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施工安全措施規程
1電纜直埋敷設施工前應先查清圖紙,再開挖足夠數量的樣洞和樣溝,摸清地下管線分布情況,以確定電攬敷設位置及確保不損壞運行電纜和其他地下管線。
2為防止損傷運行電纜或其他地下管線設施,在城市道路紅線范圍內不應使用大型機械來開挖溝槽,硬路面面層破碎可使用小型機械設備,但應加強監護,不得深入土層。若要使用大型機械設備時,應履行相應的報批手續。
3掘路施工應具備相應的交通組織方案,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施工區域應用標準路欄等嚴格分隔,并有明顯標記,夜間應加掛警示燈,以防行人或車輛等誤人。
4溝槽開挖深度達到l.5m及以上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土層塌方。
5溝槽開挖時,應將路面鋪設材料和泥土分別堆置,堆置處和溝槽應保留通道供施工人員正常行走。在堆置物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器物,以免滑人溝槽傷害施工人員或損壞電纜。
6挖到電纜保護板后,應由有經驗的人員在場指導,方可繼續進行,以免誤傷電纜。
7挖掘出的電纜或接頭盒,如下面需要挖空時,應采取懸吊保護措施。電纜懸吊應每1-1.5m吊一道接頭盒懸吊應平放,不得使接頭盒受到拉力若電纜接頭無保護盒,則應在該接頭下墊上加寬加長木板,方可懸吊。電纜懸吊時,不得用鐵絲或鋼絲等,以免損傷電纜護層或絕緣。
8移動電纜接頭一般應停電進行。如必須帶電移動,應先調查該電纜的歷史記錄,由有經驗的施工人員,在專人統一指揮下,平正移動,以防止損傷絕緣。
9鋸電纜以前,應與電纜走向圖圖紙核對相符,并使用專用儀器(如感應法)確切證實電纜無電后,用接地的帶絕緣柄的鐵釬釘人電纜芯后,方可工作。扶絕緣柄的人應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墊上。
10開啟電纜井井蓋、電纜溝蓋板及電纜隧道人孔蓋時應使用專用工具,同時注意所立位置,以免滑脫后傷人。開啟后應設置標準路欄圍起,并有人看守。工作人員撤離電纜井或隧道后,應立即將井蓋蓋好,以免行人碰蓋后摔跌或不慎跌入井內。
11電纜隧道應有充足的照明,并有防火、防水、通風的措施。電纜井內工作時,禁止只打開一只井蓋(單眼井除外)。進入電纜井、電纜隧道前,應先用吹風機排除濁氣,再用氣體檢測儀檢查井內或隧道內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氣體的含量是否超標,并做好記錄。電纜溝的蓋板開啟后,應自然通風一段時間后方可下井工作。電纜井、隧道內工作時,通風設備應保持常開,以保證空氣流通。
12充油電纜施工應做好電纜油的收集工作,對散落在地面上的電纜油要立即覆上黃沙或砂土,及時清除,以防行人滑跌和車輛滑倒。
13在1OkV跌落式熔斷器與lOkV電纜頭之間,宜加裝過渡連接裝置,使工作時能與跌落式熔斷器上樁頭有電部分保持安全距離。在lOkV跌落式熔斷器上樁頭有電的情況下,末采取安全措施前,不得在跌落式熔斷器下樁頭新裝、調換電纜尾線或吊裝、搭接電纜終端頭。如必須進行上述工作,則應采用專用絕緣罩隔離,在下樁頭加裝接地線。工作人員站在低位,伸手不得超過跌落式熔斷器下樁頭,并設專人監護。上述加絕緣罩工作應使用絕緣工具。雨天禁止進行以上工作。
14使用攜帶型火爐或噴燈時,火焰與帶電部分的距離:電壓在lOkV及以下者,不得小于1.5m;電壓在lOkV.以上者,不得小于3m。不得在帶電導線、帶電設備、變壓器、油斷路器(開關)附近以及在電纜夾層、隧道、溝洞內對火爐或噴燈加油及點火。
15制作環氧樹脂電纜頭和調配環氧樹脂工作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防毒和防火措施。
16電纜施工完成后應將穿越過的孔洞進行封堵以達到防水或防火的要求。
17非開挖施工的安全措施:
1)采用非開挖技術施工前,應首先探明地下各種管線及設施的相對位置。
2)非開挖的通道,應離開地下各種管線及設施足夠的安全距離。
3)通道形成的同時,應及時對施工的區域進行灌漿等措施,防止路基的沉降。
