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氣工長崗位職責要求

煤氣工長崗位職責要求

2024-07-18 閱讀 9660

一、煤氣工長業務上受跳火組長的領導。

二、領導本組人員按規定執行操作制度,保持正常的加熱制度。

三、負責編排推焦計劃和爐溫調節。

四、負責所屬各崗位記錄和報出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保存好原始記錄。

五、負責組織本組人員完成特殊操作和事故處理。

六、負責本組人員學習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七、熟悉調火的基礎知識和調火工的業務。

八、保持水封和其它加熱設備的運行安全可靠。

九、負責向調度匯報上班溫度系數,下班計劃及本班有關工作。

十、負責組織本組人員做好本崗位的清潔衛生和交接班工作。

十一、負責檢查荒煤氣導出系統的暢通和溫度壓力是否正常。

篇2:煤氣工長崗位操作規程

一、技術規定

(一)推焦按“9--2”串序進行編排計劃。

(二)1、結焦時間為裝煤到推焦所需時間。

2、周轉時間為結焦時間與炭化室處理時間之和。

3、排定推焦計劃時,計劃結焦時間與規定時間結焦時間之差,一般不超過±5分鐘,最短不低于周轉時間15分鐘。

4、(1)單個炭化室、

周轉時間=結焦時間+炭化室處理時間

(2)全爐

周轉時間=全爐操作時間+檢修時間

(三)亂箋號縮短結焦時間一次不超過30分鐘,延長結焦時間不超過結焦時間的1/4。

(四)相鄰炭化室時空爐裝煤在兩小時以內,不的安排推焦。

(五)對亂箋號采取向前提或向后錯的方法,盡快順箋,爭取3-5個小循環內順箋,處于連個周圍時間之間1/3之前,向前提,處于1/3之后,向后錯。

(六)需要延長或縮短結焦時間,其延長(縮短)幅度如下:

原結焦時間(小時)縮短幅度(小時)延長幅度(小時)

>2734

20-2723

(七)立火道測溫點交換后20秒的溫度,最高不超過1450℃,最低不低于1100℃。

(八)蓄熱室頂部溫度不得超過1320℃,最低不得低于900℃。

(九)標準火道為7眼和22眼。

(十)標準火道的平均溫度與標準溫度之差,應保持±7℃以內。

(十一)煤氣主管壓力不得低于500pa。

(十二)變更結焦時間范圍較大時,必須換用相應的冷卻校正值。

(十三)計算公式

1、直行均勻系數。

K均=(2M-A機-A焦)/2M

式中:M-焦爐燃燒室個數(檢修爐、緩沖爐除外)

A焦(A機)-焦(機)側測溫火道溫度與平均溫度相差±20℃(邊爐±30℃)以上的個數。

2、安定系數

K安=(2N-A機-A焦)/2N

式中:N-一晝夜內一座焦爐的直行溫度測量。

A機-A焦分別為機、焦側測溫火道的平均溫度與標準溫度相差±7℃以上的次數。

3、推焦計劃系數

K1=(W-A1)/W

式中:W-本班計劃推焦爐數

A1-計劃結焦時間與規定結焦時間相差±5分鐘以上的爐數。

4、推焦操作系數

K2=(N-A2)/N

式中:N-每班實際推焦爐數

A-與計劃推焦時間相差±5分鐘以上的爐數。

5、總推焦系數:K3=K1×K2

二、操作方法:

(一)一般操作:

1、編排下一般的推焦計劃表,應根據下述資料:

①車間制定推焦圖表指示的出爐數及檢修時間。

②上班完成推焦計劃的情況。

③爐室規定的最短結焦時間。

④每小時比正常計劃增加推焦爐數不超過2爐。

⑤燃燒室的溫度情況。

⑥亂箋號以及其他情況,計劃編完,審核無誤后,方可交下班使用。

2、等級上班推焦記錄,準確計算K1、K2、K3計算平均電流和平均結焦時間,以及最大值、最小值。

3、依兩次實測溫度,對照上次溫度適當調整煤氣流量和吸力,保證機焦側平均溫度相差±7℃以內。

4、下列情況需改變煤氣流量和吸力。

①變更結焦時間。

②停止推焦。

③煤氣溫度和發熱量有較大變化。

④裝爐煤水分變化較大。

⑤原煤變化較大。

⑥其他特殊情況。

5、如遇空爐,延長結焦時間或其它特殊情況,影響爐溫增高或降低的燃燒室要進行個別處理、詳細記錄。

6、每班檢查交換機日志、儀表,督促交換機工保持正常加熱制度。

7、發現高低溫號要及時分析處理。

8、注意控制亂箋號的溫度。

(二)煤氣工長的特殊操作方法:

1、如遇下列情況,焦爐應立即停止加熱。

①鼓風機停止加熱。

②煤氣支管壓力低于500pa。

③換向系統發生故障,不能供熱時。

④煙道翻板折斷而影響煙道吸力時。

⑤煤氣管道閥門,翻板嚴重損壞,威脅安全操作時。

⑥有計劃的或因停電、設備故障等其他原因長時間不能出焦時。

2、停止加熱步驟

①啟動交換機將全部交換閥處于關閉位置(停電時應用手動),然后關閉加減閥,檢查放水管閥門師是否關閉嚴密,完成交換全過程。

②使用焦爐煤氣加熱時,將煤氣自動調節翻板固定在全開位置,切斷煤氣壓力調節機,支管壓力用手動閥門調節。

③適當關小機焦側分煙道翻板,以降低其吸力,然后將煙道翻板與調節脫離,用插釘固定,若停止加熱時間過長,應關小煙道閘板。

④用小鐵板蓋住所有進風門,只留50mm縫隙。

⑤停止加熱期間,交換機正常交換,若交換機不能正常工作,應用導鏈進行人工交換。

⑥停止加熱期間,應由專人監視主管壓力變化。

3、恢復加熱步驟

①焦爐停止加熱期間,無論用什么煤氣恢復加熱,都要先通焦爐煤氣加熱。

②打開放散管。

③若停煤氣時間較長,煤氣管道壓力曾達到過零,應先用蒸汽吹掃,待放散管出現蒸汽數分鐘后,,停止供蒸汽,在通入煤氣驅趕蒸汽,待煤氣放散管出現煤氣數分鐘后,取樣做爆發試驗,至合格為止。保持主管壓力不得低于1500pa,若停煤氣時間不長,煤氣管道壓力未達到過零,不用蒸汽清掃而直接送煤氣。

④將機焦側進風門小鐵板恢復到原工作位置。

⑤將機焦側煙道翻板與調節機連接,調節煙道閘板或翻板,使吸力達到正常加熱數值。

⑥換向系統檢查合格后,煤氣流量調節翻板與調節機連接。

⑦控制支管開閉器,由測溫工分批逐漸打開加減閥,關閉放散管,由專人監視主管壓力保持1200pa以上。

⑧停止加熱時間長,立火道溫度降至煤氣著火點以下時,要先向立火道投入引火物,然后再送煤氣。

⑨恢復加熱后,及時檢查燃燒情況,并確認正常。

4、鼓風機停止運轉時

①打開放散管,若煤氣壓力過大時,再打開新裝的上升管放散煤氣,保持集氣管壓力較正常大20-50pa。

②打開放散管后,停止調節機工作。

③得到鼓風機開啟的通知,立即告訴上升管工停止放散。

④荒煤氣放散期間,防止上升管和爐蓋著火。

5、集氣管、吸氣管著火的措施。

①維護吸氣管正壓,并立即報告車間值班主任和調度。

②關閉清掃孔小蓋,防止空氣流入。

③利用消火器材、泥土、沙子、濕布袋、蒸汽滅火。

6、推焦困難時,帶領測溫工測量該炭化室兩側燃燒室溫度,若因爐溫問題引起的,應查清原因采取措施。

7、地下室煤氣管道著火、斷裂處理

(1)管道破裂著火時,用黃泥、濕麻袋撲滅火源,進行堵漏。

(2)若著火或管道斷裂時:

①立即停止加熱,并報告上級。

②降低管道壓力,但不得低于500pa,用濕布、黃泥撲滅火源。

③往管道內通入蒸汽,打開放散管,慢慢關閉煤氣開閉器,切斷電源,然后組織堵漏處理。

(十六)交換機工崗位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