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配電線路安全技術要點
施工現場的配電線路包括室外線路和室內線路。室內線路通常有絕緣導線和電纜的明敷設和暗敷設,室外線路主要有絕緣導線架空敷設和絕緣電纜埋地敷設兩種,也有電纜線架空明敷設的。
(一)室外線路的安全技術要點
1.室外架空線路由導線、絕緣子、橫擔及電桿等組成。架空線的相序必須排列為:
(1)當工作零線與相線在一個橫擔架設時,導線排列相序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N)、B、C。和保護零線在同一橫擔架設時,導線的排列順序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N)、B、C(PE)。
(2)當動力線、照明線在兩個橫擔上分別架設時,上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B、C。下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B、C)、(N)、(PE)。
(3)在兩個橫擔上架設時,最下層橫擔面向負荷,最右邊的導線為保護零線(PE)。
2.室外架空線路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鋁線的截面積大于16mm2,銅線的截面積大于10mm2。
3.架空線路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及其他非專用電桿上,且嚴禁成束架設;架空線路的檔距不得大于35m,線向距離不得小于0.3m,架空線的最大弧垂處與施工現場地面最小距離一般為4m,與機動車道一般為6m,與鐵路軌道一般為7m。
4.電桿埋設深度宜為桿長的l/10加0.6m。但在松軟地質處應加大埋設深度或采用卡盤等加固。跨越機動車道的成桿應采取單橫擔雙絕緣子;l5°~45°的轉角桿應采用雙橫擔雙絕緣子;45°以上的轉角桿應采用十字橫擔;直線桿采用針式絕緣子,耐張桿采用蝶式絕緣子。
5.敷設電纜的方式和地點,應以方便、安全、經濟、可靠為依據,電纜直埋方式,施工簡單,投資省,散熱好,應首先考慮;敷設地點應保證電纜不受機械損傷或其他熱輻射,同時應盡量避開建筑物和交通設施。
6.電纜直接埋地的深度不小于0.6m,并在電纜上下均勻鋪設不小于50mm厚的細砂,再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并插上標志牌;電纜穿過建筑物、構筑物時須設置套管。
7.室外電纜線架空敷設時,應沿墻壁或電桿設置,嚴禁用金屬裸線作綁線,電纜的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小于2.5m。
(二)室內線路的安全技術要點
1.室內線路必須采用絕緣導線,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接戶線在檔距內不得有接頭,進線處離地高度不得小于2.5m,過墻應穿管保護,并采取防雨措施,室外端應采用絕緣子固定;室內導線的線路應減少彎曲,采用磁夾固定導線時,導線間距應不小于35mm,磁夾間距應不大于800mm,采用磁瓶固定導線時,導成間距應不小于lOOmm,磁瓶間距應不大于l.5m;鋼索配線的吊架間距不宜大于l2m,采用護套絕緣導線時,允許直接敷設于鋼索上。
2.導線的額定電壓應符合線路的工作電壓;導線的截面積要滿足供電容量要求和機械強度要求,但鋁線截面應不小于2.5mm2,銅線的截面應不小于l.5mm2,導線應盡量減少分支,不受機械作用;室內線路布置盡可能避開熱源,應便于線路檢查。
篇2:配電線路作業安全施工規范
(1)、架空線路
a、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
b、架空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
c、架空線導線截面的選擇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導線中的負荷電流不大于其允許載流量;
②線路末端電壓偏移不大于額定電壓的5%;
③單相線路的零線截面與相線面相同,三相四線制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截面不小于相線截面的50%;
④為滿足機械強度要求,絕緣鋁線截面不小于
跨越鐵路、公路、河流、電力線路檔距內的架空絕緣鋁線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絕緣銅線截面不小于16mm2。
d、在一個檔距內每一層架空線的接頭數不得超過該層導線條數的50%,且一根導線只允許有一個接頭,線路在跨越鐵路、公路、河流、電力線路檔距內不得有接頭。
e、架空線路相序排列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在同一橫擔架設時,導線相序排列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N、L2、L3;
②和保護零線在同一橫擔上分別架設時,導線相序排列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N、L2、L3、PE;
