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區調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作業指導書
1、目的為了明確站(區)調作業工序職責,確保站(區)調作業在行車組織過程中的各級風險和重要環境因素都能夠有效地控制。從而保證行車組織過程中的員工人身安全和避免企業的財產損失,使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特制訂本作業指導書。?2.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運輸部工廠站(區)調、陽干站調、白源站(區)調崗位或工序。3、工作場所:運輸部工廠站區域、運輸部陽干站區域、運輸部白源站區域.4、本崗位或工序的工作內容編制調車作業計劃、布置及監督計劃執行、辦理閉塞、有時還替代調車、扳道、道口工作。5、本崗位或工序的設備設施、物料內燃機車、鐵水車、線路、信號設施,煉鐵原燃料、鐵水、成品鋼材。6、本崗位或工序范圍內可能會發生的主要風險。設備/物料能量危害事件風險級別控制措施機車車輛線路信號設施動能機車車輛沖撞B作業指導8.6,8.7,8.9機車車輛線路信號設施動能機車車輛進異線B作業指導8.6,8.9機車鐵水車線路化學能爆炸B作業指導8.6,8.7機車車輛線路勢能車輛溜逸C本作業指導書8.77、本崗位或工序范圍內可能會產生的重要環境因素重要環境因素設備設施環境影響控制措施電消耗電器設施能源消耗作業指導8.14水消耗資源消耗作業指導8.14廢燈管,電池廢棄電器設施平調系統污染土壤作業指導8.138.作業指導8.1站(區)調是一個運行站(作業區)日常安全生產的指揮者和組織者,站(區)調的行為是否安全將影響他人或全班的安全狀態和作業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應牢記謹慎小心是站調所有職責中第一重要的,而熟悉并服從各項規定是確保安全的關鍵。8.2在進入崗位前,應該確認自己是否休息好,具有充沛的體力和精力。在進入崗位前24小時內或工作中不要使用會導致困倦或影響反應的鎮靜劑、喝含酒精的飲料、或麻醉劑。8.3必須熟悉本崗位及相關崗位工作的崗位安全、設備、工藝操作規程。負責召開班組安全活動會總結布置班組安全環保工作,組織員工學習安全環保學習資料,教育員工遵章守紀。在班前會安排當班生產時,必須同時布置、交待安全注意事項及防范措施。站(區)調應對本班組的安全及環保工作效果負責。8.4班前,站(區)調應該親自或指派人員查看所使用的裝備、設施和工具,尤其是安全防護裝置及信號聯系裝置(包括機車車輛、電話、道岔、信號機、照明燈、無線通訊器材、車長閥、鐵路線路等)是否正常。及時向上級管理人員報告所有欠缺的地方并作好記錄。8.5站(區)調在班中須隨時檢查、督促當班各崗位人員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工藝紀律、規范標準,并隨時檢查處理所屬作業區域的安全隱患及照明的正常,確保安全文明生產。對班中違章的人員,須及時制止、教育和考核,對不服從指揮的人員,須責令其退出生產場所。8.6站(區)調在當班生產過程中應注意對作業過程的監控,及時發現并指正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及時協調,組織解決當班出現的各種隱患,做到安全生產。當班出現的設備、生產故障,須及時向部調度匯報,積極組織處理,不準以任何理由,盲目違章指揮,或遺留下一班。8.6.1?調車作業計劃超出三鉤應下達書面調車作業計劃單到參與作業的每一個崗位,以免作業人員因忘記計劃而發生失誤,導致錯誤調車或發生事故8.6.2一批作業(或變更計劃)不超過三鉤時,可以口頭方式布置,但應由站(區)調親自傳達給調車員、扳道員(信號員)、乘務員,傳達完后應要求對方復誦確認并各自作好記錄,以免計劃傳達失誤導致錯誤調車或發生事故8.6.3下達調車作業計劃時,站(區)調應向調車人員詳細講解計劃意圖、目的,同時布置安全注意事項和防范措施。8.6.4變更作業計劃時應注意:8.6.4.1一批作業變更作業計劃不得超過三鉤,否則應重新編制調車作業通知單。8.6.4.2變更調車作業計劃不得改變作業計劃的目的和意圖。8.6.4.3變更計劃應通知到參與作業的有關人員,必要時應停止作業進行傳達,并確認有關人員均以了解后,方可開始作業。。8.6.4.4變更作業計劃如改變了車輛編組或對貨位的車輛順序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8.6.4.5站(區)調在作業計劃執行過程中不得離開崗位,應通過無線電監聽和現場觀察,對作業計劃執行全過程進行監控,及時發現并指正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及時協調,組織解決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隱患,做到安全生產。