是護士執行操作的規范和標準,是護理質量過關與否的依據,是醫療糾紛評判的有力證據。通過多層次、多種形式技術操作培訓。做到操作程序化、規范化,平時工作注意嚴格要求,發現任何人違反操作規程和無菌技術操作時。立即指出,及時糾正。

2.2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根據輸液室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結合醫院護理質量標準與護理安全防范制度,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制定護理風險管理計劃,明確護理風險管理職責。針對輸液室的具體情況制訂規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如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輸,液患者告知制度等,明確各級護理人員的職責,使護理人員有章可依。

?2.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在病人的收費發票上標明注射號,護士配好輸液藥物后,給病人輸液之前,對姓名,對注射號,病人手上收費發票的姓名和注射號與護士帶去的注射單上的姓名和注射號一致時,方可為病人輸液。

2.4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搖注重法律常識的學習,維護患者的知情權,注重個性化護理;對于特殊用藥,需要及時告知患者;加強對醫療文書重要性的認識,及時記錄各種醫療、護

理行為的實施與結果,對于搶救等未能及時記錄的,必須盡快補記;在患者的醫療護理終結后,需要及時進行病例資料的匯總、歸檔,以便日后查詢。

2.5重視專業理論與技術培訓護士應精通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急救器材的使用和保養,還應熟悉藥物的機制、用法及不良反應,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敏銳的觀察力。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安排輸液,控制液體滴入速度,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預見各種情況的發生,有效的保證護理安全。

2.5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班次,做到按需排班,也I口T實行付班制,根據治療量的多少,隨時調整班次,減少護士超負荷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勞務費分配制度,從而調動護士的積極性。

2.6加大質量監控力度建立長短期質量控制計劃,做到每天三查七對,每周大查對,每月分析護理工作的過程和環節,查找護理安全隱患,制定預防和糾正措施,形成制度并加強管理。

2.7強護患溝通,嚴密巡視,確保輸液安全。嚴密巡視輸液.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藥物外漏、滴速改變,并及時處理。特別重視輸液速度的調節,護士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和年齡,根據不同藥物的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調節輸液速度。要了解有些病人輸液要快的心理.會自己調節輸液速度。護士在輸液時做好用藥指導.尤其是對于有特殊速度要求的藥物,如硫酸鎂,硝酸甘油等藥物,護士一定要交代病人不要自己調節輸液速度.并說明原因和后果。

3討論

?在輸液室護理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容易受到感染或病情加重,從而影響到自身病情的改善。因此,針對此種情況,醫院要對輸液室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從中找出相應的改善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輸液環境,緩解患者的煩躁情緒,降低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出現病情加重現象的機率,從而促進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改善醫患關系;同時也為醫護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潘紹山,翁廬英.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C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47-549.

[2]蔡學聯.護理實務風險管理I-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3:5.

[3]雅紅,蘭俊花,周風華.手術室開展護理業務查房的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l,36(7):539.

[4]張肇祥,吳質,王兆民主編.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M].第2版.北京:中華人民解放軍戰士出版社,1980:1613.

篇2: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模板

??觀察穿刺點有無靜脈走行發紅的跡象,如有異常及時更換輸液部位。

5、液體外滲

防范措施:

⑴加強巡視,及時發現。

⑵頭皮針、套管針、中心靜脈導管應牢固固定。

⑶對血管脆性大的更應加強固定。

⑷對皮膚彈性差或有水腫的病人應與對側肢體對比,如有變粗及時更換穿刺部位。

6、液體外滲引起組織壞死

防范措施:

⑴能引起組織壞死的藥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療藥等,選用較粗靜脈輸注,待穿刺成功,確認針頭在血管內,方可給藥。

⑵加強巡視,經常檢查穿刺局部有無皮膚發白、腫脹等。

⑶一旦液體輸到皮下,及時對癥處理。

7、輸液速度調節不當

防范措施:

⑴穿刺成功后根據輸入藥物性質及病人的年齡、病情、心功能情況調節好輸液速度。

⑵更換液體時要注意調整滴速。

⑶藥物入壺時一般將滴速調快,入壺后應注意將滴速調至要求范圍。

⑷加強巡視,囑病人不要自己調整滴速。

8、輸(換)錯液

防范措施:

⑴認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療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⑵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⑶輸(換)液前要主動向病人進行宣教。

⑷病人對液體提出疑問時應仔細核對,認真解答。

9、靜脈空氣栓塞

防范措施:

⑴輸液前認真檢查輸液管是否排氣成功,管內有無氣泡。

⑵加強巡視,防止液體輸空。

⑶換液時如液體輸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氣,防止只看上方,忽略下方。

⑷使用三通時要連接緊密。

⑸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病人,更換管路時要注意防止空氣進入。

⑹輸液過程中,由靜脈推注藥物時,應先回抽再注藥,防止空氣進入血管。

⑺病人活動時,囑勿將茂非氏滴管過度傾斜或倒置。

10、輸液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加強巡視,防止輸液管受壓打折引起液體不滴。

⑵杜絕液體輸空而不及時換液血凝塊堵塞針頭。

⑶一旦堵管應拔出針頭更換輸液部位,不得擠捏輸液管,防止血凝塊脫落引起嚴重后果。

11、靜脈選擇不當

防范措施:

⑴為長期輸液病人穿刺應注意合理選擇靜脈,遵循由遠端至近端的原則。

篇3:護理安全隱患預案檢查制度

(1)護理部成立護理安全隱患預案管理委員會

委員會由各護理單元選派一名具有管理能力且工作責任心強的護士組成,委員會必須認真履行以下職責:

1)協助護士長進行安全管理工作。

2)收集不安全隱患資料,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提出改進措施。

3)填寫“科室不安全隱患報表”,每月按時上報護理部。

(2)科室進行安全隱患護理查房

1)護士長必須經常檢查科內安全護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易出現不安全事件的人員、項目要進行重點培訓、教育和改進。

2)護士長每月組織科內人員進行護理安全分析,總結經驗,提出整改措施,定期進行效果評價。

3)發現疑難問題,要及時上報護理部。

(3)護理部組織護理安全隱患預案檢查

護理部每季組織護士長和護理安全隱患預案管理委員會進行護理安全查房一次,查房內容包括:

1)由護理安全科室介紹護理安全管理經驗。

2)護理部反饋不安全隱患、事件信息,并提出整改措施。

3)討論疑難問題,研究、制定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