③動力線、照明線在兩個橫擔上分別架設時,上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L2、L3;下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L2、L3)、N、PE;在兩個橫擔上架設時,最下層橫擔面向負荷,最右邊的導線為保護零線PE。
架空線路的檔距不得大于35m;線間距離不得小于0.3m,橫擔間的最小垂直距離不得小于(表格5)所列數值;鐵橫擔應按(表格6)選用,本橫擔截面應為80×80mm2;橫擔長度應符合(
表格7)的規定。
表格5橫擔間的最小垂直距離(m)
排列方式直線桿分支或轉角桿
高壓與低壓1.21.0
低壓與低壓0.60.3
表格6鐵橫擔角鋼型號選用表
導線截面
(mm2)低壓直線桿角鋼橫擔低壓承力桿角鋼橫擔
二線及三線四線及以上
162535
50∠50×52×∠50×52×∠63×5
7095
120∠63×52×∠63×52×∠70×6
表格7橫擔長度選用表(m)
橫擔長度
二線三線、四線五線
0.71.51.8
g、架空線路與鄰近線路或設施的距離應符合(表格8)的規定
表格8架空線路與鄰近線路或設施的距離
項目鄰近線路或設施類別
最小凈空距離(m)過引線、接下線與鄰線架空線與拉線電桿外緣樹梢擺最大時
0.130.050.5
最小垂直距離(m)同桿架設下方的廣播線路通訊線路最大弧垂與地面最大弧垂與暫設工程項端與鄰近線路交叉
施工現場機動車道鐵路軌道1kV以下1~10kV
1.04.06.07.52.51.22.5
最小水平距離(m)電桿至路基邊緣電桿至鐵路軌道邊緣邊線與建筑物凸出部分
1.0桿高+3.01.0
h、架空線路宜采用混凝土桿或木桿,混凝土桿不得有露筋、環向裂紋和扭曲,木桿不得腐朽,其梢徑應不小于130mm。
i、電桿埋設深度宜為桿長1/10為0.6m。但在松軟土質處應當加大埋設深度或采用卡盤等加固。
j、直線桿和15°以下的轉角桿,可采用單橫擔,但跨越機動車道時應采用單橫擔雙絕緣子;的轉角桿應采用雙橫擔雙絕緣子;45°以上的轉角桿,應采用十字橫擔。
k、架空線路絕緣子應按下列原則選擇:
①直線桿采用針式絕緣子;
②耐張桿采用蝶式絕緣子;
l、拉線宜用鍍鋅鐵線,其截面不得小于3×ф4.0。拉線與電桿的夾角應在45°至之間。拉線埋設深度不得小于1m。鋼筋混凝土桿上的拉線應在高于地面2.5m處裝設拉緊絕緣子。
m、因受地形環境限制不能裝設拉線時,可采用撐桿代替拉線,撐桿埋深不得小于0.8m,其底部應墊底盤或石塊。撐桿與主桿的夾角宜為30°。
n、接戶線在檔距內不得有接頭,進線處離地高度不得小于2.5m。接戶線最小截面應符合(
表格9)規定。接戶線線間及與鄰近線路間的距離應符合(表格10)的要求。
表格9接戶線最小截面
接戶線架設方式接戶線長度(m)接戶線截面(mm2)
銅線鋁線
架空敷設10~15
≤104.02.56.04.0
沿墻敷設10~15
≤104.02.56.04.0
表格10接戶線線間及與鄰近線路間的距離
架設方式檔距(m)線間距離(mm)
架空敷設≤25150
>25200
沿墻敷設≤6100
>6150
架空接戶線與廣播線、電話線交叉接戶線在上部600
接戶線在下部300
架空或沿墻敷設的接戶線零線和相線交叉100
o、配電線路采用熔斷器作短路保護時,熔體額定電流應不大于電纜或穿管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2.5倍,或明敷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1.5倍。
p、配電線路采用自動開關作短路保護時,其過電流脫扣器脫扣電流整定值,應小于線路末端單相短路電流,并應能承受短時過負荷電流。
q、經常過負荷的線路、易燃易爆物鄰近的線路、照明線路,必須有過負荷保護。
r、裝設過負荷保護的配電線路,其絕緣導線的允許載流量,應不小于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或自動開關長延時過流脫扣器脫扣電流整定值的1.25倍。
(2)、電纜線路
a、電纜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并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
b、電纜類型應根據敷設方式,環境條件選擇,電纜截面應根據允許載流量和允許電壓損失確定。
c、電纜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設的深度就不小于是0.6m,并應在電纜上下各均勻鋪設不小于50mm厚的細砂,然后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
d、電纜穿越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及引出地面從2m高度至地下0.2m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
e、電纜線路與其附近熱力管道的平行間距不得小于2m,交叉間距不得小于1m。
f、埋地敷設電纜的接頭應設在地面上的接線盒內,接線盒應能防水、防機械損傷并應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