8.7編制調車作業計劃時,站(區)調應該充分考慮到班組人員的配備情況、鐵道線路長度與坡度以及各種裝備、物資、工具的情況;應注意掌握機車狀況、、現在車分布、車輛停留位置及狀況、貨場貨位準備、貨物裝載等各方面情況8.7.1編制調車作業計劃的原則:8.7.1.1保證調車作業和人員的安全。8.7.1.2合理運用技術設備和先進的工作方法,作到鉤數少、行程短、占用線路少、作業方便。8.7.1.3盡量做到解體照顧編組、送車;送車照顧取車;卸車考慮到達;裝車考慮保產,使解、編、取、送作業緊密銜接、配合。8.7.1.4符合《技規》、《行規》、《站管細則》的有關規定。8.7.2多臺機車同時作業時,必須給每臺機車分別下達調車作業通知單。8.7.3編制調車作業計劃時,站(區)調應該充分考慮到調車人員素質、操作方法及熟練程度、思想動態,選擇適當時機,合理計劃調車作業鉤。8.7.4編制調車作業計劃時,站(區)調應準確掌握機車狀況、現在車分布、車輛停留位置及狀況、貨場貨位準備、貨物(鐵水)裝載等各方面情況,及時、準確、完整地編制調車作業計劃。8.7.5編制調車作業計劃時,應根據調車場線路的有效長度與坡度以及線路的固定使用,合理使用線路,確定機車的最大牽引車數以及車輛停留位置。8.7.6編制調車作業計劃時,站(區)調應根據不同天氣狀況調整機車的牽引車數和車輛停留的數量和位置。8.7.7站(區)調應準確地掌握現場車輛編組情況,每一輛車的車種、車號、貨物品名、到站、收貨單位、特殊標記等詳細資料。使編制的調車作業計劃符合列車編組和運行要求。8.7.8鐵水車與普通車輛禁止混編。8.7.9調車作業通知單的填寫必須規范、清楚、完整。記事欄中應認真填記注意事項以及調車作業方法。8.8站(區)調代理調車員、扳道、道口工工作時執行相應崗位工序作業指導書8.9站(區)調應嚴格執行鐵路封鎖命令、部調度命令、車輛交接、越區作業與行車閉塞等規定,按《行車組織規則》及有關規定辦理行車業務,并做好相關記錄。8.10站(區)調應熟悉掌握調車作業中發生事故的應急響應措施,應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環境,不使事故影響擴大。8.11站(區)調代理調車、板道作業時執行相關作業指導。8.12交接班時,應將本班作業過程中發現或存在的安全、環境問題以及注意事項,配備的裝備、工具、物資狀態和數量向接班人員詳細交代清楚,并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接班人員應認真聽取,仔細核對,并在《交接班記錄》簽字認可。8.13遵守《運輸部員工通則》,注意做好本崗位衛生區域的清潔工作,保持作業場所環境整潔;各種物品應按指定地點擺放;產生的垃圾應按站指定的垃圾點堆放。廢舊電池、燈管交站定點存放。8.14應注意節約用水、用電;各種材料消耗要嚴格按部《經濟責任制》執行。9.記錄:EO/PG4.S.16/01?《萍鋼調度作業大表》保存三年EO/PG311.S.09/02?《越區作業憑證》保存三年EO/PG4.S.16/02?《萍鋼運輸部貨車調運單》保存三年EO/PG4.S.16/03?《萍鋼運輸部貨物裝卸作業表》保存三年QR/21.09.01.03《交接班記錄》?保存三年QR/21.09.01.04《萍鋼調車作業通知單》?保存三年《電話記錄本》?保存三年
篇2:運輸部員工適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通則
1、目的
為了確保員工在運輸行車組織過程中的各級風險和重要環境因素都能夠有效地控制。從而保證運輸行車組織過程中的員工人身安全和避免企業的財產損失,使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特制訂本安全通則。
2、適用范圍
適用運輸部所有員工(包括相關方)。
3、作業指導
3.1員工(包括新入廠、代培、實習、轉崗、參加學習人員)必須主動接受安全環保教育。
3.2不準穿高跟鞋上下班,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按規定穿戴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3.3工作時間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集中思想。
3.4遵守勞動紀律,嚴禁酒后上崗和班中飲酒,工作場所禁止打鬧、看小說、織毛衣,嚴禁脫崗、陪崗、串崗、睡崗等崗位無關的活動。
3.5熟悉、掌握。使用《行車組織規則》中適應本崗位的有關條款。
3.6嚴格遵守工藝技術、設備使用維護檢修規程,正確使用本崗位的設備、工具,禁止隨意開動他人使用的設備、設施。
3.7熟悉公司內各種安全信號、安全標志,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和移動各種防護裝置。
3.8有舉報現場隱患的義務和提出改善作業環境的權力,有權拒絕執行違章指揮。
3.9發生事故或惡性未遂事故時,要保護好現場,并立即報告上級領導。
