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激光安全管理措施

激光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18 閱讀 7168

使用不同級別激光器的管理措施

1.使用第一級激光器的管理

由于第一級激光器是無害免控激光器,因此不需任何控制措施。激光器不必使用警告標記,但須避免不必要長久地直視第一級激光束。

2.第二級激光器的使用安全措施

第二級激光器為低水平激光器,如偶爾照射到人眼還不至于引起傷害,可連續觀察激光束時能損傷眼睛。因此,不能長時間地直視激光束,此是對第二級激光器的最重要控制措施。此外,還應該在安放第二級激光器的房門上及激光的外殼及其操作面板上張貼警告標記。

3.第三級激光器的使用安全措施

由于第三級激光器是中等功率激光器,可能對眼有損傷,必須對這一級激光器定出措施,確保安全:

(1)對操作激光器的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使他(她)們明白操作此級激光器時可能出現的潛在危險,并對他(她)們進行恰當的激光安全訓練,以及出現危險時緊急處理方法。由于激光對眼睛的損傷均為不可逆性,培訓教育了解和掌握激光器的安全運用實屬必要。

(2)工程技術管理

管理使用激光器必須由專業(職)人員來進行,未經培訓教育人員不得擅自開啟使用激光機。如激光器上的觸發系統上裝設聯鎖鑰匙開關,確保只有用鑰匙打開聯鎖開關以后才能觸發啟動,拔出鑰匙就不能啟動。對于安放激光器的房間要有明亮的光線,人在明亮光線的環境中,眼睛的瞳孔縮小,以防在激光光束射入眼睛時可減少透射到視網膜上的進光量。對于安放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束路徑應避開正常人站立或坐著時的眼睛的水平位置,視軸不能與出光口平行對視。

(3)激光器應嚴格控制

在存放使用的激光器房間內不要無故地把激光束對準人體,尤其是眼睛。因為激光對眼睛的損傷要恢復極其困難,均為永久性損害,而且每一個人的一生中只有一雙眼睛,大家務必時刻牢記,在開動激光器之前,必須告誡現場中人員可能出現的危害,并戴上安全防護眼鏡。在有強激光器的工作區內外明顯的位置上及激光手術室、實驗室的房門上張貼出危險標記。

(4)激光受控區

第三級激光器必須只能在一定的區域內使用激光設備。按一般要求設立門衛及安全的彈簧鎖、聯鎖等,以確保外人與未受保護人員不得進入受控區,即使意外門被打開時,激光器的激勵也能立即停止。房間不應透光,以阻止有害激光束泄漏出去。同時設立緊急開關,使得處于危險情況下時能將激光器停止發射。

(5)激光器的使用人員必須了解激光器的結構、安全防護,在經過考核后可以發給第三級激光器使用執照,領有執照的工作人員才有資格操作激光器。?

對于非工作人員必須嚴格禁止與工作無關的人員進入激光控制區。參觀人員須得到監督人員的許可,并使其了解此類激光器的潛在危險性,再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后才能進入。非工作人員更不能隨意在未允許后進入激光控制區開啟設備。

(6)調試激光器

調試激光器的光學系統時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保證人的眼睛不受到原激光束及鏡式反射束的照射。即視軸不與原光束及鏡反光束同軸。

(7)用光學儀器觀察激光束,使用的如為雙筒鏡、顯微鏡、望遠鏡之類觀察激光束,激光對眼睛損傷的可能性增加較大。系非用此類光學儀器時必須經過嚴格地安全計算,添加濾光器和適當的聯鎖類防護設備,以保證人眼所受到的照射量低于激光的安全標準值。

(8)眼睛的保護

在采取以上措施以后,人眼還可能受到超安全標準值的激光照射時,必須根據此類激光器的波長,選用光密度合適的保護眼鏡加強保護眼睛。

(9)在激光手術室的門上及激光器外殼和操作面板的顯眼位置張貼警告標記,根據激光器的具體危害程度的大小采用“危險”或者“注意”的標記,以醒目為好。

4.第四級激光器

由于第四級激光器功率輸出最高,而且光波非肉眼所感受到,是最危險的激光器,對人體的損害機會及嚴重程度最大。不僅激光的原光束和鏡式反射光束可以傷害人體,而且漫反射光束也能傷害人體。因此必須對第四級激光器采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須增加一些特殊管理才行。

激光室內要盡可能地把全光路完全封閉起來,即盡可能把原光束,鏡式反射光束和漫反射光束都封閉起來。外罩應裝聯鎖開關,確保人員安全健康。對于第四級激光器只允許具有正確操作人員而且持有執照,并有鑰匙專管的工作人員才能啟動激光器。必須有“危險”警告標記。

由于紅外激光和紫外激光都是不可見的激光,對于這2類激光器的控制措施,除前節所述的一些控制措施外,必須嚴格操作管理程序。在激光手術室內,一旦啟動激光器,隨時都有觸發輸出激光的可能性。這就取決于手術人員的責任心,往往是很多意外的事故都是由于不嚴格控制,不按程序操作引起。手術前,除只對接受激光手術治療的患者進入外,其于非受術者及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激光室內。由于激光手術的大小難度不同,所需激光功率不一樣。較大手術需要的激光功率高,而且參加手術人員相對較多,這給室內控制帶來一定的復雜性,必須由具有經驗、或主刀手術全權支配或指揮整個手術中的激光應用才能確保安全。