篇2:通信電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況
生活區西區南部通信電纜線對不足、17號樓50$通信電纜損傷,經研究,敷設西區1000$交接箱至12#樓200$交接箱50對備用通信電纜、西區1000$交接箱至17#樓分線箱50對通信電纜,需敷設通信電纜260米。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二、施工內容
敷設生活區西區50對通信電纜
三、施工組織
專業負責人:
區隊負責人:
現場施工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安全員:
施工人員:
四、施工時間:2012年10月**日至10月**日
五、施工方案
自西區1000$交接箱沿西側鋼絞線至12#樓處200$交接箱敷設一根50對通信電纜,自1000$交接箱沿西側鋼絞線經9#樓樓頭向東至17#號樓分線箱敷設另外一根通信電纜。
六、施工質量標準
1、施工時嚴格按照通訊線纜架設標準,注意相鄰架線電壓等級。
2、放電纜時,速度適中、用力均勻,防止出現“浪涌”和“被扣”。
3、線路橫跨胡同口時,應設專人看守,并應保證跨越障礙物的最小距離。
4、沿途還需留有人員看護線路,防止電纜受損。
5、電纜懸掛均勻,垂度適中。交接箱處預留電纜盤好、扎緊。
七、施工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安排,施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傳達本措施至每名施工人員,并嚴格按措施施工。
2、電工持證上崗。
3、施工前,由現場施工負責人對施工現場進行“雙述”安全確認,并認真填寫“現場安全確認表”,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進行施工。
4、在道路兩側施工時,由工區負責人安排專人監守主要胡同口,確保行人及車輛安全通行。
5、高空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必須完好。使用時必須懸掛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禁止系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6、登高作業時所用梯子支撐必須牢固,人員要站穩踩牢,嚴禁上下亂拋材料及工具,并且一人扶梯一人操作。
7、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防止碰傷,確保安全。
8、在抽拉電纜時人員要站在電纜外側,防止抽拉時碰傷人員。
9、在屋頂敷設電纜時,施工人員站在電纜內側;在拐角處敷設電纜時,人員要站在電纜外側,防止抽拉電纜時碰傷人員。
10、人力托運時,口號一致,相互配合,由現場施工負責人專人指揮。
11、在管路上方、屋面等高空處,人員要注意防滑,并且系好安全帶,防止滑倒,下落傷人
12、懸掛電纜前必須測試鋼絞線是否帶電,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始綁扎。
12、嚴禁酒后作業。
13、施工完畢后,由現場施工負責人檢查無誤后檢查測試,待正常后離開現場。
14、未盡事宜按公司及《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八、補充規定:
九、施工人員簽字:
篇3:主井井筒敷設信號電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主井井筒直徑3.88米,井筒深度353.8米,井筒內敷設有提升裝載信號電纜一趟,礦委決定增設產量監控電纜一趟(電纜長度600m)。經研究,決定從主井井筒下放敷設。為保證電纜敷設施工的質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前的準備
準備施工所用的工具、材料及要求:
①保險帶2根,必須是合格品;②扎帶根據電纜敷設的長度確定數量,要保證有富余;③風筒布的寬度為70mm~100mm,長度必須保證最少能夠在光纜上纏繞4層,并有富余;④老虎鉗(或剪刀)用于剪斷多余的扎帶;⑤工具包用于裝扎帶和風筒布、老虎鉗(或剪刀)等,以防止拿用時不慎掉落。
施工負責人檢查各種工具的質量是否合格,不合格工具及材料必須更換。
施工負責人檢查通訊設施,必須保證井筒內的施工人員和地面施工人員之間的通訊可靠、正確。
三、工程質量
工程質量要保證優良,達到《電纜敷設國家標準》的要求。
四、施工時間、地點及施工負責人
施工時間:
施工地點:
施工負責人:
五、施工工藝
施工前準備→緩慢下放電纜→到位后停車固定電纜→將箕斗提升至井口→自上而下逐段用扎帶固定電纜。
六、施工步驟
(一)電纜下放
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再次對信號、工具及材料進行檢查,確保信號可靠正確,工具及材料合格。
清理井口周圍雜物,以防雜物墜落,并設置警戒,嚴禁閑雜人員圍觀。
施工人員拆開電纜,井口留夠余量后綁扎在井架上敷設點處,剩余電纜放在箕斗頂部。
2名施工人員站到箕斗頂部系好保險帶,一人負責信號,一人負責放電纜,準備就緒后,施工負責人通知絞車司機做好開車準備。
井口信號撥到檢修位置,絞車司機撥動控制開關到檢修位置,做好開車準備,按井口信號工給出的信號,開車或停車。
施工人員準備就緒后,告訴施工負責人,有施工負責人轉述給信號工,再由信號工發出開車信號。
絞車司機接到開車信號后,緩緩開動絞車,施工人員應蹲在箕斗上,一手抓住箕斗上的牢固部件,一手續電纜。
電纜下放到位時,井筒內的施工人員,發出停車信號通知信號工,發出停車信號。
絞車司機接到停車信號,馬上停車。
井筒內的施工人員把電纜遞給皮帶機機頭處的施工人員,由此處的施工人員把電纜拉到指定位置固定,要留有1~2米的富余線。
(二)電纜固定
1、井筒內的施工人員在箕斗上站起,把電纜固定到電纜卡上,綁扎牢固后,通知井口施工負責人把電纜拽緊,并固定牢固,然后通知井筒內的施工人員。
2、井筒內的施工人員在接到通知并發出開車信號后,再由施工負責人讓信號工發出開車信號。
3、信號工接到通知后,打點,通知絞車司機開車。
4、絞車司機緩緩開動絞車,提升到井口位置。
5、井筒內的施工人員通知施工負責人,讓信號工打點通知絞車司機開車。
6、箕斗下放6米時,井筒內的施工施工人員通知施工負責人,讓信號工打點停車。等絞車停穩后,在電纜上纏上風筒布,用扎帶把電纜在電纜卡上綁扎牢固。
7、重復5~6的操作程序至綁扎完畢。
8、井筒內的施工人員通知施工負責人提升絞車至井口位置。
8、井筒內的施工人員清點好工具,摘掉保險帶從箕斗上下來。
七、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前,全部人員必須到位,組織學習本安全措施,要求全體人員明確施工順序,明白自己的任務。
在井口周圍設置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靠近,清理干凈雜物,防止墜物傷人。
施工時井筒內的工作人員必須掛保險帶,戴安全帽。
綁扎電纜時只允許從上往下進行。
施工過程中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不得擅自行動。
在施工期間,必須必須接到通知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絞車司機必須在聽清信號后才能開車,信號不清不得開車。
絞車必須在檢修狀態下開車,下放時的速度一般為0.3-0.5m/s,最大不能超過2m/s。
綁扎和剪斷后的扎帶(或鐵絲)必須放回工具包內,不得向井下扔。
電纜必須經檢查和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敷設。
在井筒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必須系繩并系牢,以防墜入井筒。
工作完畢,施工負責人指派專人清理現場、清點工具。
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電纜敷設國家標準》、等相關內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