g、橡皮電纜架空敷設時,應沿墻壁或電桿設置,并用絕緣子固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作綁線。固定點間距應保證橡皮電纜能承受自重所帶來的荷重。橡皮電纜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h、電纜接頭應牢固可靠;并應做好絕緣包扎,保持絕緣強度,不得承受張力。
i、在建高層建筑的臨時電纜配電必須采用電纜埋地引入。電纜垂直敷設的位置應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等,并應靠近負荷中心,固定點每樓層不得少于一處。電纜水平敷設宜沿墻或門口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m。
(3)、室內配線
a、室仙配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采用瓷瓶、瓷(塑料)夾等敷設,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b、進戶線過墻應穿管保護,距地面不得小于2.5m,并應采取防雨措施。
c、進戶線的室外端應采用絕緣子固定。
d、室內配線所用導線截面,應根據用電設備的計算負荷確定,但鋁線截面應不小于2,銅線截面應不小于1.5mm2。
e、潮濕場所或埋地非電纜配線必須穿管敷設,管口應密封。采用金屬管敷設時必須作保護接零。
f、鋼索配線的吊架間距不宜大于12m。采用瓷夾固定導線時,導線間距就不小于35m,瓷夾間距就不大于800mm;采用瓷固定導線時,導線間距就不小于100mm,瓷瓶間距就不大于1.5m;采用護套絕緣導線時,允許直接敷設于鋼索上。
篇3:配電線路安全施工規范辦法
配電線路安全施工規范
(1)、架空線路
a、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
b、架空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
c、架空線導線截面的選擇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導線中的負荷電流不大于其允許載流量;
②線路末端電壓偏移不大于額定電壓的5%;
③單相線路的零線截面與相線面相同,三相四線制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截面不小于相線截面的50%;
④為滿足機械強度要求,絕緣鋁線截面不小于
跨越鐵路、公路、河流、電力線路檔距內的架空絕緣鋁線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絕緣銅線截面不小于16mm2。
d、在一個檔距內每一層架空線的接頭數不得超過該層導線條數的50%,且一根導線只允許有一個接頭,線路在跨越鐵路、公路、河流、電力線路檔距內不得有接頭。
e、架空線路相序排列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在同一橫擔架設時,導線相序排列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N、L2、L3;
②和保護零線在同一橫擔上分別架設時,導線相序排列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N、L2、L3、PE;
③動力線、照明線在兩個橫擔上分別架設時,上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L2、L3;下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L2、L3)、N、PE;在兩個橫擔上架設時,最下層橫擔面向負荷,最右邊的導線為保護零線PE。
架空線路的檔距不得大于35m;線間距離不得小于0.3m,橫擔間的最小垂直距離不得小于(表格5)所列數值;鐵橫擔應按(表格6)選用,本橫擔截面應為80×80mm2;橫擔長度應符合(
表格7)的規定。
表格5橫擔間的最小垂直距離(m)
排列方式直線桿分支或轉角桿
高壓與低壓1.21.0
低壓與低壓0.60.3
表格6鐵橫擔角鋼型號選用表
導線截面
(mm2)低壓直線桿角鋼橫擔低壓承力桿角鋼橫擔
二線及三線四線及以上
162535
50∠50×52×∠50×52×∠63×5
7095
120∠63×52×∠63×52×∠70×6
表格7橫擔長度選用表(m)
橫擔長度
二線三線、四線五線
0.71.51.8
g、架空線路與鄰近線路或設施的距離應符合(表格8)的規定
表格8架空線路與鄰近線路或設施的距離
項目鄰近線路或設施類別
最小凈空距離(m)過引線、接下線與鄰線架空線與拉線電桿外緣樹梢擺最大時
0.130.050.5
最小垂直距離(m)同桿架設下方的廣播線路通訊線路最大弧垂與地面最大弧垂與暫設工程項端與鄰近線路交叉
施工現場機動車道鐵路軌道1kV以下1~10kV
1.04.06.07.52.51.22.5
最小水平距離(m)電桿至路基邊緣電桿至鐵路軌道邊緣邊線與建筑物凸出部分
1.0桿高+3.01.0
h、架空線路宜采用混凝土桿或木桿,混凝土桿不得有露筋、環向裂紋和扭曲,木桿不得腐朽,其梢徑應不小于130mm。
i、電桿埋設深度宜為桿長1/10為0.6m。但在松軟土質處應當加大埋設深度或采用卡盤等加固。