篇2:激光作業防護安全管理辦法

1.目的

為了加強激光設備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保證作業的質量和人員安全,避免激光輻射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CSMC各類激光設備作業。

3.參考文件

3.1GB7247.1—20**《激光產品的輻射安全、設備分類、要求和用戶指南》

3.2GB18217-2000《激光安全標志》

4.激光產品的分類及防護要求

4.11級激光:其連續波功率很小,只達微瓦或亞微瓦級,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會產生危害,一般不必采取防范措施。

例如:激光打印機等。

4.22級激光:功率為(0.1-1)mW,仍屬小功率范圍,可以用肉眼觀察。其輸出劑量不超過1類激光源的最大允許輻射劑量,雖不是絕對安全的,但眼睛對這類激光源看久了會自動生厭(眨眼)而自我保護。

例如:游戲用激光槍、激光棒及條碼掃描器等。

4.33A級激光:其連續波輸出功率達(1-5)mW,通常應加防護措施,其工作區及激光源本身均應掛相應的警告標記,另外,利用光學儀器直視這類激光源會對眼睛帶來危害,也應加強防護。

例如:激光棒及直線校準儀器。

4.43B類激光:其輸出功率為(5-500)mW,直接靠近這類激光源會對身體有危害;通過漫反射器觀看這類激光源,距離在150mm以上。觀看時間短于10s則是安全的。此類激光源應設警告標記。

例如:用于物理治療的激光治療儀等。

4.54類激光:激光輸出功率在0.5W以上,即使通過漫反射也有可能引起危害,會灼傷皮膚,引燃可燃物。用戶操作這類激光源時應特別小心。這類激光源應配備明顯的警告標記。

例如:大功率激光表演機、激光工業加工機等。

5.使用要求

5.1警示標志

5.1.12級、3級、4級激光應在控制區顯眼處張貼警示標志;

5.1.23級、4級激光應在激光器工作區張貼警示標志;

5.1.3警示標志需清晰易見且標明激光等級,可參考附件一《激光輻射警告標示圖示》;

5.2人員防護

5.2.1禁止用裸眼直視任何形式的激光光束(包括直射、鏡面反射、漫反射激光光束);

5.2.2禁止直接接觸直射激光光束或者是經過鏡面反射、漫反射的激光光束;

5.2.3在3B或者4類激光器的光束路徑沒有完全關閉的情況下,激光發出輻射時,接近激光控制區應該佩戴合適的激光防護眼鏡。

5.2.4禁止對高反射率的鏡面材料進行打標,以防輸出激光束發生鏡面反射,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

5.2.5操作時不要將激光束的路徑置于與操作員眼睛相同的高度上,需用耐高溫的光吸收體作為擋板阻止激光外泄;

5.2.6禁止私自拆卸或改制激光設備;

5.3設備防護措施

5.3.1遙控連鎖裝置設置

3B類及4類激光器的遙控連鎖連接器宜與應急主控斷接聯鎖裝置或房間、門或固定的聯鎖裝置相連接。

5.3.1.1當防護被拆除時,機器禁止啟動;

5.3.1.2門被打開時,防護應鎖定機器并停止一切不安全的動作;

5.3.1.3機器上應包含一個手動復位功能,當設備被連鎖安全機制停止后,需要按手動復位功能重新啟動設備;

5.3.2電源箱應使用鑰匙進行管制;

5.3.3設立警告標示牌和控制區域:

將可能收到激光直接或間接輻射的區域劃定為控制區域,在控制區域周圍設置明顯的警告指示裝置和阻攔裝置,確保外來人員和無關人員不能隨意進入。

5.3.4終止光束傳播途徑

需使用合適的漫反射率和熱吸收特性的材料來終止激光傳播路徑,禁止使用鏡面反射器。

5.3.5配置滅火器

設備安裝的場所附近需放置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以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5.3.63B類、4類激光設備需任命在操作激光產品以及防止激光放射產生的危害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激光安全管理員,如設備工程人員;

5.3.7激光除塵裝置

若激光設備中帶有雕刻作用,需增設除塵裝置。

5.4激光安全管理員職責

5.4.1提出激光輻射的有關預防措施并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

5.4.2設定激光加工控制區域(存在激光輻射的危險區域),并且與其他區域進行有效隔離,激光加工控制區域內應有明顯的警告標識

5.4.3負責管理激光電源開關的鑰匙;

5.4.4檢查防護設備的工作狀態;

5.4.5培訓操作人員;

5.5激光設備之檢查

針對作為雕刻使用之激光設備(簡稱鐳雕機),總務課工務組及安全衛生組需聯合產線設備工程課人員每季度進行安全檢查,并記錄于附件二《鐳雕機專項檢查表》內。負責設備管理之廠區安衛組需每季度更新CSMC現有之激光設備,并記錄于附件三《CSMC激光設備匯總表》內。

6.人員培訓

6.13B類、4類激光設備使用人員由各廠區安衛人員統一進行安全培訓。

6.3培訓內容應至少包括

6.3.1熟悉系統的工作過程

6.3.2正確執行危害控制程序和正確使用警告標志等

6.3.3個人防護的需求

6.3.4事故報告程序

6.3.5激光對眼和皮膚的生物效應

7.醫學控制

7.1對于使用3B類和4類激光設備的工作人員應依規定對其進行崗前、在崗(周期為每年一次)、離崗職業健康體檢,并保存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