3.10不準隨便將與工作無關的人帶入生產現場閑游、玩耍和參觀,不得在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區域內逗留和吸煙,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出入要害崗位。
3.11上、下班及下工地途中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坐騎摩托必須戴好頭盔。
3.12在標識有"不準吸煙"和"關閉手機"字樣的重點防火、防爆部位,公共場合、會場等地,應自覺遵守相關規定。
3.13愛護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瓜皮果殼,不得破壞花草樹木。
3.14節約資源,杜絕不必要的水、電消耗。
3.15保持崗位整潔,工具物品擺放有序,確保廢棄物(如廢油抹布、廢舊電池、廢色帶等)放入指定地點并分類清楚。
3.16冬天用炭爐取曖時,要保持通風良好,防止煤氣中毒,用電取曖器時要注意電線老化,不要讓濕手接觸電器,防止觸電,用蒸氣取曖時不要直接接觸蒸氣以防燙傷。
篇3:作業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1、為了規范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特制訂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臨猗分公司。
2、職業衛生主要包括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煤塵、粉塵、有毒有害物質、噪音等對環境和操作人員造成的傷害。
3、安全部門負責職業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各分廠設備處負責生產設備設施跑、冒、滴、漏控制工作;分廠安環處負責煤塵、粉塵、廢氣、廢渣、廢水等污染控制治理工作;職工醫院負責職業病防治工作。
4、各單位加強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消除設備、工藝的跑、冒、滴、漏,使工作場所和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度達到國家允許的范圍內。
5、有煤塵、粉塵的作業崗位和場所,必須采用濕法操作和隔離法操作,保證噴淋裝置完好,作業人員配備防塵口罩、護目鏡,減少與塵毒物質的接觸機會。
6、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崗位和場所配置自動在線監測儀,崗位人員加強監控,做好檢測記錄,發現問題,積極處理,并加強自然和機械通風排毒措施;崗位人員配備相應的防毒面具。
7、各安全員負責對有毒有害崗位配備的防毒面具、氧呼吸器等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管理和檢查維護。。
8、人力資源部培訓中心必須對入廠人員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培訓,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在崗期間職業健康培訓。
9、安全部門聯系國家有資質機構按國家規定,定期對存在職業危害因素進行進行檢測評價,根據檢測結果制定控制治理措施,并于每年向安監部門進行職業危害因素申報。
10、各分廠設備處定期開展“無泄漏”達標驗收工作;各分廠安環處定期開展“清潔文明”驗收工作;采取設備、工藝技術等控制措施進行綜合治理,為職工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11、各分廠安環處對全廠衛生設施加強管理和維護保養,確保環保衛生設施正常運轉;同時加強廢氣、廢水排污治理工作,確保達標。
12、職工醫院要加強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防護能力。
13、職工醫院對新入廠的員工及崗位人員要進行嚴格體格檢查,建立檔案;人力資源部對職工醫院體檢查出的職業禁忌癥人員進行崗位調整。
14、職工醫院聯系有資質機構對職業病崗位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前體檢,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對于體檢過程中發現的疑似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病患者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15、人力部門簽訂合同簽時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員進行告知。培訓中心定期對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教育培訓。