j、直線桿和15°以下的轉角桿,可采用單橫擔,但跨越機動車道時應采用單橫擔雙絕緣子;的轉角桿應采用雙橫擔雙絕緣子;45°以上的轉角桿,應采用十字橫擔。
k、架空線路絕緣子應按下列原則選擇:
①直線桿采用針式絕緣子;
②耐張桿采用蝶式絕緣子;
l、拉線宜用鍍鋅鐵線,其截面不得小于3×ф4.0。拉線與電桿的夾角應在45°至之間。拉線埋設深度不得小于1m。鋼筋混凝土桿上的拉線應在高于地面2.5m處裝設拉緊絕緣子。
m、因受地形環境限制不能裝設拉線時,可采用撐桿代替拉線,撐桿埋深不得小于0.8m,其底部應墊底盤或石塊。撐桿與主桿的夾角宜為30°。
n、接戶線在檔距內不得有接頭,進線處離地高度不得小于2.5m。接戶線最小截面應符合(
表格9)規定。接戶線線間及與鄰近線路間的距離應符合(表格10)的要求。
表格9接戶線最小截面
接戶線架設方式接戶線長度(m)接戶線截面(mm2)
銅線鋁線
架空敷設10~15
≤104.02.56.04.0
沿墻敷設10~15
≤104.02.56.04.0
表格10接戶線線間及與鄰近線路間的距離
架設方式檔距(m)線間距離(mm)
架空敷設≤25150
>25200
沿墻敷設≤6100
>6150
架空接戶線與廣播線、電話線交叉接戶線在上部600
接戶線在下部300
架空或沿墻敷設的接戶線零線和相線交叉100
o、配電線路采用熔斷器作短路保護時,熔體額定電流應不大于電纜或穿管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2.5倍,或明敷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1.5倍。
p、配電線路采用自動開關作短路保護時,其過電流脫扣器脫扣電流整定值,應小于線路末端單相短路電流,并應能承受短時過負荷電流。
q、經常過負荷的線路、易燃易爆物鄰近的線路、照明線路,必須有過負荷保護。
r、裝設過負荷保護的配電線路,其絕緣導線的允許載流量,應不小于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或自動開關長延時過流脫扣器脫扣電流整定值的1.25倍。
(2)、電纜線路
a、電纜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并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
b、電纜類型應根據敷設方式,環境條件選擇,電纜截面應根據允許載流量和允許電壓損失確定。
c、電纜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設的深度就不小于是0.6m,并應在電纜上下各均
勻鋪設不小于50mm厚的細砂,然后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
d、電纜穿越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及引出地面從2m高度至地下0.2m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
e、電纜線路與其附近熱力管道的平行間距不得小于2m,交叉間距不得小于1m。
f、埋地敷設電纜的接頭應設在地面上的接線盒內,接線盒應能防水、防機械損傷并應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
g、橡皮電纜架空敷設時,應沿墻壁或電桿設置,并用絕緣子固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作綁線。固定點間距應保證橡皮電纜能承受自重所帶來的荷重。橡皮電纜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h、電纜接頭應牢固可靠;并應做好絕緣包扎,保持絕緣強度,不得承受張力。
i、在建高層建筑的臨時電纜配電必須采用電纜埋地引入。電纜垂直敷設的位置應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等,并應靠近負荷中心,固定點每樓層不得少于一處。電纜水平敷設宜沿墻或門口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m。
(3)、室內配線
a、室仙配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采用瓷瓶、瓷(塑料)夾等敷設,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b、進戶線過墻應穿管保護,距地面不得小于2.5m,并應采取防雨措施。
c、進戶線的室外端應采用絕緣子固定。
d、室內配線所用導線截面,應根據用電設備的計算負荷確定,但鋁線截面應不小于2,銅線截面應不小于1.5mm2。
e、潮濕場所或埋地非電纜配線必須穿管敷設,管口應密封。采用金屬管敷設時必須作保護接零。
f、鋼索配線的吊架間距不宜大于12m。采用瓷夾固定導線時,導線間距就不小于35m,瓷夾間距就不大于800mm;采用瓷固定導線時,導線間距就不小于100mm,瓷瓶間距就不大于1.5m;采用護套絕緣導線時,允許直接敷設于鋼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